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rgb(1, 1, 1);"><i>托斯卡納是意大利一個大區,是意大利的腹部。</i></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i>東邊的亞平寧山脈到了這里,已經變成了舒緩的丘陵。亞得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把它夾在中間,溫暖的海風和充沛的雨水,使托斯卡納盡享上帝的厚愛和呵護。</i></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i>遍布在這個地區的有許許多多中世紀的小鎮,比如阿西西、阿吉拉、阿雷佐、奧爾恰谷、科爾托納等等就像夏天夜空璀璨的繁星。它們更像是歷史的活化石一樣被鮮活地保留至今。</i></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i>托斯卡納的首府是大名鼎鼎的佛羅倫薩。因此,它又以其美麗的風景和豐富的藝術遺產而著稱,它被認為是文藝復興發端的地方,涌現出了以喬托、米開朗基羅、達·芬奇、但丁和拉斐爾為代表的一批杰出藝術家。</i></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i>這是一片多么幸運的土地。</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這是十多年前去意大利時,在車上隨手拍的。我那位懂意大利的朋友問我這是什么地方,我想當然地回答說:托斯卡納。一直以來,我把美麗景色都視為托斯卡納。但朋友說,這不像是。??</i></b></h1><h1><b><i>于是,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想:那托斯卡納是什么模樣的呢?它到底有多美???</i></b></h1><h1><b><i>今年去意大利,我就從一開始期盼著早點到達托斯卡納,一解我心里多年來的好奇。</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雖然不是最先到達的,但由于它的顯赫的、和“首府”的地位,我把它放到了此片開頭。</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佛羅倫薩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文化的發祥地。它位于阿爾諾河谷的一塊平川上,四周環抱以丘陵。</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老橋”也稱作“金橋”橫跨在阿爾諾河上</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喬托雕像</i></b></h1><h1><b><i>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詩人但丁,科學家伽里略,政治理論家馬基雅弗利以及天才的藝術家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藝術巨匠多納泰羅,菲利溥-利波等都在這里生活過。可謂群星璀璨。</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但丁故居前</i></b></h1><h1><b><i>行走在大街小巷,會時常和歷史上的“巨星”們“碰面”,那些以前只有在書中、電影上、畫冊里看到的、如雷貫耳的人物,都有可能讓你不期而“遇”。</i></b></h1><h1><b><i>多少個穿越能讓你不知今夕是何年。</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傳統和藝術的寶庫,整個城市保留著文藝復興時的風貌,仍彌漫著文藝復興的氣氛。佛羅倫薩堪稱是那個偉大時代留給今天的獨一無二的標本。 </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那些著名的雕像就這樣奢侈地豎立在廣場、街頭,讓游客目不暇接。</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街頭店鋪,給人的感覺卻又是一個毫不奢華的、生活化的都市。</i></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我是從托斯卡納回來后看的電影《托斯卡納艷陽下》</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托斯卡納艷陽下》中的女主人總于在美麗的托斯卡納鄉間小鎮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家和生活。</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曾經在觀光中留下的記憶和電影的鏡頭時時地疊加,一會兒在回憶中,一會兒又串進了電影中,就這樣來回地穿梭著…。</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i></b></p> <h1><b><i>我們最先去的是白露里治奧,它地處維泰博省,雖還不在托斯卡納行政地區內,但緊鄰托斯卡納。從地理環境來分同屬一類。它離羅馬往北約120公里。</i></b></h1><h1><b><i>我們乘大巴先到外圍的一個村落,下車換乘景區小面包車進入。</i></b></h1><h1><b><i>這座白露里治奧古城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小城,長不足300米,寬僅200米,小城位于易碎的火山凝灰巖頂上,俯瞰臺伯河河谷,由于持續的侵蝕,古城懸崖周邊的巖石不斷脫落。2006年時被世界文物建筑基金會列入“100個最瀕危遺址”名單;</i></b></h1> <h1><b><i>白露里治奧周邊的風景</i></b></h1><h1><b><i>我們的托斯卡納之行是從這里開始的,前后共花了3天時間,跑了2個城市和3個小鎮。</i></b></h1><h1><b><i>也是時間關系,匆匆而過。