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方增先(中國美協顧問、上海美協主席、上海美術館館長)</p><p> 陳忠志有精湛的功底、藝術上的"儲存"很充實,所以運用起技巧來……講境界、講品格、講變化、講形式,能準確地把握筆墨的度的控制,韻味十足。他的作品時而細致、時而精煉,蘊藏著一種嚴肅的態度。但有時卻又玩世不恭到了荒唐的地步。</p><p><br></p><p>關山月(原中國美協副主席)</p><p> 陳忠志作品的特點是非常嫻熟地掌握了筆墨的技巧,而且對中國傳統筆墨有一定的發展。他的作品有很熟練的中國畫筆墨表現能力,反映了生活的深度,很有感染力。無論是他的人物畫、花鳥畫都很注重筆墨的感染力和生活關系的完美結合。</p><p><br></p><p>劉勃舒(中國美協顧問、原中國畫研究院院長)</p><p> 陳忠志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畫家,他對藝術真誠,心無旁騖,形成了獨立不倚的個人風格。他身處西安,但巧妙地避免了"長安畫派"人物畫以往所面臨的那種矛盾(困惑),在對造型和對人物性格的把握上,走出了一條非常新穎的路,值得我們一代甚至幾代畫家去思考。</p> <p>陽太陽(原廣西藝術學院院長): </p><p> 近讀忠志畫冊,倍感親切,筆墨情懷敘述得楚楚動人,山水、花鳥不比人物畫差,應當說,他的藝術修養很高,對中國畫的創新起了很大的作用,《望著遠方》值得這個世紀的藝術家們回味。 </p><p><br></p><p>李琦(中國美協顧問、中央美院教授):</p><p> 他的《黃河之鷹》、《望著遠方》我都很熟悉,他創造了一種屬于他的獨特而鮮明的繪畫樣式,并賦予這種樣式以飽滿的精神張力和氣質特點。《黃河之鷹》、《望著遠方》鼓舞了幾代畫家,成為美術院校特邀的教科范本。 </p><p><br></p><p>楊之光(原廣州美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p><p> 陳忠志畫得很好,他十分重視自己的感受,他的畫是每次不同感受創造出來的,只求效果,不擇手段,即擇一切手段發揮了傳統筆墨的柔和和細膩,又打出了叛逆的師承,用最大的勇氣,達藝術之通途。 </p><p><br></p><p>楊力舟(中國美協副主席、原中國美術館館長):</p><p> 陳老師給我上過課,我覺得他在講究詩意方面,比其他老師更講究一些。所以他的畫是意在筆先,筆不到意到,在這方面有南方人的靈巧,又有北方人的茁壯。在用墨色方面,他講究光感,所以在他的畫里面,給人一種抒情與和諧,我一直覺得,陳老師的畫生機勃勃,滲透著一種秀麗的雅致。</p> <p>夏碩琦(中國美術家協會編審、美術評論家):</p><p> 陳先生是一個一直把自己的藝術探索和時代的腳步相共振相吻合的一個藝術家。從他的畫展來看,他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有所貢獻,我覺得陳先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非常難能可貴。</p><p><br></p><p>孫克(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秘書長):</p><p> 陳先生是長安畫派重要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藝術是很有特色的,也是在國內享有崇高聲望的一位藝術家。因為他基本功很扎實,比方說造型非常嚴謹,一直到后來表現出很隨意、很自由的一種狀態,通過筆墨的表現,能夠比較隨意地去處理,這種自由創作的能力,自由表現的狀態,在造型上,由繁而簡,越到后來我覺得他的作品特意追求的是一種簡練,我覺得在西安的人物畫家當中,陳先生的作品可謂獨樹一幟,很有特點。他的心胸、智慧、素質、才華都非常高遠。</p><p><br></p><p>尚輝(博士、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美術評論家):</p><p> 在20世紀美術史上有一種現象,就是以非常突出的在一個時代產生影響的代表作來確定這個畫家的歷史地位,我想陳忠志的作品和他藝術探索的歷程應該是屬于這樣一類。