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內江學生到簡陽,上山下鄉鍛練忙 </h3><h3> 文藝體育大出彩,球場處處歌飛揚</h3><h3> 為更好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1964年省教育廳省體委決定舉辦首屆"四川省中學生三好杯籃球賽"。內江地區各學校籃球運動風起云涌,運動水平大幅提高,人材輩出。其中尤以內江高級中學男籃和內江三中女籃為突出。被體委選定為種子隊,并派市體委專職籃球教練張遠在座鎮內高,對男籃進行全面系統的正規訓練。籃球運動是一項很有意義的運動,它是人的智慧、團隊意識、身體技能、技戰術的統一培養,益于身心健康。 "閃電襲簡城" 知青在簡陽掀起的籃球熱潮起于一九六六年七月中旬,文化大革命正風起云涌 ,內江高三學生安排到簡陽參加"社教"。內高男籃主力全部到簡。榮樂天(當時國家體委主任榮高棠之子)<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組織學生打籃球,就聯系縣供銷社聯隊與學生進行友誼賽。據說供銷社聯隊是縣里面的冠軍隊,而學生方面主要以內江高中球隊為主。他們是:左后衛陳德容,右后衛童廷裕,左前鋒宋君杰,中鋒李澤軒、右前鋒錢欲文,還有林仲民、劉仲文等內江高中同學也是隊員,大家都穿著內江高中六六級—班印有閃電標記的白背心,很是扎眼。</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比賽地點是過北門橋右側的公園內。 比賽場地沒有看臺,大家就圍在場地四周觀看 。我隊的打法是以快攻為主,這是65年,內江高中體育教師尹稻英學習貫徹福建男籃“以快制高”的新理念訓練出來的。比賽開始后,幾個快攻下來,學生隊已是遙遙領先。我們打得干脆利落,最終大獲全勝!簡城的觀眾都大呼過癮,但覺得還沒看夠。第二場是與簡陽城關聯隊比賽,該隊其實就是當時的縣隊。比賽進行中,學生隊球員宋君杰快攻時,與對方兇猛的曾絡耳胡相撞,倒下時,順勢一個后滾翻就站了起來,贏得了全場一陣熱烈的掌聲。最后,我們贏了二十多分。第二天,我們幾個隊員去街上吃簡陽著名的“牌坊面”和“四味湯圓”時,一群小孩跟在我們后面,大聲地喊著:“閃電!閃電!閃電!閃電!”可見比賽的影響有多大。</span> </h3><h3> </h3><h3> 簡陽縣革命委員會毛澤東思想體工隊 </h3><h3>七零年初,為備戰"內江地區籃球聯賽",簡陽縣新組建了男女籃球隊。文革三年中內江高中男籃配合日臻成熟,進攻防守,心有靈犀一點通形成了"窩子班"。主力陣容為陳德容(三娃)李澤軒(澤軒)林漢安(干賴)曾道良(道人)焦望東(焦三)學生界戲稱為五虎上將。其中陳、李、曾、林和鄧新主(老五)當選縣男籃。因簡城觀眾喜好快速靈巧,故鄧新主取代焦望東入選右鋒。其時文革中,每場比賽前在載判的引導下雙方上場隊員都得集體手握紅寶書,跳忠字舞。各縣市代表隊還得組織節目聯歡。男隊當時自帶被蓋在縣體委旁的一間空房里舖地鋪。我們五人排在一起。絞盡腦汁排了個"四句半": 道人:紅旗飄飄 干賴:軍號噠噠 澤軒:籃球健兒 老五:奮勇向前 三娃:勝利?? [憨笑][憨笑][憨笑]由于內高球員的參與簡陽縣隊的實力上升為地區一流水平。在簡城集訓其間,時逢成都體育學院師生在平泉農場學軍鍛練。體委樊均炳主任"樊絡耳胡"請來了體院籃球專業胡守善教授輔導。胡教授技藝高超平易近人,對我們幾個關愛有加。親身示范,傳授了當時籃球界最新最強的核武器"后掩護"。可用于兩三人的小配合,可用于破對手的全場緊逼等。真是受益匪淺。 