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薩爾茨堡的鄰居就有德國的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這個靠近阿爾卑斯山脈被崇山峻嶺環(huán)繞的小鎮(zhèn),是德國阿爾卑斯山區(qū)最優(yōu)美的地區(qū)。我們是坐火車去貝希特斯加登,其實在薩爾茨堡坐公交840只要50分鐘就可直達小鎮(zhèn)。很多游客基本是當天來回于薩爾茨堡。</b></h3> <h3><b>火車站出來我們坐840公交車一站路就是貝希特斯加登小鎮(zhèn),這是我們見到的最熱鬧的小鎮(zhèn)。房東直接來車站接我們去她家??。房東是位東北大姐,之前遠嫁香港后移民德國,轉戰(zhàn)德國多地最后把家安置在了貝希特斯加登。房東把我們安置好,給了我們4張交通卡,并給我們游程提了些小建議。在她的提議下我們先去貝希特斯加登鹽礦探個究竟。</b></h3> <h3><b>阿爾卑斯山帶給這個世界除了湖光山色還有鹽。在古老的歐洲,鹽被視為"白色的黃金"</b><b>。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了,"以鹽致富"的真正含義。(奧地利和德國近阿爾卑斯山脈有多個鹽礦且相通)</b></h3> <h3><b>在去鹽礦的車上我們忘了打鈴(因為上車和司機溝通過,本以為司機會提醒我們下車的,可司機也忘了。)結果公交車差點又把我們帶回薩爾茨堡去,后來我們果斷下車,再回過頭去鹽礦,耽誤我們好長時間,等進了礦區(qū),趕上最后一班下礦的車次。</b></h3> <h3><b>我們興高采烈換上"礦工服"</b></h3> <h3><b>乘坐小火車進出鹽洞。</b></h3> <h3><b>下礦底必須從二條陡峭的滑梯分兩次滑下,本大姐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背負著3個膽小鬼沖下礦底(我們4人抱在一起),萬分刺激。</b></h3> <h3><b>這是宣傳圖片,我們的臉個個抽筋,見不得人。</b></h3> <h3><b> 早前開采鹽是靠人力徒手挖掘巖石中的鹽塊,因效率太低,改用灌水采鹽。讓鹽充分溶解在水中,再將鹽水從洞穴中抽出來制鹽,方便快捷。</b></h3><h3><b>礦底現(xiàn)已形成的小湖泊水質非常非常咸,但目前基本停工,我們在工作人員帶領下乘船橫渡鹽水湖,到達湖中心時,所有燈光齊滅,工作人員手執(zhí)一根木棒,緩緩摩挲金屬碗的邊緣,發(fā)出陣陣悠揚的樂音。在幽靜安靜的環(huán)境中,在與世隔絕的礦洞里,隨著這種懾人心魄的聲音,感覺真是太奇妙了!</b></h3> <h3><b>在幽暗深邃的鹽礦里,保存完好的上世紀遺留下來的鹽礦開采機器——非常先進</b></h3> <h3><b>訪問好鹽礦走到車站一看最后一班車也結束了,見一跑步女子經過我們上前問了路,在她的指點下我們打開Google地圖開始徒步回"家"。</b></h3> <h3><b>一路景色秀麗宜人,空氣中帶著甜甜的鹽味,走在幸福的小路上。</b></h3> <h3><b>就這樣我們非常快樂的走遍了小鎮(zhèn)。</b></h3> <h3><b>傍晚小鎮(zhèn)中心,樂隊在演奏歡樂的曲子,邊上坐滿小鎮(zhèn)的居民,今晚我們也是貝希特斯加登鎮(zhèn)的居民,無上光榮!</b></h3> <h3><b>D9</b></h3><h3><b>德國有句老話"堡有天鵝堡,湖有國王湖"</b></h3><h3><b>這個距離貝希特斯加登鎮(zhèn)南面5公里處一個狹長的優(yōu)美湖泊。是德國著名的旅游勝地。國王湖因其清澈的湖水而聞名,它被認為是德國最干凈和最美麗的湖。</b></h3><h3><b>湖水平靜如鏡,碧勝如玉,四面環(huán)山,山勢險峻,乘船行于其間,猶如仙境一般。