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有些事情</b></h3><h3><b>現在不做 永遠不會去做</b></h3><h3><b>因為時間有限</b></h3><h3><b>有些風景</b></h3><h3><b>現在不去體驗 永遠沒有驚喜</b></h3><h3><b>因為生命有限</b></h3><h3><b>騎行滇藏</b></h3><h3><b>身體的苦旅</b></h3><h3><b>視覺的盛宴</b></h3><h3><b>每一位有毅力走完川藏線的朋友都值得尊敬</b></h3><h3><b>都是勇士</b></h3> <h3>6月14日第12天,左貢-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八宿縣。</h3> <h3>邦達鎮,北上就去昌都,317國道,繼續西行就是318</h3> <h3>大名鼎鼎的怒江72拐,之前一路順風在這里有些大意了,過一個彎的時候車速有點快,加上路上有貨車為了冷卻剎車片撒的水,不敢急剎,摩托直接沖對面車道上了,好在對向車道沒車,否則還是相當危險的。</h3><h3>“怒江72拐”從最低點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點業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盤旋下降至邦達鎮海拔4100米。長約12公里。作為川藏南線必經之路,對許多騎手或車手來說,正是因為它的險,才更具有挑戰價值,每年從這路過的行人無不對這條路充滿感嘆。</h3> <h3>芒康縣山坳里的如美村,山上寸草不生,山下大江奔流。</h3> <h3>山石那邊,就是怒江橋,還屬軍事重地,嚴禁拍照,單向通行,武警把守,在峽谷最窄處修建。</h3> <h3>藏小驢</h3> <h3>景色美得讓人窒息</h3> <h3>最藍的天</h3> <h3>這應該是我認為的藏式民居的樣子</h3> <h3>圣潔的雪山與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可以凈化心靈</h3> <h3>于是在河邊小歇一會兒,欣賞一下美景,思考一下人生</h3> <h3>朝圣者</h3> <h3>然烏湖畔</h3><h3>藏語稱然烏錯(錯是藏語湖的發音),位于昌都地區八宿縣境內西南角,距離縣城白馬鎮約90千米的然烏鄉。由于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h3> <h3>然烏湖的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構成了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它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h3> <h3>然烏湖之晨</h3> <h3>6月15日第13天,八宿-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366公里。</h3><h3>林芝的確是塞外江南,山清水秀,氣候宜人。</h3> <h3>空氣濕潤,氣候宜人</h3> <h3>新修的通麥特大橋</h3> <h3>圖片和雜志上不知看了多少遍的通麥老橋</h3> <h3>通麥天險的新橋和老的拉索橋,前年從這里走還是單邊放行,路上全是爛泥,有二三十公分厚,好多轎車都需貨車馱過去,也誕生了新行業,背車,拉過一輛轎車,五公里收費300元,至新橋通車始畢,一個新橋連一隧道,通麥天險在2016年成為歷史,川藏線很多險地已變通途,對旅行者來說,少了七分挑戰,卻多了十分安全。</h3> <h3>天眼</h3> <h3>老當益壯</h3> <h3>勇者無懼</h3> <h3>左上,右上然烏湖畔的飯館和老板,左中最左邊是糍粑,和我們的炒面差不多。</h3><h3>左下一路沒喝酒,林芝開開戒,喝一杯青稞酒,和咱們這里米酒口味差不多。右下住林芝,海拔2600,也是一路住宿最干凈的地方,睡一晚,明晚就住拉薩了</h3> <h3>6月16日第14天,八一-拉薩。</h3><h3>中午在路邊煮泡面吃。</h3> <h3>摩旅之家</h3> <h3>歷時14天,行程4300公里,經5省,拉薩,我來矣</h3> <h3>6月17日第15天,拉薩休整。</h3><h3>趕往布達拉宮的路上,一位老者在維護轉經筒。轉經筒又稱“嘛呢”經筒,與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關,藏傳佛教認為,持頌真言越多,越表對佛的虔誠,可得脫輪回之苦。</h3> <h3>四面八方趕來的朝圣者。</h3> <h3>白塔。藏族地區是當今世界上擁有佛塔最多的一大佛教圣地。