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登木</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攝影/后期:登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器材:手機</div> <h3> 為了老媽一個小小的心愿,我專程到她五十多年前工作過的地方——潮安縣浮洋鎮西郊小學舊址(陳氏宗詞),追尋她年輕時留下的足印,并拍下了一組照片,圓了她老人家多年的懷舊之夢。<br> 西郊小學,也是我這一代人出生、成長、生活過的地方。<br> 走到村口,映入眼簾的,是那么熟悉的祠堂、池塘、還有池塘邊的古榕和小路……<br> 幾十年過去了,‘’潮安縣浮洋鎮西郊小學’‘’那斑斑駁駁的木制牌子,依然掛在祠堂巷門的上方。<br> 匆匆那年,農村的學校都是辦在祠堂里,西郊小學也不例外。<br> 兒時那些事,那些人,歷歷在目。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雖然祠堂還是那祠堂,池塘還是那池塘,古榕還是那古榕,但已物是人非,且多了些許殘垣斷壁的蒼涼;多了些許荒草凄凄的孤寂……<br> 那一瞬間,眼前的一切,蕩起我心中的漣漪,我的心靈深深地震撼,老一輩教育工作者,何其艱辛!<br> 老媽年逾鮐背,教書育人幾十載,桃李滿天下,1948年開始走上她從教的漫漫人生路。在她從教生涯中,工作過的學校有九所,其中八所學校都是在農村的祠堂里。西郊小學是我老媽曾經執教過的學校之一,在那里,她度過了人生中一段不可忘卻的時光……<br> 那些年,老一輩教育人,服從工作需要,那里需要就到那里去。我的四位長輩,老爸、老媽、老岳父、老岳母,都從事教育工作,他們或當校長、或當老師。當時和老媽同在西郊小學工作的,還有我的老岳父(時任學校校長)和老岳母。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老爸是在相距十多公里的高級中學工作,老爸、老媽還要兩地分居 。 <br> 就這樣,他們拉家帶口,離鄉背井,輾轉于一座又一座農村的老祠堂(學校)。在那蹉跎的歲月里,在那艱苦、簡陋的環境中,默默地工作, 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br> 就這樣,他們為共和國的教育事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奉獻了畢生的精力。</h3> <h3> 走到村口,映入眼廉的,是那么熟悉的祠堂、池塘、還有池塘邊的古榕和小路……</h3> <h3> 老媽五十多年前工作過的地方——潮安縣浮洋鎮西郊小學舊址(陳氏宗詞)。</h3> <h3> 幾十年過去了,‘’潮安縣浮洋鎮西郊小學‘’那斑斑駁駁的木制牌子,依然掛在祠堂巷門的上方。</h3> <h3> 匆匆那年,農村的學校都是辦在祠堂里,西郊小學也不例外。</h3> <h3> 兒時那些事,那些人,歷歷在目。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雖然祠堂還是那祠堂,池塘還是那池塘,古榕還是那古榕,但已物是人非,且多了些許殘垣斷壁的蒼涼,多了些許荒草凄凄的孤寂。</h3> <h3> 那些年,我們住過的房間。</h3> <h3> 老媽拉家帶口,離鄉背井,輾轉于一座又一座農村的老祠堂(學校)。在那蹉跎的歲月里,在那艱苦、簡陋的環境中,她默默地工作, 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h3> <h3> 學校舊址已物是人非,且多了些許殘垣斷壁的蒼涼……多了些許荒草凄凄的孤寂……</h3> <h3> 西郊小學是我老媽曾經執教過的學校之一,在這里,她度過了人生中一段不可忘卻的時光……<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美姑县|
青州市|
从江县|
青铜峡市|
泊头市|
盐源县|
高阳县|
汕尾市|
旅游|
顺昌县|
榕江县|
康马县|
香港|
纳雍县|
固阳县|
南昌市|
南召县|
柯坪县|
彰化县|
东光县|
荃湾区|
岫岩|
石泉县|
灵丘县|
胶南市|
宿迁市|
渑池县|
平果县|
浪卡子县|
苍南县|
赣州市|
南昌县|
鸡泽县|
牡丹江市|
高碑店市|
神木县|
嘉义市|
广州市|
和林格尔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