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840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強行傾銷走私鴉片,而引發(fā)了鴉片戰(zhàn)爭。1842年,林則徐因虎門銷煙,抗拒列強而振奮民族士氣,無奈朝廷軟弱,鴉片戰(zhàn)爭失敗,清朝政府昏庸無道讓他忍辱遣戍新疆伊犁。</h3> <h3> 林則徐是在年近花甲之年被流放伊犁的,此時,他的前途一片黑暗,昔日輝煌,已成過眼煙云,從聲名赫赫的兩廣總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職;從威震四海的禁煙英雄到發(fā)配邊疆的“罪臣”,因大功獲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處罰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鈍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時間,林則徐先后經(jīng)歷革職查辦、以“四品欽銜”赴浙江軍營效力、革去“四品欽銜”遣戍伊犁、改遣開封協(xié)助王鼎治水,最終仍被流放伊犁。王鼎以死相諫,亦無法改變林則徐流放的命運。林則徐身心俱損,國難當頭、報國無門的絕望,加上治水勞累、戍途奔波,林則徐走到西安時大病不起,休養(yǎng)兩個多月,才從西安啟程,再次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br></h3> <h3> 林則徐走了四個多月才到伊犁。途經(jīng)蘭州、嘉峪關(guān)、哈密、烏魯木齊等地。林則徐進入新疆境內(nèi)時,已是冰天雪地的嚴冬,沿途荒無人煙,荒漠戈壁高山上,無路可走,馬車在滿地亂石上顛簸前行,天山大雪封路,馬車常常陷進雪坑中,茫茫雪原也常夜宿馬車,同時還要面對盜匪、野獸襲擊,孤獨跋涉在這西域荒涼的大地上,忍受著極其殘酷的折磨,只有兩個兒子陪他前行。</h3><div> “沙礫當途太不平,勞薪頑鐵日交爭,車箱簸似箕中粟,愁聽隆隆亂石聲”。林則徐這首詩,可略見他當時赴伊犁途中情形。</div><div> </div><div> </div><div> </div> <h3> 三年多流放的日子,花甲的林則徐的身體是怎樣支撐下來的?他的心呢?從高官到流放、從英雄到“罪臣”,從天堂到地獄,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的心如何承受下來的?正是他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別妻子家人所作這一著名詩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面對厄運,面對人生的巨大落差,林則徐沒有驚慌,沒有絕望,他鎮(zhèn)靜坦然、慷慨悲歌。</h3> <h3> 身在林則徐曾經(jīng)的流放地,真是很難想象到當時條件下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曾居官一品的功臣,當年是何等的堅毅走過這不毛之地。</h3> <h3> 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時間里,林則徐拖著多病之軀,為新疆嘔心瀝血。他親歷南疆庫車、阿克蘇、葉爾羌等地勘察,行程二萬多里,所到之處興修水利,開荒屯田。</h3> <h3> 他親自設(shè)計修建的“林公渠”至今還起作用;他積極推廣的“林公井”(坎兒井),現(xiàn)仍造福百姓。他勘地興墾之后,原來荒無人煙的地方,出現(xiàn)了新的綠洲和村落。</h3> <h3>他對西學(xué)的研究和包容 對于眾多的中國民眾來說,林則徐是帶頭反抗西方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維護中國民眾利益的民族英雄。他的功績不止于此,林則徐對西學(xué)的研究和包容程度,遠遠超過后來洋務(wù)運動領(lǐng)導(dǎo)者。他之前高瞻目光,使他被譽為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知道中國的科技比不上西方,立即摒棄了盲目自大的天下華夷思想,轉(zhuǎn)而學(xué)習(xí)西方。他為購買及仿造西方船只、大炮、武器開創(chuàng)先例,為戰(zhàn)爭取得勝利,提出建立現(xiàn)代海軍之設(shè)想。同時,林則徐支持國與國之間公平貿(mào)易,不個別對待國家及個人。他對西書西報的翻譯,遣戍新疆之前都沒中斷過。作為維新思想的先驅(qū)者,開啟向西方學(xué)習(xí)的風(fēng)氣,其精神深深影響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物,使其發(fā)揚光大。</h3> <h3>林則徐是福建候官(今福州)人,自幼聰敏過人,年僅12歲就郡試第一,13歲就考中秀才。父親林賓日是一個私塾先生。母親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家庭主婦。林老先生總共生育了十一個子女,林則徐排行老二,膝下還有一個弟弟和八個妹妹。