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做天天星期五欄目編導的總結回顧</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我應邀加盟由蕪湖廣電、蕪湖縣廣電和蕪湖縣文廣新局聯辦欄目《天天星期五》欄目組,擔任編導。從事《天天星期五》欄目三年來,從剛開始為找到合適的采訪線索絞盡腦汁到現在預約的采訪線索排隊等候(我還要從中篩選),這其中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費了不少功夫。我的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p><p class="ql-block"> 1、得益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和同事們的密切配合,分工負責。從最高層領導到制片人以及各相關負責同志都能放手讓我去干,不干涉自己的創意和發揮,在線索的提供、采訪對接、選題等方面提供很大的幫助。外景主持、采訪拍攝、撰稿、文稿審核、文稿錄音、編輯、字幕、節目審核、上傳、播放等環節有條不紊,工作流程順暢。很多同志在幕后默默無聞的做了大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2、密切聯系各鎮負責宣傳的干部,瀏覽縣內各大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手機平臺,關注新聞報道,查找適合的采訪線索。</p><p class="ql-block"> 3、密切聯系各路媒體的同事、同行。廣泛結交文化體育藝術、美食、旅游、 農業等各行各業的人士,做有心人,多問多聽,以點帶面。</p><p class="ql-block"> 4、深入采訪拍攝,采訪挖掘人物,了解人物的經歷、背景和內心世界。采訪活動,立求生動活潑細致。在蕪湖廣電江南夢工場姜總的要求下和欄目制片人的指導下,大部分節目結尾都打出采訪對象或者被采訪單位的聯系方式,讓感興趣的觀眾直接聯系,也讓被采訪單位和個人看到我們的宣傳效果。</p><p class="ql-block"> 5、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養,不怕苦累和麻煩,一切以采訪效果和拍攝效果為原則,根據被采訪對象特點制定采訪方案,充分利用微信、短信、電話、面談等方式與對方溝通,了解情況,交換想法,然后事先給出采訪提綱和采訪計劃,最后確定采訪時間,讓被采訪人感覺舒服,順暢,明了。在采訪過程中,保持親和力,放低姿態,不怕苦累,以鏡頭說話。</p><p class="ql-block"> 6、克服經費緊張,人手不足等困難,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計劃,靈活采訪。除了單位安排的的縣廣播電視臺楊璐、薛晴、張青等記者、播音員配合采訪外,還開動腦筋,調動各方面力量,采取改革的辦法,邀請了一些外援配合采訪拍攝。如邀請了鎮文化站的負責同志、培訓機構的老師、在校大學實習生等,甚至連自己的妻子(曾獲得國家一級乙等播音員資格)、女兒(高中畢業生)也拉上陣,連駕駛員、陪同采訪的相關工作人員也被我利用起來,做配合采訪的工作,有時也讓他們充當“話筒架子”。這些被邀請的都相當于志愿者,不拿一分錢報酬。當他們參與的節目在市電視臺新聞頻道和縣電視臺新聞、影視頻道播出時,在各相關網站以及蕪湖縣手機臺播放時,他們都有一種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7、因為愛,所以愛,因為喜歡這個職業,喜歡這個過程,就很享受它,這樣,在做采訪時,不覺得枯燥不覺得辛苦,有種痛并快樂的感覺。每次獲得重要的采訪線索都是興奮不已,有的還是自己的“獨家報道”。把蕪湖縣的文化、體育、藝術、旅游、農家樂、特色農副產品、特色美食以及其他內容在電視媒體上宣傳推廣,讓蕪湖市、蕪湖縣乃至周邊縣市和更廣的范圍知曉、喜歡,覺得自豪感油然而生,有很大的滿足感和存在感。