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前幾日在書柜里找本子,結果發現了兩面這樣的會議記錄。讓我想起了我在佛源伏羲家校那些美麗的回憶,翻一翻這個相冊,里面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真實、有愛、有溫暖、有故事的,雖然那時候手機像素很低,相冊的時間順序也是混亂的,但依然能感受到每一位家人的微笑、每張照片背后的感動。</h1><h1> 回想起我與伏羲教育的結緣,實在是太神奇了。那時剛剛高考完,在一家餐館兼職做收銀,因為主營夜宵,我經常加班到凌晨兩三點,上午一般都是關機睡覺。大概是冥冥之中注定了的吧,我那日加班太累了,忘記關機就睡了,第二天七點接到村長電話,說讓我回家幫忙主持一個聯歡會,我迷迷糊糊的就答應了。</h1><h1> 回到家才知道是村子里的孩子們與伏羲娃娃的大聯歡,也就是那一場大聯歡把我和家人們連接在了一起。 </h1><h1> 我們上午一起打糍粑、做飯,下午才開的聯歡會。還記得我們客家人的熱情好客與酒釀讓佛源的爸爸們都喝醉了,那日我也是小醉微醺地把那場聯歡主持完的,當時特別驚訝于這幫伏羲娃娃的才藝,心想這是哪里的來的娃娃,咋這么淡定呢?再后來,我就收到了張媽媽和姜爸爸的邀請,毅然選擇排除萬難加入佛源,最后成功的來到了佛源伏羲家?!,F在想想還真是有趣,怎么一個電話讓我遇見了這么多美好~</h1> <h1> 這是2016年7月10日的會議記錄,是我來到佛源的第十天。按照以往的兼職慣例,我以為像我這樣的“新人”是沒有資格參加開會的,被叫去開會特別感動的,后來才明白佛源家人們都有著寬廣的胸懷,只要我在佛源,不管是怎樣的我都接納,這也是我們在佛源活的很真實的原因之一。</h1><h1> 佛源的“開會”,并不是一本正經的開會,更多的像是茶話會。一張大桌子,桌子的中間放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我們就隨意的圍著桌子聊天,吃東西,我第一次知道開會也可以這么輕松愉快。</h1><h1> 后來每次只要接到開會通知開會我這只小菜鳥都會開心的不得了,因為可以一邊吃零食,一邊記錄家人們的分享,享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大餐?(說實話我當時可能的確是比較喜歡吃零食的,但是感覺嘮嗑也挺享受的??)</h1><h1> 那時候我感覺鄧隊總是喜歡給我“沒事找事”,他看到我的會議記錄,就叫我重新整理一遍給他看(因為比較開會比較輕松愉快,會議記錄常常是記得七零八亂??)。感覺他是挺煩的,但我可能比較老實,還是會乖乖聽話把會議記錄都重新整理一份交給他,現在才知道,這也是他幫助我了解伏羲教育的方法,因為我在整理記錄的過程,也是了解伏羲教育的過程,爸爸媽媽們的一字一句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h1> <h1> 看到這兩面會議記錄的時候,特別感動,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有沒有印象。我們開了一下午的會,我只是簡要的記錄下了我認為的重點,卻感受到的佛源爸爸媽媽們從心底里面發出來的,那份對孩子的愛,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是為了孩子。</h1><h1> 也許爸爸媽媽們們的理念有對有錯,但是經過開會碰撞之后再實踐,都會成為孩子們成長的墊腳石。</h1> <h1> 你們還記得嗎?在井岡山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有這樣一片樹林——志英林。這片樹林是井岡山的人民和伏羲家人們一起種下的,它見證著井岡山人民與伏羲人的情義,它是愛的紐帶,生生不息。</h1> <h1> 還記得志英林三個字是由吳爺爺題寫、姜爸爸刻在井岡山的石頭上的,那也是姜爸第一次刻呢,他一次就成功了!佛源的伏羲娃娃們年少志氣高,游學到井岡山瞻仰緬懷先烈的遺跡、讓精魂融入血液里,奮進永遠有動力。而井岡山這片志英林也是因為伏羲娃娃們而誕生,并且和他們一起快速的成長著。相信三十年后,它將與伏羲娃娃們一起成材!</h1> <h1> 這顆是井岡山的市樹——紅豆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大概是接受到了伏羲娃娃們傳遞出來的能量,在佛源伏羲家校 離開井岡山的第二年就結出了鮮紅的果實。