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昨天,我們在五千多米的珠峰大本營。經過一天的奔波,來到了海拔千米左右的樟木。在上面那種高原反應,到這里完全消失殆盡,整個人感覺非常輕松有活力。四千米海拔的落差,一天之內體驗,這種感受,一輩子都不會忘記。</h3> <h3> 樟木口岸:位于西藏日喀則聶拉木縣樟木鎮的樟木溝底部,在喜馬拉雅山中段南坡,東、南、西面與尼泊爾接壤,為國家一級公路中尼公路之咽喉,距拉薩736公里,距加德滿都120公里,是中國和尼泊爾之間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中國通向南亞次大陸最大的開放口岸。</h3> <h3> 樟木口岸面對尼泊爾中腹地區,暢通的中尼公路帶來了樟木邊境貿易市場的發展和繁榮,地理上形成了從樟木口岸到日喀則、江孜、拉薩以至國內兄弟省區的連接。口岸氣候較好,海拔2400米,國界友誼橋頭1700米。口岸交通方便,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基本保障,海關、銀行、工商、聯檢、公安等管理機構健全。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只有90多公里,因而許多境外游客把這里作為他們入藏或出藏的大門。樟木境內有世界第14高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冰川和幾十個大小湖泊,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可供觀光旅游。</h3><h3><br></h3> <h3> 樟木地處中尼邊境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溝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周圍自然環境很美,現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結構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盤山而下的公路兩側。</h3><h3>周圍為樟木口岸自然保護區。關系:東方有亞東口岸,西方有吉隆口岸。</h3> <h3> 然而,2015年4月那次舉世震驚的8級大地震將這里毀滅,不僅多人傷亡,90%的房屋也在這次災難中倒塌。政府在震后將鎮上的居民全數永久轉移,口岸也就此關閉,再也沒有開放,美麗的樟木小鎮,可能就此成為傳說。</h3><h3> 我們有幸到過這里,見證過它的美麗和活力。但是,大自然用它的語言,書寫了一個新的作品,無可抵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真的不敢相信,這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h3> <h3> 在樟木口岸,逛了鎮里所有的繁華,睡了一個好覺,大大的彌補了在珠峰大本營受到的難受的夜晚所帶來的體力消耗。第二天一早,我們繼續回上了西夏巴馬群峰之中,向著我們這次要征服的阿里高原進發。接下來的一周,艱難、困苦。但,是人生另一種考驗境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佩枯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月,阿里高原的措勤。在大雪中迷路。</h3> <h3> 曾經有人說:出國容易,去西藏難;到了西藏又有人說:到西藏容易,去阿里難。</h3><h3> 現在去阿里已經容易多了,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個位于我國的西南一隅,隱匿在雪峰環峙的青藏高原最西端的地區,依然神秘而遼遠。阿里地區的面積有30.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5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面積;從阿里地區現在的首府獅泉河鎮向東到拉薩,有1750公里,相當于京杭大運河的全長;阿里的平均海拔4660米,被稱作"世界屋脊的屋脊"。在這片少人涉足的高亢原野之上,包含了許多令人神醉的自然景觀和亙古遺存。</h3> <h3> 阿里屬二類風區,年平均風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風頻率高達8級以上,年大風日數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氣溫0℃,日平均溫度變化幅度極大,真正是"晚穿棉襖,午穿紗"。獅泉河鎮冬季終年低溫嚴寒,年平均氣溫不足零度,獅泉河鎮冬季極端最低氣溫-41度,夏季極端最高氣溫21度,晝夜溫差相當大,年溫差小年溫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氣溫為10℃以上,而夜間氣溫則降至0℃以下。阿里全年降水量相當少,且季節性強。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間,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阿里地區由于海拔高,氣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當的少,日夜溫差大。