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原創文字 甜甜的媽</h3><h3> 擺盤制作 甜甜的媽</h3><h3> 手機拍攝 甜甜的媽</h3> <h3>2017的歲月恰似如歌的行板,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婉轉悠揚,平淡恬美,從容典雅,亦歌亦行,走過姹紫嫣紅的春天走過綠樹成蔭的夏季走過層林疊翠的秋日,一下子便滑落到日漸凋零的隆冬!轉眼一年又將過去。</h3> <h3>感謝美篇,提供如此絕妙的平臺和操作簡便的軟件。讓我能在此,結識眾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體味趣味盎然的生活。在此歲未交替之際,作個盤點總結,扒一扒那些驚艷了時光溫暖了靈魂的美食,也不負恩澤。</h3>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食肉者從來不鄙</b></h1> <h3>感謝這一年來為我犧牲的雞鴨魚肉????!你們辛苦了!你們用動物蛋白質獨特的魅力口味和神奇養分,滋養了我的五臟六腑,豐富了我的刁鉆味蕾,增強了我的身體體魄,豐盈了我的美篇作業。??????</h3> <h3>先秦·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很久以來一直被這種觀念所壓制。然而,作為一個吃貨,臣妾做不到哇!沒有肉,漫漫人生長路要如何過!</h3> <h3>幸好,有一個文化圈中的吃貨代表,吃貨群里的文藝典范,蘇東坡先生出來發言了!食肉者不鄙。(不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你這個大腕。你太有名了,我也想附庸風雅一下哈??)</h3> <h3>蘇東坡在《于潛僧綠筠軒》中談到:"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一切釋然??來來來,大家一起來食肉吧。</h3> <h3>說實話,論口感論味覺論營養,肉確實有它出類拔萃的優勢。如果說清粥小菜是養來深閨人未識的清湯掛面不施粉黛的小家碧玉的話,那五花肉應該是名滿天下處處香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家閨秀了!儀態萬千風華絕代。</h3> <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二、舌尖上的思緒萬千</b></h1> <h3>前幾天囡打電話,突然說想吃"心太軟",一句話差點讓我淚奔!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她很小就一人出外學習,家鄉已經很久沒回了!前不久剛剛考上了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從此,她將離家更遠了。家鄉的味道只能在夢中回味了!</h3> <h3>我靈光一閃,何不把它作成美篇?美篇真是個好東西,有圖有視頻有文字,這堪比教程的操作過程,冰雪聰明的囡一定分分鐘掌握!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學會了做飯,娘親我就再也不用擔心你餓肚子啦!</h3> <h3>油紙傘撐開來,傘面繪著的梅花就鮮紅地開了。雨也不是很大,人在傘下感覺比空蒙的雨地亮堂。雨聲豆子般落傘上,密密麻麻地發出沙沙的聲音。水從傘的四周流落下來,檐雨一般珠連不斷。</h3> <h3>是因為老了么?總是喜歡回憶往事。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煙云繚繞水天一色的雨夜!陳年舊事突然一下子鮮活起來,在我濕漉漉的心里澎漲著洶涌著……</h3> <h3>記憶中的小巷,逼仄又綿長,一條青石鋪就的石板路蜿蜒曲折伸向遠方。江南的小弄大都古樸而恬靜的,不高不矮的圍墻擋在那條小巷的兩邊,斑斑駁駁的苔痕,墻上掛著一串串蒼翠欲滴的藤蘿,簡直像古樸的屏風。</h3> <h3>偶爾幾枝嬌艷的海棠,娉娉婷婷,從墻頭殷勤地搖曳紅袖,探出身來極有韻味。就在這個窄窄小小的巷子里,我和阿婆度過了最最幸福的童年時光。它囊括了我對兒時快樂的所有美好想象。</h3> <h3>那是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吃飯,除了滿足人的果腹需求,再也乏善可陳。然而,阿婆卻不這么認為,即使是粗茶淡飯,她也要糙糧細作,變著花樣讓它活色生香。在她的人生哲理中,任何困難左右不過一頓飯而已。</h3> <h3>無數次我看著阿婆揮灑自如地把尋常之物變成一道道珍饈美饌,心中的景仰如濤濤江水。現在回想起來,或許,就是這樣才讓我對美食有一種不可割舍的向往,并跟它們結下了不解之緣的吧?</h3> <h3>萵筍葉菜飯便是常吃的一種美食。那個窄小溫馨的小廚房是我和阿婆呆的最多的地方。</h3> <h3>我常常訝異自己的天賦異稟的吃貨本性,沒做過的食物往往初體驗就零失敗。如今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妥妥的啟蒙教育么?阿婆在養刁我胃的同時也激發了我的吃貨潛質!</h3>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吃貨的花樣擺盤</b></h1> <h3>國學大師王國維說:"一切之美皆為形式之美." 擺盤的確是門藝術,它能挖掘潛藏在美食里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面。