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廬峰憶舊(下)

李恂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題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匡廬巍巍,潯水湯湯。廬山在九江城南,廬峰在潯陽之東,廬峰路和廬峰小學鐫刻著我成長足跡。每當想起小學時光,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溫潤我回望的眼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續接上篇)</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emqmg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廬峰憶舊(上)?</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廬山香爐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候,辦學條件差,沒有什么體育器材,孩子們的玩具以自制為主,推鐵環,打陀螺,踢毽子,跳大繩,跳皮筋,跳房子等等,不過男孩子們更喜歡對抗性的游戲,比如碰拐,比如足球。我們班足球踢得好的是羅小保、呂索云等人。羅小保個子大,做中鋒和后衛都是一把好手;呂索云個頭不大,但是盤帶靈活,過人技術功夫好;陳遠鎮腳頭功夫硬,一腳能將球踢老遠。我還記得一些當時的足球比賽術語,手球犯規叫“好靈坡”,球出界一就叫“燒了燒了”。為什么這么叫?成年以后才搞明白,九江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民國初年,九江就是華中足球的重鎮,足球之風很盛,所以比賽中就保留了一些英語詞匯。小時候不懂,就是跟著瞎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課間碰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最喜歡到陸軍醫院(現在的171軍醫院)玩。也許是戰時掩護傷員的需要,那里有奇妙無窮的防空洞,對我們這些小鬼頭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們班方興、許河是陸院的子弟,地形很熟。在他們的引導打下,我們幾個同學像陳喜榮、崔朝強、陳家興等人,打著火把,七彎八拐,像進入了神妙不可預測的迷宮,不知道有多深多長。我們時而側身而過,時而匍匐前行,驚起很多蝙蝠,在洞中亂叫亂飛。屏住呼吸,然后長吁一口氣,繼續前行,終于見到洞口的光明。探險的刺激和成功的快樂,讓我們顧不上像臟猴一樣回家會不會受到爸媽的責罵。女同學萬學榮、夏招致、鄒海旭等人居然也由家住陸院的羅淑云帶領,玩過此類冒險游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鉆防空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江大校場就是現在和中廣場和南湖國際的位置,舊時是軍隊演練騎馬、對陣的地方,后來部隊在此實彈打靶射擊,南面是一座山,也曾大煉過鋼鐵,這地方可是我們的樂園。我們常到大校場的山腳下撿子彈殼,挖子彈頭,向人炫耀。這里還有一塊塊生鐵疙瘩,黑褐色,有點光斑,凹凸不平,毛毛糙糙的,這種鐵疙瘩是大煉鋼鐵的時候,沒煉好的鐵塊,從頸部倒捋于頭頂,頭發拉拽,頭皮生疼,我們小屁孩喜歡惡作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江大校場舊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為站在山上由南向北拍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入小學,正遇上三年自然災害,全國糧食短缺,老是不能吃飽飯。糧食定量每月也有二十來斤,不比現在少,但就是肚子里沒油水,副食品也少,總有饑餓的感覺,,還沒放學肚子就咕咕叫喚。那是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因為饑餓,有人鬧了浮腫,手按下去,小腿部就有一個“坑”。記得有段時間,學校發豆餅吃,拖來一大麻袋,放在教室門口,老師在每人的課桌上放幾塊,雖然口感粗糙,但有些香味,我們也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那時很少吃魚肉蛋,吃豆餅有助于補充蛋白質,緩解了因營養不良引起的腳浮腫。后來國民經濟漸漸好轉,我們的生活沒有那么窘迫了。但直到現在,我仍然沒忘記那種饑餓感,不愿浪費一點點糧食,我們這一代人勤儉節約成了習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畢業25年后,我們與萬老師圍坐在廬山秀峰龍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學生活雖然清貧,但我們依然快樂活潑向上。那時候,每天背著簡單的書包,穿著洗得發白甚至有點補丁的衣服,樂呵呵地走在上學的路上。我們在課間追逐嬉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心里裝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在萬瓊清老師帶領下,我們班意氣昂揚,團結奮進,1964年5月被授予“九江市四好班級”稱號;蔡幸福等同學參加九江市文藝匯演,并去九江廣播站錄音播出;9月,羅淑云同學參加九江市中小學生普通話比賽,獲得第一名;李綺琪參加了九江市少年組作文演講比賽,榮獲了演講比賽的第二名,回校后擔任了校廣播站站長。