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錦繡中華知多少

XIAOMEI

<p class="ql-block">深圳有個錦繡中華主題公園,看過真實風景的會覺得錦繡中華很小兒科了。錦繡中華的藝術特色是,不僅外形上仿真度很高,制作工藝上更是體現了傳統的工匠精神,比如長城,是用縮小比例的小青磚,一塊一塊的砌起來的,共用了600多萬塊磚。</p><p class="ql-block">89年錦繡中華的建成不但創造了九個月收回投資的商業奇跡,更是給深圳這個沒有什么名勝古跡的地方增添了歷史文化氣息和旅游資源。盡管89年只列入了約80個景點,卻是最早一批的五A景點。</p><p class="ql-block">朋友去玩,要排隊去看表演,景點根本沒可能看完,于是編成此篇或可閑來一覽。</p><p class="ql-block"><br></p> <h3>莫高窟,坐落在甘肅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h3> <h3>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h3><h3>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h3> <h3>云崗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千米,現存主要洞窟四十五個,大小窟龕二五二個,石雕造像五萬一千馀尊,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h3> <h3>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中國傳統建筑中用于遮擋視線的墻壁。只有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出沒的地方,才可塑這九龍壁,大同那個是個例外,大同的九龍壁最大,故宮九龍壁最精美。</h3> <h3>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350平方公里,景奇物豐,風情濃郁。</h3><h3>石林形成于2.7億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分布面積最廣、類型齊全、形態獨特的古生代巖溶地貌群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h3> <h3>大理白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h3><h3>地處低緯高原,四季溫差不大,干濕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境內以蝴蝶泉、蒼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點最有代表性。</h3> <h3>曼飛龍塔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大勐龍的曼飛龍村后山上,一稱飛龍白塔。曼飛龍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 由九座白曼飛龍塔塔組成, 坐落在景洪瀾滄江對岸的曼閣佛寺,是一座建筑風格特殊,造型輪廓風姿迷人的佛寺</h3> <h3>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四周多種植椰子、香蕉、竹林等果木,處處郁郁蔥蔥,一派亞熱帶的風光和異國情調。</h3> <h3>景真八角亭,中國古代佛教建筑,是西雙版納的重要文物之一。</h3> <h3>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h3><h3>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h3><h3><br></h3> <h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所在。杜甫居住的草堂,遠沒有現在這么好。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余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h3><h3>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但一生仕途不順,貧病交加饑寒交迫,去世后受后世推崇備至,被尊為詩圣。留下家喻戶曉傳誦好詩無數。</h3><h3><br></h3><h3>《春夜喜雨》</h3><h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h3><h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h3><h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h3><h3>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h3><h3><br></h3><h3>旅夜書懷</h3><h3>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h3><h3>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h3><h3>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h3><h3>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h3><h3><br></h3><h3>春望</h3><h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h3><h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h3><h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h3><h3>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h3><h3><br></h3><h3>客至</h3><h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h3><h3>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h3><h3>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h3><h3>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h3><h3><br></h3><h3>《登高》</h3><h3>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h3><h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h3><h3>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h3><h3>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h3> <h3>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h3> <h3>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h3> <p>關于長江三峽的名詩數首:</p><p>早發白帝城 李白</p><p>朝辭白帝彩云間, </p><p>千里江陵一日還. </p><p>兩岸猿聲啼不住, </p><p>輕舟已過萬重山. </p><p><br></p><p> 送客歸京 白居易 </p><p>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p><p>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p><p>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p><p>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p><p> </p><p><br></p><p>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p><p>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p><p><br></p><p> 念奴嬌 【宋】曹冠 </p><p>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巨石巉巖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云階月地,中有巫山女。須臾變化,陽臺朝暮云雨。 </p><p>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p><p><br></p><p> 滿江紅 【宋】何師心 </p><p> 一水飛空,揭起珠簾全幅。 </p><p> 不須人卷,不須人軸。 </p><p> 一點不容飛燕入,些而未許游魚宿。 向山頭、款步聽疏音,清如玉。 </p><p><br></p><p> 三峽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龍浴。 更兩邊瀟灑,數竿修竹。 </p><p> 曉倩碧煙為繩束,夜憑新月為鉤曲。 問當年、題品是何人,黃山谷。 </p><p><br></p><p>水調歌頭 毛澤東</p><p>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p> <h3>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圣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h3><h3>大足石刻群有75處,5萬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總計10萬多軀,銘文10萬余字,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范。