</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沿路經過的村落</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在建筑術語中,托斯卡納風格更多是指這一類風格的建筑。高低錯落的層面,凹凸有致的墻體,以及用天然材料,如石灰、木頭和灰泥勾勒出來的外墻是這類建筑的典型特征,斑駁不勻的墻壁,深綠色的百葉窗,褐紅色的陶瓦屋頂也是這類建筑的標志。</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其實,這里應該在雨季起霧的時節來,小城被云霧包裹,只露出山頂的部分建筑,遠觀好似立在天空之上的一座城,站在小城內,可以聽到山下溪水潺潺,山間巖石脫落聲聲,就好似真的在仙境俯瞰世間。也因此,這座小城打動了宮崎駿,也有了后來的《天空之城》。</i></b></h1><h1><b><i>我們在大晴天來到這里,就感受不到這種幻覺了。</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進入高架步行通道前有個小廣場,也是個停車場。但有幅巨型壁畫引人注目,沒有文字說明(有也看不懂啊??)。我猜想沒準就是小鎮原來的模樣。</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觀景臺上明麗的陽光</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回到換車點,這里是我們午餐的地方了。</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餐廳就在這條幽靜的小街上。</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用餐時,用手機隨手拍的小飯店女主人的照片,回來后,怎么看都是似曾相識的哪幅油畫的人物啊!</i></b></h1><h1><b><i>于是想起一本書《最接近天堂的人間》里的一段話:“欣賞著托斯卡納的美景,我意識到,正是這片土地孕育了托斯卡納的藝術。……每一個來托斯卡納的人都會注意到,在驅車駛往鄉間的路上,曾經在油畫上見過的風景,開始鮮活的映入眼簾。倘若稍作停留,便能留意到,畫中的那些臉龐,也一遍又一遍的出現在這里”。</i></b></h1><h1><b><i>說的不就是這幅畫嗎?</i></b></h1> <h1><b><i>白露里治奧周邊的景色</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春末夏初的日子,小麥已經收割完了,麥草被捆草機打成一個一個整齊的草包,留著冬天來臨時喂牲口。</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這里的夏天很少下雨,小麥收割過后,山丘和田地裸露出大地土黃的顏色,組成了多彩多姿讓人心曠神怡的田野風采。</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托斯卡納特有的柏樹,像一把把墨綠色的利劍伸向天空。有些上下一般粗細,遠看就像一柱一柱細細的蠟燭,非常獨特,我自己就叫它蠟燭樹了??。</i></b></h1><h1><b><i>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周圍一定就有很多這樣的“蠟燭樹”。</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葡萄要到九月后才能成熟采摘。此時的葡萄園整齊劃一地塊塊排列,陽光下,翠綠翠綠地蓬勃生長著。</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蒙特普爾恰諾是一座美麗的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山城,主體坐落在一個石灰巖山脊上,許多教堂均擁有古樸精美的錫耶納畫派壁畫。它的周邊景色宜人,出產農產品和上等的葡萄酒。 </i></b></h1><h1><b><i>去老城,我們是乘當地的公交車,還有許多朋友是走坡過街地到達。</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蒙特普爾恰諾周邊優質的葡萄園</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大廣場坐落在蒙特普爾恰諾老城的中心,也是這個山城的制高點。廣場被小鎮上最重要的那些建筑環繞著。旁邊遍布精致的教堂和其他公共建筑,這些建筑大多建于15-16世紀期間。</i></b></h1><h1><b><i>廣場北側有一座噴泉,它曾經出現在電影《暮光之城》中。</i></b></h1> <h1><b><i>古城的市政廳</i></b></h1><h1><b><i>在托斯卡納的許多小城都有這樣的市政廳,幾乎長一個模樣。</i></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電影《托斯卡納艷陽下》中的一個鏡頭,背景正是我留影的市政廳。</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i></b></p> <h1><b><i>我們到山脊上的老城時,游客很少,空空蕩蕩的大廣場安靜得只有我們幾個人在觀看,露天吧還沒有顧客光臨。此時的時光才是老城該有的模樣。</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廣場周邊有幾條小巷向四周輻射</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百年的風雨,斑駁了石欄,也斑駁了時光。</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石頭砌的墻、石塊鋪就的地,原始古風撲面而來。</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小鎮廣場邊是建于16世紀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堂前有個高高的大臺階,臺階上那幼兒在專注地傾聽老人的彈奏。這一老一小的交流,用音樂在這古老的山城里回響著。我看得入了迷!</i></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在電影《托斯卡呢艷陽下》有這么一個鏡頭,小鎮上的舞旗表演熱烈地進行中,場地就是蒙特普爾恰諾的小廣場上。