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這次我是在最好的季節,遇上最好的天氣,完美體驗了最好的紐約城</b></h1><h1><font color="#39b54a"><b>只趕上一天下雨,一天陰風,基本陽光明媚</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紐約人說,今年是紐約最舒服的秋天</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警告: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紐約基本是抽風天氣,同季節上下兩天可以相差10度</b></font></h1> <h1><b>其實我只是在紐約的最繁華區曼哈頓耍了十天。</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曼哈頓 Manhattan 是美國紐約市5個行政區之中人口最稠密的一個,也是最小的一個行政區。曼哈頓是一個島,被東河、哈得孫河以及哈萊姆河包圍。西鄰新澤西州,東北方是布朗克斯區,東面和南面的布魯克林區和皇后區均位于長島;它通過橋梁和隧道等與這些地方相連。曼哈頓和史泰登島之間唯一的直接連接是經由渡輪完成。<br /></b><b>曼哈頓島長21.5公里,最寬處為3.7公里。<br /></b><b>中國游客提到的玩紐約其實基本就是在曼哈頓這疙瘩了。</b></span></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老美在同區域游玩會說在 New York City (紐約城),但也不完全準確。</b></h1> <h1><b>曼哈頓是紐約的市中心,紐約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保險機構均分布在這里。世界金融中心華爾街分布在曼哈頓下城,而紐約的大企業、商業中心分布于曼哈頓中城。整個曼哈頓聳立著超過5500棟高樓,其中35棟超過了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大樓集中區。<br /></b><b>在面積為22.83平方英里(約59.1平方公里)的紐約曼哈頓島上,居住著約 163萬人,人口密度為71671人/每平方英里(約27672人/每平方公里)。<br /></b><b>曼哈頓四面環水,大橋和隧道修了不少,但是成本高,維護貴。去年過橋 / 隧道的費用提高到了 15 刀。這就是河流對交通的阻礙,真的是極大的提高了通勤成本,導致很多人不愿意住到河對岸。因此和美國其他大城市不一樣,曼哈頓雖然有過短暫的人口下降時期,但是并沒有出現真正的市中心空心化現象。尤其是 90 年代治理了治安問題之后,新建的高樓越來越多。<br /></b><b>另外,每年會有高達5,000萬的游客到訪紐約市。</b></h1> <h1><b>紐約城不是藝術審美的結果,它不是根據人際法則建造的城市。那著名的方格結構,其實是地產商逐利的結果,地產商把城市規劃得很精細,方便投資購買。這是商人現實主義的行為,與美學沒有什么關系。</b></h1> <h1><b>上下城說法<br /></b><b>在美國其他城市,"下城"(downtown)一般指商業中心區或鬧市區。鮮有"上城(uptown)。<br /></b><b>而在曼哈頓,"上下城"的用法和其他美國城市有區別。上城(uptown)指的是北部,下城(downtown)指的是南部。休斯頓街以北,幾乎所有東西走向的街道用數字標記,從南往北遞增(反映岀當時的擴展是從南往北)。"上城"和"下城"一般指南北,不過"上城"有時候也特指曼哈頓島北部(第59街以北),"下城"特指南部(第23街以南)。第23街和59街中間的部分稱作中城(midtown)。</b></h1> <h1><b>美國步行指數最高的城市就是紐約城。