這一切都讓我自豪,也為同學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1965年5月22日,我出席了九江市優秀少年兒童少先隊輔導員保育員好家長代表大會,由九江市文化教育局、九江市總工會、共青團九江市委、九江市婦女聯合會授予“優秀少年兒童”稱號,大幅照片被掛在人民劇院櫥窗,父親非常高興,見人就提及。那時候,總覺得天很高、路很寬,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前方等待著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羅淑云小學形象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綺琪小學形象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恂生獲獎獎品筆記本扉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5年5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轉眼間,小學畢業就六十周年了,當年的小朋友已然邁進古稀之年。同學們說要搞一次聚會,以紀念這一段時光。往事如煙縹緲,我努力尋找當年的實物痕跡,卻只有一張稚嫩的個人寸照,小學畢業證不見蹤跡,幸好蔡幸福同學保存完好,可作佐證。我小學、中學都沒有畢業照。中學畢業沒照,是因為處在文g之中,凄惶而匆忙離校下鄉。小學為什么沒照呢?大約是班主任萬老師在我們畢業前夕于1965年2月調往雙峰小學任教,后來接手的廖一冰老師沒有銜接好,也就沒有操作我們小學畢業照的事吧。我查找了《九江實驗中學校志》,因為時代條件限制,該書對其前身廬峰小學的記載史料不全面不詳細,我們不僅沒有畢業照,甚至1965屆整個年級3個班,沒有一個人在校史有名字,整個年級照片和姓名都是空缺。我翻拍了陳建國老師擔任班主任的1964屆六(1)班的畢業照,放在這里,并在文末附錄全班同學名單,以彌補這一歷史缺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4屆六(1)班畢業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蔡幸福同學保存的小學畢業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匡廬巍巍,潯水湯湯。廬山在九江城南,廬峰在潯陽之東,廬峰路和廬峰小學鐫刻著我們的成長足跡。那些清貧而充實的日子,那些簡單卻深刻的快樂,都成為了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即使后來見過許多風景,即使我們人至暮年,但每當想起小學時的那些甜蜜的夢想和童真的歡笑,那些敬愛的老師可愛的同學,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溫潤我們回望的眼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和萬瓊清老師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8年7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5年6月,畢業50周年同學聚會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4月20日,畢業60周年同學聚會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學名錄,以志留念,聚散有時,友誼永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九江市廬峰小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1965屆六(1)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同學名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女生: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羅淑云、萬學榮、王荔、何小萍、熊南江、李綺琪、周蘭英、蘭天娥、黃家芬、蘭淑蘭、呂海珠、葉菊萍、鄒海旭、熊玉華、易愛霞、喻榮芳、夏招致、張芳蓉、李愛華、何道珍、定明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男生:3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恂生、陳家興、蔡幸福、崔朝強、虞霖祥、余昌學、汪國強、江木應、陳喜榮、王建軍、陳遠鎮、許河、方興、徐贛生、呂淼興、王超沛、徐林強、呂索云、許錫純、呂海松、張建國、肖淦德、黎新銘、楊政華、許懷勝、雷心勤、廖維高、郭再龍、劉世云、徐贛生、詹新華、張教勇、周觀奎、姜長清、羅小保、吳炎生、龔澤林、袁飛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廬峰云煙</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資料圖片:部分由同學和網絡提供,誠致謝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背景音樂:《讓我們蕩起雙槳》(笛子版)</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徐水县| 武冈市| 任丘市| 磐安县| 横山县| 德兴市| 武邑县| 湖北省| 巴彦县| 金溪县| 太原市| 西丰县| 苏尼特左旗| 巫山县| 龙岩市| 元阳县| 高雄县| 修水县| 沾化县| 石家庄市| 岳西县| 汉沽区| 伊金霍洛旗| 海安县| 叶城县| 新安县| 仪陇县| 江都市| 沙雅县| 黔西| 平塘县| 兰州市| 三明市| 鄂尔多斯市| 汾西县| 景东| 日土县| 通榆县| 邯郸县|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