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學者蒙曼曾以“一朵太平花,半部中國史”來評價太平花的遷徙。</p><p class="ql-block">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娟,三千宮女皆花貌,共斗嬋娟,髻學朝天,今日誰知是讖言。”這是北宋滅后蜀,太平花隨花蕊夫人遷植至汴梁(今開封)的詩詞故事。</p><p class="ql-block"> 愛人告訴我,太平花經歷一千多年的顛沛流落之后,現在又從故宮遷回都江堰了。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宮收藏的寶貝,是很難得再送回來的,更何況是有生命的寶貝,從北京遷來成都培植栽種更不容易。于是,我們決定利用假期,前往尋覓這株傳奇的太平花。</p> <p class="ql-block"> 四月的風帶著暖意,我們陪同恩師和母親一行,踏上了一場充滿文化與自然之美的旅程,尋覓傳奇的太平花,感受歷史的厚重,領略大自然的生機勃勃。</p> <p class="ql-block"> 五十歲愛人六十歲的我,七十歲的哥嫂,八十歲的母親,和九十歲的恩師,形成“五六七八九,我們一起健康有”的組合,大家做出“五六七八九十歲”手勢珍貴留影。</p> <p class="ql-block"> 來到都江堰離堆公園,不再去參觀魚嘴分水堤、寶瓶引水口等聞名遐邇的景點,而是直奔被游人忽視的“清溪園”,傳奇的太平花就遷徙移栽于此。</p><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座宏偉的門樓,大門上“清溪園”三字更添幾分莊重,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故事。這里的一磚一瓦都承載著歲月的記憶,傳統與現代元素交織出的獨特魅力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園中小徑上,兩旁大樹枝葉交錯形成天然穹頂,陽光透過縫隙灑落下來,為地面鋪上一層金色斑點。發現真有許多被忽視的寶貝,數百年的楨楠林,數千年的紫薇樹,頂級的川派盆景等等,這里的每一處角落都有說不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三株紫薇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紫薇樹干光滑潔凈,花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當夏秋少花季節,花</span>色艷麗,開花期長,故有“百日紅”之稱,早在千余年前即以奇花異木遍栽于皇宮。</p><p class="ql-block"> 這三株紫薇分別被命名為“紫薇花瓶”、“紫薇佛掌”、“紫薇屏風”,樹齡都有1800多年,國家一級保護的古樹名木,在離堆公園“樁頭六寶”中占了三席,據了解,每年六月至九月依然盛開紫色花朵,葉子在秋季依舊綠意盎然,并點綴著紅色斑點。讓人更加珍惜這份自然饋贈。</p> <p class="ql-block">? 紫薇花瓶高約5米,樹干通過密植和盤扎,形如鏤空花瓶。紫薇一株出瓶中,好似插花。夏秋之季,綠葉扶疏,紫薇盛開,遠望好象一個古色古香的鏤雕花瓶置于幾案,令人拍手叫絕。紫薇佛掌卻以形似佛的手掌而著名,它歷經滄桑,閱盡世間萬象,象征祝福與吉祥。</p> <p class="ql-block"> 紫薇屏風則是由數顆不同品種的紫薇編織而成。千百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紫薇花是紫薇星的化身,紫薇星也稱紫薇菩薩,是為民除害之神,當地傳說,這面屏風是紫薇星下凡,能為人們驅病除害,保佑平安。</p> <p class="ql-block"> 在千年紫薇屏風前,愛人和母親正興致勃勃地探討著什么,她們擊掌微笑,共同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遠處的燈飾點綴其間,增添了幾分藝術氣息。</p> <p class="ql-block"> 在園中的攬秀亭小憩,愛人與恩師交流分享旅途中的點滴樂趣。亭子“曲徑涼風留客醉,小亭花影逐年新”的對聯,以及背景中的大樹和石墻為這一刻增添了溫馨氛圍,每一次互動都讓這段旅程變得難忘。</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傳奇的太平花種植在清溪園的深處。一塊銅質信息板靜靜佇立,上面鐫刻著關于這株傳奇的太平花的歷史淵源。</p> <p class="ql-block"> 太平花又名“豐瑞花”,<span style="font-size:18px;">過去普遍認為是北方皇宮初夏優良的灌木。其實太平花最早產于四川都江堰,被視為蜀中珍品名卉。</span>先后被宋仁宗和清道光皇帝賜名。據考最早由后蜀花蕊夫人栽植。北宋滅后蜀,隨花蕊夫人遷植至汴梁(今開封),<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為貢品獻給皇帝,寓意吉祥太平。</span>金滅北宋后,又遷至金中都(今北京)。元、明、清三代一直栽植于紫禁城御花園,彰顯了皇家御苑花卉的身份,也寄托了人們對太平盛世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據查證,太平花的根可入藥,具有解熱鎮痛,截瘧之效;還可治療腰痛、胃痛、挫傷等癥。太平花枝葉茂密,花朵多聚集,乳白而清香,<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朵盛開時如雪覆蓋,美不勝收??。宋朝陸游有詠太平花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扶床踉蹡出京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頭白車書未一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宵旰至今勞圣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淚痕空對太平花。”</span></p> <p class="ql-block"> 這塊銅板記載:2017年5月27日,此花經歷一千多年顛沛流落之后,又從故宮絳雪軒遷回都江堰,種植于當年花蕊夫人祭祀李冰駐蹕的舊址。從北宋到明清,這株珍貴植物歷經多次遷移,最終回歸故土,它不僅是花卉之美,更是文化傳承的象征。這就有了著名學者蒙曼以“一朵太平花,半部中國史”來評價太平花的遷徙。</p> <p class="ql-block"> 這株傳奇的太平花,回到故鄉長勢喜人,我們看見,樹枝上己開出無數花蕾待放。一家人分別興致勃勃的在太平花前留影紀念,祈福吉祥太平。</p> <p class="ql-block"> 愛人和恩師一起游覽專注的姿勢,圍綠植環繞,<span style="font-size:18px;">享受這片寧靜天地,構</span>成一幅和諧畫卷。</p> <p class="ql-block"> 梨花風起正清明,恰是一年春好處。</p><p class="ql-block"> 恩師一路講解看山看水的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看水,看到的是放下。恩師說:“放下不容易,一般人只能達到第二重境界。”旅途中,恩師又給我們上了一節人生課。</p> <p class="ql-block"> 在楨楠林中,八十五歲的母親停下腳步,還與500年的古楨楠來了一個“開心500歲+的擁抱”。凝視著母親喜悅的笑容,似乎能聽見時間流淌的聲音,感受到春天的新綠與古樹的斑駁交相輝映,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一縷花魂忖相思,蕊香竊拾千古嘆。”</p><p class="ql-block"> 這場旅行如同一部精彩紛呈的畫卷,將歷史、文化與自然完美融合。每一個瞬間都被定格成永恒的記憶,等待著被反復回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清明</p><p class="ql-block"> 記于成都錦潤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绥江县|
陵水|
金山区|
卫辉市|
通化市|
常德市|
大荔县|
营口市|
安达市|
花垣县|
贡嘎县|
新营市|
新平|
洮南市|
大安市|
绥化市|
锦州市|
兰西县|
周宁县|
襄城县|
远安县|
原阳县|
灌云县|
闽侯县|
凤阳县|
铜鼓县|
海林市|
天台县|
木兰县|
昌黎县|
乌鲁木齐县|
五莲县|
泗阳县|
调兵山市|
景谷|
灵川县|
阳朔县|
衡阳市|
东丰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