</p><p> 這些作品以它非常濃郁的時代的氣息和風貌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我稱為是美術作品里頭所能夠呈現出來那個時代的時代精神和人文風貌。如果說沒有這些作品,那么這個時代我想在美術這部歷史里可能就會缺少很多的鏈環。正是因為像陳先生這樣比較重要的代表作,把這個時代的人文風貌一個個鏈環一樣的東西,把他貫穿起來,我覺得這些作品是非常了不起的。</p> <p><br></p><p> 我看了陳忠志這些作品的時候,非常感慨,覺得他的這一套表現山水或者說帶有人文風貌的作品不低于新金陵畫派一些畫家的作品,這是我看了畫展非常鮮明的一個感受。還有另外一方面就是他的畫路非常寬。在他那些具有時代代表性作品的背后,看到了他更多的一些攻克,看出了他的天分、看出了他的用功和努力。可以看出他對中國畫本體語言的追求,就是大家概括的那些特點,像陳先生這樣,能夠把文人繪畫的水墨逸韻和北方這些東西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的,還不多見。</p><p> 他是一個默默的探索者,他不求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畫派,最后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所以他的展覽名稱叫"學者無格"。這個格是定格、人格而又藝術上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給自己一個局限的意思,他給自己留的道路是一個人生的過程。這些問題值得我們美術界共同來思考。</p><p><br></p><p>陳醉(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美術評論家):</p><p> 我覺得陳先生這個成就確實是給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在教科書上留下了一幅作品是很不簡單的事情。現在重新創造的話,現在再拿幾個億來搞這個重大題材,那是在21世紀時代創作的歷史痕跡,將來這批作品我相信也有很偉大的作品,但是這批偉大的作品代替不了當年這批在那個歷史環境里面,這些藝術家創造的作品,這是不可代替的,藝術品是不可重復的。我覺得他還在思變、而且我覺得他是在變、他想變,這就說明他藝術上這種執著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p> <p><br></p><p> 陳忠志先生一生都在不斷探索,不斷創造,今年已七十多歲的陳先生仍懷著對藝術、對生活的一顆赤子之心,在水墨和意象方面繼續探索,中國畫研究院一級畫師王迎春說,我們的同學是一屆一屆全部畢業了,都分散了,但是陳忠志這位元老級的教授依然堅守在西安美院,這不能不說陳老師在中國美術教育戰線上是一位老功臣。從蔣兆和、徐悲鴻開始,一直到后來陳老師這一輩,他們在中國人物畫從古代到現代這個轉型期,做了很大的貢獻,他們努力在探索如何用我們傳統繪畫的手法來表現現代人物畫,為以后中國人物畫的復興進行探索,陳老師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p> <p>談談陳忠志先生的花鳥畫</p><p> </p><p>劉 星</p><p> </p><p> 長安畫壇多高手,陳忠志先生即是其一。從長安畫派到現在,人物、山水、花鳥能夠產生廣泛影響,并在奠定現代長安畫風的過程中確實發揮過重要影響的,山水畫有石魯、趙望云、何海霞、方濟眾、崔振寬、陳國勇,花鳥畫有石魯、王子武、康師堯、江文湛、張之光,而人物畫則有石魯、王子武、劉文西、陳忠志、郭全忠、王有政、晁海、張立柱。石魯、趙望云屬于第一代大師,是長安畫派基本性格的奠基者。而劉文西、陳忠志屬于第二代,是西安美術學院人物畫教學體系、教學思想和藝術精神的兩個重要奠基者。王子武屬于這二人的學生,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不管在藝術成就還是后來的影響上,都超過了他的這二位老師,對后來的長安畫壇人物畫和花鳥畫都產生了深遠影響。</p> <p>但提起西安美術學院,人們首先會想起兩個人,一個是劉文西先生,一個就是陳忠志先生。