華山再論劍 :還是那個地方-梅家山,燈光球場;還是那個那些對手一一跑馬射箭朱萬銀,技術全面堯國權,高個胡大漢,眼鏡歐陽……代表內江市隊。兩年前內高男籃曾小敗于他們,干賴球褲褲帶掙斷,鬧出內江球場逸話,雖敗猶榮,今日卷土重來未可知。一場激烈撕殺展開了,雙方比分交錯上升。我們釆用的是區域聯防,防守時三娃和干賴換位,由道人、干賴和澤軒在籃下組成鐵三角,控制籃板球。三娃,老五在前侍機快功反擊,比分一度領先。下半場開場五分鐘后,朱萬銀擊掌為號對方突變為全場緊逼盯人。風云突變,我方傳球連連失誤。這時,縣隊陳教練(縣供銷社干部)請求暫停。暫停時全隊統一了思想,決定啟用體院胡教授的秘笈。三娃干賴在后場左邊線,老五道人在右邊線,兩人一組"后掩護"。澤軒持球在?線或邊線。騰空我方前場(如圖)。首先三娃給干賴成功一個后掩護,干賴擺脫防守他的堯國權,急奔對方三秒區,澤軒沿45度角一個長傳,人到球到,干賴接球跨步剪式上籃,球打板入網。靜,全場鴉雀無聲。隨后,右邊道人和老五的掩護也頻頻得手。老五的雙手捧月,道人的單手扣籃,這時全場觀眾才看懂了,暴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市隊見勢不妙,急換區域聯防。破聯防時,澤軒站在罰球線附近,作二中鋒狀。老五和澤軒這邊是佯攻。干賴道人三娃是主攻。隨著三娃的妙傳,干賴或中投或持球突破分球,澤軒、老五接應,道人的籃下強攻,屢屢得手。最終,我們以2分之差小勝對手。這正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 簡陽縣女籃也增添了幾位知青為主力隊員:內江三中的蔡永清、劉長琴,資中銀山中學的宋永惠,以及王君谷等。 照片:前排右二劉長琴,右三蔡永清 二排左一宋永惠,左四王君谷。 三排左二鄧新主,左四陳德容 四排右三李澤軒 五排右一曾道良,右二林漢安</h3> <h3>照片:一排左三李澤軒左四曾道良左五林漢安。二排左二陳德容左五鄧新主。</h3> <h3> 用“后掩護”破全場緊逼戰術a虛線為掩護成功后進攻隊員的跑動路線;b實線為傳球隊員傳球路線。</h3> <h3>簡陽縣青、少年籃球乒乓球集訓隊 簡陽縣為發現、培養儲備體育人材,于1971年7、8月舉辦了首次青訓隊。聘請了成都體院籃球專業教授陳岱榮指導培訓。陳教授是四川省籃球界的泰斗級前輩。在他的訓練下,參訓隊員的籃球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其時,又安排了與成都體院學生隊、川拖等隊的比賽,增強了實戰能力。、照片說明:后排左起:陳蜀學、鐘幫金、賴文明、夏崇德、廖先明、何劍華、華放、李為民、李炳成、楊振華、朱學山、鐘茂生、李澤軒。 三排左起:蔡永清、徐堅、xxx.xxx.xxx趙謹..方盡美、龔小梅、徐龍碧、毛瓊花、呂川華、劉金鈴、李遠芳、xxx。 二排左起:張成國、黃遠彬、王玉卓、韓宗偉、張顏文、陳岱榮、樊均炳、施履夷xxx。 一排左起:劉存娣、付子建、彭益君、程志敏、夏碧蘭、張群芳、李xx、馮慶琳、王道華。</h3> <h3>1972年備戰地區籃球聯賽,簡陽縣隊部份隊員合影:前排左起張世民(知青)、何劍華、焦望東。二排左起宋永惠(知青)、劉金鈴、楊玉芬。后排左起華放、李為民、張彥文、林漢安。</h3> <h3>簡陽(知青)男子籃球隊參加內江地區第二屆農民運動會奪冠歷程:</h3><h3> 1976年2月上旬,春意咋寒,但簡陽縣體委會議室內氣氛熱烈,縣體委曾主任主持召集會議,討論組建男女農民代表隊到市里參加籃球比賽事宜。</h3><h3> 會議決定:由各區推薦優秀運動員到縣上參加選拔,到縣里參加選拔的男女農民運動員,幾乎還具備另一個身份一一知青。</h3><h3> 選拔賽在城北人民公園燈光球場進行。