對此我嚴重同意??<br /></b><b>這次的10天游逛就根本沒有乘坐世界聞名的紐約地鐵,當然也沒有碰公交。因為,慢慢走曼哈頓的那些商業繁華的街道,看風格各異的屋,也是游覽的一部分,最能看到紐約的真生活。<br /></b><b>紐約曼哈頓的路網非常細密、布局工整,那種棋盤式的格局叫作 "uniformgrid",每個格子就是我們常說的街區(block),它高效地利用了空間,不會對行人造成不適和壓迫感。每條街道也都有自己的特色,隱藏著無數小酒館、咖啡館和書店,非常適合步行。<br /></b><b>這里你是不會迷路的,曼哈頓的街道都是橫平豎直,豎的是大道(AV),橫的是街道(ST),就如坐標一樣。到第三天,我就只用谷歌地圖搜索目的地之后截屏,不必時時導航了,看一眼圖片上是什么大道第幾街就歐了。省流量,也避免被搶手機。</b></h1> <h1><b>240m×60m<br /></b><b>曼哈頓棋盤式的路網是有計劃的城市規劃的結果,東西向的街相隔60米左右,南北向的街相隔240米左右,形成一個適合步行的尺度。方格網結構簡單明了,有利于地塊的劃分和出售,是最有經濟效率的規劃模式。同時也使臨街面增加,城市就業容量擴大。<br /></b><b>數字越小的橫向街道表示它的方位一定是在下城附近,而數字越大的街道名稱,例如第92街或96街等等,則一定是位于上城區域,至于縱向的街道則包括有第1大道至第12大道,以及百老匯大道、麥迪遜大道等幾條重要道路與之垂直相接,所以不僅街道名稱好記方位也明確,因此想要在紐約迷路,基本上是蠻困難的一件事。街道有:大道(Avenue)和街(Street)兩種命名方式;大道為南北向,自西向東編號為一至十二大道,中間穿插幾條非編號的大道,這些大道是曼哈頓的南北向交通大動脈;街則為東西向,自南向北以數字遞增編號,并以 第五大道 為準分為東與西;而唯一一條斜穿過曼哈頓的路是百老匯大道。</b></h1> <h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玩一個城首先是安排住宿。這次決心必須住中心區方便晚歸,也為了安全性。</b></h1> <h1><b>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曼哈頓的酒店有多貴!提前一個月開搜,一天下來的結果是:唐人街那幾家口碑極差的小旅館最便宜也要150刀?稅?城市費,基本200以上,衛生和安全口碑說得過去的得200多?稅?城市費,奔300刀/天了,酒店根本別想,嚴重超預算?? <br /></b><b>此時人品爆棚了,就在失望的已經準備搜 Air BnB 時,突然跳出這家YMCA只剩1間房 $100/晚,而且教會的買賣無稅無城市費。立馬下單即刻付款,收入囊中。??<br /></b><b>從前在河內、孟買住過 YMCA,房子、設施都陳舊,遭遇過大老鼠??入侵,和大坑的床,以及青年會旅舍標配的轟鳴的窗式空調,從此不再考慮住YMCA。這次,為了省錢俺也是拼了。雖然房間小,沒有套內衛生間… </b></h1><h3><br /></h3> <h1><b>優點是:地理位置居中,在偏東,第二和第三大道之間,47街,往上走最遠的景點是中央公園北門在100街,往下走最遠的景區是華爾街、到海邊的第1街。<br /></b><b>干凈,安全,便宜。</b></h1> <h1><b>24小時前臺(這個很重要)</b></h1> <h1><b>大堂寬敞</b></h1> <h1><b>一層是規模很大的健身中心,早上下樓總看到里面各色的酮體蠕動,健身是紐約人的日常生活,所以街上才那么養眼。</b></h1> <h1><b>地下一層是健身中心的洗浴區,旅館部的"大通鋪"房在這層,就兼做了這部分房客的洗手間。我每天早上下來用這里的吹風機,休息區還有微波爐。</b></h1> <h1><b>這家YMCA好大,為什么就是沒有帶衛生間的戶型?郁悶??<br /></b><b>進進出出幾天,看到不少衣著楚楚的房客,有些人可能有YMCA情結?? 