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流的父母做保姆</b></h1><h3><br /></h3><h3>中國大多數家長,首先是孩子的保姆。</h3><h3><br /></h3><h3>他們含辛茹苦,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孩子的膳食營養、健康保健等生活層面的看照料上,滿足于實現孩子在飲食、健康、服飾、玩具、用品、娛樂等方面的需求,這些行為構成了"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內容。</h3><h3><br /></h3><h3>在自己的悉心呵護下,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長得惹人疼愛、干凈清爽,當然身體也茁壯結實。</h3><h3><br /></h3><h3>如家中的孩子主要是由老人照看長大,產生這種情況的幾率更大。隔代人似乎更愿意在生活照料的層面上貢獻愛心。</h3><h3><br /></h3><h3>這樣,對孩子"養育"的職能漸漸變成了單純的養,"育"的職能就在無盡的關愛中被弱化掉了。</h3><h3><br /></h3><h3>如果父母堅持做孩子的保姆,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差距很大,責怪、批評、指責都很難將這種差距彌補。</h3><h3><br /></h3><h3>于是他們只能沉重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先天"就比別人差。似乎一切都難以挽回、難以補救,只能維持現狀。</h3><h3><br /></h3><h3>這種保姆式父母,也總是對孩子的成長缺乏長期、系統、全面的規劃。</h3><h3><br /></h3><h3><b>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如果他自己沒有擺脫的意識,很容易庸庸碌碌一輩子。</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流的父母做教練</b></h1><h3><br /></h3><h3>二流的父母,是孩子的教練。他們會用各種手段,不惜一切代價,逼迫孩子學會各種技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h3><h3><br /></h3><h3>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誕生了無數的虎媽、狼爸。</h3><h3><br /></h3><h3>"每天挨頓罵,孩子進北大",是"中國式狼爸"的宣言。</h3><h3><br /></h3><h3>他堅持"用最傳統、最原始的古老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備藤條和雞毛撣子,讓孩子們從小背《三字經》《弟子規》,背不上來就要揍人。</h3><h3><br /></h3><h3>"狼爸"不準孩子看電視,不準自由上網,不準隨意開空調;他說,孩子是民,家長是主;打是一種文化。他"把三個孩子打進了北大"。</h3><h3><br /></h3><h3>狼爸會說:"我這種打可能被大家誤會了打只是輔助的手段。打之前要把道理講清楚,怎么做是對,怎么做是錯,怎么錯就怎么打。</h3><h3><br /></h3><h3>其實教孩子什么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接受好的規矩,形成好的習慣,樹立好的目標,這是根本。打是打不出來這些的,但必須通過打。打和講道理一樣重要。"</h3><h3><br /></h3><h3>時間會證明,這種教練式的教育方式,雖然讓孩子看起來比同齡人獲得了更多的技能,進入了更好的大學。但很容易扭曲孩子的本性,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扭曲、偏激。</h3><h3><br /></h3><h3><b>接受這樣的教練式教育,孩子往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精神崩潰。</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流的父母做什么?</b></h1><h3><br /></h3><h3><b>1. 一流的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b></h3><h3><br /></h3><h3>曾經有個媽媽帶孩子去逛商場,她覺得孩子一定會喜歡這個熱鬧非凡的場所,可是和她想的完全相反,孩子在商場里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甚至有點害怕,吵著要出去。</h3><h3><br /></h3><h3>媽媽不明白,一向喜歡玩的孩子怎么會排斥又漂亮又熱鬧的商場?</h3><h3><br /></h3><h3>但是當她蹲下來詢問孩子原因的時候,她明白了,在孩子的角度,只能看見一條條的人腿,以及一些高高的柜子,一點也不能讓人賞心悅目,反倒讓人非常不舒服,而以大人的高度,是看不見這些的。</h3><h3><br /></h3><h3>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應該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掌握孩子的聽覺、視覺與理解特性。</h3><h3><br /></h3><h3>許多爸媽會從大人的角度,和小孩互動,間接或直接安排甚至命令孩子怎么做、怎么玩、玩什么。</h3><h3><br /></h3><h3>其實小孩就是小孩,他身體和思想的高度都還有待成長,如果站在大人的立場,就很難明白孩子的喜怒哀樂。</h3><h3><br /></h3><h3><b>蹲下來,你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知道在他的高度,能看見什么,才能和孩子有效地溝通和交流。</b></h3> <h3><b>2. 一流的父母教孩子管理時間。</b></h3><h3><br /></h3><h3>為什么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差,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很多家長,甚至有些老師都會說,智商有高低,努力各不同!</h3><h3><br /></h3><h3>但是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么一點,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孩子對時間的管理。</h3><h3><br /></h3><h3>這就是有些人想方設法補課、熬夜,最終也學不過另外一些同學。因為他并沒有掌握時間管理的訣竅。</h3><h3><br /></h3><h3><b>3. 一流的父母教孩子獨立思考。</b></h3><h3><br /></h3><h3>有人看到過這樣一個笑話:</h3><h3><br /></h3><h3>在一所國際學校里,老師給各國的學生出了一道題:"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嗎?"</h3><h3><br /></h3><h3>學生都說"不知道"。</h3><h3><br /></h3><h3>非洲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糧食";歐洲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緊缺";美國學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國家";中國學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h3><h3><br /></h3><h3>這則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的確發人深省。</h3><h3><br /></h3><h3>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從來就沒有想到什么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考慮、去想辦法、去解決、去處理的。</h3><h3><br /></h3><h3>當孩子遇上困難時,父母常常不加思索就幫孩子把困難解決了。慢慢地,當孩子再遇上困難時,自己也不愿意思考,就指望父母的幫助。</h3><h3><br /></h3><h3><b>長此以往扼殺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談不上解決問題的能力了。</b></h3> <h3>在今天,我們已經處在"信息時代",處在"知識爆炸"時代,客觀上對每個人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戰。</h3><h3><br /></h3><h3><b>凡是愈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強,終身學習的能力就愈強,創造力就愈強。</b></h3><h3><br /></h3><h3>這種能力,使他能夠與時俱進,備受社會的歡迎。</h3><h3><br /></h3><h3>孩子有判斷、思考能力是思維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們看到一些孩子經常會說"媽媽,我不知道怎么說","媽媽,你說怎么辦吧","爸爸,你去替我做"</h3><h3><br /></h3><h3>這些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本能的想法就是請父母幫忙,幫助他們做思考,幫助他們做選擇、判斷。</h3><h3><br /></h3><h3>針對不同的孩子,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發生的具體問題,提供機會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自己面對問題,并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End</b></span></h3>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編輯微信:</b>jsjszxl</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投稿郵箱:</b>jssnjszxl@qq.com</span></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安化县|
迭部县|
航空|
宾阳县|
镇平县|
信丰县|
勐海县|
镇原县|
平舆县|
顺昌县|
酒泉市|
新泰市|
扎囊县|
内黄县|
彭水|
星子县|
延安市|
芜湖县|
多伦县|
武定县|
台湾省|
土默特右旗|
石河子市|
延津县|
荔浦县|
古蔺县|
文昌市|
天柱县|
宾川县|
商洛市|
札达县|
剑河县|
宁远县|
南召县|
修武县|
东宁县|
冕宁县|
个旧市|
江口县|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