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最近,芳華二字成為熱詞,源于馮小剛執導的一部電影的熱播。它引爆了我們這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借助著早已泛黃的照片,我整理了這個圖文像冊,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把我們帶回曾經的芳華。</h3><h3> 在畢業即將35年之際,我把它作為新年禮物贈與同學們,作為曾經的青春記憶。當我們在感嘆著芳華已逝的同時,愿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境仍初心不改。并祝大家年年歲歲,幸福安康!</h3><h3> 時光倒流啦!1979年的我們,跨過了高考這座獨木橋,搭乘著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的時代列車,進入到貴州農學院植保79級。可別瞧不起這個有著耄耋歷史的"農門"院校哦!當年高考的錄取率只有5%,所以我們也應該算得上那個時代的優秀青年了,為優秀的我們??一個。</h3><h3> 瞧, 這是唯一的全班照。</h3> <h3>在農業院校里,女生不算太多,這是全班14個女同學的合影。</h3> <h3>7朵金花,我們寢室的全家福。</h3> <h3>逐一的報到和亮相。</h3> <h3>只可惜毛毅同學已英年病故了,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h3> <h3>我們寢室,就差我一個。</h3> <h3>對面寢室的女同學,缺了高美女和蕓美女。</h3> <h3>系里的歌詠比賽獲獎了,班歌是"希望的田野上",作為領唱的我,很自豪嘞!</h3> <h3>參加學代會。</h3> <h3>系里的代表合影。</h3> <h3>女代表來一張。</h3> <h3>兩個寢室的同學。</h3> <h3>運動場上的合影。</h3> <h3>昆蟲是我們的專業課,所以我們會經常去松柏山水庫,花溪附近的山頭釆集標本。</h3> <h3>班里組織活動,到森林公園。</h3> <h3>那時的花溪公園,現在完全變了模樣。</h3> <h3>我和琳豐同學在花溪公園里晨讀,光影斑斕,是不是很有意境。</h3> <h3>呵呵!看看當時的我們仨,就已經是超級"車模"了。</h3> <h3>校運動會上,我們為男同學加油。</h3> <h3>開完運動會來一個合影。</h3> <h3>去老師家開家庭音樂會,照片上正面的女孩是一個來自黔東南的美女師妹,畢業后也再沒有見面。</h3> <h3>學校的西門,現在已經找不到這個門頭了,除了同學的像冊,只有在貴大圖書館的校史里才能看到它。</h3> <h3>記得大四那年剛放寒假,雪好大哦!校園里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我和同寢室的二蘭在雪人前留影。</h3> <h3>我和當時學校同級被譽為"鄧麗君"的萬同學合影。</h3> <h3>再加一個同級土化的田美女。</h3> <h3>她曾經是我們寢室的同學,因病修學了。</h3> <h3>我們班有四個博士,其中有三個美女,她就是其中之一,芳華之年的她是不是很有明星范哩。</h3> <h3>學校的校花,好多同學都認識,我們喜歡一起參加院里的文娛活動,畢業后再也沒有見到過她。</h3> <h3>剛剛畢業時的小聚,在當時的金華湖,今天成了貴陽很知名的觀山湖公園。呵呵!我怎么覺得抱吉他的應該是旁邊那位交叉著腿,用園林藝術扮靚著我們生活的城市,真正有著藝術細胞的高同學哩!</h3> <h3>愚同學帶上女朋友鳳來參加聚會。</h3> <h3>工作了,邱同學分配到農研院,我們去看望他,不知是誰讓我們擺著ps搞"科研"。</h3> <h3>彩照時代來臨了,我們有了更加多彩的記錄方式,這是我們曾經的校園,現在的貴卅大學南校區,在不斷的改造和建設中已經變了模樣。