</p><p class="ql-block"> 存在的遺憾和愧疚:</p><p class="ql-block"> 不管這個欄目是否繼續辦還是改變方式,不管我是否離任,我把自己一些在蕪湖縣發現的有價值的采訪線索提供給電視媒體,提供給新聞界的朋友。有的選題我題目都初步想好了。比如:《朱慶宏和他的磚雕藝術》、《蕪湖縣的百蝦圖——專訪畫家董淑元》、《天籟之音——專訪蕪湖縣實驗學校的學生、楊鈺瑩的徒弟舒浩煬》、《沉默者的不沉默——專訪沉默者文學社》、《一位退伍軍人的書法路——專訪蕪湖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何孝林》、《父子同臺樂開懷——專訪六郎文體娛樂協會父子會員戲迷》、《蕪湖縣登南極第一人——專訪探險愛好者、蕪湖南方包裝有限公司夏曉冰》、《蔣天明和他的個人收藏館》、《秦君,一個鄉村女孩的舞蹈夢》…………。這里有的線索是我的構想,還沒聯系。有的線索是費了很多周折搞到的,特別是那個叫舒浩煬的小孩子,我最后聯系到新蕪手機網嚴俊嚴總,他給我很大幫助,還提供了一些小視頻,也樂意為我牽線搭橋。</p><p class="ql-block"> 愧疚的是對一些已經采訪甚至寫好的文稿、粗編的視頻由于種種原因還沒來的及發,對有些邀約或者計劃,我也是由于檔期和當時身體有點欠佳以及其他客觀存在的困難,沒能及時答復或者主動聯系,對于自己沒有說到做到的,對于沒能滿足你們的愿望的,再次表示深深歉意,向你們鞠躬。以后你們提供的好的新聞線索如果聯系到我,我可以為你推薦合適的媒體和欄目,讓你們對接,有的直接,有的間接。同時,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缺乏創新精神,節目的質量不一定盡人意,從拍攝、采訪等方面還不夠細致、嚴謹,離領導的要求和群眾的期望還相差甚遠,敬請批評指正,希望我們廣播電視臺的節目越辦越好。</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一點感悟,文字不夠通順,條理不夠清晰,語言不夠簡練,也不夠全面,請大家多多包涵和批評指正。本次上傳的采訪圖片是我個人采訪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在單位和家里電腦上,也沒來的及系統整理,手機上的不多。只是讓大家了解了解,不足以代表整個欄目。還有本欄目制片人和其他編導的優秀節目不在這個美篇范圍。向涉及《天天星期五》欄目的所有蕪湖市臺領導、蕪湖縣臺領導、蕪湖縣文廣新局領導、分管負責人、制片人和臺前幕后的同志以及幫助過我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p><p class="ql-block"> 魏軍</p><p class="ql-block"> 2018年1月8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用鏡頭說話,用鏡頭宣傳,</h3> <h3>三角架架起來,開拍</h3> <h3>農家果園</h3> <h3>哪里有新聞線索,就去哪里</h3> <h3>六郎野樹林菌菇文化節,采訪許龍騰總經理</h3> <h3>采訪文藝愛好者</h3> <h3>灣沚鎮老村馬燈</h3> <h3>食用孔雀養殖基地</h3> <h3>采訪孔雀養殖基地馬紅星</h3> <h3>紅楊和平生態公園露營</h3> <h3>花橋鎮鱷魚湖山莊</h3> <h3>灣沚三元茶場</h3> <h3>梵歌瑜伽</h3> <h3>梵歌瑜伽室內</h3> <h3>根雕王華學</h3> <h3>陶辛奚小姐的休憩小站</h3> <h3>廣場舞大賽安徽(蕪湖縣)賽區</h3> <h3>與楊璐商討拍攝方案</h3> <h3>老村藍莓基地趙總</h3> <h3>版畫家馮今昌</h3> <h3>上谷工坊采訪主人葉子</h3> <h3>外山湖生態農莊</h3> <h3>采訪聽雨社區負責人周永慨</h3> <h3>采訪反串演員洋子</h3> <h3>陶辛五彩年糕加工公司</h3> <h3>六郎鎮文體娛樂協會</h3> <h3>專訪本土歌手俞龍</h3> <h3>采訪禮儀培訓師趙靜婷</h3> <h3>趙靜婷老師</h3> <h3>網站播出視頻拍照</h3> <h3><font