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1970年10月從解放軍25醫院選調了部分優秀的醫務人員,來到甘肅平涼組建成新的解放軍第六醫院。同年12月100多名新兵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了六院,開始了在六院的工作、學習和生活。</h1><h1> 當時的平涼貧困而落后,人們說,平涼是一條馬路兩座樓,一個警察看兩頭,一個公園兩只猴(當時柳湖公園還真有一個全國最小的動物園,里面就養了兩只猴子,好像還有幾只鳥)。</h1><h1> 醫院更是破舊不堪,設施落后,醫療及住宿條件都很差。新兵經過新兵訓練,野營拉練,衛生員訓練……有的分到了病房,給病人打針發藥,護理病人,還有一部分新兵就輪流到炊事班、洗衣班、果園……幫廚做飯,喂豬種菜……充實了醫院的力量,給醫院帶來了生機活力,也改善了大家的生活。</h1> <h1>1997年時的解放軍第六醫院大門(我們剛到六院時,大門可沒這么‘豪華’)</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解放軍第六醫院黨委委員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軍第六醫院所以上干部留影</span></p> <h1> 我們的女兵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h1> <h1><font color="#010101"> 短短幾年,我們在上級的領導和支持下,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們的口號是‘革命戰士一塊磚,東西南北任黨搬’,‘有十分力不出九分九’,我們參加醫院的建設,搬磚、和水泥……建起了病房樓和單身樓,改變了大家的住宿條件,院容院貌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們下部隊,下農村,巡回醫療,采挖中藥,送醫送藥,把黨的溫暖送到官兵、社員心中。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我們參加部隊軍事演練,組織野營拉練,把我們的意志鍛煉得更加堅強。</font></h1> <h1> 那時天天都要出早操,時不時要搞緊急集合。 </h1><h1> 有一天晚上緊急集合,行政助理員點名,一名剛剛結婚的軍醫很快就到了,有人就遲到了,助理員就說,‘人家新郎都到了,你這個老郎還遲到,你也太不像話了’。我們聽了都哈哈大笑。<br></h1><h1> 一天出早操,跑步后領導講話,他說,‘以后都要按時出操,出操很好嘛,既鍛煉了身體,還可以多吃一個饅頭’,這時隊列里傳出一個聲音‘我不想多吃那個饅頭’,領導很生氣,說‘解散’!</h1><h1> 拉練時有次吃包子,挺大的包子,有個助理員一頓就吃了18個,他說‘你說怪不怪,肚子也知道吃公家的包子,我在自家就吃不了這么多’。</h1><h1><br></h1><h1>我們在六盤山上野營拉練</h1> <h1>拉練途中</h1> <h1>拉練途中和社員交談</h1> <h1> 醫院組織醫療隊到長慶油田巡回醫療,并搶救一名遭遇車禍的指戰員。在搭建的木板房里,醫術高明的兩位醫生還給一名社員做了手術,摘除了一個雞蛋大小的甲狀腺瘤,鄒醫生是O型血,還給這名社員獻了300毫升血,連句謝謝也沒聽見,級別最高的張醫生給鄒醫生買了一只雞,結果被我們幾個女的吃掉了,現在想想都怪不好意思的。</h1> <h1>和搶救的部隊傷員家屬合影</h1> <h1> 那個年代,雖然物質生活很貧乏,但我們的精神生活豐富多彩,黨團活動也搞得生動活潑。休息時間,我們都組織團員青年學雷鋒,做好人好事,幫灶,打掃公共廁所等。</h1><h1> 團日我們就組織團員青年去爬崆峒山、坐飛機等各種活動。平涼有個空軍航校訓練基地,因為空軍是藍褲子,我們在下面管他們叫‘藍腿子’,當年沒幾個人坐過飛機,雖說是‘雙膀子’飛機(那種安二飛機)我們也很興奮地坐了上去,好賴咱也坐過飛機啦。那天飛行員們訓練五分鐘一個起落,就是起飛,降落,再起飛,再降落……,他們要飛好幾個起落,把我們暈壞了,搶飛機上的桶吐得一塌糊涂,想下也一時下不來,以后再請我們去坐飛機我們都不去了。不過我們醫院的好多姑娘都嫁給了‘藍腿子’,而且大都過得很幸福。