<h3> 我的第一幅油畫距今巳有五十年,是與同學姜亞洲一起完成的,這實際上不是一幅真正的油畫,而大部分的顏料是油漆,是在涂了草白漆的鐵皮上畫的,作品的名稱《毛主席去安源》,原作者劉春華,完成后安置在學校敎學大樓正面,面向大操場。</h3><h3> 在畫之前,我們從來沒畫過油畫,也沒有學習過油畫技法與理論,只是畫過水粉畫。 </h3><h3> 依著這樣的水平伎倆, 此后我們倆又一起在新閘路上的福康里弄底大墻上、靜安寺對面的德利車行右邊墻等多處畫過毛主席大招手的墻畫,還有一次去了常德路上的公安靜安分局去畫,早上等了一個多小時,卻被告知不要我們畫了,后來聽說他們請了畫家哈瓊文的畫家夫人游龍姑來畫了,那時可能以為我們畫不了,當時我們身高在1米5多點,實在是放心不下的。</h3><h3> 叫我們去畫的是學校沒斗倒靠邊站的老師們,那時畫的報酬可高啦,是一頓有紅燒肉的午飯以及飯后的糖果點心,但更高興的是我們在腳手架上畫時,底下人群發出的嘖嘖贊嘆聲。</h3><h3> </h3><h3> </h3><h3> </h3><h3><br /></h3> <h3> 沒有留存十八歲時照片,后排右一是本人,時年十六歲,個子確實只有一米五多點,那個年代沒有畢業照,只是一批"熱血青年"的分別留影。</h3> <h3> 當時能有這樣的膽量去畫,得感謝我們學校的美術老師譚正明,是他辛勤地敎了我們怎樣學畫畫,從貝多芬石膏塊面頭象寫生,臨摹王式廓素描《血衣》,臨摹吳敏軍事作品水粉畫,以及給予優秀同學畫大幅宣傳壁畫,記得曾經有幾次我是在叫躍進樓的教學大樓門口,(現在巳是上海逸夫職業技術學校的主教學樓)畫董辰生的抗美援越的宣傳畫。<br /></h3><h3> 在那沒書讀的年代,有畫畫是很開心的事,但好景不長,不久就進工廠、上山下鄉去接受工人階級、貧下中農的再敎育了。</h3><h3> 進工廠當機修鉗工學徒后,為二三個車間畫過紅太陽大招手的油畫油漆混合顏料的宣傳畫,后因厭倦了大紅廣告色與墨汁盡畫拳頭、掃帚,從此擱筆,一門心思學好鉗工造機床,一時的轉念,擱筆四十五年。</h3><h3> </h3> <h3>軍旅畫家董辰生的抗美援越宣傳畫。</h3> <h3>王式廓的大型素描作品《血衣》。</h3> <h3>軍旅畫家吳敏的宣傳畫。</h3> <h3> 退休二年后重拾畫筆,也沒敢畫油畫,因為誤以為油畫得干一層畫一層,一幅畫得畫幾個月,瞪畫待干,人生幾何?只至三個月前,翻起了《油畫技法》類書籍,才知油畫有多種畫法直接法、間接法、暈染法等,不待底下顏料有沒有干,層疊上去也能畫,這樣的畫法天長日久畫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也不去管它了。</h3><h3> 以下是自學油畫三個多月的部分練習作,沒有資格來說油畫的技法與經驗,僅是點滴感受。</h3><h3><br /></h3><h3> </h3> <h3> 這是五十年后開畫油畫第一幅,當時心情很開心,因為沒有畫得一團糟。</h3> <h3>《洛基山下》</h3><h3>加拿大洛基山下的小鎮街景,畫得如攝影作品沒了油畫味。</h3><h3>使用的是馬利牌油畫顏料與布面紙板,30X40 cm</h3> <h3> 一幅旅友的照片,感覺光影特別美妙,拿來摹畫,全程采用了油畫刮刀完成,半天完成,感覺很暢。</h3><h3>特意配了首詩:</h3><h3>青山綠水下,</h3><h3>滿坡蹄聲響,</h3><h3>雖憂風雨襲,</h3><h3>甘為牧羊郎。</h3> <h3>有建筑的風景,總感覺很難,難在透視比例的掌握,光影質地的表現,以及藝術虛實的處理。</h3> <h3>《尼亞加拉的彩虹橋》</h3><h3>感覺畫對了橋,河水的色彩卻單調了些。</h3> <h3>《卸載了的駱駝》</h3><h3>有高手老師點評說:‘冷暖色處理得較好。’</h3><h3>平時憑感覺畫,冷暖色處理的學問沒認真學過,還得好好學學。