有些人可能是為了這里有廚房可以做飯,四樓的公共間就是廚房和餐區,我只每天幾次去這里泡咖啡、打熱水。其它樓層的公共間就沒有去了。</b></h1><h1><b>樓里住了這么多人,一點不吵,唯一擾民的倒是先進、安全的房門,太厚重了,和房間的簡單絕不匹配,關門時鎖撞上的聲音太響了!有早起的、有晚睡的、有起夜的……</b></h1> <h1><b>米國的酒店都是下午三點以后才能入住,早上到了也只是辦了手續,寄存了行李,然后就出去玩了。</b></h1> <h1><b>我的曼哈頓家<br /></b><b>五層是單間和雙人間,房屋面積一樣大,雙人間就是雙層床。兩個通道各有六個衛生間,用門卡刷開,進門落鎖就當是私人的,其它多人間樓層的衛生間是大開間多廁位多噴頭。住宿期間我只有一天早上9點左右發現12個衛生間都有人占用,等了一會兒。當然還是房間里有衛生間最方便。</b></h1> <h1><b>簡單不簡陋,五臟俱全。極端潔凈。最需要這個冰箱。<br /></b><b>就是床有點小、有點硬,象童子軍宿舍。</b></h1> <h1><b>床下6個大抽屜,行李箱掏空,立在角落,房間小就不是問題了。</b></h1> <h1><b>YMCA標配的窗式空調 -轟隆隆</b></h1><h1><b>好在這次是秋季不熱,開一點窗縫透氣即可,晚上有微溫的暖氣。所以,它被閑置了。</b></h1> <h1><b>衛生間從里面鎖住,外面就刷不開了。有天夜里我上廁所,推門看到一光PP,她以為晚上沒人呢??</b></h1><h1><b>衛生間白天被清潔工人勤快地打掃,其實這種公用的帶洗浴的衛生間要求每一位使用者用完之后用擦手紙把所有器皿弄干凈,所以基本都保持得相當清潔。四樓的廚房也是如此,我看到他們是擦干凈了灶區才去餐區吃飯,那時食品可能已經降溫了。</b></h1> <h1><b>出門20天了,該剪頭發了??用谷歌地圖搜索附近的理發店,選了這家口碑不錯的。</b></h1> <h1><b>剪頭30刀,染發65,稅后110,給20小費,共消費130刀,合人民幣900,在帝都的店我也化差不多的錢,還不敢確定染發的產品是否真品。<br /></b><b>這兩年在米國也剪了幾次,染了3次,最貴剪發38,染發100。我發現美國理發師真的不擅長整頭簾,每次剪完我都一星期不堪視鏡。一個月之后聽友人指點,在費城唐人街的華人店我剪了13+3小費=16刀的最便宜頭發,卻是效果最好的??</b></h1> <h1><b>從來不會自己修眉<br /></b><b>在美國,印度人掌握著絞臉的生意,她們修眉不用刮刀不用眉夾,一根細線闖江湖。在西部修過幾次,效果不如俺在家的專用修眉師,價格都是10刀。曼哈頓這家居然才8刀。</b></h1> <h1><b>項目很全哦。注意到這里可以蠟脫臉毛。美容師看似墨西哥裔。于是做了全臉的蠟脫,約30刀。前面還有一位客人,看那個老美熱蠟撕過后瞬間紅斑的臉,猶豫了一下,不過人家都不在乎,估計也就是短暫的紅。結果,俺這厚臉皮竟然毫無反應,面不改色?? </b></h1> <h1><b>美美的出門</b></h1> <h1><b>我的紐約指南 —{ 免費紐約 }提到這家店賣廚具和食品的高端店經常在下午有示范烹飪,之后就給圍觀群眾試吃了。于是刻意安排自己路過了…</b></h1> <h1><b>今天似乎不是"經常"的日子,沒有熱食,僅喝了二小杯咖啡,悻悻地滾了。</b></h1><h1><b>不過,確實在超市、其它店"大吃大喝"過。</b></h1> <h1><b>這物價真是便宜!<br /></b><b>披薩??在我國是昂貴食品,憑什么???!</b></h1> <h1><b>漢堡??是美國????的食品名片非常準確<br /></b><b>那么,美國是漢堡的天堂;還是,漢堡店是美國人的天堂???</b></h1> <h1><b>但,????是窮人的天堂,一點不假<br /></b><b>這是曼哈頓的街頭,5根香蕉1塊錢!