劉、陳兩人多年來的矛盾是大家都知道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兩人的影響可以說是難分高低的;后來,劉文西當了中國美協的副主席,地位一下子上升;而陳忠志在此期間卻落寞了起來,直到2005年11月北京華辰拍賣公司將他的代表作《黃河兒女》以418萬的高價拍出,陳先生頓然又火了起來。劉、陳二位先生的矛盾,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學術思想上的不同造成的。劉先生信奉的是"以形寫神"藝術方法論,而陳先生信奉的是"以神造型"藝術方法論;劉先生注重客觀造型的準確,善于營造大場面的人物畫主題創作,而陳先生講究筆墨趣味,注重的是抒情的到位,藝術感覺的到位。劉先生走的一直是蔣兆和的路子,而陳先生則很佩服石魯,從石魯那里借鑒了不少。劉先生竭力主張自己的黃土畫派,而陳先生死后則有人把他歸于長安畫派,認為他是長安畫派重要的人物畫家。</p> <h3>我認為,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陳忠志先生無疑是一位重要的人物畫家。我很贊同邵大箴先生對陳先生的評價,認為他"為現代水墨畫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比如他創作的《黃河兒女》、《黃河東流去》、《勞動的雙手》堪稱繼蔣兆和的《流民圖》之后中國畫人物畫的扛鼎之作。由于篇幅的限制,今天我只想談談陳忠志先生的花鳥畫,因為陳先生的人物畫成就當代中國畫壇對之已經很熟悉了,而成就同樣很高的花鳥畫,在全國卻多不被人知。所以,我認為很有必要借《書畫世界》雜志之一角,對陳先生的花鳥畫作一點介紹。</h3> <h3> 我是1983年認識陳忠志先生的,1983年至2000年,我們之間的來往非常多,尤其是1983年至1987年,一個星期里,幾乎有兩三天我都在他的家里看他畫畫,到了吃飯的時間有時候我做飯,有時候他做飯,像吃苦瓜、牛肉中的腱子肉,都是他給我開戒的;2000年之后,繪畫市場逐漸興盛了起來,對于很多畫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于是我便較少打擾他了。在我和他交往的多年里,我對他藝術上的第一感覺是,他在家里畫花鳥畫的時間遠遠多于畫人物畫的時間。在畫花鳥畫的同時,筆興來時,便畫幾筆寫意人物,如鐘馗啦、李白醉酒啦、黛玉葬花啦,或畫一點西藏題材的女性。正正規規地畫人物畫,一般多是對著模特寫生;有創作任務時,才畫大幅的人物畫創作。所以在陳先生的自藏畫中,花鳥畫占了較大的比重。</h3> <h3><br></h3><h3> 陳先生的花鳥畫題材比較廣泛,動物中最愛畫的有貓、松鼠、馬、金魚、牦牛、山羊、鷹、公雞、白鶴、山雀、鴿子'等;花草中最愛畫的有牡丹、月季、荷花、蘭竹、梅花等。陳先生1956年畢業于中南美專,受教于陽太陽先生,這期間又受嶺南畫派名家關山月先生影響較大,畢業同年分配至西北藝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的前身),并參與籌建中國畫系。到西安不久,就認識了石魯先生,并經常看石魯作畫和聆聽石魯先生的教誨。陳先生曾經多次對我說:對他一生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方法影響最大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陽太陽先生,一個是石魯先生。尤其是石魯先生的"以神造型"的藝術思想對他影響最大。在教學和創作中,陳忠志先生也是石魯藝術思想積極地實踐者和傳播者。張立柱先生曾對我說:"在美院上學時,其實陳老師對我們的影響最大。我從他那里學會了如何理解繪畫的形體,如何理解所謂的造型的準確。陳先生對我們講:所謂造型的準確并不是要你去追求照相寫實般的客觀的形體準確,而是要達到感覺上的準確。你感覺舒服了,這形就是準確的。你不信試試按照相式的準確造型去畫,形雖然是準確了,但它感覺會非常不舒服,因為它不符合中國畫的造型規律和筆墨規律。所以陳老師的“感覺舒服了,就是造型準確”的思想對我影響很大,使我受益終生。"2007年9月,在廣東的一次學術會期間,王金嶺先生也對我談過相似的心里話。而"感覺舒服了,就是造型準確"的思想,正是石魯"以神造型"思想在教學上的一種表述。</h3> <h3>陽太陽在畫山水的同時,也喜歡畫花鳥畫。