林老先生對林則徐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一方面是因為林則徐的哥哥很小就夭折了,一直扮演著長子的角色,二是有資料描述說林則徐出生前,林老先生做夢夢見鳳凰飛在房頂(帶有神話色彩,有后人炒作之嫌),三是當時出名愛才的福建巡撫徐嗣曾至林府避雨,林則徐適時出生,林賓日希望兒子效法徐嗣曾,出類拔萃,飛黃騰達。則,學(xué)習(xí)、效法。故取名則徐。雖然林賓日為私塾教師,中了秀才后又可領(lǐng)取公糧。但家里人口眾多,僧多粥少,甚至三餐都無以為繼。貧苦的童年,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時都保持清儉的習(xí)慣。也正應(yīng)了那句古話:從來英才多磨難,自古紈绔少偉男。他不僅是中國清朝后期政治家,還是近代詩人。</h3><div><br></div> <h3> 林則徐做事認真,令貪官無可作假,他對治水方面的知識和經(jīng)驗日豐,曾提議將黃河河道改道北流,從山東利津入海,但民意和官員都反對此治河方略,提議遭否決。直到林則徐逝世后,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被迫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人們才對林則徐先生的高瞻遠矚從新認識。</h3> <h3> 林則徐禁煙、銷煙受到了馬克思的稱贊。1858年,馬克思在所著鴉片貿(mào)易專論里就肯定了林則徐的這一禁煙壯舉。</h3><h3>"國際聯(lián)盟”把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定位“國際禁煙日”。 1987年12月聯(lián)合國第42屆聯(lián)大又把虎門銷煙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為每年的“國際禁毒日。</h3> <h3>流放結(jié)束后,廣西發(fā)生叛亂,朝廷再次降旨為欽差大臣去平叛,1849年,他卸任途經(jīng)長沙,指名要見隱逸在老家讀書的左宗棠。去見林則徐是在夜里。37歲的左宗棠行色匆匆,心情激動,一腳踏空,落入水中。林則徐笑問:“這就是你的見面禮?”林則徐將他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資料和繪制的地圖全部交給左宗棠,并說:將來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屬。以吾數(shù)年心血,獻給足下,或許將來治疆用得著。后來,左宗棠征戰(zhàn)新疆,帶的就是林則徐繪制的地圖。臨別,林則徐還寫了一副對聯(lián)相贈:“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被馗=ê?,林則徐身染重病,知道來日不多,命次子聰彝代寫遺書,向咸豐皇帝一再推薦左宗棠為“絕世奇才”、“非凡之才”。好不客氣講:如果沒有他,今天新疆這塊寶地不一定是什么狀態(tài)下存在。</h3> <h3> 林則徐人生是偉大的,來新疆之前只了解鴉片戰(zhàn)爭中的他,來疆后所接觸到的故事讓我感慨,我感到他的偉大不是他能在國難當頭時,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也不是他能在仕途通達、身居高位,傾心盡力地為國效力時;更不是他虎門銷煙的驚世之舉。最可貴的是他在被革職流放的極端逆境中的新疆,表現(xiàn)出的靈魂中那份偉大與高貴。</h3> <h3> 民族英雄林則徐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教,他成家立業(yè)后,也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曾做家訓(xùn)聯(lián),表明自己身居高位卻不愿“留錢”給子孫的道理: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而他最為人所稱道的家庭教育思想,則是他所作的“十無益”家訓(xùn)。我把《十不益歌》制作一成本文的音樂,希望從中得到啟迪。</h3><div><br></div> <h3>一、存心不善,風(fēng)水無益</h3><div>二、父母不孝,奉神無益</div><div>三、兄弟不和,交友無益</div><div>四、行止不端,讀書無益</div><div>五、作事乖張,聰明無益</div><div>六、心高氣傲,博學(xué)無益</div><div>七、時運不濟,妄求無益</div><div>八、妄取人財,布施無益</div><div>九、不惜元氣,醫(yī)藥無益</div><div>十、淫惡肆欲,陰騭無益</div> <h3>謝謝您看完全文,朋友!或許您曾經(jīng)輝煌,或許您受盡磨難,或許……。但愿您從林英雄傳奇的一生,能獲得更深的人生感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探索|
阜南县|
宁德市|
阳原县|
潢川县|
松阳县|
夹江县|
金华市|
恩施市|
金川县|
云林县|
佛山市|
榆林市|
邢台县|
吉林省|
安远县|
鄢陵县|
广水市|
贵港市|
罗江县|
措美县|
青海省|
建水县|
富宁县|
盈江县|
芒康县|
宁强县|
阳东县|
东莞市|
颍上县|
无极县|
台中县|
桑日县|
项城市|
鄂托克前旗|
汨罗市|
罗田县|
铜鼓县|
伊通|
宜川县|
湘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