</h3> <h3>學校的前身為1941年12月成立的國立貴州農工學院,繼后的1942年8月以此為基礎成立了國立貴州大學,1954年貴州農學院從貴州大學獨立岀來,于1997年和貴州大學牽手合并進入全國211工程的高校行列。我們讀書期間,學校仍保留了部分國立貴州大學時期的老建筑,這些墻體斑駁很有歲月感的老建筑讓學校顯得寧靜、端莊和厚重。</h3> <h3>工作以后,我們在財經學院李大姐家門前的合影。</h3> <h3>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交通比較落后,信息渠道單一,文化生活也很單調。周末,我們約上同學去黔靈公園登山游園,就是很開心的娛樂方式了。瞧!三個女博士之一的高美女,吃西瓜的樣子也很知性。</h3> <h3>日子好快哦!我們都有了新的角色,父親和母親。</h3> <h3>時光荏苒,再次見面時,前圖中的兩位小盆友,已經長成了大帥鍋。</h3> <h3>10年后的同學會。</h3> <h3>也成了我們下一代的聚會,他們今天正值芳華。</h3> <h3>呵呵!芳華中的孩子們到了上大學的季節了!這是2009年中秋節,何同學率全家帶著月餅到廣州大學城的華工看望我在那兒上學的兒子,博士叔叔和倆個孩子一塊兒放風箏。</h3> <h3>因為孩子在那邊上學,為我與粵同學見面創造了機會,這是2010年我在深圳李大姐家小區與她的合影。</h3> <h3>完了還在她女兒的鋼琴上敲上一把,同行的自然還有熱心腸的何同學。</h3> <h3>岀自"農門"的同學們,工作大多都與農有關。我借看望孩子之機,參觀了華南地區最好的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就是何同學執教的地方,也是向同學獲得博士學位的學校。</h3> <h3>記得2003年我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原來的浙農大))參加歷時3個月的學習培訓,見到了在此攻讀博士學位的同級土化專業的朱青同學(曾經和邱同學是同事),在揚州的瘦西湖被班里四個博士中唯一的帥鍋杜同學接到家中,他是作為人才被引進到揚州大學的。</h3> <h3>30年后,黔地交通飛速發展,也促進了城際之間同學的交往互動。在黔北同學的熱情邀請和周到安排下,我作為中轉聯程,在粵同學乘著高鐵返鄉,來到遵義湄潭的永興茶場、師弟的玫瑰園和鳳崗仙人嶺等。濃濃的同學情誼,再次定格在多彩的影像之中。</h3> <h3>滿眼皆綠的永興茶場,熱情的同學和家屬們,讓長期工作和生活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珠三角區域的同學們興奮不已。</h3> <h3>置身于茶海之中,手牽著手,舞動??情,仿佛重返我們的芳華。</h3> <h3>三個美女的亮相,左邊的蕓同學和我從同一所中學走進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個班。就在相冊發給大家之前接到她報喜的消息,說自己在這個歲末欣喜地榮升外婆了。呵呵!必須祝賀我們班這個在新年到來之際趕來報道的幼小生命,她讓曾經芳華的生命又進行了一次新的輪回。</h3> <h3>在"委員長"的組織下,我們參觀了黔茶文化,了解到許多和??文化有關的知識。我們有感而發,人生如茶,其間的苦澀和香醇需要時間和歲月來品味。</h3> <h3>湄潭的早晨,在薄霧中就像一副水墨畫卷,我們一行同學成了畫卷中的主角。</h3> <h3>遵義的湘江河畔也很美。</h3> <h3>我們來到仙人嶺,看仙境,喝仙茶,吃仙食,記得戴同學的靚車在院子里被其它游客倒車碰傷了,我們都有點心痛,他卻說沒事。</h3> <h3>離遵之前,再來一個團聚,一直因公脫不開身的賀同學終于趕來了。我們在班歌《希望的田野上》結束這次溫暖的聚會,同級的翁同學和81級的小芳也來助興,小芳妹妹有感而言:"時間過得好快哦!我怎幺覺得一切恍如昨天"。