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戰友們看到的這張老照片是早幾年,部隊的機庫前繁忙維修殲-6場景,從畫面上看和我們中隊戰友們當年維修現場和工作環境一模一樣。當年我們在部隊的時候,也是從事在這樣的工作,給飛機進行定期維修和檢查,說起來中隊的工作也是比較繁忙和比較辛苦的。既要保證飛機按照要求及時出廠參加飛行訓練,還有做好協作外場飛機故障排除,特別是做好有些機件的檢查和校驗,以確保故障得以排除。正常情況下,我們是以檢修為主,若時間緊就先領新件更換有故障件。</h1><h1> 1981年元月5日,24團接到上級命令,要求部隊所有飛機都處于保證飛行良好狀態。在這之前,機務大隊也接到上級有關部門通告,有一批正在使用的發動機需要拆下送廠進行改裝,大隊經過普查有四架飛機列入了更換計劃。在這種情況下,團,大隊領導及時做出決定,立即組織飛機搶修工作。定檢中隊接到任務,及時部屬和安排,中隊兵分兩個大組,可以說全中隊干部,戰士都投入到搶修工作中。當時的零陵地區氣候是少見的寒冷,大家冒著嚴寒,加班加點,兩天時間就使飛機恢復適航狀態,為保證部隊戰斗力,保證飛機安全正常提供了可靠的保障。</h1><h1> 從畫面上來看,左側場面,飛機應該是進行了發動機的更換工作,戰友們在準備著試車架的安裝工作。這樣的工作主要是對發動機的全部檢查,試車一切正常,然后再安裝飛機尾部,再對相關系統再進行檢查測試,飛機就恢復到可以適航狀態,由執管維護中隊接回飛機,參加飛行和訓練。</h1> <h1> 這組鏡頭戰友們肯定記憶猶新各就各位在完成檢修檢測工作(2)</h1> <h1> 我在部隊服役時,我們定檢中隊的主要工作,按當時部隊飛行機務條例規定,每架飛機飛行50小時,100小時,200小時就要做一次定期檢修維護,發動機200小時就要拆下送修。此外,中隊還要承擔零修和協助排除外場中隊在飛機維護過程中發現的故障。因此,中隊的維修工作量是由飛行小時和飛行任務所決定的。</h1><h1> 我們的宗旨:面向外場,面向飛行!</h1> <h1>特設分隊電氣組老兵們: </h1><p class="ql-block">王連雨 劉杰貴 王占好 朱新樂 易伯南 鄧耀田 </p><p class="ql-block">毛少明 阮信余 陳 輝 李善標 張文松</p> <h1>特設分隊儀表組老兵們:</h1><h3></h3><h3> 林修啟 鄒伏香 譚 貴 蘇柏成 李榮發 </h3><h3>崔少金 吳榮來 朱新樂 邢永會 胡曉生</h3> <h1>特設分隊老兵們:</h1><p class="ql-block"> 胡曉生 李云熙 朱新樂 吳榮來</p><p class="ql-block"> 王連宇 鄒伏香 李榮發 蘇柏成</p> <h1>無線電分隊老兵們:</h1><h3></h3><h3>張俊國(湖北65年 )劉書元(天津71年)魯平平(北京69年) </h3><h3>蘇榮興(北京65年)榮金星 (上海73年)李烏雞 (音)(汕頭69年)</h3> <h1>胡分隊長:照片上的戰友們入伍時間大約從六零年到七三年、有的我也忘了名字。這是朱主任發給我的、大家看看!</h1><h3></h3><h1>從上到下:李梓孝 陳輝 林秀啟 劉沛成 錢丙杰 唐xx 林錦林 朱新樂 魯平平 劉寶元 林先勝總計:11人。</h1> <p class="ql-block">朱主任:老照片的戰友是:</p><p class="ql-block"> 黃韋章 張殿英 李善標 蘇榮興</p><p class="ql-block"> 揚鳳剛 朱新樂 葉務本</p> <p class="ql-block">我分配到中隊時,任 茂任機械分隊長,在檢查發動機。