</h1> <h1> 這顆是金絲楠木,也是名貴木材,上面還系著娃娃們的美好祝福,別看它身板小,但總給人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你瞧,大冬天的,它還是生機勃勃的呢??。種樹的主人快來認領吧~</h1> <h1> 還記得,這是伏羲娃娃24小時100公里越野大徒步的紀念帶。2016年8月,伏羲伏羲家校在井岡山組織了第一次100公里越野大徒步,活動取得了非常非常圓滿的成功!經過大徒步后,伏羲娃娃們不論自信還是能力,都得到了一個非常的提升,把紀念帶系在樹上是想把美好的祝福留在井岡山。</h1> <h1> 還記得,這是故事發生的地方,井岡山市自然保護區朱砂林場下莊村。一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小村莊,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寧靜與祥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h1> <h1> 佛源的弟弟妹妹們,回家的路已經變得更加寬廣平整,只待你們堅實的腳步踏上。</h1> <h1> 還記得,那時我們一邊看著小朱哥哥和嘯天哥哥打籃球,一邊排隊蕩秋千的場景嗎?如今操場變得更加寬廣,還多了兩架秋千,再也不用搶秋千啦,到時候我們可以一起愉快的蕩秋千、看打籃球咯~</h1> <h1> 還記得,這是家校的試驗田,那段晴耕雨讀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我們一起拔草、種菜,享受播種與收獲的喜悅。</h1> <h1> 昔日熱鬧非凡的營地,如今顯得有些冷清。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林場為了保護老建筑,這些老房子都被保護起來了,都不允許被拆哦!它會靜靜等你們再來,給它多添幾分生機的。</h1> <h1> 佛源伏羲家校的車上都貼著“重走長征路,傳承報國志”“返璞歸真、化育英才”,佛源的家人們也是這么做的,我當時也是日日都在被潛移默化的影響著。</h1><h1> 總感覺營地是因為家校的到來而顯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靈氣。</h1> <h1> 看,這是伏羲娃娃們做的溫馨提示牌,它依舊在哦,這是他們勤儉節約的見證喲!</h1> <h1> 還記得嗎?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2016年的父親節,我們在祠堂門口舉行大聯歡,節目非常精彩,我們玩的可開心了~</h1> <h1> 哈哈,這是我第一次和伏羲娃娃們一起徒步。我也不知道當時咋被曬的那么黑呢,反正就是很開心就對了!</h1> <h1> 這是伏羲教育一部分志愿者的合影,這張照片里面的都是“大腕兒”,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以前都是仰望,見到了才發現老師們都很隨和,特別的親切。是他們的無私付出,才有了伏羲教育美好的今天!</h1> <h1> 這是佛源伏羲家校第二期夏令營+實訓營的合影。嘿嘿,這是第一次和這么多人合影呢,當時特別的興奮。兩百多人的合影,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純真、溫暖的笑容,這是一個怎樣的磁場呢?</h1> <h1> 我們常說家國情懷,其實我感覺這兩張照片也能體現家和國的關系。 </h1><h1> 這張照片里的每個人都代表著一個家,而這個操場畫面就像是一個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h1> <h1> 只有操場周圍是是安全、和諧的,這個家才能成功組成。</h1><h1> 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h1> <h1> 這是伏羲娃娃們的好朋友,下莊村的孩子們。曾一起摘菜做飯、一起聯歡……有著最最純真的友情。</h1> <h1> 還記得,這是咱們一起聚餐……兩百人的聚餐,有下莊村的村民、有夏令營和實訓營的家人們……我們一起飲酒暢聊,其樂融融。</h1> <h1> 哈哈,初來乍到的我,傻乎乎的,剛開始和家人們都不太熟悉,首先是和西瓜隊的小朋友們打成了一片。</h1><h1> 小朋友都是愛玩的,只要是有的玩,就不會鬧。