color="#010101">采訪戲曲比賽獲獎者</font></h3> <h3>花橋鎮江楓生態農莊</h3> <h3>何傳英酒釀</h3> <h3>陶辛繆莊生態園</h3> <h3>采訪跑吧群主</h3> <h3>采訪跑吧運動愛好者</h3> <h3>采訪運動健身減肥成功達人何敏</h3> <h3>寒冷的冬季,在蕪湖“光豬跑”比賽上,與蕪湖縣運動達人何敏合影留念</h3> <h3>拍攝打架子鼓的優秀學生</h3> <h3>校園班級拍攝</h3> <h3>采訪優秀學生</h3> <h3>采訪優秀學生</h3> <h3>拍攝獎狀和證書</h3> <h3>拍攝現場書法</h3> <h3>播音員薛晴和被采訪人互動,制作小物件</h3> <h3>播音員張青</h3> <h3>紅楊獼猴桃基地</h3> <h3>采訪老梁山莊莊主梁庭華</h3> <h3>拍攝老梁和古樹</h3> <h3>攝制組與梁庭華合影留念</h3> <h3>采訪青田石雕張紅珍</h3> <h3>與董小碗大鍋灶負責人董萍合影留念</h3> <h3>采訪董萍</h3> <h3>六郎原野森林農家樂,左一為負責人孫菲</h3> <h3>拍攝體育專題,在六郎取景</h3> <h3>拍攝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堆漆大師王邦成書法作品</h3> <h3>坐下來,記筆記,深入采訪</h3> <h3>拍攝王老篆刻</h3> <h3>與蕪湖縣電視臺實習生交流</h3> <h3>裕豐冬桃拍攝</h3> <h3>小品《競聘上崗》,采訪曲藝家協會主席陳培</h3> <h3>在志野慢坊采訪,拍攝瓷器制作過程</h3> <h3>蕪湖詩人風兒對蕪湖縣詩歌的關注</h3> <h3>與被采訪對象合影留念</h3> <h3>采訪聽雨文化創意運營有限公司法人周永慨</h3> <h3>與花樣年華旗袍協會演出人員合影留念</h3> <h3>在六郎慢城頤養中心采訪</h3> <h3>半蹲半跪拍攝更穩、高度正好</h3> <h3>天氣好,捕捉鏡頭更佳</h3> <h3>在二中橄欖球隊采訪</h3> <h3>拍攝皮劃艇隊</h3> <h3>舉重隊</h3> <h3>陶辛水韻采訪</h3> <h3>香湖島</h3> <h3>老周藍莓</h3> <h3>中間的是原有線電視臺退休的老臺長、高級工程師張永宏,幫我拿三角架。</h3> <h3>拍攝藍莓包裝</h3> <h3>父女同上陣</h3> <h3>采訪詩人丑石,調整攝像角度</h3> <h3>采訪廣場舞愛好者洪小娟</h3> <h3>親子戶外實踐</h3> <h3>采訪親子戶外家長</h3> <h3>拍攝小朋友包餃子</h3> <h3>灣沚鎮桃花節農產品展示</h3> <h3>八都蘇馬燈</h3> <h3>在裕豐基地采訪游客</h3> <h3>村書記向記者介紹正準備申請非遺的農具</h3> <h3>在六郎果桑基地采訪</h3> <h3>與桑園河畔果桑基地藍總合影留念</h3> <h3>在新豐拍攝敬老演出</h3> <h3>秀和華旗袍協會會員</h3> <h3>拍攝文藝演出</h3> <h3>欄目編輯室</h3> <p class="ql-block">制作:廣播電視大樓專題部《天天星期五》欄目組</p><p class="ql-block">制片:魏軍(主任 編導)</p><p class="ql-block">手機:15955369083(微信同號)</p><p class="ql-block">QQ:1040196104(陽光)</p><p class="ql-block">致力于欄目策劃、編導、宣傳片攝制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隆德县|
阳曲县|
崇阳县|
广宗县|
台中县|
黑水县|
通化县|
邢台市|
新干县|
庆城县|
中阳县|
清水河县|
石嘴山市|
灵台县|
嵩明县|
平塘县|
昌乐县|
太康县|
集贤县|
云林县|
高平市|
湟源县|
长宁县|
武城县|
鸡泽县|
新泰市|
和硕县|
兴安县|
镇江市|
古浪县|
通化市|
桑日县|
玉环县|
剑河县|
宝山区|
潮安县|
山东|
廉江市|
高雄县|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