</b></h3> <h3><b>聽回聲</b></h3> <h3><b>紅頂修道院</b></h3> <h3><b>狹長的國王湖上端還有一個上湖,是需要徒步穿越森林方能達到的。路途看似平坦,因全是泥濘小路實在難走,1個小時路程走的我氣喘吁吁。</b></h3><h3><b> 上湖的景色更美。那生長在兩岸陡峭高山上千絲萬縷的愁緒,全融化在這水里,是不是很陶醉?</b></h3> <h3><b>綠色的大草地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b></h3> <h3><b>為上湖的美麗而感動。</b></h3> <h3><b>D10</b></h3><h3><b>今天起了大早吃完房東為我們準備的早餐,提著大箱子開始我們一天的南征北戰(zhàn)。向著天鵝堡進軍。在地圖上貝希特斯加登距離菲森非常近,可沒想到這是我們在德國最長的一次征程,要換4趟火車而且火車和火車的換乘時間就4-5分鐘,誰要是誤點了我們就要重新制定下一個計劃。最后火車還是誤點了。好在一路的美麗景色也沒辜負我們長途跋涉的辛勞。</b></h3> <h3><b>在德國坐火車舒適,方便、安全、快捷那是共識,那些偏遠小火車站??陳舊站臺很有時代感。特別是這個不起眼的傳送帶讓我們感動到今天。</b></h3> <h3><b> 一切都順順利利正正好好,太陽還掛在高高的天上雖然一路時間老長,可我們4個還是快快樂樂滿臉幸福的走出菲森(Fussen)火車站。</b><b>找到我們的住處,不見屋主只見門口貼了紙條放了個電話。聰明的女人啊,和老板通了電話進屋了。</b></h3> <h3><b>等我們整理好行裝,一個中國小姑娘(打工換住)來為我們辦理入住手續(xù)。小姑娘告訴我們,這一帶基本是土耳其移民在經營這些家庭旅館,而且還擁有好幾個旅館。德國實在是移民(難民)的天堂。</b></h3> <h3><b>天色尚早,去小鎮(zhèn)覓食,去超市采購。</b></h3> <h3><b>D11</b></h3><h3><b>天鵝堡——我們今天要在舊天鵝堡和新天鵝堡之間尋找浪漫的童話故事。里面不許拍照,但城堡里的故事還是讓每個人震驚。路德維希——只有了解了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巴伐利亞國王,才能真正理解新天鵝堡的精髓。</b></h3> <h3><b>高天鵝堡(Hohenschwangau,也叫舊天鵝堡)老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宮殿。這座淺黃色的生長在崇山密林里常被云霧籠罩的建筑能塑造出年輕國王那浪漫的性格,能孕育出童話般的新城堡,一點不足為奇。我們買票時選了先參觀舊天鵝堡后參觀新天鵝堡。舊天鵝堡簡潔沒有新天鵝堡這么華麗,但內部的每個一個細節(jié)還是透出這里主人高貴氣質。</b></h3> <h3><b>站在新天鵝堡遙望被綠樹環(huán)繞的舊天鵝堡</b></h3> <h3><b>路德維希終身未娶。但他和茜茜公主的故事悲情浪漫。他堅信這個世界唯茜茜公主最了解他。路德維希的追悼儀式上,茜茜公主悲痛欲絕,路德維希右手握的一束白色花也是茜茜公主親自采摘的。如今天鵝堡把他們兩個人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永遠維系在一起。</b><br /></h3> <h3><b>路德維希對藝術充滿了癡情。15歲時瓦格納的音樂劇《天鵝騎士》中的天鵝騎士深深震動他,他自認為自己就是天鵝騎士,也許就是從那天開始,路德維希與瓦格納就注定結下一段深厚的情誼。瓦格納的作品后來陪伴路德維希走過一生。</b><br /></h3> <h3><b>新天鵝堡建造的初衷跟瓦格納有很大的關系,路德維希原本希望新天鵝堡能成為瓦格納作品的天然背景,完成自己童話式的夢想。