</h1><h1> 小新兵都單純可愛,大家無話不說,有一天,一個小兵說,她什么車都坐過,三輪車、大卡車、公共汽車,還坐過小轎車……,另一個也不甘示弱,那我還坐過架子車呢。這時一個小兵炫耀地說,過去我爸常給我買好吃的,我吃過江米條、三刀蜜、沙琪瑪……,有一個就問,那你吃過‘米田共’嗎(大糞的‘糞’字繁體字就是米和共中間還有一個‘田’)?這姑娘想了想堅決地說‘吃過’!</h1><h1> 醫院對新兵也很關心,院務處長經常在會上告誡我們要注意安全,他說,如果不注意安全出了事‘你爸哭,你媽哭,國家受損失,自己受痛苦’(為引起我們的重視,他把痛苦的‘苦’字高出半個音,還要延長幾拍),以后我們一見他,就學他的陜西話悄悄地說,你爸哭,你媽哭……。</h1><h1><br></h1> <h1>共青團員們在崆峒山上</h1> <h1> 柳湖公園始建于宋神熙元年(1068年),同治初年毀于兵亂。同治十二年(1873年)陜甘總督左宗棠駐兵平涼,再次修復,名為柳湖書院,并親書‘柳湖’匾額。‘柳湖晴雪’是昔日平涼八景之一。公園里還有天然暖泉一眼,久負盛名。</h1><h1><br></h1><h1>我們最愛到柳湖公園照相啦!</h1> <h1>2003年10月我們又來到了柳湖公園。注意看,匾額‘柳湖’二字是左宗棠親筆所書。</h1> <h1> 當年我們都在柳湖公園這棵著名的歪脖子樹上留過影。看,秀光又坐上去了。</h1> <h1>在六院果園里留影</h1> <h1>戰友情深</h1> <h1> 醫院加強醫療業務建設,醫務人員也參加各項技術培訓,派出業務骨干到北京、上海等地進修、學習,大大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當時醫院的醫療水平在平涼地區名列前茅。</h1><h1> 在做好臨床醫療工作的同時還開展科研攻關,當時寧夏固原地區的已婚婦女子宮脫垂患病率很高,我院研制的‘當明注射液’有非常顯著的療效,榮獲了科技進步獎。</h1><h1> 1977年5月11日平涼縣十莊大隊43名社員嚴重燒傷,大多數傷員燒傷面積60%以上,三度燒傷30%以上,有的傷員燒傷面積達98%、三度燒傷80%以上。其中傷情最重的23名傷員送到我院搶救。</h1><h1> 在上級衛生機關的組織協調下,十幾所部隊和地方醫院的70多名醫務工作者,還有四軍大的汪良能教授帶領兩名醫生參與搶救,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救治,傷員基本痊愈,我們的醫務人員用自己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譜寫了一曲擁政愛民的贊歌。當時在全軍燒傷界傳為佳話。</h1><h1> 我們傳染科的護士長陳燕明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為了搶救一個傳染病人,她脫了鞋跳上病床進行口對口呼吸,她還把一個中毒性痢疾的患兒抱在懷里喂奶……。他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他們又是偉大的白衣天使。</h1><h1> 在繁忙的工作中也有幽默的話題,有一天早晨交班時,一個值夜班的醫生說,‘病人哼哼哼,病情鬧不清,自述是發燒,體溫又不高’(醫生是陜西人,要用陜西口音念啊),這是遇到了疑難雜癥啦?趕快查書呀。</h1> <h1>外科合影</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手術室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藥局在業務學習</span></p> <h1>檢驗科合影</h1> <h1>放射科人員合影</h1> <h1>歡送戰友</h1> <h1>院務處合影</h1> <h1> 我們管炊事班的班長叫小林子,他濃眉大眼,用今天的話來說,帥哥一個,當年看完舞劇《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后,他常常舉著大飯勺從鍋臺上用‘倒踢紫金冠’的動作跳下來,他說他是從奶奶廟的供臺上跳下來的,嘴里還唱著喜兒唱的‘要想逼死我,瞎了你眼窩……’。有一天我親眼看見他把掉在磚地上切成小塊的豆腐拿起來又放到鍋里,我說,臟了,得洗洗,他說,‘洗啥,不干不凈,吃了沒病’。