由強隊一縣機械廠隊,較強隊一縣手工業管理局隊陪賽。經過激烈對抗比賽,選出了:揭曉兮、曾臨江、郭智勇、范彥珉、饒子華、劉如華等十二名知青組成的男子隊。隊長:曾臨江,副隊長:郭智勇,教練是體委的黃遠彬老師,工作人員是鐘亞彬(原內江下鄉知青),領隊由曾主任和軍代表擔任。</h3><h3> 隊員集訓了一周,住宿縣招待所、伙食有保證;在此期間,樂至縣農民代表隊到簡陽駐訓三天,由簡陽隊陪練,以幫助其提高水平;集訓期間,隊員們刻苦訓練,拼命加忘命,力求表現。以圖被招工單位看上,早日調出農村。</h3><h3> 2月中旬初,到內江參加全地區農民運動會籃球賽。第一階段擊敗榮縣、安岳等對手;第二階段第一場擊敗資中后,與資陽隊爭奪冠軍。</h3><h3> 據說資陽隊還借用了2名部隊球員,但我隊發揮身高優勢和技術特長,加上教練員正確指揮,隊員們團結一致的拼搏,最終奪得冠軍。</h3><h3>后來,還真有隊員被招工單位看上而調出農村……。</h3><h3> 簡陽農民女籃也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照片:女籃合影中:后排左起趙瑾,周萍,呂川華、13、劉金鈴、張愛華,,二排右起張群芳,毛鍵,楊玉芬,7號.付佑常。前排左起黃遠彬、鐘亞斌,曾文明、翟衍慶、袁連福、白有成。 男隊:18饒志華12曾臨江19方儒高16揭曉兮15范彥明4號:劉如華,5號郭智勇</h3> <h3>簡陽縣平泉區1975年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一一下鄉知青功不可沒</h3><h3><br /></h3><h3>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舉行。這是全國人民的體育盛會,也是廣大體育愛好者的一大幸事,更是簡陽縣平泉區人民的特大喜事。盛會之際,我們平泉區獲得了" 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當時我們這些親歷者、參與者及見證者的知青,更是沉浸在驕傲、自豪、興奮與快樂之中……。</h3><h3> 知青,自一九六九年初大規模下鄉插隊簡陽縣平泉區以來,除積極參加農村生產勞動實踐外,同時也把好的生活衛生習慣等城市文明帶到了農村。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文藝體育方面直接與鄉村生活對接融合,推動了鄉村社會文明進步。在創建簡陽縣平泉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活動中,知青們也是功不可沒的。他們是:夏崇德、何劍華、鐘幫金、廖先明、徐小園、吳大旭、王友誠、吳明敏、羅建一、鮑咸慶、游國柱、尹文林、付成、何彬、肖西健、劉如華、劉大忠;劉仲玉、毛建、田永福、張菊仙、戴聯明、唐光壁、劉曉芳、張群芳、楊玉芬、趙瑾、劉金鈴、黃光麗、李遠芳等(記起名字補充完善)一大批男女知青籃球隊員代表……。</h3><h3> 平泉區(鎮)離簡陽縣城十三公里,地勢較平坦,并位于沱江河畔。隔河相望便是成都空軍后勤農埸基地,下游不遠處就是沱江河歷史上的第一座水電站,即" 貓貓寺"水電站。得天獨厚的資源和相鄰單位優勢,使平泉區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就熱鬧繁華,很早就建起了燈光籃球埸,這在當時全省乃至全國也是不多的。