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鉆研和臨床實踐,寫出了《傷寒雜病論》也虛心地為同行醫治病,不失時機地向別的郎中學習。被后人稱為“醫圣”。</p><p class="ql-block"><br></p> <p data-track="2">在《名醫類案》里面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余的仆人,也是當時南陽府臺家的仆人,從五月初的時候就開始腹瀉、渾身乏力,吃過飯后很容易腹脹、肚子變的很大,身體卻異常的水腫肥胖。不僅如此其他仆人也慢慢出現類似的癥狀,都是從腹瀉開始的。起初沒有很嚴重,但是后來也慢慢變得嚴重起來。府臺請了很多當地的名醫也沒看出來是什么問題導致的。一位姓江的郎中為仆人們診治,說是脾胃虛內濕所導致的,但是開了方子卻一點作用也沒有。</h3></br><h3> <p data-track="4">后來張仲景聽說了這個事情,就親自去府臺家請求為仆人們治病,當時的張仲景的醫術還沒有傳播開來。府臺看了這么多郎中都沒有辦法,就決定讓張仲景試一試,張仲景看了看仆人的舌苔發白很厚、嘴巴里面還有一股惡臭的味道,就向府臺說明是內濕所導致的。府臺聽后和江郎中診斷的一樣,開始相信張仲景,便問他有什么方子可解。張仲景說可用茯苓、干山楂、薏仁、決明子、蜂蜜等用冷水煎服,煮開后喝下。因為是內濕所導致調理起來比較麻煩,需要一步步慢慢來。后來這個方子也被張仲景寫進了《雜病論》里面。</h3></br><h3> <p data-track="6">張仲景隨后說道這個方子只是其中一個辦法,仆人們的飲食需要改變,不能讓他們再吃過夜的剩飯剩菜,還有一些已經發涼的飯菜了。雖然是仆人但是飲食也要規律、正常起來。</h3></br><h3> <p data-track="10">寒涼的食物很容易導致脾胃的虛弱,時間長了身體就會慢慢出現問題了。府臺聽后立馬改變了仆人的飯菜,改善熱的飯菜是小事情,如此都生病的話求醫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就這樣仆人按照張仲景的方子大概用了半月余,腹瀉慢慢地變少了,舌苔減輕了,兩個月后情況明顯改善了更多。</h3></br><h3> <p data-track="13">1、茯苓</h3></br><p data-track="19">茯苓在《本草綱目》里面也有記載是祛濕中不可缺少的一味,一般選擇白的的茯苓塊比較好一些,可以熬煮或者雞湯的時候放入一點。緩解身體的水腫、去濕氣。</h3></br><h3> <p data-track="14">2、山楂</h3></br><p data-track="20">山楂的話一般挑選沒有蟲眼的,可以消除積食,不然很容易腹脹,還可以開胃健脾。</h3></br><h3> <p data-track="15">3、薏仁</h3></br><p data-track="21">好多人都知道的赤小豆薏米水,可以緩解體內的濕氣,但不建議經常用。相對來說泡著喝的話不如自己煮著喝好一些。</h3></br><h3> <p data-track="16">4、決明子</h3></br><p data-track="22">泡水喝的話可以清肝明目、決明子富含大黃酚、大黃素、決明素等成分可以潤腸通便對身體都很好的。但是煮之前先浸泡半個小時左右。</h3></br><h3> <p data-track="17">5、蜂蜜</h3></br><p data-track="34">營養比較全面也很豐富,可以中和味道。</h3></br><h3> <p class="ql-block">一般濕氣重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脾胃消化不好,如果出現脾胃不好的癥狀了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濕氣嚴重了也是一件很影響生活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健脾養胃就找張仲景秘方研制的“秘制養脾散”調養脾胃讓您的脾胃更健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宁南县|
汶上县|
府谷县|
惠来县|
房山区|
黎城县|
武宁县|
固原市|
渑池县|
普安县|
马边|
思南县|
阿拉善右旗|
津南区|
江阴市|
郑州市|
石首市|
南宁市|
泰州市|
青阳县|
潜山县|
福建省|
屏东市|
叶城县|
沙雅县|
响水县|
蒙山县|
枝江市|
宝坻区|
大英县|
西平县|
德安县|
民丰县|
绩溪县|
中宁县|
清流县|
清水县|
增城市|
漳浦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