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中國四大石窟齊名,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卓越才能和藝術創造力的體現。</h3> <h3>黃果樹瀑布位于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贊嘆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偉。</h3> <h3>少數民族村寨,因地制宜,美觀實用。</h3> <h3><font color="#010101">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晉王及母后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筑,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font></h3> <h3>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h3> <h3>應縣木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于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因其全部為木構,通稱應縣木塔。塔總高67.31米,是中國現存唯一的純木構大塔,與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埃及金字塔并稱世界四大奇塔,內有兩顆舍利。</h3> <h3>飛虹塔位于山西洪洞縣東北部霍山的廣勝寺,始建于漢代,前身是阿育王塔。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琉璃塔。</h3> <h3>登封觀星臺位于登封市告成鎮,是嵩山風景名勝區的八大景區之一。</h3><h3>公元1276年,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登封觀星臺。它是中國現存完好的天文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筑物之一,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h3> <p>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鄭州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p><p>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p> <p>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嵩岳寺內。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為宣武帝的離宮,后改建為佛教寺院?,F塔院內大雄殿及兩側的伽藍殿、白衣殿均為清時所建,惟此塔為北魏時物,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中國現存最古的磚塔。</p> <h3>少林塔林是歷代僧人的墓地,占地約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來歷代古塔230余座,是國內最大的塔林,有磚、石和磚石混合結構的各類墓塔。</h3> <p>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有”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筑,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武漢三大名勝”。該建筑也與湖南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p><p>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p><p><br></p><p>黃鶴樓 唐 · 崔顥</p><p>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p><p><br></p><p>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 李白</p><p>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p> 岳陽樓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墻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p><p>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于世。</p><p>  《登岳陽樓》唐 杜甫</p><p>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p><p>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p><p>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p><p>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p><p><br></p><p>  </p><p>《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 李白</p><p>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p><p>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p><p>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p><p>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p><p>  </p> <p>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圍很廣,項目繁多。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巖洞、石刻等等,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p> <p>漓江風光實景</p><p>桂林市至陽朔縣城之間165公里漓江流域為主要觀光段。</p><p>《漓江畫山九馬》清·林克武</p><p>漓江飲馬欲何之,不盡芒山煙雨迷。 曾逐秦兵臨桂海,也隨漢戟過邊陲。 雄風鞭策行千里,壯志凌云勝昔時。 仰首崖頭觀宇宙,一聲長嘯九天披。</p><p><br></p><p>《桂林路中作》李商隱</p><p>地暖無秋色,江晴有暮暉??这畔s嘒嘒,猶向客依依。村小犬相護,沙平僧獨歸。欲成西北望,又見鷓鴣飛。</p><p><br></p> <h3>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區北約2公里處,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境。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西樵山風景名勝區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位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font></h3> <h3>佛山祖廟從北宋元豐年間始建,至清代初年,這里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筑。 禪城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筑三大瑰寶。</h3> <h3>鎮海樓,又名望海樓,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園)小蟠龍岡上,為廣州市標志性建筑之一?,F為廣州博物館。</h3> <h3>客家圍屋,又稱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圍屋始建于唐宋,興盛于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臺灣的屏東、云林、臺中東勢等。</h3><h3>客家民居的樣式分為三大類:客家圍屋、客家排屋、福建土樓??图覈菔强图颐窬又凶畛R?、保存最多的一種。</h3> <h3>媽祖是流傳于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是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媽祖信仰也隨著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h3> <h3>臺灣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于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人口約2350萬,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臺北為中心的都會區最大。