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簡稱三聯書店)是一家有悠久歷史的著名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它的前身是鄒韜奮、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三聯書店的前身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于中國出版界的三家著名出版發行機構——生活書店、讀書出版社、新知書店。</p> <p class="ql-block"> 生活書店成立于1932年7月,創辦人是鄒韜奮、胡愈之、徐伯昕等,前身是創辦于1925年的《生活周刊》。</p> <p class="ql-block"> 讀書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創辦人是李公樸、艾思奇、黃洛峰等,前身是1934年創刊的《讀書生活》半月刊,1937年更名為讀書生活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新知書店成立于1935年,創辦人是錢俊瑞、徐雪寒、華應申等,前身是《中國農村》月刊。</p> <p class="ql-block"> 從1928年6月《生活》周刊社開始出版圖書,至1948年10月三店正式合并為止,三店共出版圖書2000余種,先后共編輯出版期刊約50種。</p> <p class="ql-block"> 三店先后在上海、漢口、廣州、西安、香港等地開辦過百余家分店。</p> <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重慶的生活、讀書、新知三店合并。</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三家書店全面合并,在香港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管理處。1949年3月,總管理處遷至北京。</p> <p class="ql-block"> 1951年8月,三聯書店并入人民出版社,仍保留“三聯”名義出書,按需要出版“非馬列”或“力圖運用馬列但還不純熟”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 1954年4月,三聯獲中央批準有了自己的編輯室,下轄中國歷史、外國歷史、地理等六個編輯組。</p> <p class="ql-block"> 1979年,《讀書》雜志創辦起。</p> <p class="ql-block"> 1986年1月1日,三聯書店恢復獨立建制。</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以來,出版界面臨著巨大的市場誘惑,書店始終保持三聯版圖書的品位和特色,同時對開拓和發展市場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成立了三聯讀書俱樂部,恢復了《讀書》雜志和《生活周刊》,創辦了《愛樂》雜志。</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京滬港三家三聯書店在上海7家書店首次聯展。</p> <p class="ql-block"> 店徽</p><p class="ql-block"> 從1948年“三聯”在香港組建起,直到如今“三聯”出版的書仍在用著同一個出版標記。</p> <p class="ql-block"> 三聯店徽的原型來自生活書店店徽:1936年,美工鄭川谷據蘇聯宣傳海報(《打擊懶惰工人》1931年,佚名)移植過來,設計了店徽。</p> <p class="ql-block"> 圖案外圍作齒輪形,中間是立足點一致的三個揮動鋤鎬的筑路工人,沿著三柄鋤鎬橫穿有一條弧形光芒。</p> <p class="ql-block"> 40年代后期,還有一幅與店徽相仿的方形圖案,作為出版標記印在部份出版物上。</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為迎接全國解放的新形勢三家書店負責人在香港宣布合并,成立三聯書店總管理處。總管理處遷入北京后,由曹辛之先生根據生活書店店徽進行了重新設計:三聯店徽仍用圓形圖案在一個上下橢圓的圖案中,三個勞動者揮鋤揚鎬,同心協力開墾著知識的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 三個站在一起的勞動者更顯示三家書店的正式聯合。畫面上略去原來的弧形光芒,而在勞動者的斜上方增加一顆光芒普照的五角星,使整幅小圖在動態中趨于穩定,動靜結合,有一種穩重感。</p> <p class="ql-block"> 這一小星的喻意就更為明顯了:既是晝夜勞作的象征,也是黎明與進步的隱含。</p> <p class="ql-block"> 在勞作者下方是一條橫線,代表著大地。橫線下寫著“三聯書店”。</p> <p class="ql-block"> 整幅小圖構圖清新雅致,留白處給人以想像,圖案的線條流暢簡潔,也可見設計者的功力。</p> <p class="ql-block"> 新設計的店徽,解放初期曾作為書店工作人員佩帶的證章,同時它也作為出版標記一直印在三聯書店出版的書刊上。</p> <p class="ql-block"> 題字</p><p class="ql-block"> “生活·讀書·新知”雖然只是三家書店名字的組合,但卻巧合地概括了人的一生中最主要的三個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生活,熱愛生活,好好生活;然后是讀書,讀書是一種習慣,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最后是新知,新知從讀書中來,從生活中來,又讓讀書和生活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生活書店”四個字原也是請黃炎培先生書寫的,但新寫出來的“生活”二字卻同原來周刊提名“生活”二字的字形出入較大,在幾經躊躇之后,由當時擔任生活書店經理的徐伯昕仿照黃先生筆體,摹寫出“生活書店”四個字。</p> <p class="ql-block"> “讀書生活出版社”的店名,據說是由沈鈞儒的叔父,民國年間的老名士沈衛所題,1934年11月《讀書生活》半月刊創刊,沈衛先生寫了“讀書生活出版社”幾個字。沈衛所題的店名,后被制成白底紅字的搪瓷招牌,曾掛在出版社的門口。</p> <p class="ql-block"> “新知書店”為隸書體字,是廖承志的岳父經亨頤先生手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重庆市|
乐亭县|
保亭|
称多县|
垣曲县|
安新县|
四子王旗|
个旧市|
泸州市|
承德县|
武穴市|
社旗县|
海兴县|
兴国县|
伊吾县|
长葛市|
科技|
卫辉市|
灵武市|
安义县|
财经|
达拉特旗|
梓潼县|
宾川县|
芮城县|
闽清县|
济阳县|
泸定县|
广灵县|
芜湖市|
台北市|
锡林郭勒盟|
大名县|
桐城市|
高安市|
平顺县|
许昌市|
司法|
革吉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