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4·3·19我曾發布美篇,復述甘健安君的文章《三分詩壇 ——概說中國詩壇的非格律詩派、新格律詩派和舊格律詩派》。是從收藏的舊報刊中驚喜地發現1997年9月20日的《現代工人報》,其第三版《詩界一瞥》欄目刊登了這篇文章,作者甘健安。這也許是我們現今就中國詩壇上三種詩體并存狀態做出“詩三國”判斷的先聲吧。鑒于27年前,那時“格律體新詩”的名稱尚未通行,作者所言“新格律詩派”第三次高潮已經在現代派詩風沖擊下呈現退潮的跡象,特別顯得難能可貴。我在今年2月18日發布的美篇里曾經推出已故上海詩人費碟的《雛形的詩三國正成鼎立之勢》(刊登于《海上詩刊》2019年第一期),距本文22年之久。觀點完全一致,有興趣的詩友可以對照參看。費文是受我們格律體新詩研究院成立鼓舞所寫的。那么又是5年后,情勢如何呢?應該說,我們這一“弱國”正在走向強盛的途中。<br>該文一開始就提出觀點:“新文化運動中崛起的新詩,歷八十年,而今已形成非格律詩派和新格律詩派,與舊格律詩派鼎足三分之勢,成為今日中國詩壇上的三大家族。”就不詳述了。<br>可巧,檢視收藏的舊報,又發現我的一篇短文《確立新詩形式的“雙軌制”》,是在1996年4月15日《重慶日報》副刊《轉型期文學漫談》特輯中的一篇。署名“余見”,是我當時常用的筆名。<br>重慶日報發表這組短文的意圖,見諸《編者按》:<u>“重慶作家協會評論工作委員會成立時,各位委員放言縱論當今文學態勢,展望新世紀文學前景,或著眼宏觀格局,或關注文體走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抒己見,議論風生。現特請部分委員將其發言大意見諸文字,以饗讀者,并供作家詩人參考。”這一意圖注定了這些文章皆為言簡意賅的精短之作。應邀供稿的評論家還有敖忠、呂進、蔣登科、李敬敏、劉明華。</u><br> <p class="ql-block"><b>確立新詩形式的“雙軌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余 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國詩歌發展的漫長歷史,從形式的角度看,幾乎就是一部詩歌格律不斷演變和豐富的歷史。只是到“五四”文學革命,才破除傳統,另起爐灶,白話自由詩幾乎一統天下。然而,早在20年代中期,詩界的一些有識之士就開始了建立格律體新詩*的研究與實踐,因而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 以新月派為代表的格律詩派曾風靡一時,輝煌于詩史。此后數十年中,幾經起伏,建立格律體新詩的努力仍不絕如縷,艱苦卓絕。雖經50年代的一場人為摧殘,元氣大傷,然而新時期薰風吹拂,她竟又奇跡般地復甦,展現了生機與活力,呈現了光明的前景**。鄒絳先生編選的《中國現代格律詩選》的出版,與深圳中國現代格律詩學會的成立則是其顯著標志。</p><p class="ql-block"> 然而,毋庸諱言,當今的身詩壇,仍由自由詩占居統治地位,許多詩人和詩評家,甚至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現代格律詩為何物。當前詩歌極不景氣,疏離廣大讀者,除了詩歌的“貴族”病、“小我”病,以及晦澀艱深的詩風之外,拒絕和排斥格律,“自由”到無邊羌際無拘無束的地步,完全無視我國悠久、優良的民族詩歌傳統,嚴重地背離群眾的閱讀欣賞習慣,不能不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p><p class="ql-block"> 責怪讀者不如檢討自己。不是讀者拋棄新詩,而是新詩背叛讀者。盡管有人說拜金主義日熾,高雅的詩歌藝術遭到冷落,哀嘆良辰不再, 美景已逝,然而各種古典詩然而各種詩詞選本仍然得到青睞,單是《唐詩三百首》就不知有多少種版本,累計有多大印數! 這是為什么?能不深長思之乎?</p><p class="ql-block"><b> 當此新舊世紀之交,如果要展望未來,看看新詩有無改善境遇的可能,那就取決于新詩能否改變自身的形象。而要改變形象,擺脫困境,爭取讀者,僅就形式(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而言,則必須走出誤區,改善自由詩,壯大格律詩,確立新詩形式的“雙軌制”,確實改變目前新詩領域自由詩一家獨大的局面!</b></p><p class="ql-block">*<u>這才發現,那時我就使用了“格律體新詩”概念。</u></p><p class="ql-block"><u>**對此,呂進、梁笑梅主編的《20世紀中國現代詩學手冊》中的《重要現象》列入《現代格律詩的再起》詞條。</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合水县|
莱阳市|
扶风县|
永康市|
永嘉县|
宜君县|
屯门区|
广西|
常德市|
仁布县|
安平县|
西林县|
乌鲁木齐县|
蕲春县|
梁河县|
朝阳市|
荥阳市|
浦北县|
百色市|
浠水县|
炉霍县|
玛沁县|
日土县|
青海省|
峡江县|
大埔县|
通辽市|
沁水县|
安泽县|
富蕴县|
申扎县|
苍山县|
辉南县|
余庆县|
涟水县|
五峰|
平利县|
盐山县|
赫章县|
金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