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于去年九月開始嘗試寫美篇,動筆的原因之一是發現可以在微信里分享的好帖子越來越少,況且我對心靈雞湯之類的一直都不怎么感冒,就有了動手自己寫文章的念頭。恰好去年九月我在微信里寫了幾句我兒子戒掉網癮的事,我的一位醫大同學就留言說:"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把他撈出來的",我就回復她:"有時間會把它寫出來,是個有意思的故事。" </h3><h3><br /></h3><h3>另外,我在加國生活十幾年,一路走來磕磕絆絆,腦海里常常涌現的不是順境中的喜悅,而是困境中的努力和失敗后的感悟,特別想用文字記錄下來,和家人朋友們分享。</h3> <h3>從上小學就喜歡寫作文,非常幸運的是小學的所有語文老師都非常優秀,每個老師都很有文才,字也寫的很漂亮,我幾乎模仿了每個老師的字體,特別享受上語文課的時光。到了新華中學初中,語文老師經常選中我的作文當作范文,讓我重抄一遍,貼在墻上或櫥窗里展示。印象最深的語文老師不是特級老師,而是一位姓石的初中老師,是個721工農兵學員,原先是木匠,沒有大學學歷,無論是文言文的詮釋,還是現代文學的解讀,都非常的到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要求附上草稿交給他,無疑增加了老師一倍的工作量。有一次作文考試,我還沒有抄寫完,就打鈴交卷了。老師讀了我的草稿后,仍然給了我93分的成績,還在全班表揚我,說我草稿寫的好。可惜到了高中,由于唯學歷論,石老師就無法教課了,學生們還是可以看到他在木工房進進出出,還帶著那副白邊眼鏡,還是臉上掛著微笑的樣子。所以,我可以自豪地大聲說,我的語文是木匠教的!</h3><h3><br /></h3><h3>從初中開始,更加喜歡寫作文,也開始記日記,寫詩,學習上遇到了什么困難,跟好朋友鬧了什么矛盾,看了什么電影,暗戀了誰,都會在日記里寫下來。非常喜歡編排文字的感覺,羨慕那些作家們,靠著簡單的紙和筆,就能寫出妙趣橫生的故事,讓人物能鮮活起來,妙筆能生花,這是怎樣的一種樂趣。當時最佩服的是大文豪魯迅,他所有的雜文和小說,我都看過很多遍,他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就是自創詞句,比原有的詞句更犀利更準確地表達他的思想,真是妙不可言。</h3><h3><br /></h3><h3>到了高中文科理科分班時,我就跟父母提出來想學文科,畢業后想當個作家,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對。似乎哪個孩子動了當作家的念頭就是不切實際,就是荒唐可笑,就是天方夜譚。我姐姐說我:"你以為作文好就能當作家嗎?寫不出來東西怎么辦,你喝西北風去!當了筆桿子,運動一來,第一個被打倒!"我當時還反駁了一下:"那人家當個記者都不行嗎?!" 這在當時是多么無力,無助,無奈的反抗啊!當時處于特殊的歷史時期,真是無法怪罪任何人,那是1979年,剛剛粉碎"四人幫"后三年,人們對文革還心有余悸,唯恐再有政治運動來臨,給家人帶來沖擊。加上百廢待興的時代,人人都以陳景潤為榜樣,掀起了學習數理化的熱潮。這樣,我的想當作家的小小念頭,遭受到了時代的無情碾壓。只好跟隨百萬學數理化的大軍,越走越遠。</h3> <h3>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從小體弱多病,有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父母就讓我學醫,是想有朝一日我自己能治好我的病。由于姐姐學了文科,全家就更傾向于我學理科,最后聽從父母的意愿,考入天津醫學院(現為天津醫科大學)。面對嶄新的大學生活,自己絲毫沒有愉悅興奮的心情。我父母卻特別高興,尤其是我老爸,逢人便說:"啊,這個,一個學文,一個學理!" 親愛的老爸,您豈不知有句成語叫"醫不自醫"么。</h3><h3><br /></h3><h3>后來我的兒子銘抱怨我總給他轉學,我就給他舉了我的例子,我說父母知道我想當作家,還是堅持讓我學醫。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孩子沒有自己的選擇,都是服從父母的意愿,但我并不抱怨父母,并且非常尊重他們為我做的人生規劃,因為他們都是為了孩子的前途著想,擔心作家變"坐家",無法生存,而學醫會有個好工作,后來證明父母的選擇是對的,因為醫學的專業知識很廣泛,選擇不同專業工作的機會會更多些。