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臨江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謁天下第一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縷燃香環九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身臨共道人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紅墻高匾對青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繪梁觸練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畫棟拜孤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十四帝唯一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千年溯根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軒轅鑄鼎壯雄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文韜描興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略戍神工。</b></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十,我們老倆口吃完早飯,辭別老板娘,開車離開古堰畫鄉,赴縉云縣仙都旅游景區觀光、探古問幽。</p>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內國家5A級旅游風景名勝區共有兩個,其中之一就是縉云仙都旅游景區。縉云山與黃山、廬山列為軒轅黃帝“三大行宮”,是我國南方黃帝祭祀中心。這里古跡眾多,名勝遍地,山水靈秀,峰巖奇絕,遍布火山巖地貌、丹霞地貌、花崗巖地貌,形成地質奇觀,人稱“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成為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另外“仙都摩崖題記”群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歷史悠久、書法精品很多,值得參觀學習。</p> <p class="ql-block"> 兩地近百公里,中午前,我們就到了景區內居住的酒店。這家酒店在景區內的軒轅街,離九曲練溪河不足百米。黃帝南巡雕塑就在軒轅街區,雄偉壯觀,是仙都景區地標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九曲練溪串起縉云仙都許多景點。兩岸風光旎麗,疊山靈秀,錯落有致,植被茂密,綠樹成蔭。河邊木質步道與自行車道,蜿蜒遞進,與周邊景色融為一體。隔河對應著姑婦巖、小赤壁、獨峰書院、倪翁洞、巖宕書房等,與鼎湖峰、仙都觀、朱潭山相距不遠,可以坐景區觀光車(20元1人,兩天有效),也可步行。我們幾天內都是步行游覽和參觀。</p> <p class="ql-block"> 景區門票,70歲以上和持退伍證人員免票,60歲以上半票。且5大景點2天內可各使用一次,不能重復使用。</p> <p class="ql-block"> “仙都”之名、之字,均出自唐玄宗李隆基。名稱帶有道家特色。</p> <p class="ql-block"> 縉云縣屬亞熱帶氣候,降水充沛,溫暖濕潤,初春季節,常綠樹木婆娑,讓人誤為秋天還沒過去。這里許多梅花已經盛開,田里禾苗一片翠綠。早晨霧氣籠罩的山巒,時隱時現,亭臺樓閣鱗次櫛比,仙都名不虛傳。</p> 一.鼎湖峰和皇帝祠宇 <p class="ql-block"> 這是仙都5大風景區之一。游客挺多。</p> <p class="ql-block"> 鼎湖、鼎湖峰、皇帝祠宇,近山圍湖而處。</p> <p class="ql-block"> 鼎湖峰又稱"天下第一石筍″。進入仙都境內,我遠遠看到山邊一柱擎天,原來就是它。非常醒目、壯觀。峰高約170米,拔地而起。峰下就是鼎峰湖和皇帝祠宇建筑群。據說黃帝曾在峰上鑄鼎觴百神,鼎成后擲下,形成鼎湖。皇帝駕龍升天,后人在峰旁建祠祭拜,香火不衰。</p> <p class="ql-block"> 皇帝祠宇前身是縉云祠,始建東晉。唐玄宗改縉云山為仙都山,為紀念軒轅黃帝,將縉云祠改名黃帝祠宇。祠額為唐代著名小篆書法家、縉云縣令李陽冰撰寫。在唐代李陽冰的書法,與顏真卿齊名。