我發現盼盼和馨藝都很喜歡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那天他倆都要我抱,我就說那你們倆石頭剪刀布吧~結果光是石頭剪刀布就玩了十來分鐘~小家伙太可愛了~</h1> <h1> 嗯……他倆是一伙的,即使有贏有輸,倆人還是要賴我一起抱~沒辦法,那就一次抱倆吧,誰讓我喜歡他倆,他倆也喜歡我呢??????</h1><h1> 然后就有了下面這張圖片……</h1><h1> 呀?。?!抱穩姐姐啦!</h1> <h1> 我們日日早起晨練,在下莊村的這一方凈土中貪婪的吸收著日月的精華、天地的靈氣。</h1><h1> 還記得,那時我們日日徒步,風雨兼程,接受著大自然的化育,身心都在健康的成長著。</h1> <h1> 每天早上,晨練完的我們總是要玩各種各樣的的游戲~還記得那天的游戲是勇士接龍的游戲~分組競賽,所有小朋友都必須參與接龍,看哪組吹氣球吹爆的多。那天我發現雖然是在玩,可這樣簡單的游戲也是在培養孩子們團隊合作的品質。</h1><h1> 讓我們非常開心的是,小朋友們對戰友都是不拋棄、不放棄、還給鼓勵的。</h1><h1> 哈哈……郭隊和粉紅的氣球是不是也很配呢~??</h1> <h1> 夏令營的孩子有大有小,徒步的過程中弟弟妹妹們難免掉隊……這時候就是大手拉小手,愛在手中傳遞啦~</h1><h1> 當時我也覺得很神奇,我到了夏令營了,西瓜隊還是很愿意跟著我~每天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我常常也感覺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時代。</h1> <h1> 那時候我們每天都吃素,卻比吃肉還開心,總覺得佛源的飯菜都很香,每天都吃的特別多。后來才知道,那些飯菜都是凝聚了爸爸媽媽們的愛,吃起來自然都是幸福的味道,便只感覺香啦~</h1> <h1> 所有孩子都是要參加勞動的,教室都是孩子們自己打掃布置的,因而上課的時候便都對教室多了一份尊重,會自覺的遵守紀律。</h1> <h1> 鄧隊挺“壞”的,每次玩水都會欺負老實的彭隊和傻乎乎的我……還沒下水就問我們倆做好準備了沒有。。。(因為只有我們做好榜樣玩開心了,才會吸引小朋友們無所畏懼的放開來玩水,讓孩子們釋放天性,而不是這個怕摔跤、那個怕弄臟衣服)</h1> <h1> 還記得,佛源只有三位老師——以孩子為師、以經典為師、以自然為師。徒步、爬山、玩水都是在向大自然學習。學習大自然的包容、真實、自然……</h1> <h1> 只要是下了水、打起了水仗,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回到了最初的樣子,將自己的天性釋放了出來~</h1> <h1> 很喜歡小朱哥哥拍的這張照片,把我的家鄉拍的如此之美麗……</h1> <h1> 在佛源,我們每個人都活的特別的真實。當然……也很野??</h1><h1> 比如說燒烤這件小事,看起來是簡陋不堪的條件,感覺很野蠻,可是我們卻樂在其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仿佛回到了原始社會,回到了最初的樣子。</h1> <h1> 這是一次輕松的不能再的踩點~因為境修的機智,我們先是飽餐一頓~愉快的不能再愉快了~</h1> <h1> 再打車到達踩點的地方……沒吃過苦,怎么知道什么是甜?正是因為之前踩點都是徒步和帶干糧……所以這一次的踩點,讓我們品嘗到了另一種幸福。看!靖桐妹妹已經興奮到模糊了!</h1> <h1> 天天是小暖男。那時候我經常從家里帶點吃的偷偷給孩子們吃,有時候是一根黃瓜,有時候是一個梨或是一顆糖,今天給這個,明天給那個,收到的孩子們都很開心,收到的一點點還要分享。</h1><h1> 遇到天天這樣的,自己有點小零食一定會跑過和我分享,有時經常是我給孩子的小零食,最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手里。當時的那份感動不言而喻。</h1><h1> 孩子的快樂總是來的這樣簡單,一份小零食,一個用衣服擺出來的造型,常常能讓我們笑很久。</h1> <h1> 7月的天空流光溢彩,我們常常乘著驕陽,徒步游學。</h1><h1> 還記得我們每次游學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后,都在湖心島來一場知識競答~獲勝者還可以獎勵冰棍,于是大家都非常的期待游學,每次游學也都有新的收獲。</h1> <h1> 用石頭搭灶,用鐵鍋悶飯,灶邊人耐心燒火,灶上炊煙裊裊,愛在無意間流動著。</h1> <h1> 有人拾柴、有人搭灶、有人洗米悶飯、有人用泉水洗菜……一切都是那么的簡單、自然、和諧。