</b></h3> <h3><b>來自網絡——新天鵝堡的室內裝飾</b></h3> <h3><b>來自網絡——新天鵝堡的室內裝飾</b></h3> <h3><b>在瑪麗安橋上可以拍到城堡的全貌,</b></h3> <h3><b>新天鵝堡是路德維希夢的世界,是路德維希美的世界。更是他孤獨寂寞的世界。</b></h3><h3><b>穿梭在天鵝堡的崇山峻嶺之中,在城堡的大大小小的房間里,目光所及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流淌著歲月的痕跡,路德維西,茜茜公主,瓦格納,不斷從我們身邊閃過,迷失在他們悲催的"愛情"故事中………</b></h3> <h3><b>D12</b></h3><h3><b>早上睡到自然醒,磨磨蹭蹭出門。今天我們目的地——巴登-符騰堡州的弗萊堡(Freiburg im Breisgau)。</b></h3><h3><b>弗萊堡有句老話,在這個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住在弗萊堡的人,另一種是想住在弗萊堡的人。我們是第二種人?</b></h3> <h3><b>弗萊堡中央火車站比較大,出站就是開闊的大草地,草地中央是弗萊堡禮拜堂,我們沿著這個很有藝術感的小路穿過草地就找到我們訂的青年旅館。</b></h3> <h3><b> 路經露天農貿市場,買了當天的食材。</b></h3><h3><b> 其實超市的東西要比農貿市場的便宜,但農貿市場的食材新鮮花色品種多。</b></h3><h3><b> 每次在農貿市場我都會對這些南瓜愛不釋手,很藝術、很想帶回家…</b></h3> <h3><b>這是公共廚房,鍋碗瓢勺油鹽醬醋一應俱全。</b></h3> <h3><b>公共廚房里聚集著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她們建議我們在弗萊堡多住幾天,感受這里的寧靜、慢悠悠……</b></h3> <h3><b>D13</b></h3><h3><b>在和學生們的交談中得知去海德堡的鐵路被大雨沖壞,原本1個小時的路程可能要用4個小時 。在他們的提議下我們改變行程,去法國小城——斯特拉斯堡。同樣一小時火車就可以到達。(但對海德堡我們還是很向往,以后吧!其實我第一次制定的行程是從法蘭克福去海德堡。)</b></h3> <h3><b>不經意帶來的驚喜——一出火車站我們便走進了一個鮮花盛開的村莊。</b></h3> <h3><b>斯特拉斯堡前世今生,一直被視為永恒相伴。這個德法混血兒在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中相依相伴、</b><b>相輝相印,盡管經歷了烽火磨難,卻仍不失小城的風采,一切是那么美妙。</b></h3> <h3><b>這個被叫做小法蘭西的地區(qū)我到覺得更德國。</b></h3> <h3><b>小巧精致的"小法蘭西",河道縱橫,倒影婆娑,鮮花盛開,河水安安靜靜,真是散散步、說說愛、喝喝咖啡、發(fā)發(fā)呆的好地方。</b></h3> <h3><b>歐洲的大教堂一直是我的最愛。沒少拜訪過大小教堂,可當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時,視覺的沖擊和心靈的震撼再一次把我的精神帶到天上。</b><b>這個曾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哥特式大教堂,連雨果也不得不感嘆他是"集巨大與纖細于一身令人驚異的建筑"</b></h3> <h3><b>抬頭仰望這個龐大的建筑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為這眼前栩栩如生的圣經人物形象而感動。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那樣精雕細琢。