長期以來,由于藏族佛教徒以造塔作為一種修德積福的途徑,無論僧俗都熱衷于建造佛塔。佛塔作為一種象征寶物,供信徒頂禮膜拜;同時又具有威懾力量能夠壓制一切邪惡力量的神圣之物,供藏族信徒們祈禱求助。</h3> <h3>布達拉宮坐落于拉薩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h3> <h3>側面拍布宮</h3> <h3>見證愛情</h3> <h3>面具,藏語中稱“巴”,主要用于各種民間表演活動,它與人們日常生活、勞動、娛樂有著直接的關系,遍及西藏各地。西藏面具是從宗教藝術派生出來的一種工藝品,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戲面具和民間歌舞說唱面具。由于地域的差異,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呈現出多姿多彩、對比強烈形式各異的特點。</h3> <h3>夜幕下的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h3> <h3>到達了此行的目的地,反而感覺非常的空虛,不知下一步干什么,覺得怎么都沒勁,布達拉宮更是一點進去的想法都沒有,在拉薩住了兩天,同行三友要去珠峰大本營,我也不想去,也不想走經典的青藏線回,第三天一早告別睡夢中的他們,決定走滇藏線去昆明。</h3> <h3>6月18日第16天,拉薩-林芝市林芝縣魯朗鎮。</h3><h3>米拉山,拉薩的屏障。昔我來思,晴空萬里;今我往矣,雨雪霏霏。</h3> <h3>歷盡千辛萬苦下來米拉山,工布江達縣吃碗面。</h3><h3>正所謂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h3> <h3>山上小雪,山下卻是這樣子。由于西藏高原奇特多樣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氣環境以及天氣系統的影響,形成了復雜多樣的獨特氣候,這就是區域氣候以及垂直氣候帶。</h3> <h3>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讓你都懷疑剛剛是否真的經歷過小雪</h3> <h3>夜幕中的魯朗<br></h3><h3>魯朗意為“龍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庫”之美譽。至今民間流傳著“到了工布魯朗,會忘記自己的家鄉”的贊譽。這里是“東方瑞士、西藏江南”,冰川、雪山、峽谷、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種景觀并存的人間圣地,作為雪域高原的神奇凈土,這里擁有世界不可多得的頂級旅游資源。</h3> <h3>6月19日第17天,魯朗-八宿。</h3><h3>來去匆匆,剛從這里路過三四天,但有些景色好像從未見過</h3> <h3>318國道不愧為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盛譽的“中國人的景觀大道”。起點為上海人民廣場,途經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四川、終點為西藏聶拉木縣樟木鎮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是中國目前最長的國道。</h3> <h3>因其橫跨中國東中西部,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山地、高原景觀,包含了江浙水鄉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觀,擁有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一路的驚、險、絕、美、雄、壯的景觀。</h3> <h3>藏哥兒的卡車,裝飾的花里胡哨</h3> <h3>夜宿八一鎮,山東賓館。巧了店主是昌樂人,兩口子每年春天來這里,冬天回家,見到老鄉,不勝唏噓。一定要晚上請我吃飯,一路上吃得最香,蔬菜最多的一頓晚飯。西藏,蔬菜的價格遠高于肉類。</h3> <h3>6月20日第18天,八宿~昌都市芒康縣,361公里。</h3> <h3>怒江明洞</h3> <h3>瑪尼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邪朵幫”。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h3> <h3>瑪尼堆也被稱為“神堆”。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種吉祥圖案,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杰作。