</h3> <h3>2017年2月,在海南的瓊海與曉瓊同學及同系同專業的美女師姐康同學相遇,我們一起共敘學校的芳華往事,過了一個愉快的3.8婦女節。</h3> <h3>82級的師妹小夏,是農業廳的業務骨干,也是何班長的同事。我們兩家的孩子一直是小學和中學最要好的成長伙伴,今天她的兒子從北京回來舉行婚禮,我也起了個大早前來幫忙和助興。</h3> <h3>瞧,兒子作為好哥們的伴郎,成為一對新人的背景。</h3> <h3>這是她們班的同學(82級植保),好有團隊精神哦!天不亮都趕來幫忙張羅,80級的師弟李毅同學也以家屬身份融進低年級的團隊之中。</h3> <h3>呵呵!師姐我的兒子結婚了,她也和遠道而來作為同學代表的兒子一道前來祝福。感謝大學這個平臺,給我們兩家兩代人帶來共同成長和生命中相伴而行的緣分,還有林學同級的廖同學,主動聯系幫忙籌備孩子的婚禮,至今讓我心存溫暖。</h3> <h3>也要謝謝我的同學們,你們的祝福也被攝影師定格在鏡頭之中。今天的新郎,還曾經到遵義給委員長的女兒當過伴郎哩!孩子們因上一輩帶來的生命關聯,永遠的記錄在生命里程的時光里,祝他們健康向上,永遠幸福!</h3> <h3>2017年新春,三個美女博士之一的何同學來訪,真是有朋自羊城來,不亦樂乎!</h3> <h3>我們一同去觀山湖公園賞梅。</h3> <h3>今年8月,受80級師弟喻理飛之托(貴陽市政協副主席,貴州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為母校撰寫文史版校史,見到了年逾8旬,始終以"位卑未敢忘憂國",努力辦好高等教育為使命的老院長梁宗琦老師。傾聽他講述親歷母校發展變化,以及和貴州大學牽手合并,整合資源組建貴州高校航母,使母校進入211工程院校的歷史故事。校史的撰寫,還得到了原農學系主任揚昌達老師在提供親歷素材上的熱情幫助,以及貴州大學生命科學院鄒曉教授茌資料查閱工作上的大力支持(他是我們系劉愛英老師的研究生)。平凡之輩的自己能為母校盡點綿薄,很是欣慰。</h3> <h3>今年,我的"三同"(同年同月同日生)吳同學結束在蓉城的職業生涯返鄉了,我和她相約來到登高云山公園,參觀小文同學的工作成果和班里的藝術家、書法家加林同學的書法作品。</h3> <h3>最近,我和當年分在一個地方的同校姐妹聚在一起小敘了一下,大家認識嗎?</h3> <h3>曾經也是學校的文藝愛好者,現在是小文和胡同學的同事。</h3> <h3>就在今天早晨我結束此篇之際,接到了揚昌達老師傳來的這張照片。祝揚老師、劉老師二老健康長壽,幸福安康!照片上除了熟悉的老師,還有曾經的同學,左一美女是我們班的,還有照片中間有同級土化的那個小琴美女,以及現在東北某省煙草系統任職的揚俊同學。</h3> <h3> 同學們!從我們相識在芳華起,生命的軌跡至今已在不知不覺中淌過了39年。今天的我們,生理的芳華巳越來越遠,心理和精神的芳華愿永遠常駐。我們接受著芳華之年和每一個生命歷程中所有主動和被動選擇及努力的結果,順其天命,安之我身,淡泊于心,珍惜當下,篤定前行。</h3><h3> 感謝芳華之年的遇見,給我們的生命增添了如此豐富的內容。2017舊歲即逝,2018元日將啟,不是一直都很喜歡唱歌么!來一句吧!"祝福我的人,我祝福你一生,不管我們明天會不會相逢…………"。如果生命的緣分依然持續,來年和以后的歲月中再相見吧!愿生命不息,故事不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永兴县|
西和县|
亚东县|
桃园市|
和林格尔县|
鹿泉市|
临西县|
调兵山市|
通渭县|
新沂市|
双鸭山市|
宣化县|
托克逊县|
湾仔区|
梧州市|
延安市|
万全县|
芷江|
龙门县|
蛟河市|
拉萨市|
澄迈县|
朝阳市|
洛川县|
桐城市|
华坪县|
徐州市|
旬邑县|
孟州市|
承德县|
西乌珠穆沁旗|
广灵县|
黄梅县|
平罗县|
泾源县|
封丘县|
房产|
昆明市|
铜山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