阿里的冬季漫長而又嚴寒<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迷路沒能阻止大家瘋一把。</h3> <h3> 到阿里高原的第一天,夜宿措勤,艱苦的很。白天沒有電力供應,晚上有幾個小時供電。大家吃了飯后,就早早的休息了。</h3><h3> 第二天早上我們離開時,天氣下著鵝毛大雪。很快就分辨不了天與地,路也沒有了。車隊很慢的速度,行進在雪海中。突然,后面趕上了一輛警車,呼嘯著越過我們向前,逐漸與我們拉開了距離,最后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外。本以為我們可以跟著它前行,好比有個帶路的。失去了它的蹤影后,我們的車隊只能爬行著前進。</h3> <h3> 我們爬行了幾公里后,又看見了那輛警車。這回,它已經在路邊的溝里了,無法自行爬出。我們的隊伍是有個保障團隊的,是我們從麗江帶過來的納西族人,對高原的適應能力,比我們強健太多。沒一會兒,就把那輛警車救了出來。這次,它老老實實的跟在了我們車隊后面了。</h3><h3> 接著,我們找到了電線桿,就順著電線桿走。因為那里的電線桿是沿著公路樹立的。我們找到了正確的方向。</h3> <h3> 去牽引陷進坑里的車,變成了娛樂活動了,在歡聲笑語中,陷進去,拉出來陷進去拉出來,很瘋狂!</h3> <h3> 因為六月下雪,很多隊友的車開始撒野,有車就陷進坑里出不來了。</h3> <h3> 到了后來,就比誰脫的多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野馬,被人類驅趕到了這么荒蕪的地方。</h3> <h3> 缺氧對大腦的不可逆損害有個程度問題,我們平時所說的缺氧導致大腦的損害不可逆,有兩個必要的情況第一是徹底切斷氧供,第二是徹底缺氧達到一定的時間,這樣的情況下,大腦組織細胞才會發生大面積死亡,出現不可逆的損傷。<br></h3><h3> 高原反應的原因是高原大氣壓低于平原地帶,空氣中氧含量低于平原地帶,一個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帶的健康人,臨時處于高原,氧氣稀薄的環境,大腦得不到平時的供氧水平,發出的一種警報機制,表現為,頭暈、乏力、嘔吐等癥狀,提示人體處于缺氧狀態,但這時候并不是徹底的切斷氧源,只是比較低而已,這時大腦組織細胞的狀況并沒有發生大面積死亡,只是發出警報,不能再缺氧了,再 繼續缺氧就會發生損害了。</h3><h3> 在發生嚴重高原反應后,若沒有吸氧等有效救治措施,時間過久確實會是部分病人病情繼續惡化,發生腦水腫情況,這時候開始的損害才是不可逆的,常常會發生生命危險。</h3><h3> 大部分人出現高原反應后,只要休息好,慢慢的大腦會調整過來自動適應空氣稀薄的情況,并不會造成實質性的腦損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終于見到了神一般存在的藏羚羊。</h3> <h3> 這一片天空下,是可以與美國黃石公園和冰島的比美的間隙噴泉。噴泉不噴發時,世界非常安靜。噴發時,隨著巨大水泉噴向空中,會發出巨大的轟隆隆聲響,非常壯觀。</h3> <h3> 有人拿了個豬腿放入泉水中,希望能吃到熟的豬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都在這里泡腳,體會海拔四千八百米上的溫泉。這個可是全球絕無僅有的體驗!</h3> <h3> 此地人煙稀少幾乎找不到吃的,幸好找到了一戶人家。在藏民家里,我們燒了熱水泡了面和干糧。在溫暖的房子里休息。當然,也給了他們足夠的報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每一個風景,都使人倍感珍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這是到了尼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阿里高原,空氣稀薄荒涼無比。這趟下來,我體重減了12斤。</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縱觀阿里,從邊緣到內部,一系列宏大的弧形山系,井然有序地構成高原的骨架。這些山系發軔于高原西北帕米爾"群山之結",向東及東南呈扇形逐漸散開,漸行漸遠。從北到南依次是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阿稜山脈、岡底斯山脈、阿伊拉日居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在各大山脈之間,鑲嵌著一塊塊遼闊平緩的河谷盆地。</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东乡族自治县|
西乌|
冷水江市|
宁陕县|
内黄县|
九江市|
南通市|
江津市|
吉林市|
抚州市|
五指山市|
巴楚县|
高青县|
昌江|
白河县|
吉林市|
奉新县|
嵊州市|
囊谦县|
宁化县|
尼勒克县|
碌曲县|
镇雄县|
盐池县|
炎陵县|
乡城县|
江口县|
长乐市|
周口市|
蓝田县|
宿松县|
富顺县|
靖宇县|
巫溪县|
清水河县|
五华县|
通江县|
望奎县|
毕节市|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