</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 <h1><b><i>阿布魯佐的蒙特普爾恰諾Montepulciano d’Abruzzo是一個紅葡萄酒的類別,由產自蒙特普爾恰諾葡萄釀造。不過如今這款葡萄已被推廣種植到意大利95個省份中的20個。一般的阿布魯佐的蒙特普爾恰諾當中至少要含有85%以上的蒙特普爾恰諾葡萄,并允許混合最高可達15%的桑嬌維賽葡萄。這是一種典型的具有柔和單寧酸的干紅葡萄酒,其特有的果香不帶糖分,非常適合搭配各款意大利美食</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穿行在大橡木桶之間,淡淡的酒香也在這酒窖里若隱若現地漂浮在鼻間。我也好想品嘗這紅色佳釀,在這艷陽下的托斯卡納不知天高地厚、騰云駕霧地醉酒一回。</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中世紀的建筑</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離開老城,順坡下來,格拉奇亞諾街是蒙特普爾奇亞諾的一條主街,曲折蜿蜒地貫穿老城的東北半部,兩側擁有一些精致的商鋪。</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如果把長長的小鎮比作一個長廊,那兩側這些彎彎的斜坡小道所伸及的就是這個長廊的一個又一個窗戶。窗外一覽無余地伸展著托斯卡納特有的原野風光。</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午后炙烈的陽光照射下的花草們,毫不畏懼、燦爛地妝點著古城。</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小鎮的各式餐廳</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午餐后,我們驅車將去托斯卡納另一個重要城市:錫耶納</i></b></h1> <h1><b><i>我的眼睛和手中的相機一直追隨著這些刺破天際線的劍柏</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說也奇怪,我們離開托斯卡納后,就再也沒見到這樣的柏樹了,想必它僅僅屬于托斯卡納。</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盡管在山區還可以找到無人耕種的田地,但大多數土地,卻都經過了人工雕琢。</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這樣的風景也許能讓人品讀出當地人古老的生活故事。按照慣例,人們會在小麥地周圍種橄欖,再利用橄欖樹之間的空地種葡萄,他們把所有的作物種在一起——面包,橄欖油和葡萄酒,這些都是生活最神圣的贈予。</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font-size:20px;"><i>托斯卡納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起伏的丘陵、偶有不太高的山坡和峻嶺、麥田、橄欖樹和葡萄園,再加上特有的那種好像人工修剪過的柏樹。夏天的藍天白云,燦爛陽光下的色彩是土黃加深深的橄欖綠;秋天必定有黃紅的斑斕和金色、紫色的收獲;冬天會有銀色、深褐和土紅;一冬過后,迎來的就是鮮花遍地。我好想能在這里住上一年,把四季都看個夠。</i></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我們的大巴車在公路上孤獨地行駛著,午后的陽光斜刺里照進車廂,同車的朋友大都在打瞌睡,而我沒有一點睡意。一路走來,慢慢有些明白,托斯卡納確實不同于意大利的其他地區。</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這一路的原野,在我的窗外飛逝而過,托斯卡納的田野風光讓我陶醉。</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 <h1><b><i>錫耶納在托斯卡納的中南部,離佛羅倫薩大約50公里的地方。它在阿爾西亞和阿爾瑟河河谷之間,基安蒂山三座小山的交匯處。</i></b></h1><h1><b><i>錫耶納建立于公元前29年,已有2千年的歷史,確實是座中世紀的千年古城了。</i></b></h1><h1><b><i>如果說佛羅倫薩是文藝復興的搖籃,那么錫耶納本身就是一件藝術精品。這座中世紀古城在恬美的托斯卡納鄉村的環抱之中,其老城中心區也于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通向中心廣場的路彎曲又細長,兩邊的高樓告訴人們:這可是千年的古跡哦!</i></b></h1> <h1><b><i>道路盡頭,眼前豁然開朗,一個高高的鐘樓出現在眼前。</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原來,我們已經來到市中心的廣場了</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錫耶納的坎波廣場,是個很美的廣場,整個廣場,呈貝殼形狀,為了方便排水,廣場上的石塊,是傾斜地鋪設的。最低處的排水口,被設計成一個大貝殼,于是,有人把它稱為“貝殼廣場”。</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經過廣場,走一個上坡,又是彎彎曲曲的小街盤旋而上。這就是錫耶納的大教堂</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自12世紀以來,錫耶納人一直固守著一個哥特式夢想,并因此與佛羅倫薩在城市及其他建設方面展開了持久的競爭。</i></b></h1><h1><b><i>這座教堂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它內部式樣有別于意大利所有的教堂,獨具一格。甚至比佛羅倫薩的大教堂還要精美。那些大柱子會讓沒有思想準備的游客一踏入就會有瞠目結舌的感覺。