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b>父親曾經形容草原的清香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讓他在天涯海角也從不能相忘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如今終于見到這遼闊大地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站在這芬芳的草原上我淚落如雨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河水在傳唱著祖先的祝福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啊~~ 父親的草原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啊~ 母親的河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雖然己經不能用不能用母語來訴說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請接納我的悲傷我的歡樂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心里有一首歌 </b></font></h3><h3><font color="#39b54a"><b>歌中有我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b></font></h3> <h3>每每我聽到這首歌,我這顆離開了草原500年的赤子之心總是在急速地顫動。我也是高原的孩子啊,盡管我已不能用母語來訴說</h3> <h3>我長得返祖,身材與模樣都很蒙古,當確定地知道自己是一條蒙古漢子的時候,我的心兒便皈依了草原</h3><h3>去年的草原,成吉思汗陵,按照蒙古祭祀禮儀進行完畢,在即將走出大殿的時候,突然感知到先祖的呼喚,急回頭,長跪在先祖的面前泣不成聲。。。</h3> <h3>在那遙遠的地方,在河北承德的木蘭圍場,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叫做都家營子,這里的人都是我的親人,他們的身份證上都是蒙古族,卻一切如我,全然忘卻了蒙古的語言、服飾和風俗。蒙古都氏源于煙臺牟平,這一支應該是從漢地輾轉回歸草原的</h3> <h3>村里的男人大都去城里打工,只留下一群勤勞賢惠的媳婦們留守在家,拉扯孩子,照顧老人,種植土豆,澆菜養羊</h3> <h3>去年,”回歸草原-都氏尋根祭祖之旅”,一行人赴成陵祭祖,我們特地拐了個彎來到這個村子。開始,媳婦們還警惕著我們這些外來的陌生人,當我們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她們立馬將我們拽進屋里,奔走相告:老家來人啦!</h3> <h3>向村里的老人了解都家營子的歷史</h3> <h3>聊完了天兒,也飲足了美酒,晚上,說啥也不讓走,“個兒家人,就宿在家里”,于是,我們就睡在了大炕上</h3> <h3>今年7月,我隨車友一起來到壩上草原,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來看看都家營子的親人們。分別一年,經常會在微信里收到親切的呼喚:“叔,你啥時來呀”</h3><h3>不曾想我們扎寨的草原距都家營子還有211公里,一個是豐寧壩,一個是塞罕壩,我真。于是專門抽出一整天的時間,駕車往返10個小時,來到這個我牽掛著的小村莊</h3> <h3>我在圍場縣城接了都雪松,雪松是村子里走出來的鄉干部,正是他的文章,讓我們知道了這一處都家世代居住的小山村。我倆一起趕往60公里外的都家營子,村里早就得到了消息,我們一進門,媳婦們正在廚房忙活著呢</h3> <h3><font color="#010101">村里的都秀豐家,祖祖輩輩傳下來全村唯一的一幅”家堂”。每逢春節,取出來掛在正堂,全村的都家人都要來祭拜祖先。去年清明時節,我們第一次來到都家營子的時候,都秀豐在北京打工,把存放家堂的柜子鑰匙帶在身邊,沒能見到這件都家的寶貝,很是遺憾。這次來特地選了都秀豐在家的日子,我們一進門,他就從柜子里小心翼翼地請出了時代相傳的都氏家堂,掛在正房的北墻正中。</font></h3> <h3>每年的大年三十,都要將這幅珍貴的家堂請出來,掛的端端正正,下面供上五個饅頭,四個菜:肉丸子、扣肉、肘花、炸魚。傍天黑時,全村人都去村前道南的地里焚香恭迎祖先回家過年,全村的都家人都要來磕頭。按老規矩,三十、初一這兩天不能吃葷,初二晚上,包餃子祭祖完畢,全村人一起將祖先送回道南,放鞭炮,把家堂卷起來放好,這之后才可以吃葷。</h3> <h3>這是一幅清代的家堂軸子,雖幾經修補仍顯得破舊不堪,一動都掉紙渣子。焚香祭拜后,我仔細地辨識著上面的圖文。家堂是清代常見的木版印刷,半印半繪,手工開臉,精致生動,古韻盎然,當屬版畫精品。</h3> <h3>最上方正中供奉著都家營子這一支都氏的始祖都聰忠和楊氏。往下一代接一代,總共寫進家堂十代人</h3> <h3>從家堂上看,從村里老人口中了解到,都家營子這一支都姓輩分按照“聰、立、全、元、經、如、克、殿、耀、秀、學、慶”用字</h3> <h3>都家營子都氏始祖都聰忠</h3> <h3>老人們一直口口相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向上十幾代的都聰忠,來到這片土地“開圍子(開荒)”,每天上山打柴,媳婦楊氏在家做飯,總是看到一只“老抱子(老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從院子嘰嘰喳喳走過去。楊氏跟都聰忠一說,他說:再來你就捂住它。第二天,果然“老抱子”又來了,楊氏悄悄走過去用衣服一捂,它們倏地鉆進了地下不見了,都聰忠聞訊趕來,瞅準了就往地下挖,一下子挖出一壇子金元寶,兩口子感天謝地,用這些錢買地蓋房子,就有了這個都家營子。</h3> <h3>這張飽經歲月的老家堂,見證了都家營子十幾代人的喜怒哀樂,我提出了一個建議,將這張老家堂重新揭裱,保存起來,由我找到專門畫家堂的畫匠繪制一張新的家堂,將老家堂上祖先請到新家堂上</h3> <h3>這就是為全村都家人守護著珍貴家堂的都秀豐母親,都秀豐,妻子張素俠和他們的兒子</h3> <h3>都秀豐家里還掛著一對老鏡子,當地人叫“對美”,是因為上面畫著一對美人兒,還是可以對著鏡子美一美,說不清了。這是都秀豐母親結婚時的嫁妝。上面畫著精彩的“麻姑獻壽”</h3> <h3>我和都雪松(中)、都秀豐</h3> <h3>來來來,一家人來個大合影</h3> <h3>一大家子歡聚一堂,把酒言歡,相同的血脈蓬勃著濃濃的親情。在這里,仿佛就是回到了草原的老家,依稀可以觸摸到祖先勞作的影子</h3> <h3>在那遙遠的地方</h3><h3>在那片美麗的土地上</h3><div>有我的家鄉</div><div>我的家人</div><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新蔡县|
凤庆县|
根河市|
托克托县|
临猗县|
张掖市|
隆化县|
潮安县|
海门市|
留坝县|
牟定县|
黎城县|
台东县|
永泰县|
离岛区|
七台河市|
囊谦县|
澄江县|
巴彦县|
廊坊市|
四川省|
辽阳县|
如东县|
公安县|
隆子县|
墨脱县|
新化县|
五莲县|
南郑县|
天水市|
洪湖市|
雷波县|
德阳市|
建湖县|
江孜县|
犍为县|
石城县|
轮台县|
长岭县|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