我們常說學會做人、學會求知。我想這也是在學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吧。</h1> <h1> 張大伯悶的飯又香又軟、燒的菜恰到好處,貪吃的我總喜歡跟在他后面,自然是愉快的成了他的小粉絲、他疼愛的女兒。他去小店總會記得給我帶一些我愛吃的零食、野炊時他悶好的飯也會先叫我嘗嘗。</h1> <h1> 就地取材,純天然、原生態,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次野炊的鐵鍋悶飯有多好吃。好水、好米、好柴、鐵鍋、快樂的氛圍……這樣做出來的飯真的是太香了!</h1> <h1> 你會相信,這些美食,都是一群尚未成年的孩子們的手藝嗎?對,沒錯,伏羲娃娃們就是有這么棒的!</h1><h1> 一直認為做飯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一個技能,既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傳遞愛。</h1> <h1> 那時候我們,總喜歡玩一個截表情的游戲……嗯…… 看!子謙的笑容多真摯,笑的多么開心~</h1> <h1> 你猜~舉旗的境修在嫌棄什么呢~</h1> <h1> 每每看到這樣的照片都會想起每個孩子的故事……</h1><h1> 還記得開營的第四天,我看到姜爸爸,開心的跟姜爸爸說跟孩子們待在一起每天都很開心。姜爸爸告訴我,那當然啦,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教科書,是值得你去用心讀的。</h1><h1> 是的,孩子們都是值得用心去讀的,我每天都在讀,孩子們每天都在成長。</h1><h1> 每天都堅持寫日記的劉修安、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極強的杜舟野、能吃苦耐勞和樂觀向上的李子昂、心地善良的劉錚楚……</h1><h1> 每個孩子都像是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總是帶給我許多驚喜……</h1> <h1> 小小的西瓜隊也有大大的能量,就這三,都快把我的老木床給整塌了??真的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也許只是還沒激發出來,別著急,記得多給他一些時間~慢慢引導娃娃們把能量用在正確地方。</h1> <h1> 還記得,攀巖是佛源的經典項目,佛源的老生們能徒手爬斜度將近80多度的陡坡,而夏令營的孩子們也只需要借助一根繩子就能成功。</h1><h1> 只要孩子們能吃苦,不畏難,一切皆有可能。還記得我們那時攀巖完,回到營地總要大清洗一番。</h1><h1>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攀巖后都會有一個“素質教育的屁股”(因為植被覆蓋率好,山體特別潮濕,路面和攀巖的地方都特別的滑,我們經常摔跤,摔屁股是安全的……)</h1><h1> 摔跤都是難免的,勇敢是必須的!屁股臟是必然的,安全是第一的!孩子們就是這樣慢慢變得勇敢,學會保護自己的。</h1> <h1> 拔河的時候,每個人的表情都亮了~大家都在努力著,各具方言味道的加油號子總是讓我們每個人都開懷大笑~</h1> <h1> 娘子軍們晚飯后的散步總是特別的開心~每個人的笑容都是從心底里表達出來的,都是那么的真實。</h1> <h1> 還記得這個橋嗎?夏天的夜里,這里總是有漫天飛舞的螢火蟲。有時我們吃完晚飯出去散步,再回來到這里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哼起《蟲兒飛》</h1> <h1> 大自然總是在不斷地變化中,孩子們在不斷成長變化,井岡山的天也一樣。孩子們一天一個樣兒,天也一天一個樣子。都是那么的獨一無二、珍貴美好。</h1> <h1> 猜猜這是誰的拳頭,小朋友們快來認領吧~還記得我們種下的是什么樹嗎?我們一起用真愛、用夢想澆灌的樹正在茁壯成長呢~</h1> <h1> 孩子們的快樂總是來的那么簡單純粹,而我們呢?</h1><h1> 有時也許只是一片樹葉,都能讓他們笑逐顏開。高峻和楊禹鴻拿著一人一片樹葉如獲珍寶,是?。∵@一片樹葉也因為孩子的心而變得珍貴。</h1> <h1> 一切都在簡單的向上生長著,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實。