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悼香港著名愛國詞人盧國沾先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美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春愁乍起噩音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淚灑香江不盡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昔日詞心凝碧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今朝曲韻震瑤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長城萬里聲聲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浩氣千秋月影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莫道斯人隨鶴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詩潮云海兩相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盧國沾(Jimmy Lo,1948年—2025年3月20日)[1],出生于廣東新會,中國香港男演員、流行曲填詞人。</p><p class="ql-block">2張</p><p class="ql-block">盧國沾活躍于1970年代、1980年代。曾寫過千首粵語流行曲及電視劇主題曲的歌詞,在樂壇備受推崇,有“詞壇圣手”之譽。1977年至1984年間,其的作品有《天龍訣》《大地恩情》《雪中情》《平凡亦快樂》《漁火閃閃》《人在旅途灑淚時》《萬里長城永不倒》及《變色龍》等。2001年,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音樂成就大獎”。2002年,獲第二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3]。2015年1月9日,榮獲第37屆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2]。2021年2月,擔任電影《你好,李煥英》作曲[4]。</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0日,盧國沾去世,享年75歲[1]。</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演藝經歷</p><p class="ql-block">盧國沾曾為超過3000首粵語歌填詞,被封“詞圣”,與黃霑、鄭國江被視為中國香港樂壇早期的三大填詞人[1]。</p><p class="ql-block">盧國沾,1948年出生,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一九六八年一月十五日,盧國沾開始他第一份工作——在無線的《香港電視》周刊當記者;七年之后,已在無線身兼二職:既主持推廣部的宣傳工作,還兼顧監制電視節目《K100》。一九七六年,發表第一首詞作:電視劇《巫山盟》的主題曲。這首歌是先由盧氏填詞,后由顧嘉輝譜曲。 八十年代初先后為甄妮和張德蘭包辦過全碟歌詞。八十年代后期,曾自行出版《歌詞的背后》一書,敘述自己數十首詞作的創作經過。在八十年代起,香港樂壇興起“無情不為詞”的現象,盧國沾對此風氣十分不滿,為此,他于1983年發起了一個“非情歌運動”,但是成效不大,最后無疾而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盧國沾曾經在香港報紙上有專欄,寫填詞之道。於盧國沾而言,他很少借仗「發電機」、「眼角會發電」、「熱力似火」之類的字眼來寫情歌,反而,黃沾、鄭國江、林振強等卻經常這樣寫。很多時候他反而喜歡通過詞中主角面對某處境的獨白或內心獨白來表現這主角的愛恨。這寫法驟看好像很容易,但要寫得深刻,卻一點不易,需要用字遣詞很準確,以達到字少意多,以點為線,以線寫面的效果。不過,盧國沾就是這樣舍易取難,有「發電一千伏」這樣容易著筆的方法不用,偏采用處境式或(內心)獨白式的寫法。 盧國沾的《找不著藉口》、《千百滋味》、《愿你鑒諒》、《紫玉墜》、《陪你一起不是我》、《情若無花不結果》、《回來問你》等可謂這種寫法的代表作。也正是這種寫法,常能探觸和呈示一種潛隱的情緒,表面上是認命和無奈,在內心深處卻有掙扎和攀越的欲望,通過詞意表象及句子形式,造成張力,令欣賞者也感受到這份壓力。這份壓力,是從詞中主角的內心由內到外的放射,從里到表的滲透,那種充滿感性的情緒令人頹然意悟到人生的愛情中,每一片段都有痛苦一面的故事。當然,這種寫法也不一定是情歌才合用,哲理歌如《戲劇人生》,還不是這種寫法嗎?片刻快樂似不難求,片刻消逝卻感難受, 就在眼前一閃過,留下你,我怨憤懷舊。每篇往事怕數從頭,每幅景象似新還舊,但是彼此不欺騙,這刻分手彼此也有恨憂。 現實既令我落淚時,更需要冷靜時候,但是我愿你鑒諒,原諒我原諒我不回頭。痛苦故事上演已久,起初怎料那般長壽,熱淚怕流也是流,兩者之中必須有個罷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昏迷</p><p class="ql-block">可能是意興闌珊,一九八五年盧國沾離開電視圈,與妻子創辦廣告公司(盧沾創作有限公司)。一九九零年的一個晚上,他擔任完歌唱比賽評判回家,突然昏倒浴室,血流披面,送院后呼吸一度停頓。「醫生對我說,準備將他推往殮房。」一直站立在盧國沾身旁、為他添衣加茶水的盧太,忍不住插嘴,向記者描述事發日的恐怖情景。當時盧妻擁著丈夫不肯放:「他那年只有四十一歲,一句話也沒留下就離開,我不甘心。」結果,盧國沾昏迷四日后蘇醒,但從此半身不遂。臥床數月,初次出門一步步學行,碰到住在附近的甄妮,她被盧國沾青白臉色和虛弱身體嚇壞了,抱著他痛哭。盧卻不以為然,他決心克服困難,適應新生活。「他的毅力很驚人。剛康復不久,就要從清水灣住所,開車往香港的利園喝茶,在外人看來,他好像跟自己的生命過不去。」盧太講述丈夫「不聽話」的經過。盧國沾不讓自己閑下來,是覺得人生苦短,應該把握時間享受生命,貢獻社會。病后兩年,他坐著輪椅參加許多公益服務,例如,成為艾滋病基金會委員、家計會公民教育會員等,積極推廣宣傳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二年盧國沾第二次發病,這次情況更嚴重,「他像一堆爛泥,推也推不動,不僅要學走,連坐也要學。」盧太回憶往事,說起來像很輕松,其實誰都明白這些日子難熬。療養院留醫數月,冬節將至,醫生建議盧國沾回家過節。「我聽了醫生的話,一下子嚇呆了。那時候我們住在跑馬地一幢唐樓的五樓,沒電梯,他怎能走上去?」盧太說,就算用擔子抬他上樓,也是天方夜譚。但他卻二話不說,決定自己走上去,他只要求在樓梯轉角位放一張椅子,讓他半途休息。一步一步的,盧國沾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回到家。盧家本來打算搬家,方便盧國沾出入,但他不肯,堅持要借助上落樓梯,強迫自己運動,好早日復原,他們后來在唐樓多住了兩年。如今盧國沾出街才坐輪椅,最近幾年,他依然忙著社會活動,出席一些講座介紹填詞經驗,偶爾還回公司「視察」業務。「我不想他回去,一到公司他就失去理性,不肯走。」盧太說。 盧國沾的堅韌精神,就像他在《前程錦繡》內的歌詞「斜陽里氣魄更壯,斜陽落下不必驚慌」講的一樣,因為,他看到「天邊一光新的希望」。</p><p class="ql-block">2001年盧國沾坐著輪椅上臺,領取由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广平县|
延长县|
乐陵市|
游戏|
勃利县|
金沙县|
黄大仙区|
桃园县|
望奎县|
长丰县|
嘉禾县|
无棣县|
咸阳市|
华亭县|
陇西县|
塘沽区|
额济纳旗|
武城县|
五大连池市|
樟树市|
东平县|
凤台县|
娱乐|
晋州市|
郁南县|
樟树市|
新疆|
庆城县|
郴州市|
延庆县|
琼结县|
新野县|
尚志市|
同心县|
衡阳市|
梅河口市|
平武县|
阜宁县|
岚皋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