除文藝節目演出和大型群眾集會外,更多的是經常性晚上安排各種籃球活動,加上時任區委書記李增新、副書記陳順炳等區委領導也是籃球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籃球運動便在這僅僅數千人的小鎮上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和開展……。</h3><h3> 每年召開農村" 三干會"時,區里都會抽調有文藝特長、籃球特長的知青們到區上為代表們表演節目和打籃球鼓勁。有時區領導們還親自下場與大家同樂,既鍛煉了身體,又為會議助添了喜樂氣氛。幾百名" 三干會"代表把一個燈光球場圍得水泄不通,各自為喜歡的一方球隊吶喊助威,加油鼓勁,這江邊小鎮不時唱響著一曲曲和詣的、歡快的之歌!</h3><h3> 平泉空軍后勤基地也是一個大型農埸,繁忙時部隊官兵達千人,加上成都體育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的"學軍基地"恰恰也是在這里。小小的一個區鎮有時煞是熱鬧,尤其是星期天又恰遇逢場天,軍人身影,穿運動服的體院學生以及比較時尚的音樂學院學生便會比平時增加不少,再加上成都到樂至、安岳、遂寧、南充、重慶等班車早上從成都出發,翻越龍泉山而來,到達平泉區(鎮)時正值午時開飯時間,有時竟會停靠多達十多輛長途客車,肚皮已被顛簸餓了的旅客,便會蜂擁進鎮邊幾個大型飯館就歺,旅客中各式人等均有,但多年來幾乎沒有發生過不良的惡性事件。這與平泉鎮上居民及周邊社員較好的行為禮儀有關吧,這也是鄉村文明進步的一種直接反映與現實……。</h3><h3> 河對面"學軍"的的四川音樂學院學生會到鎮上為居民及附近周邊社員演出,來得較多次數的是成都體育學院" 學軍"的學生籃球隊和部隊官兵球隊。他們經常過來與區球隊友誼賽。逢年過節時區球隊也會主動到部隊慰問聯歡。</h3><h3> 有一次女子籃球隊,在區領導和縣體委施履夷女教練的帶領下,過河到部隊慰問,這是很受部隊官兵歡迎的一支充滿青春活力的一支隊伍。由于部隊沒有女子隊,就由區女籃分成兩隊,每隊各加了2名男隊員作表演賽。女隊員們平時訓練有素,除個人技術好外,相互戰術配合也十分閑熟,打得十分精彩,場下部隊官兵看得津津有味,有個別的竟看得目瞪口呆,感到不可思議……。部隊首長感謝大家說:"感謝你們的精彩表演, 歡迎你們經常來",在場數百官兵見首長發話,便齊聲高呼,"熱烈歡迎,下次再來!"喊聲不停、呼聲不斷,鏗鏘有力,聲聲有威、硬是有點陣仗。女隊員們是又歡喜來又興奮而又有點慌亂……。當然,我們這些知青籃球隊員更多的是充滿了自豪,為擁軍愛民活動做出了積極貢獻……。</h3><h3> 有比賽任務時,區上會提前一天通知知青球員所在公社,再由公社通過有線廣播通知到社隊球員本人。離區上最遠的球員有五十里路,但幸好是省道公路,來往汽車、拖拉機較多,很少有影響比賽的事發生。無疑知青們是這項創建工作的主要力量。區上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鎮上居民和周邊社隊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同時,他們又在這活動中潛移默化受到了教育和影響,知青們又是提供這種精神食糧的有生力量。</h3><h3> 區上為了保證這些文體活動持續有效開展下去,把有籃球特長的知青從離區較遠公社,遷移到區上周邊生產隊來。另外,當內江知青、簡陽本地知青中打球好的人下鄉插隊時,縣體委也基本上統一把他們安排到平泉區來,區里會將他們安排在鎮周邊附近的生產隊,以便于召集訓練和比賽。</h3><h3> 每年棉花收購加工季節,區上會安排用工指標,安排部分籃球隊員做合同工,使他們有一些收入,以彌補這些知青因打球訓練誤工經濟損失……。