</h1><h1> 炊事班還有一個安師傅,開飯時,他端著一大盆湯用平涼話拉長音調高喊著‘青龍過江’,拿著碗跑過去一看,一盆倒了點醬油的清湯上漂著幾截蔥段。有時我們問今天吃啥菜,他說‘鞭打紅娘’,我們就知道了,又是胡蘿卜炒粉條……。</h1><h1> 那會一周吃幾次撈面,大盆放在食堂地當間,我們呼地一下圍了過去,能圍好幾層,里面的得蹲著,第二層從前面兩個人的肩膀中間伸進胳膊下筷子,動作要快,技術要高,千萬不敢猶豫,拿著筷子就撈,技術稍差一些,面條就掉到前面人的身上啦,后面的還說,快點,快點,幫我也撈一碗,有的一碗還沒撈上,有人竟然已吸溜進去了一碗,又來撈第二碗了,男兵也不謙讓,有次把一個女兵的無沿帽都擠掉進了面盆……簡直就是‘戰斗飯店’啊。</h1><h1> 一天下午吃的是包子,綠豆稀飯,我打上包子后,不知朝哪看,一下就絆倒爬在了放在食堂地中間的稀飯大盆里,兩手、兩腿在盆外,無沿帽也不知到哪去了,幾個人趕緊把我扶起來,問燙著了沒有?幸虧當時穿的絨衣、絨褲,把我送回宿舍,我走后,炊事班的把這盆稀飯端了回去,過了一會,軍醫班的學員下課了,又把那盆稀飯端了出來,他們喝了后才知道這回事,很是生氣。</h1><h1> 有的新兵養豬,有一天看見她們就順便問了一句,你們干啥呢?她們說,我們給豬做手術呢,把豬閹了,看它們還亂搞男女關系。</h1><h1><br></h1><h1><br></h1><p><br></p> <h1> 我們可愛的小兵在炊事班幫廚做飯,她像不像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芳?悄悄地告訴你們,這張照片是我照的,嘿嘿!</h1> <h1> 醫院經常組織排練文藝節目,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h1> <h1>六院文藝宣傳隊合影</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院女子籃球隊,當年代表26分部打遍26分部所轄部隊無敵手。真牛啊!</span></p> <h1>1996-04-20蘭州戰友聚會</h1> <h1>1996-10-12西安戰友聚會</h1> <h1>2000-05-02江浙一帶戰友聚會</h1> <h1> 2003-10初部分六院戰友在平涼聚會,看望傳染科老主任、老前輩王萬傳主任</h1> <h1> 六院撤銷后,院內環境已今非昔比,我們參與蓋的先為病房樓、后為宿舍樓也破舊不堪。就這樣大家還跑上樓到處看看,我和某某住過這間,那間是誰住過的……。</h1> <h1> 看著熟悉的院內環境,心里多少有些失落</h1> <h1> 我們和留在六院的張醫生以及過去的老職工敘談,幾十年不見了,他們還能叫出我們一些人的名字,給我們反映他們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他們家徒四壁,生活很清貧,我們忍不住熱淚盈眶。</h1> <h1> 我們要離開平涼了,在平涼汽車站留影</h1> <h1>王萬傳主任拄著拐棍親自來汽車站送我們,他傷心難過,舍不得我們離開</h1> <h1>我們都哭了,不知何時才能再見……</h1> <h1> 戰友們一次次見面相聚,每一次見面都不可再復制</h1> <h1> 我們的戰友葛竟在國外生活多年,他始終忘不了平涼六院,他回國時專門去平涼看看六院。他說,六院是他走上社會的起點,在這里他度過了美好而難忘的時光。衷心地感謝六院給予他的一切。</h1> <h1>2008年4月于北京戰友聚會</h1> <h1>2011年9月于西安戰友聚會</h1> <h1> 這四位大個子是當年手術室的骨干,六院籃球隊的主力。我老想,她們為什么那么高呢?我為什么這么矬呢,除遺傳和先天因素外,她們很小就當了兵,正在長身體階段,六院的伙食養育了她們,有的人當兵后就長了幾十厘米呢,不服不行呀。</h1> <h1> 會務組的戰友們精心編排制作的精美的《戰友聚會紀念冊》</h1> <h1>戰友相見分外高興</h1> <h1> 2015-05-23戰友們又一次匯聚到我們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崆峒山下、柳湖之畔——平涼,戰友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憶往昔,敘友情,看今朝,抒豪情,共同度過了難忘而美好的時光。