</h1> <h1> 看,嘯天哥哥是不是很酷!總感覺有種渾然天成的喜感??</h1><h1> 其實嘯天哥哥就是佛源的螺絲釘,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h1><h1> 可以開車、可以下廚、可以帶隊、可以采購……感覺他無所不能~</h1> <h1> 那天我帶著胡爸爸、劉志爸爸,嘯天哥哥一起去大采購(掃蕩)啦~</h1><h1> 我們拉回了一車的美食~</h1> <h1> 還記得露營那天晚上,我和郭隊前一分鐘還在一邊撒著雄黃粉一邊感慨那天的天氣真好,下一分鐘便是毫無征兆的狂風暴雨……</h1><h1> 陽媽媽正在搭帳篷,結果帳篷直接被風吹塌了。我們幾個人在風雨里掙扎著固定帳篷,帳篷固定好了,我們從頭到腳也都濕透了。</h1><h1> 帳篷外面下大雨,帳篷里面下小雨,我和陽媽媽的帳篷更是直接塌了,后來睡了一夜的車廂。</h1><h1> 第二天起來,陽光燦爛,昨夜的陰霾一掃而空,一切又變得很美好。有時候不經歷一下挫折,我們真的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h1> <h1> 這是我們的第一張合影,也是我們第一次見面,背影是石匠峰。那天是父親節,陽光很好,天空很藍,山也格外的綠……我們一起對爸爸們說——父親節快樂!</h1> <h1> 這是在我家門口的菜園子里摘完菜的合影,那天下莊村的孩子們帶著伏羲娃娃上自家的菜園摘菜,回自己的家做飯。</h1><h1> 也就是那一天開始,我和下莊村的孩子們都和佛源的家人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h1> <h1> 我們一起在祠堂里體驗傳承千年的井岡民俗——打糍粑,現場自然是快樂的海洋。那一天,我感覺孩子們的好奇心特別強烈,他們一直在問我問題。這個工具叫什么名字?這個房子中間為什么沒有屋頂?你們平日里會打糍粑嗎?……</h1><h1> 其實我還感覺姜爸爸打起糍粑來又酷又專業??????</h1> <h1> 這是伏羲娃娃們24小時100公里越野大徒步的路線,沿途經過了許多井岡山有名的旅游景點,整個徒步路線的海拔跨度達到了1700多米呢!</h1> <h1> 還記得,我們在24小時100公里越野大徒步的前一天舉行了非常莊嚴肅靜的祭祖儀式。姜爸爸是主祭,劉志爸爸和胡爸爸是陪祭,鄧隊是司儀,我和思慧姐姐點香。</h1><h1> 那是我第一次參加祭祖活動(因為是女孩子),也是第一次點那么多香,雖然被熏的眼淚直流,但是絲毫沒有厭倦,反而感覺特別神圣,內心充滿了對祖先的敬畏。</h1> <h1> 還記得伏羲娃娃們的100公里越野大徒步是在非常輕松的狀態下完成的,身體素質可見一斑!</h1><h1> 其實每個孩子們的潛能都是無限大的,只是看最后有沒有被發掘出來!佛源的孩子們一直都在祖國大地上,用身心雙腳寫華章。</h1> <h1> 黑夜并不能阻擋孩子們堅定的腳步,他們是黑夜中行進的勇士,是夜空中最最閃亮的星星,是祖國未來的英才……</h1> <h1> 凌晨4點,孩子們回到了營地!爸爸媽媽們舉著彩帶和寫滿贊揚的卡片歡迎小英雄們的歸來!</h1> <h1> 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其實很好,母親卻還是擔心了一宿,那一刻包含母愛的淚水是控制不住的。孩子,你是媽媽的驕傲!</h1> <h1> 這場精彩活動的幕后工作者的一部分,張媽媽、姜爸爸、小朱哥哥、壇子媽媽、嬌嬌媽媽、劉霞媽媽、李晶媽媽!</h1><h1> 他們24小時未眠全心全意地陪伴著孩子們,用心地記錄著孩子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這是怎樣的一份愛?我無法解釋,唯有感動。</h1> <h1> 張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張媽媽!我們的愛包圍的張媽媽,張媽媽永遠都笑的那么溫暖。</h1> <h1> 領獎牌、獎杯合影的時候,自然也是極開心的。???</h1> <h1> 何偉老師幽默又風趣,還記得他和謝謝老師走到30公里處,結果因為到的太晚沒菜了。后來我拿出了那包背了十幾天都沒舍得拿出來的老干媽給他們下飯,他們當時滿足的表情讓我至今記憶猶新。</h1> <h1> 貴陽伏羲教育的陳婉寧老師,是第一個讓我拿起毛筆的老師,不僅鼓勵我學習書法,還送我學習套裝。</h1><h1> 還記得那天在飯廳,先是被她專注寫毛筆字的神情吸引了,驚訝于她咋在那么嘈雜的環境下還能寫字。再是被她美美的毛筆字征服了!