</p> <h1> 老兵的風采一一朱新樂大哥<br> 椰林深處 <br> <br> 那天在群里,偶遇朱新樂,朱大哥。他是我在原海航24團定檢中隊時的特設分隊長。我在1975年4月間調入定檢,認識了這位可敬的朱哥。他1965年入伍,人高馬大,身材魁悟,性格開朗,為人熱情,臉上常掛著微笑,在中隊很有人脈,技術精湛,業務超群。他喜好體育,籃球與排球打的都不錯,作風勇猛頑強,一般人可不是他的對手,生龍活虎的,是中隊球隊的主力。<br> 我在定檢的時候,中隊長楊鳳剛,指導員張殿英,副隊長葉務本,機械分隊長麥伯寧,修理分隊長苗育志,特設分隊長是朱哥,軍械分隊長王德飛,無線電分隊長蘇榮興。這些干部中,除葉務本6O年入伍,麥伯寧是1963年入伍的外,其余幾乎都是65年的老兵了。<br>朱哥隨后到機務大隊和團里任職。我記得,我們曾在83年一起去陵水出差,接回了二十五團移交的裝備器材。<br> 幾十年過去了,朱哥風采依舊!<br>我不曾忘記戰友們!我們定檢中隊那點兒事兒!<br>祝福朱哥,祝福戰友們!</h1><h1><br></h1> <h1>朱主任參加飛行日</h1> <h1>智堂:同我合影的是原二中隊孫開禮,山東日照人。</h1> <h1> 朱主任與機務大隊大隊長茍進書,在對飛機操作系統進行檢查!</h1> <h1>苗育志 吳克云</h1><h3></h3><h1>葉增華 劉祿久</h1> <h1>魯平:我能認出的戰友(從左至右)</h1><h1>一排:劉業衡(湖南70年兵)孫結實(河南69年兵)楊叢峰(四川69年兵)張心愿(河南69年兵);</h1><h1>二排:李春明(河南61年兵)錢秉杰(江蘇62年兵)黃國成(廣東60年兵)魯 俊(武清71年兵)任 茂(武清71年兵);</h1><h1>三排:張明山(北京69年兵)林先勝(青島68年兵)劉祿久(湖南70年兵)葉務本(江蘇60年兵)黃小華(廣東 )</h1> <p class="ql-block">朱志成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麥中隊長:這是咱倆在108號機前的合影留念,很懷念和戰友們在一起朝夕相處的歲月!</span></p> <h3>蔡育學,林修啟,苗育志,</h3><h3>張殿英</h3><h3>李梓孝,田景華</h3> <h3>又收到幾張中隊領導們老照片,請戰友們欣賞:</h3> <h1>機械分隊:徐長明 閆建朝 張明慶 盧永祥</h1><h3></h3> <h1>胡玉江指導員。這張老照片是在南地勤營區照的,記得下部隊時,在南地勤住了約半年,后隨中隊搬遷到機庫工作區。對面機窩和殲六飛機得仔細看。</h1> <h1> 在1976年大隊機務維修考核中,機械分隊受到團表彭和嘉獎。</h1><h3></h3><h3> 于景宏 徐長明 郭心亮 袁桂學</h3><h3> 張明慶 閆建朝 林錦琳 盧云祥 任 茂</h3> <h1>劉保元分隊長在南地勤機庫前與102飛機。</h1> <h1>林錦琳老兵和劉保元分隊長在加來機庫前合影。</h1> <h1> 林錦琳 李梓孝 家屬<br>顧禮康 林秀啟 陳富根 田景華</h1><h3></h3><h1><br></h1> <h1> 顧禮康 劉祿久 李梓孝 傅賢明戰友合影</h1><h3></h3> <h1> 屠存奎老兵榮立三等功<br> 一九八零年夏天,加來機庫的大鐵門發生故障,卡得死死的關不上了,上報場站部門后,遲遲不見有人來修理,這可急壞了中隊領導,面對即將來臨的強臺風,中隊領導把任務交給了春奎等同志,要求在三天內修復大門。經過檢查,他們發現是由于大門下部一個滑輪破損而卡在滑道中,要拆掉大門,才能更換滑輪。春奎等戰友克服困難,冒著風險<br>用吊車升起大門,拆下破碎的輪子,臨時又買不到新品,又自己加工制作更換,用了二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大門開關自如了,臺風來臨時,機庫封閉良好,保護了武器裝備的完好。