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最近,我在思考著一個新的教育問題:為什么在浙江舟山嵊泗區,有那么的多愛心人士,他們不僅自己每天獻出一點點愛心,去溫暖全社會的公益教育,而且還設法動員和組織孩子們也要樹立愛心意識,盡己所能向社會奉獻愛心。此舉值得深思,意義真的深厚啊!<br></h3> <h3> 讓孩子從小具有愛心,表面來看,是讓孩子常懷感恩之心、慈愛之情,父母給予了自己溫暖幸福的生活,就要把這種幸福與他人分享。可深層意義,孩子從小有了這份無私的愛心,日后就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園、熱愛自己的父母!孩子從小有了這份愛心,就會在潛意識里感覺自己是社會有用之才,才會有信心去面對生活,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才會有責任,去做更多有益于全社會的事業。最終成為一批充滿正能量的人。這正是當今社會所需之雄才啊。</h3> <h3> 之前,總感覺浙江人很文明,經濟很發達,我想,很可能與他們與生俱來的愛心息息相關!</h3><h3> 盤點這幾年我與他們的過往中,感覺他們真的有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高尚情懷。</h3> <h3><font color="#010101"> 當舟山嵊泗“一天一點愛”愛心社,聽說我在偏遠鄉村,為留守兒童,做真正的公益教育的時候,他們不遺余力地給我的孩子一次次地送來溫暖。用他們“一天一點愛”積攢來的錢給每個學生置辦全新的校服、還動員洋山等學校師生、家長,給孩子們捐贈了三百多包衣服、鞋子和辦公用品。</font></h3> <h3> 瞧,這一包包捆裝工整的衣服看似平常,但溫情暖寒冬,愛心連萬家啊。一件件嶄新、干凈的衣裳讓所有孩子愛不釋手,如獲至寶。每一件衣服,都有一股股暖意在相互傳遞著,愛心孩子在每捐衣服時,很可能是依依不舍,但為了心底那份濃濃愛心,毅然把自已心愛的東西贈與自已面不相識的人,一同分享自已的幸福,這是何等的大愛啊!</h3> <h3> 近一個星期以來,浙江舟山嵊泗洋山學校在“一天一點愛”的組織下,相繼給學校寄來了97大包衣服和鞋子,每包有數十件衣服不等,足夠能滿足一百三十多個學生快樂過冬了,這份愛心禮物誰說不是很沉重的呢。</h3> <h3> 我們分批次發放衣服,先由各年級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以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再由老師幫學生選一些合適的衣裳,針對班里貧困學生多給他們些過冬的衣服吧!</h3> <h3> 下一步,在本月9號的家長會上,拿出更多的衣服來,讓學生和家長一起來分享。再留一批衣服,轉贈給孤兒院的孩子們。</h3> <h3> 與愛同行,基于此,確定本次家長會的主題:愛心呼喚。也要讓我們的孩子,拾起自已那份愛心。用實際行動去回報這個社會,去感恩所有關心自己的人,希望所有學生也要能拿出些愛心土特產來,比如:薯絲、薯片、桔子、蒔茹、花生、黃豆等,寄去給關心自己成長的愛心人,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愛意。</h3> <h3> 不求東西的多少,只求愛心回報。</h3><h3> 元月9號,恰逢香港恩慈教育基金會,在龍文先生的率領和組織下,也會來校發放獎學金,從今天開始,同學們一邊復習,一邊在加緊排練節目《愛心的呼喚》,要用心聲去喚醒每個人的愛心。</h3> <h3> 祁東籍愛心人士龍文先生,也是一位從小就懷有一顆愛心之人,現為廣東某公司總裁,仍不忘為家鄉孩子奉獻愛心,光祁東縣每年就拿出三十多萬元來,捐贈給那些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優秀的學子。龍先生生活信條就是:創業與愛心同行!</h3> <h3> 有愛心,并不是自已擁有多少資金后才有的,任何人都能擁有。我接觸浙江方面的許多愛心人士,有許多都是工薪階層,還有些是打工一族,其中有一位家中也很不幸,母親病重一直癱在床頭,兒子身體也不是很好,每年幾十萬的醫藥費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可他們依然每天都在默默地獻著愛心。</h3> <h3> 去年初,浙江舟山傳統文化促進會的四個學生,來到這里,走訪慰問貧困學子,他們并沒有錢,僅有一份愛心,但滿滿的正能量感化了走訪的每個學生。</h3> <h3> 我從許多的愛心活動中,總結出 愛心不需要回報,但需要把這份愛從你手上傳遞下去,唯有這樣,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h3> <h3> 有愛才會有教育!做真正的教育必須要培養每個孩子都有愛心和感恩之心,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枧橋學校(祁東孔子學堂)校訓目標:為每一個孩子創造美好未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五峰|
信宜市|
定安县|
武平县|
常州市|
白朗县|
秦皇岛市|
鹿泉市|
龙口市|
合水县|
鸡泽县|
闽清县|
泉州市|
东山县|
分宜县|
九江县|
临猗县|
芮城县|
汉川市|
包头市|
阳谷县|
九龙县|
临沧市|
申扎县|
临夏市|
曲沃县|
西城区|
凤城市|
彰化县|
淳化县|
炉霍县|
固镇县|
武邑县|
正安县|
土默特左旗|
临澧县|
浮山县|
安多县|
比如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