</h3> <h3>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h3><h3>滕王閣 唐 王勃</h3><div>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div><h3>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h3> <h3>黃山,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并稱三大黃山主峰,世人用兩句話來贊美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h3> <p>詠黃山詩詞:</p><p>《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李白</p><p>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馀蹤。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岳,攀巖歷萬重。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云車爾當整。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p><p><br></p><p>《宿黃山》黃庭堅</p><p>平時游此每雍容,掩袂今來對晚風。白首同歸人不見,黃山依舊月明中。</p><p><br></p><p>《黃山云》老舍</p><p>奇景驚心語自奇,登游何必苦尋詩。眼前云海波瀾闊,七十二峰游泳之。</p><p><br></p> <h3><font color="#010101">江南民居多為粉墻黛瓦,住宅的大門多開在中軸線上,迎面正房為大廳,后面院內常建二層樓房。由四合房圍成的小院子通稱天井,僅作采光和排水用。因為屋頂內側坡的雨水從四面流入天井,所以這種住宅布局俗稱“四水歸堂”。</font></h3> <h3>網師園位于蘇州市城區東南部,是蘇州園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園代表作品。</h3> <h3>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寒山寺屬于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創建寒山寺。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歷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h3><h3><br></h3><h3>楓橋夜泊 張繼</h3><h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h3><h3>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h3> <p>瘦西湖,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瘦西湖”之名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為清初吳綺《揚州鼓吹詞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鼻≡辏?736),錢塘(杭州)詩人汪沆慕名來到揚州,在飽覽了這里的美景后,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賦詩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臺等。</p><p><br></p><p>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p><p>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p><p>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p><p><br></p><p>遣懷 杜牧</p><p>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p><p>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p><p><br></p><p>長相思 白居易</p><p>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p><p><br></p> <p>西湖,好像展現不出西湖美。</p><p>西湖美西湖人文更美,有詩詞為證。</p><p><br></p><p>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 · 柳永</p><p>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p><p>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p><p><br></p><p>春題湖上 唐 · 白居易</p><p>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p><p>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p><p>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p><p>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p><p><br></p><p>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 蘇軾</p><p>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p><p><br></p><p>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 楊萬里</p><p>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p><p><br></p><p>錢塘湖春行 唐 · 白居易</p><p>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p><p><br></p><p>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宋 · 歐陽修</p><p>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p><p><br></p> <h3>還是看點實景吧!??</h3> <p>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鐘山風景區內,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p><p><br></p><p>園子還是太小,十朝古都南京很多名勝古跡未有展示。從幾首詩詞中想像欣賞一下南京。</p><p><br></p><p>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p><p>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p><p>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p><p>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p><p>——李白《登金陵鳳凰臺》</p><p><br></p><p>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p><p>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p><p>——劉禹錫《烏衣巷》</p><p><br></p><p>石頭城 劉禹錫</p><p>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p><p>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p><p><br></p><p>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p><p>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p><p>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p><p><br></p><p>游鐘山 北宋·王安石</p><p>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p><p>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p><p><br></p><p>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p><p>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p><p>——杜牧《江南春》</p><p><br></p><p>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p><p>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p><p>——杜牧《泊秦淮》</p><p><br></p><p>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p><p>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p><p>——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p><p><br></p><p>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p><p>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p><p>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p><p>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p><p>——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p> <h3>公園太小,無法展示十朝古都的精彩,還是看點實景吧!