很好吃</b></h1> <h1><b>美國大部分超市里都有熱食區,食物包括各主流風味面向各族類,或者按包裝計費或者按重量,也有食擋,甚至餐廳,比如麥當勞、星巴克等都進駐了許多沃爾瑪店,就餐區在收銀臺外邊。也有賣什么就吆喝什么的,最常見的就是肉鋪直接烹牛排、漢堡、熱狗,做三明治。后來在德州還吃過一家韓國超市的烤肉晚餐。美國的商業就是變著法的不讓你在家自己做飯。我想過,這種模式不合天朝國情,一半的食物會被試吃掉了。</b></h1><h3><br /></h3> <h1><b>旅行途中,可以完美地在這種地方解決吃飯問題。尤其是咽不下非中餐的驢友們,起碼能吃到熱乎乎的偽中餐,而且吃多少買多少不浪費不打包。</b></h1> <h1><b>曼哈頓的街頭餐車堪稱世界之最,在中心區和景點幾乎是轉角就遇到,大多是漢堡??、熱狗???、阿拉伯烤肉、墨西哥卷餅???等,或者就是簡單的面包類、三明治??、甜甜圈??,還有冰、飲車,其它風味也有,小眾。從早餐時段開始直到晚上九、十點鐘,車車生意都旺,有人曾假設在紐約街頭賣煎餅 $8/套、肉串啥的,可以月入過萬。餐車食品的價格是含稅的。</b></h1><h1><b>紐約的老美朋友 H 開玩笑說他們紐約人說那是臟水食品( dirty water food ),我還以為是小販用的水臟呢,H 解釋說是雨雪天氣時餐車的遮窗板、大傘滴下的臟水會掉入食盒。</b></h1> <h1><b>賣的東西真不少<br /></b><b>餐車設施齊全,有扒板、炒鍋的車現場制作會香飄三條街,感覺整個城市就是個露天廚房。<br /></b><b>餐車早上被店主用大皮卡拖到地點,放好,皮卡停正常車位去。晚上收工再回來拖走餐車。估計是清潔餐車的要求,車位處只有電沒有水。<br /></b><b>發現幾乎沒有餐車明示價格,難道你們只賣本地人?!<br /></b><b>而且,政府不管嗎?!<br /></b><b>有一天,路過某車,看圖想買個小土豆餅嘗嘗,詢價,答 5 刀,覺得不值,轉身欲去,小二急呼俺回:4 刀可?怎么和故宮后邊的商販一樣黑!俺毅然絕塵而去,哼</b></h1> <h1><b>很多餐車都有這個 - 鹽粒軟面包圈 Soft Pretzel, 我常在歐式面包坊買,叫堿面包,韌性的硬非常有嚼勁兒,比其它類面包保質期長。以為是一樣的東西剛出爐的軟熱而已,就路過了。后來在華盛頓碰巧吃了,感覺不太像同類,非常柔軟油呼呼的,沒有嚼勁兒,很好吃??</b></h1> <h1><b>過來過去總看到那些"烤粑粑"的阿拉伯人餐車烤大坨的肉,炒大鍋的飯,香飄二里。今晚就是它了。<br /></b><b>結果,沒有我滿心期待的舉著大刀片肉,和熱火朝天的炒飯,遞給我的是溫呼呼的一盒。寶寶頓時受傷了 ???</b></h1><h3><br /></h3> <h1><b>6刀,一般。坐路邊吃了點兒。半飽著回家。</b></h1> <h1><b>路過巴黎貝甜看到櫥窗廣告 " 咖啡 1$ ",以我天朝的小人之心揣度肯定是先買個什么之后可以再加 1$ 搭杯特價咖啡。剛好需要買面包早餐,就扛了根法棍去結賬,嘴欠順便問可以只裸買一元咖啡嗎,回答可以。商家好實在哦??<br /></b><b>于是,俺大晚上拎著壯膽兒的法棍,吸溜著香濃的現磨咖啡回家睡覺??</b></h1> <h1><b>周末走過路過某街角,Whole Food 在搞推廣活動,有多種試吃和贈送,也有現場出售的產品。剛好午餐時辰到??</b></h1> <h1><b>米國商業特實誠,送試吃、試用絕不歧視顧客,細節體現尊重。<br /></b><b>比如這個早餐谷物臺,備了小包裝的紙袋請您自己裝,而且袋子是有封口設計的方便您帶走,沒人盯著您看到不好意思多拿,(親眼看見某亞裔老年女士過去數次裝了N袋),咱也不客氣的裝了半袋當下午小歇時的零食。</b></h1> <h1><b>路上買了肉鋪的烤牛肉,配了面包,原計劃中央公園野餐,改這兒了。<br /></b><b>又去那個谷物臺自取了贈送的蘋果和瓶裝水,之前還在其它臺子嘗了幾樣小食就當開胃菜了,于是就這樣吃了頓完整午餐。</b></h1> <h1><b>因為美國人幾乎沒有火葬,所以殯儀館就在城里了。