</h3><h3><br /></h3><h3>高中畢業后雖然不寫任何東西了,但是我大學宿舍的同學們都是文學愛好者,經常買《小說月報》來讀,還有其它文學刊物像《收獲》,《當代》,《十月》,《花城》等,大家都爭相傳閱。那個時代正是大量的"知青文學"和"反思文學"佳作不斷涌現的時候,像張賢亮,王安憶,程乃珊,王曉鷹,張承志,張抗抗,梁曉聲,池莉等作家的作品,我們都非常喜歡閱讀,并且一起探討,也討論費爾巴哈,黑格爾等哲學家的理論。除此之外,還鐘情于顧城的朦朧詩,大家紛紛朗誦:"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這些蕩氣回腸的優秀文學作品,給我們學業繁重的大學生活增添了絢麗奪目的色彩。<br /></h3><h3><br /></h3><h3>想象中寫字和彈鋼琴一樣,放下了就會變生疏,最后再也拾不起來了。一想起來曾經的我很愛寫,但是擱筆多年,一直懷疑自己的寫作能力,失落的心情伴隨著我很多年。去年九月底下載美篇后,開始嘗試寫第一篇《與柯湘有關的日子》,是個非常短的回憶童年的文章,手筆還很青澀,寫到第二篇《戒掉網癮的他》,手法就熟練的多了,也開始享受寫字的過程。《戒掉網癮的他》和《由獵場想到的》被美篇編輯選中,公開發表后,一些讀者開始關注我了。這時的我,就有了想迎合讀者的心理,寫到了第七篇,我就搞了個搏眼球的題目:《圣誕演出很震撼》,遭到了銘爸的強烈批評,他說:"你千萬不要迎合讀者,不要急功近利,多花時間琢磨的東西,更經得起推敲!"又說了兩遍:"人家莫言說了:‘我的作品是給農民寫的,只要有一個農民看,我就要寫下去!’" 我就笑他:"人家莫言是這么說的嗎,瞎編的吧!" 之后就老老實實地把文章的題目改成《小禮堂里的圣誕演出》,后來看到很多美篇作者的讀者都少的可憐,他們也絲毫不在乎,一直堅持寫,因為寫作也是跟自己的心靈溝通,與自己的過往干杯,其意義不是由讀者的數量決定的。</h3> <h3>后來在寫的過程中,重拾了信心,寫得越來越快,但是編輯就會花很長時間。編輯的時間越長,越會體驗到打磨文字到盡善盡美的愉悅。電子寫作的缺點,就是操作不當,很容易被刪除了。我有幾次到回收箱里"撈文"的經歷,倒是有驚無險。每篇文章我都喜歡配上背景音樂,后來發現有個叫趙海洋的鋼琴家的作品,非常適合當背景音樂,他的鋼琴曲沒有激蕩起伏的旋律,也不會喧賓奪主,像一池靜靜的湖水,偶爾泛起漣漪,在你的心里蕩漾開來,所以我就專門選用他的作品,完成好的文章,配上趙海洋的鋼琴曲,再讀一遍,往往能把我自己先感動了一下。</h3><h3><br /></h3><h3>每周六早上我都去游泳館晨練,開始寫美篇之后,我就帶上我的iPad,晨練結束后然后到Whole Foods的咖啡館寫上一個小時。有時候把iPad帶到單位,吃完午飯,在嘈雜的員工休息室里寫上十幾分鐘,專注于寫字的時候,全世界都安靜下來了。很多時候寫到盡興,就會心無旁騖,物我兩忘。通常寫好文章之后,先跟家人分享,還有我的至親長輩們分享,邊聽取意見,邊編輯,把文字和標點認真改好,沒有太大的問題之后,才與微信里的朋友們分享或者投稿。好幾篇文章,像《戒掉網癮的他》及續篇等,因為寫的是親身經歷,都讓銘爸看得老淚縱橫,我就笑他淚點太低了。</h3><h3><br /></h3><h3>前幾天和我老媽通電話,她說我86歲的老爸,一天沒有別的事,從早寫到晚,我就只好笑著承認:"好吧,我寫不過我老爸!" 老人家年輕時給市領導當秘書,專門寫文件材料出身,離休后開始寫作,涉獵廣泛,包括回憶錄,散文,詩詞,相聲,小品,笑話等五花八門,還自費出書,贈送親朋好友閱讀。每次回去看望老爸,除了送他筆,還能送什么呢?</h3> <h3>也許我永遠都不能成為一個作家,也總會有他人比我寫的好,但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斷挑戰自己的局限,寫出打動人心的文章。</h3><h3><br /></h3><h3>世上本沒有路,你走過了,也便成了你的路。</h3><h3><br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永兴县|
武穴市|
三门峡市|
繁峙县|
东城区|
蓬莱市|
精河县|
金平|
常德市|
曲阜市|
勐海县|
潞城市|
恩施市|
宁蒗|
中方县|
永平县|
青铜峡市|
北宁市|
沁阳市|
师宗县|
天气|
兴和县|
齐齐哈尔市|
双柏县|
汶川县|
西畴县|
尉犁县|
宜川县|
日喀则市|
海晏县|
宁夏|
乌拉特中旗|
兰西县|
通榆县|
任丘市|
汶上县|
乌拉特后旗|
佛教|
利川市|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