在她的鼓勵下畫出了一根毛毛蟲,結果她還夸我有天分,把我樂壞了~</h1><h1> 夏令營每天時間都非常緊張,可是我還是能在每天開會、查寢之后堅持畫線條,當時特別的享受,啥也不知道,就知道畫線條也樂在其中……只可惜后來上大學只堅持了一個月便荒廢了。</h1><h1> 有時候緣分真的很神奇,會相遇的即使分開了,最后也還是會相遇,不管水平如何,至少如今已和書法你儂我儂了。</h1> <h1> 郭隊永遠都是那么的理性,是他教會了我要蹲下來和孩子對話,告訴我想和孩子實現溝通就要走入孩子的內心深處。他后來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獨自一人重走長征路,讓我一直佩服不已。他是很棒的!</h1> <h1> 嗯……這是一張充滿了喜感的合影,我也不知道我們的表情為什么那么豐富……也不記得是誰拍的了……</h1><h1> 我只知道,拿著國旗的楊德鈴超有個性!很懂得表達自我的感受。</h1> <h1> 1927年秋,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在井岡山開展了兩年零4個月的革命建設,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h1><h1> 2016年夏,姜爸爸和張媽媽帶領佛源伏羲家校到達井岡山,在井岡山開展了4個多月的游學活動,創建了佛源伏羲家校井岡山游學基地。在離開井岡山前夕,姜爸爸帶領孩子們幫我奶奶搶收稻子,這張照片,也體現著三個字——真、善、美。</h1> <h1>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伏羲娃娃在此學習《蘭亭集序》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游學的一大好處大概是可以讓伏羲娃娃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親身去體驗經典中那些真實的美好,去付諸實踐。</h1> <h1> 陳子煒小朋友,是夏令營最小,最乖巧善良的孩子,好像也是上伏羲班最早的孩子。那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小朋友!</h1><h1> 都說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后天變成什么樣都是教育的結果。子煒就是在白紙的時候就接觸到了伏羲教育,這張白紙一開始就是伏羲教育寫下的華章。</h1><h1> 哥哥姐姐一步能走的路,他得兩三步才能完成。可是不管徒步哪里、多遠,他都從不喊累、不掉隊。一雙小手把碗洗的比誰都干凈,一張小嘴見人都問好,真的很棒!</h1> <h1> 還記得,我們那時幾乎把井岡山的每一座山都爬遍了。</h1><h1> 徒步田翠坪,山里的田荒了。翠綠翠綠的一大片,美麗是真的,可在夏天草木蟲蛇都生機勃勃的夏天就不是那么的“美麗”的,為了保證安全,我們的活動半徑不會很大。因此,郭隊總是有言在先,告訴孩子們都學會守規矩。</h1><h1> 確定好了活動范圍,孩子們就開始“撒野”了。你能想象一幫可愛的孩子,奔跑在翠綠的田野上那種場景有么歡樂嗎?這便是開心的玩。</h1> <h1> 上午室外徒步游學,下午室內學習經典,晚上就到了老少皆宜的節目——看!視!頻!</h1><h1> 我們常常是一百多號人,男女老少一起圍坐在餐廳里,時而開懷大笑、時而潸然淚下……只因視頻里的主角都是我們自己。</h1><h1> 佛源源創組的爸爸媽媽們從不錯過到每位家人的精彩瞬間,幾乎記錄下了我們所有人的喜怒哀樂。雖然自己經歷過了,到再看一遍視頻,總是能找到許多新的感覺。</h1> <h1> 這是早上抓拍到的精彩瞬間,我看到的時候是非常感動的。</h1><h1> 孩子心量原本是很大的,只是看我們能不能保護好,讓它自然的生長。</h1><h1> 孩子基本不會去計較太多,有時不管他們前一天鬧的有多么不可開交,只要睡一覺醒來,便又是好兄弟了!這種從小就存在的兄弟情義是再珍貴不過的。</h1> <h1> 謝沛鋒是特別貼心和有愛的一個孩子,只要我伸手,他基本都是會牽的。</h1><h1> 還記得,我陪西瓜隊那會兒,集合挺困難的,因為我沒有口哨,大多數是靠吼的。有一天,謝沛鋒突然找我,讓我把手伸出來,我還挺納悶兒的,這個小朋友想干啥?結果后來他笑著把一個很好看的藍色的口哨放到了我手里,說,俊梅姐姐,你以后可以吹口哨集合啦~</h1><h1> 看著他純真的微笑和手心里的口哨,當時心里怎一個暖字了得,這是一份來自孩子的體貼呀!