</p><p class="ql-block"> 建立皇帝祠宇是官方祭典皇帝的開始。</p> <p class="ql-block"> 我們經過臨湖而建的馭龍亭,一路順臺階而上,就到了皇帝祠宇。穿過此地,便可看到雄偉的軒轅殿,匾額豎寫“天下第一祠”五個金色大字,陽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 殿內高大的黃帝塑像,氣度非凡,令人肅然起敬。四壁上壁畫和文字介紹黃帝對中華民族偉大貢獻。</p><p class="ql-block"> 殿前左鐘右鼓,游人撞起碩大的銅鐘,聲音渾厚、悠長。</p> <p class="ql-block"> 隨行的小童虔誠的跪拜人文始祖,眼中滿是敬仰。</p><p class="ql-block"> 軒轅殿是景區核心區域。穿過此地,后面就是縉云堂、懷祖堂。在往里走,就是乘坐纜車登鼎湖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軒轅殿里有軒轅皇帝之后中國幾千年里34位開國君主的石刻畫像和文字介紹。還有巨大的姓氏樹和炎黃子孫尋根問祖圖。</p> <p class="ql-block"> 軒轅殿下面有軒轅洞。里面分為幾個部分詳細介紹皇帝生平和一統華夏的歷程,以及對農業發展和中華文明的諸多貢獻。還有一些歷史名人來縉云游覽山川與謁拜皇帝遺跡所做的詩詞,例如唐朝詩人白居易一首游鼎湖峰:“皇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辩澘淘诙磧仁谏?。</p> <p class="ql-block"> 軒轅殿前,是表演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縉云軒轅祭典”場所。由于時間沒趕上,祭典大型歌舞我沒有看上,甚是遺憾。這個表演在景區大屏幕上滾動播放,是仙都皇帝文化的一張名片。</p> <p class="ql-block"> 在縉云,皇帝痕跡很多。爐傳三百世,餅香五千年的“縉云燒餅”,傳說是百姓用陶爐模仿皇帝丹爐,燒烤面團食用,期望象皇帝一樣飛升成仙。結果烤出的餅,色澤金黃,表皮松脆,酥糯可口,香飄四野,極具特色,被稱為“皇帝餅”。我們在縉云燒餅總部品嘗過,餅有大有小,餡也不同,但松脆可口,滿嘴留香。</p> <p class="ql-block"> “黃帝祠宇”1994年重建。這座建筑重建恢復了皇帝“北陵南祠”的格局。北陵是指陜西黃陵縣的皇帝陵寢。南祠,就是浙江縉云縣的“皇帝祠宇”。</p> <p class="ql-block"> 這座具有盛唐風格的建筑群,已經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之一,成為海外炎黃子孫緬懷祖先,寄托民族情懷的平臺。</p> 二.倪翁洞與仙都摩崖石刻 <p class="ql-block"> 倪翁是春秋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助越滅吳后疾俗遁世,隱居此地讀書。</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是仙都5大景區之一。摩崖題記石刻、倪翁石雕、初陽谷洞穴景觀,都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三字篆書與“皇帝祠宇”篆書一樣,出自唐代篆書名家李陽冰。是仙都摩崖題記群最早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在練溪旁的初陽山,離獨峰書院不遠,是山腳的一組洞穴和樓臺建筑。走進洞內可以看到如臥佛般頭朝右斜躺、左手拿書的倪翁石雕像,胸前趴著一只猴子,他們在此研讀已經160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石壁上歷代摩崖題記許多都是當朝名士。沿臺階而上,就到了初陽谷,又稱“陽谷三穴”。三穴,是三孔大小不一的天然洞窟,洞壁上滿是摩崖題記,字體大小不一。其中“初陽谷”三個大字,據考證是顏真卿所書,筆法猶勁舒和,端莊雄偉?!俺酢弊止室馊绷艘稽c,清晨第一縷陽光射進時,才可補全這一點,且持續時間極短,見到的機遇十分難得。</p> <p class="ql-block"> 倪翁洞和初陽谷自唐以來歷代摩崖題記有60多幅。書體含篆、隸、行、楷、草,書藝精湛、書體齊全,歷史悠久,風格各異,是縉云仙都摩崖題記的精華所在。</p> <p class="ql-block"> 仙都摩崖題記共120多處,其余分布在鼎湖峰、仙水洞、小赤壁、鐵城等處。題記作者較出名的有唐代李陽冰、宋代沈括、明代李健、清代袁枚、民國樓村、現代沙孟海等人。</p> 三.獨峰書院 <p class="ql-block"> 獨峰書院是仙都5大景區之一。現在的獨峰書院位于景區月鏡巖下,面臨練溪。