</h3><h3>紫金山陵園路</h3> <h3>明孝陵石象路</h3> <h3>秦淮河</h3> <h3>上海市城隍廟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武漢龍王廟,南京夫子廟)。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h3><h3><br></h3> <h3>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東岳、泰岳,位于山東省中部,隸屬于泰安市,綿亙于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岳之首”之稱。</h3><h3><br></h3><h3>望岳 唐 · 杜甫</h3><h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h3> <h3>曲阜孔廟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始建于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與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筑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筑群。</h3> <h3>蓬萊閣位于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市,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是一處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建群。蓬萊閣的主體建筑建于宋朝嘉祐六年(1061年),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眰髡f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br></h3><h3><br></h3><h3>無題 臧克家</h3><div>秦皇漢武,塵寰欲壑未滿,縹緲覓三山。</div><div>神仙夢幻,空余史跡斑斑。海市蜃樓,現實活鮮,今朝勝往昔兩千年。</div><div>中外游侶,登上蓬萊高閣,頓眼闊心寬。</div><h3>新開港口,看吞吐萬國船。天青水藍,人間換了,向遺蹤尋詩趣盎然。</h3> <p><br></p><p>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p><p>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杰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筑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于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p><p>歷史上圓明園珍寶兩次遭外國列強和國內偷盜掠奪火燒,第一次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是清光緒二十 六年(1900年)。</p><p>兩次浩劫致使這無與倫比的國家珍寶和財富只剩下了斷垣殘壁。哀哉!痛哉!悲哉!</p> <h3>中國古代的佛教建筑。在遼寧省北鎮市區東北隅,因塔北有崇興寺,故名。塔東西對峙,相距43米,形制相同,均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式青磚砌筑。創建年代無文獻記載,從塔的結構和風格看,應屬遼代中晚期的遺物。是中國遼代密檐式磚塔的重要實例。</h3><h3><br></h3> <h3>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h3><h3><br></h3><h3>觀滄海 漢 · 曹操</h3><h3>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h3><h3><br></h3><h3>浪淘沙·北戴河 毛澤東</h3><h3>大雨落幽燕,</h3><h3>白浪滔天,</h3><h3>秦皇島外打魚船。</h3><h3>一片汪洋都不見,</h3><h3>知向誰邊?</h3><h3><br></h3><h3>往事越千年,</h3><h3>魏武揮鞭,</h3><h3>東臨碣石有遺篇。</h3><h3>蕭瑟秋風今又是,</h3><h3>換了人間。</h3> <h3>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h3><h3>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h3><h3>避暑山莊分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山巒區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杰作和最高范例。</h3> <h3>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封建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縣境內的燕山山麓。</h3><h3><br></h3> <h3>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現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h3><h3>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游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h3><h3>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h3><h3><br></h3><h3>《七律·和柳亞子先生》毛澤東</h3><h3>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h3><h3>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h3><h3>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h3><h3>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h3> <h3>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墻兩重,形成內外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筑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墻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筑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內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h3> <h3>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h3><h3>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墻,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h3><h3>北京故宮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h3> <h3>景山鳥瞰故宮博物院</h3> <h3>盧溝橋。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為十一孔聯拱橋,墻上有多座精美的獅子石雕。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它被形容為一座巨麗的石橋,后來外國人都稱它為"馬可波羅橋"。</h3><h3>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 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h3> <h3>盧溝橋</h3> <h3>四合院北方民居</h3> <h3>妙應寺,俗稱白塔寺,位于中國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壽萬安寺”,寺內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h3> <h3>正覺寺金剛寶座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金剛寶座塔,其原型是印度人為紀念佛詛釋迦牟尼成佛而建的五塔佛陀伽耶大塔。此塔雖仿自印度,但在風格上已融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特點。該塔由寶座和石塔兩部分組成。外表雕刻精美,題材豐富,有金剛界五部部主的座騎,有天玉、羅漢、菩薩、佛等等。佛教傳說須彌山上有五座山峰,是諸神聚居處。此處金剛寶座的臺座象征須彌山,而五座小塔則象征須彌山上的五峰。</h3><h3><br></h3> <h3>大雁塔位于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5米。</h3><h3>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并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h3> <h3>兵馬俑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h3><h3><br></h3> <h3>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是《史記》記載的唯一一座黃帝陵。