當伏羲娃娃的姐姐簡直不要太幸福了??????</h1> <h1> 顏顏小朋友在24小時100公里大徒步那天是我陪伴走到30公里處的,這個7歲的孩子一路不知超過了多少大人!從來不說太累了要放棄,也從未撒嬌讓我抱他,自己一路走完了30公里!當時特別為他驕傲!</h1><h1> 夏令營結束,我說幫他和媽媽在井岡山拍一張合影,讓他們笑開心點,結果就笑成了這樣!這是一個多么幸福的家庭??!</h1> <h1> 清華大學的王名教授和孩子們一起交流,爸爸媽媽們的眼里滿是欣喜~伏羲娃娃們的素質就是那么的經得起考驗!</h1> <h1> 還記得,我們一起徒步田翠坪,當時已經開始入秋了,姜爸爸先讓孩子們觀察周圍有什么不同。有的孩子答有些樹葉黃了、有的孩子答好像聽不到蟬叫了、有的孩子答…… </h1><h1> 姜爸爸非常開心,說孩子們觀察的都很仔細,告訴孩子,我們今天學習杜甫的《登高》。</h1><h1> 那是我第一次現場聽到吟誦,感覺真的太好聽了,特別有味道??諝馇逍隆倓側肭?,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吹它的樹葉,而我們靜靜地聽課就十分美好。</h1> <h1> 井岡山的天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前一秒還是陽光燦爛,后一秒就是大雨傾盆了。</h1><h1> 哪怕是再大的風雨也無法阻止伏羲娃娃那顆好學的心,小小的胡博喬很早就撐著大大的雨傘就來找姜爸爸測驗了。姜爸爸雖接過了雨傘,卻把大部分的傘都給胡博喬擋雨了,那一刻我不僅感受到了胡博喬的自信,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姜爸爸對孩子們的愛。愛……總是在不經意間流動。</h1> <h1> 井岡山的自然環境好,物種豐富。我們每次徒步游學總能與各種不同的動植物相遇,一路上歡聲笑語,小驚喜不斷~</h1><h1> 你瞧、花蝴蝶想給我們表演節目,就選了彭隊厚實的手掌當舞臺,靜立一會兒便翩翩起舞了。孩子們怕得驚擾了蝴蝶,慢慢的都靜下來地欣賞節目了~細致地觀察著蝴蝶。我想他們筆下的蝴蝶,以后也許也會多幾分真實吧!</h1> <h1> 夏令營的最后兩天,因為開學,許多孩子都已經回去了。我們原本以為出去徒步會冷清許多,沒想到孩子們都因為二十多天的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刻的友誼,到了目的地嘻嘻玩鬧,絲毫沒有因為人數的減少而變的冷清。</h1><h1> 孩子們的感情是最純凈、最真實的,他們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是從心發出來的,讀他是一件非常輕松愉快的事情,因為不用考慮太多就能收獲感動,感受快樂。</h1> <h1> 還記得,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玩一個游戲——藏寶活動。這是在桃子坪玩藏寶游戲,寶就是食物。</h1><h1> 按游戲規則這一天徒步孩子們和家長都不帶干糧,孩子們進行分隊在各隊區域內藏寶后,再交叉尋寶,找到多少寶貝,就可以以隊為單位來兌換食物,如果找不到寶貝,孩子和家長都沒有食物。</h1><h1> 這個游戲挺考驗孩子們的,因為是以隊為單位的,總會有人找的多,有人找的少,而且不同食物所需要兌換的布條兒數量不同,而最后怎么分就成了問題。</h1><h1> 剛開始我們會擔心有人找不到布條兒而吃不上飯,后來才發現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伏羲娃娃們都特別經得起考驗,都有團隊和分享的精神~到最后大家不僅都能愉快的吃上好吃的,還能收獲一份感動。</h1> <h1> 嗯……我們三可能是笑的有點兒傻??,不過我們是真的開心哦~這是我比較粘我的兩個孩子,臨近我離開佛源,我把他倆邀請到我家,給他們做了一頓蛋炒飯,把他倆樂壞了,直接掛在了我身上~</h1><h1> 多自然??!多快樂啊!我們的感情真……</h1> <h1> 每次徒步、爬山都會遇見許多未知的風景,所以我們常常都是滿懷期待的,尤其是去一個從未去過的目的地,看見不同的美景時總是滿懷欣喜。</h1><h1> 這便是在爬石匠峰時,在半山腰看見的美景。</h1> <h1> 那是我第一次爬石匠峰,真的是看著近在身邊,爬起來就知道遠在天邊,登頂后的我們都是大汗淋漓~</h1><h1> 峰頂有一塊大石頭,它和下面的石頭組合起來就像是一個蛇頭,張大伯在蛇嘴里打坐,看起來還挺和諧的~</h1><h1> 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么有才呢~</h1> <h1> 這是張媽媽帶著尖兵隊踩點的照片,看到這張照片會不會很感動呢?