院落背山臨水,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南宋理學大家朱熹(號晦庵,稱晦翁)曾兩次來縉云講學、訪友,在縉云留下三所書院,獨峰書院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 獨峰書院建于宋代。朱熹去世后,由他的學生和弟子們所建,用于紀念朱熹,以及講學、讀書之處。</p> <p class="ql-block"> 元代孔子54世孫孔林,曾任獨峰書院山長,期間以善本刻孔子像,立于仙都獨峰書院內,書院興旺起來,名傳四方。</p> <p class="ql-block"> 獨峰書院因地勢低洼,屢遭洪水破壞,明代被毀壞。其原址,據考證在前湖村的民宅內。</p> <p class="ql-block"> 現在的獨峰書院,是清朝同治12年縉云知縣朱廷梁集資、選址重建的。“獨峰書院”匾額是同治縉云舉人趙保滋手書。</p> <p class="ql-block"> 重建的獨峰書院坐西朝東,背山面水,環境清幽??偯娣e約1300平方米,北側是禮賢殿,供奉孔子和顏淵、曾參、子思、孟軻四位高足。</p> <p class="ql-block"> 書院三進三開型院落。中軸依次為門廳、前天井、講堂、后天井、后廳,南北兩側設廂房。廂房南北對稱,由券洞圓門和小門相連,花園、天井、圍廊。</p><p class="ql-block"> 整個院落布局規整,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 院中有幾棵古樹。造型奇特銀杏樹、高大常綠欏木石楠樹給書院增添了幾分幽靜。</p> <p class="ql-block"> 廳堂上懸掛朱熹手書“正氣”兩個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 講堂內桌椅齊全。立柱為墻,空間顯得寬闊。坐在這里聽課,清風徐來,彌漫花香,會讓人體會到鳥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講臺墻上一副對聯“行仁義事、存忠孝心”概括了讀書育人的道德宗旨。</p> <p class="ql-block"> 廢除科舉制度之后,獨峰書院先后改名為鼎湖學堂、獨峰學堂、獨峰小學、鼎湖小學等名稱。然而,從古至今,獨峰書院傳承文脈的功能確一直沒有變過。</p> <p class="ql-block"> 隨著仙都國家5A級景區創建,景區管委會投入資金對獨峰書院進行了全面修繕,使之具備講學、交流、展覽、宣傳的條件。書院廂房內,正在舉辦縉云中外交流成果展,內容詳實、豐富。</p> 四.巖宕書房 <p class="ql-block"> 巖宕書房正式開放不到2年時間,是被游客關注度很高的景點。也是老伴極力推薦要游覽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 巖宕書房是政府牽頭,將自然地貌與現代建筑元素融合,非常有創意的文創建筑。2023年被評為“浙江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p> <p class="ql-block"> “巖宕”即石窟。這里的石窟相連不遠共有3個,都是80年代以前的建筑采石場,高高墻壁上機械切割石料的痕跡依稀可見。編號8是書房,編號9是劇場,編號10是展覽廳。</p> <p class="ql-block"> 8號“巖宕書房”是天然書吧。走入書房,會讓人震憾。</p> <p class="ql-block"> 石壁聳天,光滑無凸,空間很大。書房凈高38米、深度約50米,頂部完全開放,露出天空。</p> <p class="ql-block"> 底部向上,建有7層平臺,都擺放著書架、書籍、書桌、任人閱讀。有“喜笑巖開”咖啡館,圖書自助借還機、喜馬拉雅音頻服務。</p> <p class="ql-block"> 在書房借走的各類書籍,可以在省內任意一家公共圖書館歸還。</p> <p class="ql-block"> 寬闊、幽靜、散發時代氣息的閱讀空間,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參觀、閱讀。高聳的石墻,頭頂的天空,逐級而上的書山,文化氛圍濃郁,唐朝韓愈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在這里顯得很直觀。</p> <p class="ql-block"> 獨特的景觀,成為一些影視劇分鏡頭拍攝地。書房進門墻壁上展示一些以洞窟為背景的攝影作品,美的令人驚嘆。</p> 五.朱潭山與“仙境”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是仙都五大景區之一。