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一八四零年以來為反抗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而犧牲的烈士有千千萬萬,知名的有事跡介紹的只屬于少數,更多的卻是無名烈士。為了慎重考慮,都必須一一核實身份,將有關項目落實后才予以確證,這是對烈士及其親屬的尊重的需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管知名或不知名,作為烈士后人的心中皆有懷念之情。我作為一位知名抗戰英烈的后人,自然有許多心里話要說,概括起來就是一句話:繼承先輩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光明磊落做人,認真學習上進,團結一致為國爭光,健康快樂與民同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為后人,大家可能并不是一開始就了解先人的業績的。拿我本人來說吧,祖輩犧牲時我還沒有出生,哪怕父母在當年也尚幼小,更不會知道祖輩離家的行蹤足跡。可以說,大多數家庭都是這樣的情況,包括至今為止還不知情的千千萬萬個無名烈士的家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實事求是地說,一開始我們也是無名烈士的家庭。作為烈士本人,在家族之內當然是有姓有名,但外出在下落不明時就變成了無名無姓。不是嗎?家庭找不到他這個人,外界找不到他的家,這是那戰火紛飛年代常見的事。為了不牽累家人他改名換姓,這樣的例子還少嗎?這也就增加尋找工作的難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說,你們大家都有一種可能,你們家族中或許會找到先人中的下落,他(她)就是無名烈士中的一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文主題是講情懷,并不講如何尋找。作為烈士后人的我,有過切身體會,我覺得烈士親人的心路歷程與烈士經歷是相似的,同樣在苦難中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謂苦,就是一種牽掛,就是一種擔憂,就是一種無奈的等待,這與民間神話故事中望夫石的美麗傳說是不一樣的,沒有那么美麗,沒有那么高雅,只是一種盼歸的愁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烈士家庭的心情,與普通家庭的心境是相通的,兒行千里母擔憂,而在外游子或曰仁人志士則懷報國之心卻忠孝不能兩全,中國心,中華魂,為正義為真理奮不顧身,家風如是,祖訓如是,這豈不是中華民族千家萬戶的中國特色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至于有人說為評烈屬求得生活補貼,那種說法是一種幼稚或不尊。撫恤金是國家關心和愛撫的大愛行為,代表國人對烈士的尊重。至于民間有人弄虛作假冒充行為,這與本文所述的情懷格格不入,筆者不屑一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筆者是退休多年后才確認世人公認的祖上抗戰英烈身份。歷史公認有檔記載,社會公認有書記載,名家學者有專題研究,行業單位有緬懷活動,官媒發文更是如此,這一切,都是口碑傳唱的延續,這是先烈精神的賡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一切,就是烈士后人的情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祖先徐偃王祭祀照片</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安化县|
鱼台县|
屯昌县|
虎林市|
赣榆县|
安国市|
黄冈市|
县级市|
九台市|
舟山市|
新田县|
兴宁市|
镇平县|
娱乐|
七台河市|
肥乡县|
三江|
克山县|
潜山县|
德庆县|
扶余县|
杭锦旗|
隆林|
涿鹿县|
乌恰县|
陵水|
龙南县|
炎陵县|
清徐县|
广饶县|
社会|
遂川县|
云安县|
买车|
扶风县|
永泰县|
阳泉市|
铁岭市|
乌兰浩特市|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