</h1><h1> 最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戰友張亞力每周做三次腎透析,還從銀川來到平涼,和戰友們相聚,她還乘車到了崆峒山……祝我們的戰友亞力早日康復!</h1><h1> </h1> <h1>張主任向聚會致詞</h1> <h1>戰友們放聲歌唱</h1> <h1>張獻平給戰友們贈送了100多幅書法精品。</h1> <h1>又一次爬上了崆峒山的‘天梯’</h1> <h1>1999年3月12日軍區及聯勤部首長接見六院干部,宣布撤銷解放軍第六醫院的命令</h1>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8-08解放軍第六醫院的營區已成為房地產商的開發地盤。</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時間的推移,除了我們六院的戰友們,漸漸地人們就不會知道這里原來還有一所解放軍第六醫院,醫院里還有一群為指戰員和人民群眾救死扶傷的部隊醫務工作者……,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六院,永遠不會忘記六院的戰友們,六院永遠在我們的心中!</span></p>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們每一個在六院奮斗過、工作過、生活過的戰友都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六院的建設與發展,六院也教育培養了我們,特別是對我們這些‘新兵’來說,六院是我們走上社會的起點,是鍛煉我們成長的熔爐。這里有我們工作的歡樂,也有傷心的淚水,有我們甜蜜的初戀,更有我們難忘的回憶,我們放飛美好的理想,也鍛煉得更加堅強,六院的時光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使我們今天更加成熟,更加美麗!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今天六院的戰友已走遍全國,走向世界,為祖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今天我們也深深地懷念為六院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的老領導,老前輩,老戰友,他們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六院戰友的心中。請記住他們: 于茂德,高生貴,包祥善,崔玉,戴有超,尹玉成,楊景林,吳遂全,令衛,王萬傳,李明軒,鄒剛強,王葆云,曹瑞華,張文竟,李華,李榮琴,葉勝平,王庭華,張燕琴,張亞力……。</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雖然解放軍第六醫院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制序列中已不存在,但它永遠銘刻在我們每一個六院戰友的心中。它是我們光榮的歷程,它是我們青春的揮灑,它是我們永恒的友誼,它是我們終生難忘的記憶。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六院是燃燒的青春,戰友是一生的牽掛。讓我們手挽手一起奔向美好的未來!</span></h1> <h3> 我做這個關于六院的美篇是我個人的行為,由于六院的資料很少,老照片也不多,加之水平有限,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請戰友們諒解,謝謝戰友們!</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荣昌县|
襄汾县|
怀柔区|
治县。|
遂溪县|
上犹县|
贺兰县|
尖扎县|
泰安市|
万宁市|
奉化市|
中卫市|
白水县|
唐海县|
二连浩特市|
铜梁县|
遂平县|
阳春市|
米脂县|
佛教|
张北县|
奉贤区|
安吉县|
卢氏县|
枝江市|
综艺|
泸定县|
榕江县|
通江县|
苍溪县|
雅安市|
嵊泗县|
赤峰市|
教育|
荔浦县|
额尔古纳市|
肃宁县|
红原县|
通河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