他的花鳥畫學齊白石,又兼有吳昌碩的特點。陳忠志早期的花鳥畫也是從齊白石、吳昌碩入手,但較多參入自己寫生的經驗和感受,所以,他所畫的花鳥畫只能說是有吳、齊二人的筆意,而無吳、齊二人的窠臼。比如我最近在西安湘子廟街一家畫廊看到陳先生早期的一幅花鳥畫,就是這樣的。此畫中的荷花畫法,明顯還帶有齊白石畫法的影子,而燕子的畫法,則借鑒于任伯年又不同于任伯年,明顯經過了對燕子的仔細觀察,結合了自己的感受而來的。在接受石魯的影響后,他非常注重把自己平時在面對自然對象時的"第一鮮活的感受"表達到筆墨和對對象形象的表現中去,因此,40多歲以后,他筆下的花鳥畫既吸收了齊白石、吳昌碩、石魯的筆墨特點,又能脫出這幾位大師的窠臼,直從己意出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h3> <h3>在當代中國花鳥畫壇,陳忠志的花鳥畫既不同于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石魯、崔子范等前輩畫家,又不同于王子武、江文湛、陳子林、張之光等與自己年齡相近的人的花鳥畫。比如他筆下的白鶴,形象生動傳神,筆墨靈動,書法用筆率意直寫而虛實變化豐富自然,畫出了白鶴的仙氣。他筆下的松鼠形象生動準確,用筆卻極其抒情奔放,沒有因為追求形象的準確而束縛了筆墨。他筆下的公雞以意造型,因此形體夸張而富有意氣。陳先生畫畫特別率性,意氣到了那里,用筆就到那里;筆下是怎么個樣子就令其是怎么個樣子,從來不加一筆的修改。陳先生崇拜石魯,但學石魯并不囫圇吞棗,他知道石魯的哪些可學,哪些不能學。長安畫壇有太多的人在學石魯的時候,并不知道如何去學,石魯的精神沒有學到,石魯筆墨中重表現他在面對自然對象時"第一鮮活的感受"的畫法沒有學到,卻把石魯患病時表現出的"大刀砍"畫法學去了。而陳忠志先生沒有學石魯的"大刀砍",而是重感覺,重書法用筆,重筆墨趣味,重中國畫自身的特點和規律。</h3><h3> 2008年7月10日,陳忠志先生不幸去世了。作為他的學生,我時常想起我的這位老師。在和朋友們談起他時,我也能感覺到大家也都很懷念這位為二十世紀中國畫作出了卓越貢獻的畫家。<br /></h3> <p>《月季》</p><p><br></p><p><br></p><p><br></p> <p>《荷塘幽趣》</p><p><br></p><p><br></p><p><br></p> <p>《紫藤鴿子》</p><p><br></p><p><br></p><p><br></p> <p>《牽牛花》</p><p><br></p><p><br></p><p><br></p> <p><br></p><p><br></p><p><br></p><p><br></p><p>本期推薦:劉星花鳥畫作品</p> <p>《荷塘秋冬》</p><p><br></p><p><br></p><p><br></p> <p>《春蕾》</p><p><br></p><p><br></p><p><br></p> <p>《魚影》</p><p><br></p><p><br></p><p><br></p> <p>《懶貓》</p><p><br></p><p><br></p><p><br></p> <p>《蓮藕》</p><p><br></p><p><br></p><p><br></p> <p>《荷風清清》</p><p><br></p><p><br></p><p><br></p> <p>《櫻桃總相思》</p><p><br></p><p><br></p><p><br></p> <p>《幽荷花更香》</p><p><br></p><p><br></p><p><br></p> <p>《獨憐荷塘蕩清風》</p><p><br></p><p><br></p><p><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保山市|
宁强县|
旬邑县|
金乡县|
临湘市|
微博|
三门县|
介休市|
南通市|
南平市|
老河口市|
纳雍县|
瑞丽市|
金昌市|
富民县|
比如县|
剑阁县|
泸州市|
临桂县|
云安县|
尚义县|
吉木乃县|
马边|
汉中市|
乌恰县|
平昌县|
盘锦市|
深水埗区|
南投县|
剑河县|
天全县|
静乐县|
莎车县|
连江县|
顺平县|
左贡县|
朔州市|
靖边县|
南皮县|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