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h3><h3>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于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h3><h3>黃帝陵古柏群,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萬余株,千年以上3萬余株。“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h3> <h3>窯洞,是中國北方黃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國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窯洞分為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接口子窯洞多種。</h3><h3>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陜北地方勞動人民的象征。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h3> <h3>昭君墓,又稱“青?!?,蒙古語稱 “特木爾烏爾虎" ,意為“鐵壘”,是史籍記載和民間傳說中漢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h3><h3>昭君墓座落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漢時期。王昭君出塞和親的事跡為蒙漢兩族人民世代頌揚,蒙古人民為了紀念王昭君的貢獻,在蒙古大地上修建了許多昭君墓。</h3><h3><br></h3><h3>詠懷古跡 [ 唐 ] 杜甫</h3><div>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div><div>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div><div>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div><h3>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h3> <h3>長城始建于公元前475年。秦統一中國后,把戰國時期各國長城聯接起來,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防御工程?,F在的長城主要是明朝在原來基礎上修建的,故又稱為“明長城”。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700公里,歷經二千多年,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h3><h3><br></h3><h3>出塞二首·其一 唐 · 王昌齡</h3><h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h3><h3><br></h3><h3>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h3><h3>天高云淡,</h3><h3>望斷南飛雁。</h3><h3>不到長城非好漢,</h3><h3>屈指行程二萬。</h3><h3>六盤山上高峰,</h3><h3>紅旗漫卷西風。</h3><h3>今日長纓在手,</h3><h3>何時縛住蒼龍?</h3> <h3>成吉思汗陵(西里爾蒙古文:Чингис хааны онгон,英文:Mausoleum of Genghis Khan) ,簡稱成陵。是蒙古帝國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里。</h3><h3><br></h3> <p>內蒙草原</p><p>《敕勒歌》【南北朝】無名</p><p>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p><p>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p> <h3>呼倫貝爾大草原</h3> <h3>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筑群,也是伊斯蘭教圣裔的陵墓,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人。</h3><h3>傳說,埋葬在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尸體護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內,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不過據考證,香妃并沒有葬在這里,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h3> <p>艾提尕爾清真寺(維吾爾語),又譯為“艾提尕”“艾提卡爾”。坐落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的艾提尕爾廣場西側,始建于1442年,新疆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國內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響,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h3>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公里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的美稱。</h3><h3>嘉峪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h3> <h3>摩崖石刻,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摩崖石刻是指人們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內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類文字石刻、石刻造像,還有一種特殊的石刻———巖畫也可歸入摩崖石刻。狹義的摩崖石刻則專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記事。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摩崖石刻起源于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于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連綿不斷。摩崖石刻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h3><h3>比較有名的一處是福州鼓山摩崖石窟。</h3> <p>布達拉宮(藏語),坐落于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p><p>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p><p>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觀光客不計其數。</p> <h3>海南省天涯海角。海南,簡稱“瓊”,位于中國最南端。</h3><h3>海南全省陸地(主要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 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是僅次于臺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是中國國土面積(含海域)第一大省。</h3><h3>1988年4月,海南從廣東省劃出,獨立建省,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正式成立。海南經濟特區是中國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h3><h3><br></h3><h3>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 蘇軾</h3><h3>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h3><h3>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h3><h3>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h3><h3>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h3> <h3>海南島清水灣。沙子細白,海灘平闊,海水潔凈,風大浪高,氣勢磅礴。</h3><h3><br></h3> <p>祖國的大好山河,豐富人文,一個主題公園或一篇文章,只能表達一二,可能的時候讀萬卷書之余,行萬里路飽覽錦繡山河吧!</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义马市| 永嘉县| 神池县| 肥乡县| 刚察县| 垦利县| 兴隆县| 漯河市| 宝兴县| 东辽县| 曲阜市| 遵化市| 通化县| 无极县| 全南县| 太仓市| 铜陵市| 池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枣庄市| 吉林省| 集贤县| 鸡东县| 游戏| 苗栗县| 阆中市| 宁明县| 登封市| 绍兴市| 静乐县| 龙里县| 四会市| 民县| 东海县| 唐海县| 德阳市| 卢氏县| 广平县| 大悟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