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探訪了大英煙公司(見拙作《尋幽記之大英煙公司(2025—2)》)、廿里堡車站(見拙作《走膠濟錢看火車站之廿里堡車站(2025—3)》),又回放了廿里堡的煙草種植歷史(見拙作《尋幽記之廿里堡的煙草往事(2025—4)》),那就再帶大家來看看烤煙用煤的產(chǎn)地——坊子碳廠(2022年也寫過這里,詳見拙作《尋幽記之坊茨小鎮(zhèn)(2022—11)》)。</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說,坊子的故事是從煤炭說起的。坊子炭礦歷史悠久,在中國近代、現(xiàn)代煤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在清乾隆年間,濰縣煤田就聞名遐邇,晚清時期的坊子炭礦名齊棗莊、淄川,并稱山東三大煤礦,民國時期則位列全國十大煤礦之一,是中國煤礦中第一座德式機械鑿巖礦井,第一臺歐式洗煤機洗煤、第一臺歐式機器制造煤磚,還是至今唯一完好使用木質(zhì)罐道梁的礦井,山東唯一形成期為中生代侏羅紀(jì)的煤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清朝時期</b></p> <p class="ql-block">大學(xué)士兼禮部尚書趙國麟“開采煤碳”奏折</p> <p class="ql-block">山東第一座大型煤窯丁家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政府統(tǒng)治時期的坊子煤礦。坊子地區(qū)的煤炭在明末清初時就被當(dāng)?shù)鼐用癜l(fā)現(xiàn),但是被明文規(guī)定禁止開采。清順治帝開始放寬采煤限制,乾隆時期,采礦禁規(guī)被完全取消,坊子煤礦開始逐漸興起。道光年間坊子地區(qū)的采煤也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清代的煤窯分為官窯、軍窯、民窯、外窯(外國人開辦)。1898年之前,坊子地區(qū)的官窯只有張曜開辦的丁家井一例,其他皆是民窯。生產(chǎn)形式為初具資本主義萌芽狀態(tài)的手工業(yè)作坊式煤礦。</span></p> <p class="ql-block">坊子碳礦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坊子碳礦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dāng)時坊子地區(qū)生產(chǎn)的煤炭被稱為“濰縣炭”,山東半島,唯此一家,膠東人有“視煤如金”之說。自從德國殖民主義者入侵濰縣后,修建膠濟鐵路時,將“方子店”一地名,改為坊子站,所建煤井亦稱坊子井,整個煤礦皆稱為坊子煤礦。具有百年歷史的“濰縣炭”之名消失了,改稱為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坊子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德占時期</b></p> <p class="ql-block">德建煙筒</p> <p class="ql-block">德建豎井絞車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98年3月 6日,清政府屈于德國的壓力,簽署了《膠澳租界條約》,將膠濟鐵路的修筑權(quán)以及沿線15 公里以內(nèi)的礦藏開采權(quán)一并讓于德國。坊子炭礦與膠濟鐵路關(guān)系密切,從一定意義上說,有了坊子炭礦,才促成了膠濟鐵路的興建。從此,淄博、坊子等礦產(chǎn)落入了德國侵略者手中。《膠澳租界條約》簽訂后,德國成立了山東鐵道公司(資本5400萬馬克)及德華礦務(wù)公司(資本 1200萬馬克),正式實施對山東實質(zhì)性的掠奪。1898 年4月德國派員對坊子煤田進(jìn)行勘探,1900年勘探結(jié)束,共獲得儲量 350 萬噸。德國決定在坊子進(jìn)行大規(guī)模煤炭生產(chǎn),“建設(shè)一座歐洲式的現(xiàn)代化大煤礦”。</span></p> <p class="ql-block">德建蒸汽機房</p> <p class="ql-block">德建碳礦辦公室</p> <p class="ql-block">德建豎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01年德國在坊子開鑿第一口炭井--坊子豎坑(今名立井、南井),1904年開鑿第二口炭井(北井),以德國總督夫人安娜之名命名為安娜豎坑。1905 年開鑿第三口炭井--敏娜豎坑(今名二立井)。1906 年,礦井大型生產(chǎn)設(shè)備全部安裝完畢。至此,坊子煤礦由土法生產(chǎn)時期進(jìn)入了大規(guī)模機器生產(chǎn)時期。但是在德國入侵坊子的過程中,濰縣縣衙以及民眾給予了堅決的抵制。德國霸占坊子煤礦17年,共掠走煤炭199.0629萬噸。</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日戰(zhàn)時期</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日本為了奪取山東,即月以優(yōu)勢兵力包抄德國在青島的屯兵,德日交戰(zhàn)的9月25日,霸占坊子煤礦的德國侵略者望風(fēng)而逃。 1914年9月28日,日軍以沒收德國資產(chǎn)為名占領(lǐng)了坊子煤礦。由于德國撤退倉促,礦山設(shè)備基本完好,日本人開始了對坊子煤礦長達(dá)31 年的侵占。</span></p> <p class="ql-block">礦山機械修理廠舊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23 年8月1立日殖民地質(zhì)的魯大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靳云鵬任總理,掌管坊子炭礦、淄川炭礦、金陵鎮(zhèn)鐵礦。名義上是中日合辦,實際上完全是日本人說了算。