孩子們徒步的路線都是提前考慮好的,因為要考慮是否安全,會不會給別人帶來麻煩,可行不可行……</h1><h1> 小朱哥哥是我們尖兵隊的隊長,是佛源的長子,是我們的榜樣。在我心里,小朱哥哥就像是佛源一個的神奇人物,一直都特別的敬佩他。</h1><h1> 佛源在井岡山待了四個月,當時我們都是住毛坯房、睡帳篷。身高一米八幾的小朱哥哥居然在毛坯房小小的的廁所里住了幾個月……</h1><h1> 小朱哥哥也經常去我們家隔壁的奶奶家里買楊梅酒喝~每次買酒回來都要和爸爸們分享,從不獨飲……</h1><h1> 他神奇之處在于,每天給孩子們拍照、剪輯視頻、做宣傳,可是照片、視頻里都沒有他,宣傳也從未出現他的名字。我一直都特別的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h1> <h1> 這是一個六歲孩子寫下的欠條。因為他小,不跟著我們徒步,也不上課,就沒有賺到班幣,到結營的時候,超市開起來了,可以用班幣買東西。</h1><h1> 他看著哥哥姐姐都用自己賺來的班幣買禮物送給父母,他也想買禮物送給媽媽,于是有了這張欠條。</h1><h1> 媽媽收到禮物的時候該有多感動呀!真的,在佛源,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說出的話、擁抱你、送出的東西都是飽含著他的一份真心在的!</h1> <h1> 陽光很暖,被這么多人愛著也很幸?!?lt;/h1> <h1> 在離開井岡山的前夕,和下莊村的村民們一起聚餐。</h1><h1> 還記得,那天大家都特別開心,興致都很高,酒過三巡,姜爸爸還現場吟誦了起來。</h1><h1> 那日我和姜爸爸告別時擁抱了許久!因為第二天我就要去上大學了,我雖愛上了佛源,最終卻是選擇了從母命。姜爸爸為我可惜,我也特別不舍?,F在看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访方K是伏羲人~</h1> <h1> 佛源離開的那天,下莊村的村民們拉起了橫幅送別佛源的家人們,畫面里每個人都是帶著笑容的,而佛源的孩子們也是帶著他們最美好而真摯的祝福又踏上了漫漫長征路。</h1> <h1> 蘭子媽媽陪孩子們走到遵義后,回家探親,與親人團聚的時間已經很少了,還特意在小雪的那一天來南昌看我,早上來、晚上回,一路顛簸。</h1><h1> 那是怎樣的一份真情啊!在井岡山時兩個月的情誼延續到了現在……</h1> <h1> 今年4月,我還利用周末時間,去了一趟佛源。去之前很忐忑,不知道再見弟弟妹妹們還記不記得我,還會不會待我如以前一樣親近。</h1><h1> 沒想到,我一進門,孩子們就“炸鍋了”,一個個尖叫著沖過來擁抱我,那種一群孩子掛在身上的感覺別提多幸福了。</h1><h1> 男孩子們一如既往地喜歡“欺負我”,和我拌拌嘴。</h1> <h1> 女孩子們依舊很暖心,也很愿意跟我談心,孟樵到現在還會經常找我聊天和我說想我了。第一次見的可兒居然也愿意和我親近,總往我懷里鉆,賴我抱她。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是有這么幸福啊??????</h1> <h1> 井岡山最近下雪了,許多地方的雪也都融了,最高的那座山,雪依舊在,遠遠的看著特別像雪山,可美了。</h1><h1> 100張圖,100個故事??偢杏X那年夏天發生的故事還有許多,我嘮嘮叨叨怎么也說不完。我想,我會永遠的把這些美麗的回憶珍藏在心底的最深處,他們將會成為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即使現在知道了結局,我依舊不后悔當初的選擇。故事就說到這里,愿我們大家都能有一段如此真實而又美好的體驗。</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余江县|
达日县|
仙游县|
咸丰县|
甘孜|
呼伦贝尔市|
青神县|
永福县|
专栏|
桐庐县|
若尔盖县|
定兴县|
璧山县|
叶城县|
肇州县|
盘锦市|
九龙县|
临泉县|
神池县|
丁青县|
噶尔县|
禄丰县|
左贡县|
宁阳县|
庆云县|
烟台市|
拜泉县|
青浦区|
清新县|
临沂市|
宝坻区|
宝鸡市|
渭南市|
灌阳县|
渑池县|
赣榆县|
延边|
呈贡县|
济阳县|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