為表彰春奎的突出貢獻,團里給了他三等功!發給獎章和一個大號茶缸,春奎退役時,把茶缸送給了胡哥做紀念。之后,部隊又補發了一條印有三等功字樣的毛巾,胡哥一直珍藏著,有朝一日交到它的主人手中!如今,毛巾也終于回到了春奎身邊!<br>也許一把小小的工具,一條毛巾算不了什么,但看出了胡哥的為人,<br>言必誠信,行必忠正。胡哥做出了最美的詮釋。存心光明正大,言論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謂君子,胡哥可交也!我和戰友們慶幸能有胡哥這樣的戰友!<br>我來到胡哥家里,度過了難忘的一天。<br> <br> 楊樹發<br> 2018.04</h1><h3></h3> <h3>機械分隊老兵們:</h3><h3>于景紅 郭心亮 袁桂學 孫結實 厲子俊 徐長明</h3><h3>任 茂 陳寶祥 張明慶 盧云祥 閆建朝 林德舟</h3> <h3><font color="#010101">機械分隊老兵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于景紅 趙華清 徐長明 劉明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林錦琳 張明慶 任 茂 吳長華</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盧云祥 麥伯寧 閆建朝 倪建平</font></h3> <h3>特設分隊電氣組戰友們</h3> <h1>機械分隊戰友們:</h1><h3></h3><h3> 郝建國 盧永祥 袁桂學</h3><h3> 閆建朝 孫結實 郭心亮</h3> <h3>機械分隊第二組戰友們:</h3><h3><br></h3> <h3>葉永洲 劉光貴 鄒伏香 李善標 劉杰貴</h3><h3> 劉樹元 王連宇 毛少明 殷忠志</h3> <h1>特設分隊儀表組的戰友們(2)</h1><h3></h3><h3>金 輝 劉建新 陳宗飛 蘇柏成 謝建國</h3><h3>魏永彬 胡曉生 徐令棟 郭建宏 李國春</h3> <h1>軍械分隊戰友們:</h1><h3></h3><h3> 李立國 肖恩明 毛瑞福</h3><h3> 沙登滿 楊晉利</h3><h3> </h3> <p>于景洪 閆建朝</p><p>張明慶 李洪光</p> <h1>炊事班戰友合影:</h1><h3></h3><h1>翟永剛 史占榮 蘇柏成 趙福生 徐水洋</h1><h1> 趙錦洪 張明慶 董 劍 孫志富 </h1> <p class="ql-block">修理分隊老兵們:</p><p class="ql-block">許涵良 蔡育學 <span style="font-size:18px;">顧禮康 王正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苗育志 劉保元 金海龍</span></p> <h3>機械分隊戰友們又完成一架飛機維修工作!</h3><h3> 沈維元 張增慶 潘益亭 盧永利</h3><h3> 朱志成 麥伯寧 周永成</h3> <h1>李代友和楊旅海在軍訓畢業后合影。</h1> <h1>無線電分隊戰友們:</h1><h3></h3><h3> 吳 剛 張維德 劉川平</h3><h3> 孔蘇榮 任永弟 李 彬</h3> <h1>特設分隊儀表組戰友們:</h1><h3></h3><h3> 邢永會 郭維慶 周建坤 劉建新</h3><h3> 郭建宏 陳鑫發 胡曉生 李國春</h3> <h1>軍械分隊戰友們:</h1><h3> 肖恩明 楊晉利 李立國</h3><h3> 潘子成 翟永剛 毛瑞福</h3><h1>李立國:見照片,想往事,憶情懷,回味無窮!