難怪用了263年還沒完成這件作品(中世紀人們建造教堂那份耐心和毅力真是一次次讓我感動)就此也成就了這個舉世無雙的獨一無二的斯特拉斯堡"獨頂大教堂"</b></h3> <h3><b>拱門,雕像,玫瑰窗,及彩繪玻璃,更是大教堂真正的藝術精髓是值得慢慢品味細觀的。</b></h3> <h3><b>今天教堂有新人的婚禮,參加婚禮的來賓還很多</b></h3> <h3><b>圣母大教堂內部獨具特色的還有這個集藝術于科學為一體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文鐘。</b></h3> <h3><b>很少有人知道法國國歌《馬賽曲》就是從這個小城誕生的。很慶幸我們用了半天時間走遍了整個小城,意義非凡。</b></h3> <h3><b>D14</b></h3><h3><b>弗賴堡的早晨安安靜靜沒車沒人,天是這么的藍水是這么的清,本以為鳥兒會陪伴我們齊飛齊鳴,可就是這么的不可思議。天地之間就我們4人奔跑跳躍……如此的漫不經心就是人們向往的生活?今天我如此的幸福!</b></h3> <h3><b>弗賴堡位于黑森林的西部,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曾受維也納哈普斯堡家族的統(tǒng)治,更多的時候是被法國軍隊管轄著,直到1991年法國最后一輛坦克駛出了弗賴堡。弗賴堡才成為真正的獨立城市。如今的弗賴堡仍然散發(fā)著她獨有的懶散、浪漫和貴族的的氣息。</b></h3> <h3><b>弗賴堡為了彰顯她的高貴氣質,把大學的教學樓散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龐大的教學體系使得弗賴堡人口中有10分之一為學生。大學城因此得名。在弗萊堡大學教學樓前荷馬和亞里士多德的塑像昭示著大學精神的本質。</b></h3> <h3><b>美術學院的現(xiàn)代教學樓</b></h3> <h3><b>位于兩座城門之內的老城古色古香。</b></h3> <h3><b>鵝卵石鋪成的人行道色彩斑斕,各種圖案代表本店的特色</b></h3> <h3><b>這個圖案提示城門的進出口</b></h3> <h3><b>遍布各大街小巷的人工水渠,是弗賴堡人經過不斷努力保存下來的一大特色,水渠中流動的泉水可以飲用,可見這個城市有多么干凈。</b></h3> <h3><b>弗萊堡大教堂??雖然不如科隆大教堂那么有名,但從規(guī)模和藝術的角度來說一點也不遜色。在雕塑和外觀上又和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有許多相同之處。今天是主日禮拜,我站在教堂的后面和教友們一起敬拜贊美主。</b></h3> <h3><b>大教堂的雕塑曾經是平民百姓了解圣經故事的最佳來源,弗萊堡大教堂門口的圣經人物群雕也獲得了"無字圣經"的美名。</b></h3> <h3><b>也許周末我們一路除見少數(shù)游客,真是沒人,唯大教堂見到許多市民。再見弗賴堡,能在弗賴堡住2天幸福滿滿。</b></h3> <h3><b>靜靜守候走遍歐洲(四)人間天堂瑞士????</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融水|
安阳县|
那坡县|
东山县|
榆中县|
张家界市|
峨眉山市|
淮阳县|
惠安县|
尼勒克县|
通榆县|
大埔区|
黄石市|
修水县|
伽师县|
松溪县|
柘荣县|
拉孜县|
泗洪县|
甘南县|
万荣县|
镇平县|
惠东县|
洛南县|
周至县|
泸州市|
西峡县|
玉林市|
沭阳县|
卢龙县|
深州市|
台北市|
黄大仙区|
紫云|
拜城县|
万年县|
会泽县|
新乡县|
黑河市|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