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從而結(jié)束了對坊子煤礦的侵略。日本人軍事占領(lǐng)坊子9年(1914-1923),建立半殖民性質(zhì)的公司統(tǒng)治 22 年(1922-1945),共 31年,總計掠奪煤炭 422.72萬噸。期間,煤礦工人深受舊社會勞動制度的摧殘和壓迫,在惡劣危險條件下繁重勞動,生命安全與健康受到嚴(yán)重威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國統(tǒng)時期</b></p> <p class="ql-block">坊子碳礦舊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11月 11日,國民黨山東省第八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張?zhí)熳簦饏⒆h劉天興任坊子辦事處主任接收坊子及其炭礦,訓(xùn)令日本侵略者交出中央炭礦和東炭礦(西炭礦、南炭礦、北炭礦已于抗戰(zhàn)勝利前停采)。劉天興接任后,成立了坊子煤炭部,隸屬山東省第八區(qū)專員公署復(fù)員建設(shè)計劃委員會,11月16日正式接管經(jīng)營坊子各炭礦。1946年6月13日,山東省政府批準(zhǔn)第八區(qū)專員公署報告,將坊子各炭礦由官辦轉(zhuǎn)為官督商辦。劉天興認(rèn)租東炭礦和中央炭礦,交押金3000萬元法幣,抽11%產(chǎn)量作租金。6月 20日,第八區(qū)專員公署又批準(zhǔn)李明訓(xùn)租開北煤礦。</span></p> <p class="ql-block">舊碳廠工人勞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6年12月5日,民黨行政院資源委員會派員到坊子進(jìn)行財產(chǎn)調(diào)查。次年1月4日,資源委員會宣布坊子煤礦收歸國有。由淄博煤礦公司代管,在坊子設(shè)置坊子煤炭管理所,丁石生任主任。劉天興與新上屬另立新約,繼續(xù)租辦坊子煤礦。從1946 年到 1948 年 4 月,坊子煤礦共產(chǎn)原煤 28.4 萬噸。</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建國以后</b></p> <p class="ql-block">建國后煅造、機修車間</p> <p class="ql-block">物資倉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8年4月15日,400余名礦工迎著朝陽,從四面八方回到礦區(qū),恢復(fù)了生產(chǎn),為中國人民解放大業(yè)獻(xiàn)上了坊子煤礦第一批煤炭。月末,濰坊特別市人民政府宣布,坊子煤礦收歸人民公有。1950 年 4 月,坊子碳礦正式定名為坊子煤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坊子煤礦再創(chuàng)日產(chǎn)原煤1.3萬噸,年產(chǎn)原煤128.6萬噸的歷史最高紀(jì)錄,對國家經(jīng)濟建設(shè),特別是對建國初期能源困難時期的經(jīng)濟恢復(fù)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xià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來,隨著煤炭資源的變化,坊子炭礦不再具有可開采余量,逐漸失夫了開采價值。坊子煤礦為新中國的發(fā)展貢獻(xiàn)了卓越的力量,2002年,坊子煤礦破產(chǎn)重組,改制成為山東新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同時實現(xiàn)了華麗轉(zhuǎn)身,成為一座博物館,以全新樣式面對未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坊子豎井</b></p> <p class="ql-block">坊子豎井(北面30多米高的德建煙簡已于2008年坍塌,僅余9米多)</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豎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膠澳租借條約》簽訂后,德國人派探礦隊在坊子一帶鉆探。他們用當(dāng)時高科技的儀器探得地下160米-192米處有數(shù)層煤層分布,總儲量約為300萬至350萬噸,且煤的質(zhì)量全屬工業(yè)用的優(yōu)質(zhì)煤。面對到嘴的肥肉德國人自然趨之若鶩,遂決定在坊子建礦采煤。德國政府很快籌集資金1200萬馬克成立了德華山東礦務(wù)公司,具體從事膠濟鐵路沿線礦產(chǎn)開采,其中濰縣煤田所開掘炭礦統(tǒng)一稱為坊子炭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德華礦務(wù)公司組建后,德國人便對坊子煤炭儲量進(jìn)行勘探,探明了許多有開采價值的煤層,讓德國人欣喜若狂,他們迫不及待地要在此建設(shè)一座現(xiàn)代化的歐式礦井。1901年,德國在“坊子店”附近開挖第一口煤井,借“坊子店”之名取名“坊子豎井”。該礦井采用蒸汽鑿巖機鑿巖,井筒直徑4米,石灰石砌壁。鑿井至175米深處發(fā)現(xiàn)4米厚的優(yōu)質(zhì)煤層,于1902年10月初開始采煤。礦井工程設(shè)備和機器,全部由德國進(jìn)口。</span></p> <p class="ql-block">安娜豎井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后,德國人又先后在坊子開鑿了安娜豎坑和敏娜豎坑。1904年6月初,德國駐坊子炭礦經(jīng)理克力克,帶著一撥礦工按早期勘探選好的礦坑坑址做著鑿井奠基準(zhǔn)備。克力克事先請求德國駐青島總督奧斯卡·馮·特魯伯給兩口新建礦井起個名字,特魯伯滿口應(yīng)允,并答應(yīng)屆時偕同夫人蒞臨現(xiàn)場冠名揭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月6日,特魯伯按照中國傳統(tǒng)選定的黃道吉日,攜夫人安娜和妻妹敏娜,從青島乘坐火車到達(dá)坊子后,匆匆趕到已經(jīng)聚滿人群的礦井井址現(xiàn)場。