</h3> <h3>難忘的一天,七十二拐,5130米的東達山,川藏線最險(沒有之一)的覺巴山段,盡在今天這361公里中。雨雪一路相伴,頭盔里滿是霧氣,打開又太冷,路面濕滑,尤其是覺巴山,海拔不過3900米,路險坡陡,去時還好,回來走外圈,深不見底的懸崖就在身邊,還缺護欄,和大貨會車時,真擔心一頭扎下去,我這20年駕齡的老司機也騎到腿軟,再也不想走第二次了。</h3> <h3>來時心驚膽戰的覺巴山,哥們又走了一遍</h3> <h3>過覺巴山后,一路上坡,天色昏暗,一路中雨。摩托只能以二擋慢慢爬,忽然發現后邊兩藏民一路尾隨,過了一個小村之后,路上只有我們兩車,他們加大油門,越來越近,昏暗曠野,油門聲響徹山間,我并不知有無惡意,不敢被他追上,加大油門,一路狂奔,好不容易二擋沖起車來,一加三擋就跑不動,立馬減二檔,油門轟鳴,卻只見聲響不見遠,他車載兩人,卻也追不上,就這樣跑了足有20分鐘,看后邊已經無人,停下車穩穩,自己車油門一減,只聽嘩嘩雨聲,瞬間,熟悉的油門轟聲又從后邊傳來,馬上又加大油門狼狽而逃,再不敢停車,翻山到達芒康,入住酒店。</h3> <h3>6月21日第19天,芒康-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h3><h3>行走在天地之間的感覺</h3> <h3>今天就要告別西藏,進云南了,目的地香格里拉,出發。</h3> <h3>順國道214線一路向南,比起318上的喧囂,這里就恬靜許多了,霧氣彌漫,道路潮濕,小心翼翼,一路慎行。</h3> <h3>318線,214線山高路險,就是不停的翻山,而所有的縣城都在山腳下,臨河而建。</h3> <h3>看,在我的腳下,就是進云南的第一城 德欽</h3> <h3>德欽城郊,摩托鏈條需要緊一下,點上餌絲,車推到旁邊一摩托修理部,師傅嫻熟的緊好,我問多少錢,師傅一擺手,小事,不要錢,點贊</h3> <h3>天高氣爽,一路高歌,直奔香格里拉</h3> <h3>香格里拉夜色</h3> <h3>6月22日第20天,香格里拉-云南省麗江市,180公里。</h3><h3>據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h3> <h3>香格里拉一路去麗江的路上</h3> <h3>雖與西藏不同,卻也絕美之至</h3> <h3>油菜花田</h3> <h3>麗江,故地重游</h3> <h3>風花雪月啤酒配個回鍋肉,巴適</h3> <h3>6月23日第21天,麗江-大理。</h3><h3>大理古城去過了,對我無甚新意,旁邊山里找了個小寺廟逛逛,靜一靜。</h3> <h3>保和寺門外遠眺洱海</h3> <h3>往昆明進發,結果320國道修路,一路塵灰暴土。經過彌渡大約下午5點到達楚雄彝族自治州,離昆明還有100多公里,夜宿楚雄。</h3><h3>左上倒掛金鐘,右上波斯菊,高原地區也泛稱格桑花。</h3> <h3>6月24日第22天,大理-昆明。</h3><h3>早上去昆明,320國道依舊修路,而且還臨時封閉了。問何時通:被告不知。等了大半小時,當地車輛紛紛尋路而去,只剩我孤零零得我獨自等待。而旁邊就是昆大麗高速入口。那就怪不得我了,生平第一次騎摩托上了高速,110公里一個半小時,距離昆明10公里下高速。</h3> <h3>目的地到了,該返程了,先找了一家物流,把陪伴了22天的小伙伴發回家,車況真不錯,一路近6800公里,僅僅換了一次機油,緊了兩次鏈條。</h3><h3><br></h3> <h3>再見昆明。火車6月25日早7點開,27日凌晨4點到站,歷時45小時。</h3> <h3>凌晨四點,回我大青州。</h3> <h3>結束了,再美好的旅行都有這一天。</h3><h3>川藏進,滇藏出。起于青州,止于昆明。</h3><h3>歷時22天,6797.5公里。</h3><h3>很累,但很滿足,</h3><h3>按自己的意愿,</h3><h3>做喜歡的事。</h3><h3>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h3><h3>每天都在填補人生空白。</h3><h3>由衷說一句,</h3><h3>好車配老司機</h3><h3>真的很重要!</h3><h3>感謝親朋好友一路陪伴與鼓勵!</h3><h3>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安阳县|
锡林郭勒盟|
凤山县|
蒲城县|
奈曼旗|
甘洛县|
双城市|
吐鲁番市|
柞水县|
准格尔旗|
黄冈市|
阿合奇县|
静安区|
阿尔山市|
灌云县|
黔江区|
简阳市|
华坪县|
陆良县|
军事|
鲜城|
天镇县|
赤城县|
富民县|
丹寨县|
乐业县|
通城县|
广丰县|
缙云县|
镇赉县|
云林县|
玛沁县|
马山县|
垦利县|
铁岭县|
维西|
察雅县|
新余市|
丰镇市|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