南宋理學家朱熹在仙都講學時常到此閑游,泛舟于碧潭,游憩于山野,后人遂將此潭命名為朱潭,潭邊之山名為朱潭山。</p> <p class="ql-block">"仙境"</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是上世紀90年代一張榮獲攝影大獎的“仙境”攝影作品,帶起來的5A級景區。</p><p class="ql-block"> 有超過200部影視劇在此取景,這里已經成為重要的影視外景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 "仙境″的作者是吳品禾先生。一個由美術跨入攝影的麗水籍攝影家。在攝影界他是唯一兩次獲得過國家攝影大獎的攝影家。</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也是我老伴極力推薦,讓我去看看的景區。她還打聽到當天下午4點半有老人牽牛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們走到朱潭山是下午3點多,潭邊上的“仙堤”已經聚集了很多游客。有人支上長焦鏡頭,做好拍照的準備。有一些婚紗攝影的團隊正忙著給新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 一條高出水面一米多的石橋鏈接到潭的對面。這條橋名為“石梁橋”,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遠遠望去橋的對面、村口已經有人、狗在走動??磥肀硌菡谧鰷蕚洹?lt;/p> <p class="ql-block"> 終于看到“仙境”攝影作品的經典畫面。長長的石橋上,由東向西走過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肩扛木犁,身后牽著一頭水牛的老農,一只黃色土狗跟在他得到后面,一個身穿紅色上衣的姑娘,頭戴斗笠挑著擔子走在最后。他們的步伐不緊不慢,迎著夕陽緩緩而行。</p> <p class="ql-block"> 背景是綠色的山巒和聳立的鼎湖峰,前景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好一副移動的“暮歸圖”。走到橋西,他們便調過頭來從西往東行走,夕陽照在后背,光影婆娑,輪廓分明,好一副“攜陽而歸”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此刻即使沒有云霧繚繞的背景,那畫面也是美的讓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 這一行人走回到橋東,表演就結束了。時間有點短,橋上走了一個來回,許多游客觀看尚未盡興。</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說,朱潭山這里是攝影出片的極佳景地。</p> <p class="ql-block"> 就是一個人走在這橋上,拍出的照片也會讓人驚艷不已。據說清晨,在這里最能拍出靜水升煙、云山霧罩、水墨畫般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那頭大水牛已成為“網紅牛”。2019年以來,這幅“老漢牽牛”畫面就成了景區主要表演項目,牽牛人和牛都被仙都景區管委會收編,每周都有固定時間,為攝影愛好者表演牽牛走橋。</p> <p class="ql-block"> 朱潭山這里還有其他景點,如超然亭、晦翁閣、九龍壁等,因時間問題沒能參觀。</p> <p class="ql-block"> 在縉云,這幾天我們還游覽了小赤壁、仙水洞、仙都觀等景點,品嘗了縉云特色美食,初春仙都梅花盛開,散發淡淡的梅香,沁人心肺。</p> <p class="ql-block"> 縉云是一座歷史積淀豐厚、民族傳統和皇帝文化鮮明、推動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仙都5A級景區是來了以后,值得慢慢欣賞,體會美景、美食,靜下心來觀摩的地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曲县|
剑河县|
西畴县|
桂林市|
伊宁县|
芦山县|
和政县|
怀仁县|
竹溪县|
新龙县|
历史|
繁昌县|
长葛市|
北碚区|
白玉县|
丹江口市|
大埔县|
县级市|
肃宁县|
永清县|
白银市|
宝鸡市|
田阳县|
浏阳市|
大安市|
阳高县|
屏山县|
绵竹市|
漯河市|
河津市|
吉木萨尔县|
邵武市|
虎林市|
涞水县|
游戏|
江口县|
吴川市|
惠水县|
会昌县|
金寨县|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