經(jīng)過再三斟酌,特魯伯宣布將其中一口礦井以自己夫人安娜的名字命名為“安娜豎坑”,將另一口礦井以妻妹敏娜的名字命名為“敏娜豎坑”。后來,特魯伯的妻妹敏娜嫁給了坊子炭礦的經(jīng)理克力克。</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百年銀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兩棵銀杏在炭礦豎坑西南側(cè),一高一矮,一粗一細(xì),既相映成趣,又相互依偎,儼然一對父子。南邊一棵銀杏樹粗壯,是父輩銀杏樹,據(jù)說是1898年,剛開采坊子炭礦時,由德國駐坊子炭礦工程師克博爾所栽,樹主干胸徑為近一米,樹主干高三米,樹高16米;北邊較細(xì)的一棵銀杏樹,是子輩銀杏樹,是克博爾的兒子吉姆所栽,樹主干高也近三米,樹主干胸徑也半米有余,樹頂端低于南邊較粗的那棵,高也有13米多。兩棵銀杏樹,仿佛兩尊雕像,一百多年來,昂然挺立,見證了坊子炭礦百年的曲折歷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銀杏樹下,是一組栩栩如生的雕像,雕像中有三位年輕的婦人,一位婦人一手挎著籃子,好像是給井下的夫婿送飯,另一只手遮在眼睛上方,也緊緊地望著炭礦豎坈;第二位婦女一手抱著孩子,騰出另一只手指著礦井方向,似乎在和孩子說著什么,但眼睛也目不轉(zhuǎn)睛地注視著炭礦豎坈;還有一位婦人在用力地推著手推車,眼睛也目不斜視望著炭礦豎坈;三位夫人的眼睛里都流露出對井下夫婿的擔(dān)憂,也充滿對井下夫婿是否能安全歸來的祈盼。</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華昌煤號</b></p> <p class="ql-block">建國后座落在“西華昌煤號”遺址上的礦工俱樂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華昌,是很多老坊子人的記憶。西華昌是一個地名,現(xiàn)在是一個社區(qū)名,起源于解放前的“華昌煤號”,由“西華昌煤號”而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dāng)時隨著坊子煤礦的發(fā)展,其所轄的五小炭礦周邊,也都興起許多大大小小的炭莊,相比之下,經(jīng)營最火的要數(shù)“華昌煤號”。 分東、西兩個炭莊經(jīng)營。“東華昌煤號”設(shè)在坊子炭礦東門外,“西華昌煤號”設(shè)在坊子炭礦西門外,60年代在煤號舊址附近新建煤礦家屬院平房,沿用了“西華昌煤號”這個名稱,取名為“西華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坊子碳礦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門入口正西不遠(yuǎn)處,便是炭礦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內(nèi),一張張圖片資料和實物佐證真實地記錄了這片土地上那段令人動容的崢嶸歲月……歷史,是一座紀(jì)念碑,現(xiàn)在的坊子煤礦雖然已經(jīng)封井,但它卻將坊子煤礦人一代又一代拼搏者和開創(chuàng)者的故事和精神,永久地留存了下來,如赤焰豐碑熠熠閃耀,代代相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坊子炭礦的歷史反映了近代中國礦業(yè)發(fā)展的歷程,以及不同時期的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背景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如今,作為碳礦遺址,它繼續(xù)發(fā)揮著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用一首小詩《訪坊子碳廠》來表達(dá)自己此時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火沉眠百載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鐵軌猶聞煤列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遺鎬懸墻苔漬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鋼梁如訴舊時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苔花忽向石棱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春在廢窯幽處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風(fēng)過煤車銹紋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夕陽漫煮半山金。</span></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和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在此表示感謝!文中不當(dāng)之處,敬請諒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太康县|
北流市|
郸城县|
鹤庆县|
理塘县|
伊春市|
富顺县|
保亭|
丽江市|
合水县|
民县|
萍乡市|
马关县|
香港|
台湾省|
绥化市|
岑溪市|
玉屏|
庄河市|
寻乌县|
沙洋县|
广东省|
镇远县|
六枝特区|
仁怀市|
吉首市|
梅州市|
翁源县|
偃师市|
商南县|
南木林县|
镇巴县|
天津市|
贡山|
中西区|
高台县|
红河县|
镇远县|
阳信县|
大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