</h3><h3> 由于領導重視,知青努力,措施得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后期,以知青為主的平泉區男女籃球隊,一直保持了較高的競技水平,尤其是女隊。在一九七七年舉行的簡陽職工籃球聯賽上,女籃仍穩獲第一名,男籃仍然獲得第二的好成績。由于知名度高,許多球隊也慕名而來。平泉區男女籃球隊曾先后與路過的多支拉練部隊球隊,成都體院隊、體院"學軍"隊、鐵道部四三一廠隊、重慶鐵路分局球隊、四川省隊及當地的一些強隊,如川拖廠隊、縣機械廠隊等友誼賽,并從這些強隊身上,學到了他們的好技術,好球風和好品德,同時,也得到了他們很好指導及很多關心與幫助……。</h3><h3> 四十多年過去了,往事歷歷在目。運動場上的團結拼搏精神,知青經歷中許多感人的故事也一直激勵著我們前行……。</h3> <h3>男排全省亞軍 知青揮汗拼博 四川省第三屆體育運動會于1974年四月在成都舉行。其時是建國以來四川最大規模的運動會,分成都和重慶兩個賽區。開幕式在成都舉行。開幕式上內江地區代表團隆重入場,肖錫江高擎團旗走在最前面,緊隨的是代表團團長內江地區專員鄭文。此屆運動會內江代表團成績斐然!其中尤以男子排球隊表現杰出。經過十二輪激烈拼博,以較大的比分先后戰勝了包括駐川部隊隊、重慶市隊、省直機關隊在內的對手,進入終極決賽:與成都市隊爭奪冠??軍!最后小負敗北,獲得男排亞軍。這是內江排球乞今所獲的最好成績!</h3> <h3>照片中第三排左4肖錫江(簡陽賈家太平公社知青),左5揭曉兮(簡陽賈家太平公社知青),左6李杰(簡陽禾豐公社知青),左2曾臨江。二排右二:體育名師尹稻英(內高體育教師)任內江地區排球隊教練。右三巫心禮教練兼運動員(女排國手巫丹之父)。右四周聲鉅教練兼運動員。</h3> <h3>1973年參加四川省排球聯賽內江地區男排獲得亞軍。照片中,地區男子排球隊的簡陽知青有肖錫江(后排左一)揭曉兮(后二排左一)。</h3> <h3>1971年 6月簡陽縣男子排球隊,參加內江地區排球聯賽獲得冠軍。照片二排左二李為民(知青)左三向可嘉(知青)左六陳蜀學(知青)左七李 杰(知青)。</h3> <h3>1972年5月簡陽縣男子排球隊參加內江地區排球聯賽獲得第二名。照片:前排左至右王玉卓(簡陽二中體育教師,后任地區體委主任)張彥文(軍代表)肖錫江(知青)后排左至右李杰(知青)王xx(知青)xxx(知青)揭曉兮(知青)。</h3> <h3>1972年5月簡陽縣女子排球隊,參加內江地區排球聯賽獲第一名。照片:前排左一車學君(知青)左二方盡美(知青)后排左一陳家榮(知青)左二馮慶琳(知青)。</h3> <p>光陰荏苒,沉舟側伴千帆過。</p><p>歲月如歌,病樹前頭萬木春。 我們釆拮了簡陽知青,在球壇上晶瑩閃亮的朵朵浪花,以回眸五十年前上山下鄉的那些歲月。 這樣的青春悔嗎這樣的青春無悔嗎? 悔與無悔之間,得與失之間,這就是我們的人生。</p> 后 ?記 <p class="ql-block">戊戌年深秋時節.歷屆簡陽知青球友,歡聚簡陽葫蘆壩。暢敘球場中的友誼,共憶泥土上的芳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彭阳县|
普格县|
麻城市|
金坛市|
铁力市|
耿马|
会昌县|
沐川县|
兰坪|
青州市|
莎车县|
乌拉特后旗|
息烽县|
凤城市|
舒城县|
安阳县|
汝城县|
伊川县|
神农架林区|
宁明县|
新龙县|
自贡市|
蒲江县|
丰城市|
佳木斯市|
奉新县|
漠河县|
霍城县|
大埔区|
会宁县|
五家渠市|
越西县|
涡阳县|
且末县|
田林县|
济源市|
建德市|
南和县|
贵德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