<br /></b><b>站在附近觀察了一撥出來正互相道別的人們(沒有拍照),沒見誰眼淚汪汪或悲悲切切,當然也沒有節日聚會的興高采烈了。</b></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紐約有條大河,就是位于曼哈頓和新澤西之間,號稱紐約的母親河的哈德遜河,長507公里,她是紐約州的經濟命脈。紐約市位于哈德遜河出海口。河是意大利探險家喬瓦尼·達韋拉扎諾于1524年發現的。</b></h1>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哈德遜河是一條強大的水道,幫助聯系紐約西部,通過伊利運河,開放五大湖,使美國能夠向西擴張。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哈德遜河的地位更是至關重要,喬治·華盛頓沿著河岸,在河的最窄點建成最重要的據點,也就成為后來的美國西點軍校。</b></h1> <h1><b>哈德遜河上有三座雄偉的大橋,名字分別是布魯克林大橋、曼哈頓大橋和威廉姆斯大橋,三座橋的字頭加起來正好是寶馬車(BMW)的縮寫,從哈德遜河進去,排列次序也正好一致。 </b></h1> <h1><b>都說:哈德遜河上看曼哈頓</b></h1> <h1><b>曼哈頓在哈德遜河沿岸有很多豪上天的公寓大樓,因為窗外那無敵的風景,還有也方便就近拴個游艇<br /></b><b>在這區有一屋的名人,比如川普總統,比如貴大俠……</b></h1> <h1><b>某日,我從最南端走去切爾西市場晚飯。</b></h1> <h1><b>一條寬闊的濱河大道從南向北就是一個大公園,左側是波濤滾滾的河,右邊是高樓大廈的新區,我步行途中看到的跑步族個個俊男靚女面帶富貴,遛狗狗的人們也都衣著光鮮,而那些散落河濱的餐廳顯示氣質非凡,我這身衣服都不好意思推門。</b></h1> <h1><b>想著能否偶遇貴大俠的 Lady May… ??</b></h1> <h1><b>搞得像博物館似的,其實就是家餐廳</b></h1> <h1><b>在曼哈頓給自己定位的坐標,在某街和某大道交匯處</b></h1> <h1><b>打印火車票,在美國一般去 Staple 或 Fedex。<br /></b><b>旅館旁邊有Fedex,從打包到付款基本是自助,有一、兩個工作人員。這個電腦俺不會用,登不上郵箱,請工作人員幫忙,小哥也搞不定,干脆讓我在手機把郵件發給Fedex的官郵箱,他給打印出來了,還不收錢。</b></h1><h1><b>人品啊!</b></h1> <h1><b>朋友請看百老匯音樂劇<br /></b><b>認真地 " 著華服,抹輕粉 " , 在紐約深秋日落后的冷風中走去劇場。同伴穿著牛仔長褲來了,劇場里有盛裝的也有夾克、運動鞋的,好心塞 ?? 散場快 11 點了,毅然打車回家,不想凍死在曼哈頓。</b></h1> <h1><b>8點開始,剛好吃完晚飯<br /></b><b>西貢小姐</b></h1> <h1><b>演出中禁止拍照、錄像</b></h1><h1><b>舞臺、燈光、音樂、演員都很棒??</b></h1><h1><b>喜歡這種音樂劇,能聽懂歌詞</b></h1> <h1><b>花絮:中場休息去洗手間,第一次看到男廁所排隊??</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手游|
邯郸市|
鹤庆县|
彭阳县|
沂源县|
华安县|
平谷区|
民乐县|
威海市|
龙井市|
英超|
封丘县|
灵寿县|
获嘉县|
岳池县|
鸡泽县|
盐城市|
城口县|
香港
|
清流县|
天峻县|
盖州市|
荆门市|
曲松县|
灯塔市|
壶关县|
泰兴市|
全南县|
桑植县|
色达县|
娱乐|
通渭县|
扎鲁特旗|
高唐县|
开江县|
宜都市|
资中县|
宁远县|
开化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