</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內部最具特色最搶眼的,恐怕要數那支撐大教堂的那些立柱們,明暗二色大理石相間如銀環蛇的蛇紋,暗色的部分為錫耶納獨有的深綠色。身在其中,會有一種寒氣感悄無聲息地慢慢殷開(呵呵,不知其他人是否會有這種感覺),但又有超華麗的壓迫感。此時,我怎么想起了“美杜莎”來?</i></b></h1> <h1><b><i>它不像羅馬圣彼得大教堂那樣壯麗恢弘,也不像佛羅倫薩大教堂那樣質樸低調,它有它的精致和珍貴。</i></b></h1><h1><b><i>其風格和規模唯有米蘭大教堂和奧利維蒂大教堂可與之相媲美,它融合了雕塑、油畫以及羅馬-哥特式的建筑風格。</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在這個教堂的珍寶當中,有尼古拉·皮薩諾,多那太羅以及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精美鑲嵌的人行道和平圖里齊奧的華麗的壁畫作品。</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側廳的天頂畫和壁畫,簡直可以和梵蒂岡博物館媲美。</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錫耶納周邊的田野</i></b></h1><h1><b><i>匆匆離開錫耶納,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另一個小鎮——圣吉米亞諾。</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到了夏天,綠意漸濃,山間的小河彎,變成了幽藍的湖泊。</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圣吉米尼亞諾是意大利中北部托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省的一個城墻環繞的中世紀小城,坐落于佛羅倫薩 西南部56公里處,是往返于弗朗西斯科和羅馬之間朝拜圣地者的重要物資補充地。圣吉米尼亞諾至今仍保留了14座不同高度的塔樓,成為它的國際符號。圣吉米尼亞諾至今仍保留了它在封建時代的外貌,有許多14世紀至15世紀時期意大利的藝術杰作。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圣吉米亞諾周邊的田園風光</i></b></h1> <h1><b><i>入城口有家餐廳,門口豎立個兩人高的鐵公雞,簡直是個雄赳赳的戰斗機。</i></b></h1><h1><b><i>不知道這里為何喜歡大公雞?無獨有偶,城里的瓷器店也有瓷做的公雞陳列著。</i></b></h1><h1><b><i>難不成這里也隨中國的生肖,今年是雞年???</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小城的城墻</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狗“紳士”站在小店門口,吸引著來往的游客</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老人倚在窗口看風景,我在樓下看老人</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小城中的廣場和街道、房屋和宮殿、水井和噴泉,這些都是中世紀文明的獨特見證。</i></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在托斯卡納,可別小看了這樣的小城小鎮,它們都和文藝復興產生和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和聯系。</i></b></p><h1><b><i>在這樣不起眼的小城里,出售的竟是大藝術家波提切利的名作《春》的掛毯。并且,編織精美、栩栩如生。</i></b></h1><h1><b><i>這件藝術品被我們的團友識貨地帶了回來,讓人羨慕不已。</i></b></h1> <h1><b><i>還有陶瓷品店、皮革制品店、服飾店和工藝品商店。</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我們在托斯卡納曾住宿過的酒店,雖不豪華,卻也優雅,淡淡的美,更符合托斯卡納的品味。</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酒店前的花式露天吧</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曾住過的房間,簡潔而素雅</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窗外風景和清晨日出</i></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我曾在一個賣畫材的商店櫥窗里發現了這樣一個裝飾:用模型制作的劍柏圍著幾座小農舍,前面就是要賣的文具和顏料,背景是艷陽下的托斯卡納那起伏不平的田野,有葡萄園和橄欖樹。</i></b></h1><h1><b><i>我明白了,沒錯,托斯卡納,就是這個樣子。</i></b></h1> <h1><b><i>托斯卡納就這樣在心中定格。但這僅僅是它的外表,只是皮毛。托斯卡納更有它獨特的鄉村底層生活,這些伊特魯里亞和倫巴族人的后裔們,他們的集市、交易、節日、聚會、美食、種植、收割之類的鮮活生活;他們的熱情、開朗和好客;還有參透到細胞里的那些藝術因子。都會是托斯卡納的精髓所在,這才是最重要的。</i></b></h1> <h1><b><i>附:我們在托斯卡納的線路圖</i></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林州市|
张家港市|
内江市|
铜鼓县|
若尔盖县|
惠来县|
孝义市|
白城市|
泸溪县|
长丰县|
济宁市|
南通市|
辽宁省|
应城市|
淄博市|
凌海市|
桐城市|
琼中|
鹤峰县|
江山市|
南江县|
双牌县|
尉犁县|
资阳市|
池州市|
乾安县|
永清县|
高邮市|
康平县|
嵩明县|
山阳县|
东兰县|
婺源县|
平乡县|
崇州市|
松溪县|
布尔津县|
镇安县|
乌拉特后旗|
潼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