</h3> <h3>留白色調層次感,這些雖然還是一知半解,但憑著一個吃貨對美食孜孜以求的鉆研精神和對美學與生俱來的熱愛,硬是擺出來了!并且感覺還不錯????????????</h3> <h3>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h3> <h3>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h3> <h3>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h3> <h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h3> <h3>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h3> <h3>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h3> <h3>向陽而開的花 開起來就像陽光般燦爛 顏色里已經充滿陽光的味道。</h3> <h3>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h3> <h3>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h3> <h3>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h3> <h3>何須淺碧深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h3> <h3>我把我唱給你聽,曾著年少如花兒。</h3> <h3>一枝嬌蕊春帶雨,我見猶憐何況他?</h3> <h3>秋日的私語:午后的陽光從枝葉間漏灑下來,映襯著我滿心的歡喜。</h3> <h3>高爾基說:"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種材料也就是聲調、色彩和語言的一種結合體,它賦予藝人的創作制造品以一種能影響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這種形式就是一種力量,能使人對自己的創造才能感到驚奇、驕傲和快樂.",那么,我們吃貨通過擺盤也是一種美的傳達和詮釋!</h3>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四、果蔬飄香意悠悠</b></h1> <h3>再美味的珍饈佳肴吃多了也會膩,倒是清粥小菜才是百吃不厭的味道。</h3> <h3>就如田野里的一縷清風抑或是山間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不徐不疾不驚不喜貌不驚人言不壓眾,靜靜地安放著恬淡平和的靈魂。淺嘗幾口,如沐春風,讓人神清氣爽怡然愜意。</h3> <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五、吃貨的詩和遠方</b></h1> <h3>這是怎樣的一種邂逅!揉和著春的清新夏的熱烈秋的雋永和冬的凝重,那柔美輕靈的詩心,幻化成醇香濃郁的一口,只為滋潤你的心田,撫慰你的靈魂。那么,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又是怎樣的清歡雅致呢?</h3>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六、邊走邊唱樂逍遙</b></h1> <h3>每個吃貨的心里都有一列火車,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吃……</h3> <h3>張愛玲在小說《愛》中有這樣一段描述:"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h3> <h3>闡述了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其實用在美食面前也是恰如其分的,緣份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約定,匆匆驚鴻一瞥就一見鐘情,哦,原來你也在這里!</h3> <h3>美食也是生產力!當醇厚濃郁的香味飄過房間的每個角落,當口腔味蕾被復雜多變又層次分明的驚喜刺激得癱軟無力的時候,源源不斷津津流出來的除了三尺唾液,還有被激發了的大腦皮層的多巴胺和腎上腺素!</h3> <h3>這種被稱為"戀愛化學元素"的東西。就仿佛少年維特初次邂逅了美麗純潔的夏綠蒂,人生如若初見般的欣喜感動!從心底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h3> <h3>人生風景在游走,歲月如流在穿梭。愿這碗紅塵能驚艷歲月溫柔靈魂。在此道一聲,再見,2017,你好,2018!</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屏东市|
深泽县|
尉犁县|
团风县|
西吉县|
扶沟县|
石屏县|
西平县|
沐川县|
宝鸡市|
福州市|
财经|
阿城市|
资溪县|
武鸣县|
通海县|
浮山县|
大安市|
扎兰屯市|
义马市|
桐梓县|
拉萨市|
楚雄市|
兴安县|
宜宾县|
武定县|
偃师市|
鹿邑县|
太康县|
阿拉善盟|
吉木萨尔县|
富裕县|
庆阳市|
商城县|
清水河县|
洛阳市|
克什克腾旗|
中山市|
开封县|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