</h1> <h3>《1》蔡育學.邢永會 《2》 榮金星</h3><h3>《3》 林德舟 《4》 陶益明 </h3> <h1>邢永會:這是76年冬與春奎戰友在平頂山下照的雪景,那是湖南難得的一遇難得一見的雪!為顯示零陵雪天真實,只有平頂山山坡有雪有景!</h1> <h3>劉祿久 李健民 吳長華 劉業衡 張宏玉 倪建平 麥伯寧 李鳳春 魯 俊 馮金流 郭松奇 劉友成 李一明</h3> <h1>零陵下雪了</h1><h3></h3><h1>邢永會 蘇柏成</h1> <h1>零陵下雪了<br>麥伯寧 蔡育學</h1><h3></h3> <h1>軍械分隊的戰友們:</h1><h3></h3><h3> 王 琪 沙 登滿 孫文祥,</h3><h3> 蔣茂榮 劉永祥</h3> <h1>中隊當年文藝青年 肖恩明(指導員)小提琴表演。</h1> <h1>特設分隊電氣組的戰友們。殷老兵在說什么?</h1><h3></h3><h3> 劉杰貴 錢永正 殷忠志 卞同華 劉乃夏</h3><h3> 劉智堂 柯光彩 鐘明亮 張如生</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們組飛機維修工作后:</font></h3><h3>張宏玉 盧永利 馮金流 張增慶 王來發 沈維元 于景宏 麥伯寧 李一明</h3> <h3>《1》魯指導員,林秀啟〈2》蔡育學,劉祿久〈3〉 蔣茂榮,張建平</h3> <h1>中隊部分廣東籍老兵們:</h1><h3></h3><h3>曾建雄 麥伯寧 馮金流 謝建國</h3><h3> 趙錦洪 李天祥 鐘明亮</h3> <h3>特設分隊郭建宏 周建坤戰友</h3> <h1>朱新樂主任,孫結實機械師,張文松特設師,萬繼真分隊長參加中隊組織的節假日湘江游泳活動。</h1> <h3>戰友們在湘江邊休閑觀景</h3> <h1>無線電分隊雷達組:</h1><h3></h3><h3> 孔蘇榮 徐根彪 任永弟 曾劍雄</h3> <h3>蔣茂榮,任永弟戰友</h3> <h3> Xxx 金岳健 孟憲常</h3><h3> 唐晉剛 蔡育學 戴傳乾</h3> <h3>(1)蔡育學,王正清(2)張 潔,汪 洋(3)韓曉明,朱建華</h3> <h3>修理分隊戴傳乾戰友在殲教一6前。</h3> <h3>李少同戰友</h3> <h3>特設分隊于建澤戰友</h3> <h3> 飛行員, 張俊國</h3><h3> 潘益亭,蔡育學</h3> <h3>機械分隊涂 勇.王 堅戰友</h3> <h3>沙登滿 錢建國 潘子成戰友。沙老兵提干啦!</h3> <h3>(1)楊舜安,魯平平(2)邢永會,肖恩明(3)韓曉明,湯厚根</h3> <h3>軍械分隊的四大骨干</h3> <h3>初到海南島的加來機場,桂學,登滿,田明</h3> <h3>我們無線電分隊的酷小伙們</h3> <h1>特設分隊電氣組戰友們:</h1><h3></h3><h3>張如生 劉解貴 鐘明亮 柯光彩</h3><h3> 劉光貴 劉智堂 王正偉</h3> <h1>加來機場老機庫里,我們又回來了:</h1><h3></h3><div> 秦達興 孔蘇榮 李一明 榮金星</div><h3> 張增慶 王稼勝 任永弟</h3> <h3>中隊宿舍樓前那幾年綠化真漂亮</h3> <h3>@蔣毅(茂榮)?:穿深蘭色水兵服的戰友是叫什么名?其他戰友都認識。</h3> <h1> 這張老照片是殷忠志老兵提供的珍藏版。是我分配到特設分隊電氣組前劉杰貴特設師,鐘明亮,殷忠志,劉光貴老兵大家在一起對飛機起動系統起動箱進行故障排除。電氣組1978在師,團維修業務考核小組取得優異成績,為此師宣傳科專門報道。