</h3> <h3> 《毛利灣的塘鵝》</h3><h3>新西蘭奧克蘭附近的穆里懷風景,很美。</h3><h3>此練習的收獲是色彩較豐富,大海、巖礁、沙灘、葦草畫出了質感。</h3> <h3>《奧克蘭的中心塔》</h3><h3>害怕畫建筑,還是要來畫,如何畫得不呆板,還得多鉆研?</h3> <h3>《玫瑰灣的游艇》</h3><h3>玫瑰灣位于澳大利亞悉尼城附近。</h3><h3>色調畫得偏冷了,游艇畫得尤如氣墊船了,透視位置偏了。</h3> <h3>《綠蔭里的草棚屋》</h3><h3>想要畫出濃密綠葉樹叢的遠近、體積感,堆疊顏料的效果不盡人意。</h3> <h3>《險峰青松》</h3><h3>畫得似盆景了。</h3> <h3>《晨霧黃山》</h3><h3>遠處的霧蠻濃的,峰都有些右傾了。</h3> <h3>《高原牧場》</h3><h3>練習色相、色調來表現景物的遠近。</h3> <h3> 學習油畫人物尤其是肖像,感覺有點難,除了人物的形象要畫得準,在學習掌握油畫顏料的特性與運用時還需多摸索練習。</h3><h3> 油畫不同于素描、水彩,人物的型在起稿時抓準后,油畫顏料的多層疊加,形象會變形,因此邊畫邊修正有使色彩混濁的現象。</h3><h3> 如要直接畫法減少拖沓,還是要有勤練素描造型功夫。</h3> <h3>吸眼球的形象,用筆平拖拖的就這樣了。</h3> <h3>由攝影抓住的人物神態,方便了油畫人物的練習,如果筆觸更奔放、簡練些效果可能會更好。</h3> <h3>《打虎英雄王岐山》</h3><h3>臨摹照片也會有不足與缺陷,散亂的光,型也會抓不準,除非在畫時自己想象一下有理想光源的投入。</h3> <h3> 本該棕色的拉美人物,畫得偏紅了,</h3><h3>畫人物肖像最好不要在有色燈光下畫,燈光自然成為了一層罩染色。</h3> <h3>試著用罩染法的畫法,還找不到門道。</h3> <h3>《少壯得努力》</h3><h3>畫在黑色卡片紙上。10x20cm</h3><h3>嘗試小幅油畫速寫的感覺。</h3> <h3>《瑜伽》</h3><h3>練習用灰色調來塑造一個瑜伽人體雕塑。</h3> <h3>《暖》</h3><h3>練習體驗暖色調氣氛的簡單色 。</h3> <h3> 以下是三個多月來臨摹大師的作品。</h3><h3>臨摹大師作品是使你想去畫的誘餌,是你怎樣去畫的引領,是你能畫得好的評判,是你也能畫出筆觸氣勢來的參照。</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尼古拉·費欣的油畫作品</h3> <h3>《帝國大廈》</h3><h3>臨摹冉茂芹的油畫作品</h3> <h3>《明天會更好》</h3><h3>臨摹皮諾·德埃尼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皮諾·德埃尼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吳兆銘的油畫作品</h3> <h3>臨摹吳兆銘的油畫作品</h3> <h3> 寫下學油畫的緣故、三個多月油畫練習的感受,是為了提增繼續努力學習的信心,小節一下整改設想,堅定地走自學油畫的路。</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固安县|
阿拉善左旗|
玉溪市|
梧州市|
库尔勒市|
子洲县|
江阴市|
沙河市|
清水县|
德清县|
桃园市|
乡宁县|
南华县|
新野县|
瓦房店市|
兴海县|
彭山县|
岗巴县|
长兴县|
长岭县|
缙云县|
新郑市|
柘荣县|
龙南县|
东兰县|
汕尾市|
安溪县|
宁夏|
雷波县|
富平县|
余庆县|
鄂托克前旗|
娄底市|
长沙县|
阳新县|
秭归县|
达日县|
南京市|
乃东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