</h1> <h3>軍械分隊新老戰友們</h3> <h1>部隊在零陵機場時,戰友們曾經居住過的中隊宿舍樓,照片是中隊董 健老兵故地重游拍攝的!(1)</h1> <h3>(2)</h3> <h3>中隊維修飛機用的機庫現貌(3)</h3> <h3>看到大飛機(依爾一14)飛來了,戰友們照個相</h3> <h1>零陵機場南起飛線準備飛行現場</h1> <h1>中隊維修突擊隊的年輕隊員們:</h1><h3></h3><h3> 劉建新 盧永利 李天祥</h3><h3> 張宏玉 王來發 張增慶 卞同華</h3> <h3>中隊花池照個相確實漂亮。據戰友們講樓前花池大約是1984年美化建造的</h3> <h3>我們也和大飛機(依爾一14)合個影</h3> <h3>程慶(修理)房恭岐(無線電)賈明昆(特設)戰友</h3> <h3>82儀表賈明昆,83電氣馮焱華,83儀表張天功</h3> <h1>我們當年維護過的殲-6飛機駕駛艙</h1> <h3>分隊孔無線電師,稼勝老兵</h3> <h3>我在部隊一次完成DG一6的檢修時</h3> <h3>站在平頂山,眺望飛行區</h3> <h1>經過精心維修后的戰機,按時投入拂曉雙機起飛飛行訓練!</h1> <h1>飛機安全返航著陸,見過的最漂亮的減速傘!</h1> <h3>零陵機場南停機坪的風景</h3> <h1> 我們二十四團的軍旗<br> 海軍航空兵第8師24團歷史沿革<br> 24團的前身是海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1953年1月組建,1954年4月正式頒布番號為海航9團,隸屬海航3師建制。<br> 1955年4月,海航3師9團改建為偵察機團,番號改為海航獨立第一團。<br> 1955年11月至1959年6月,該團先后由海航6師、海航4師、海航2師代管。<br> 1959年7月,轉隸南海艦隊航空兵建制。<br> 1960年8月,改番號為海航24團,<br> 1963年8月,調歸海航8師建制。<br> 1960年8月,開始組建海航第八師,至1963年8月30日該師正式成立。下轄第四、二十四團。<br> 1960年8月16日,海軍海司務字第374號命令,根據國防部1960年7月30日參務字第51號批復:組建海軍航空兵第八師,進駐陵水機場,歸南海艦隊航空兵建制。航空兵獨立第一團改稱為第二十四團,劃歸該師建制。<br> 1963年11月4日,海軍海司務字第415號批復海軍航空兵部,海軍航空兵第四、二十四團調歸航八師建制。<br> 1974年1月,二十四團參加西沙自衛反擊戰。<br> 1979年2月,二十四團參加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 <br> 1976年,海航第八師:師訓練大隊改建為海軍航空兵第二十三團。海軍航空兵第四團改稱第二十二團,歸航空兵第八師建制。<br> 1985年,精簡整編,撤消了1976年組建的二十三團建制,二十三團一部并入我團。我部編制一直保留至今。 </h1><h1> 1986年,我們定檢中隊撤消與八師桂平修理廠合并。</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武清区|
潮安县|
牙克石市|
瑞丽市|
兖州市|
弥勒县|
临海市|
巫溪县|
高淳县|
上饶县|
达州市|
临潭县|
松滋市|
当雄县|
祁门县|
凤凰县|
富顺县|
山阳县|
禄劝|
临桂县|
乐亭县|
盖州市|
桦甸市|
建阳市|
南昌市|
和顺县|
延吉市|
南京市|
银川市|
南木林县|
循化|
郎溪县|
宁波市|
龙泉市|
玛纳斯县|
高阳县|
吉木乃县|
民和|
万盛区|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