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月16日上午,正在深圳荔枝公園散步,接到春杰兄電話說他游完老君山,今天下午到洛陽,明天到西安看我,并特意強調雨水日(正月二十一)一同游法門寺。</p><p class="ql-block"> 老兄年長我幾歲,閱歷豐富,相約的日子不敢怠慢,不問緣由,一定有他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游歷荔枝公園,也不是漫無目的,看著茂盛的荔枝樹,本來是想和楊貴妃和東坡先生聊聊嶺南荔枝的,聊聊能讓貴妃開懷一笑的一騎紅塵,諞諞日啖荔枝三百顆的美妙,得,談不成了,下次吧。不遐想了,今天晚些時候就到長安,不是荔枝,是我。</p> <p class="ql-block"> 原本打算明天(正月二十,天穿日,紀念女媧補天的傳統節日)拜謁女媧補天雕像,老友的相約打亂了我的行程計劃,離開荔枝公園,從福田到蛇口,來到女媧補天雕像前致意。只要在深圳,有兩處我一定要看的,一處是這里,另一處就是位于蓮花山的鄧公塑像。</p><p class="ql-block"> 回憶當年,八十年代中期,女媧補天雕像聳立在臨岸的海水里,寓意中國的改革開放猶如女媧補天搬的艱辛、宏偉,幾十年過后,這里已經和陸地渾然一體,高樓林立,發展繁榮。</p><p class="ql-block"> 深圳人,當代補天的女媧!感慨過后,回到家簡單收拾行囊,直奔機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月18日,乙巳年正月二十一,雨水。春杰兄告訴我,這一天還是另外兩個傳統文化的重要節日-小麥日和地穿日,三節同天,難得的巧合。老兄和我說,日子特殊,我們就要選擇一個特殊的地方,祈盼風調雨順生活無憂,身心康健平安吉祥。聽兄臺的話沒錯。</p><p class="ql-block"> 這一天,我們游陜西寶雞法門寺。</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又名“真身寶塔”。始建于東漢末年桓靈年間,距今差不多1800年,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改稱“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稱“法門寺”,延續至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照片中所示即為法門寺佛塔,也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這座佛塔是1987年經過中央政府同意按照原樣復建的。1987年以前的寶塔什么樣子?您一定很好奇是吧,隨著大漠微風的鏡頭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 原塔是明朝修建的夯土外包磚結構,1981年自然原因寶塔半壁坍塌,成了圖片中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這是寶塔坍塌前最上端的“銅剎”,上鑄有銘文“大明萬歷三十七年造”,這為寶塔建造時間提供了堅實的物證依據。</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分為兩部分:舊址建筑群(法門寺院和珍寶館)和新建文化景區。</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唐代風格的舊址建筑群(1):法門寺院正門</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唐代風格舊的址建筑(2):大雄寶殿</p><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大雄寶殿五開門,供奉東、南、中、北、西五尊佛,其他寺廟多數都是三開門,供奉過去、現在、未來三尊佛。</p> <p class="ql-block">法門寺唐代風格舊址建筑(3):銅佛殿</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唐代風格舊址建筑(4):鼓樓</p> <p class="ql-block">法門寺唐代風格舊址建筑群(5):鐘樓</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院樹木參天(1)</p> <p class="ql-block">法門寺院樹木參天(2)</p> <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珍寶館正門</p> <p class="ql-block"> 唐朝風格的珍寶閣</p><p class="ql-block"> 1987年,重修法門寺真身寶塔,四枚佛指舍利與2499件文物重現世間,其中包括:釋迦牟尼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的佛教至高寶物。</p><p class="ql-block"> 法門寺珍寶館擁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兩千多件大唐國寶級重器,絕對的世界寺廟之最。請跟隨大漠微風的鏡頭一睹為快。</p> <p class="ql-block"> 以上幾件秘色瓷器,現已列入禁止出境展出的國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 以上幾件琉璃器來自西域波斯,充分說明盛唐時期絲綢之路的繁榮。</p> <p class="ql-block"> 迎真身素面金缽盂</p><p class="ql-block"> 純金打制,重573g,口徑21.2cm,高7.63cm</p> <p class="ql-block"> 鎏金仰蓮瓣圈足銀碗</p><p class="ql-block"> 重223g,口徑16cm,高8.3cm</p><p class="ql-block"> 駐足觀看,仔細揣摩,對古人高超的技藝贊嘆吧?大漠微風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缽和碗從實用功能上說,有什么區別呢,也許您早就知道,但我還是要賣個關子先不說。同樣是討飯,乞丐使用的叫討飯的碗,和尚使用的叫化緣的缽!究竟區別在哪?</p> <p class="ql-block"> 盤絲座銀芙蕖</p> <p class="ql-block">鞢燮</p><p class="ql-block">這個物件讀音Die xie,手機字庫里我能找到第一個字,第二個字沒有,是我寫出的那個字左側還要加一個“革”旁。字都寫不出來我還要選擇,主要是因為使用功能太強大、且特近現實。</p><p class="ql-block"> 考古說這是一個由北方游牧民族傳入中原的東西(難怪名稱這么拗口,應該是音譯),原來是腰帶,最后此功能弱化,逐漸變成了身份象征,您看這件,上面懸掛的東西都具有使用功能,有些現在都沒變過(順時針):剪刀、食品勺子、過濾網框、牙簽鑷子掏耳勺、陽燧(取火工具,現在當然不用了)、水罐、魚觿、針筒、牌飾(相當于身份證)。</p><p class="ql-block"> 記得小時候我家里就有類似的東西,銀制品。</p> <p class="ql-block">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p><p class="ql-block"> 法門寺博物館鎮館之寶。</p><p class="ql-block">杖首為四股十二環,上承智慧寶珠;中間以五鈷金剛杵相連,股側鏨有文字“…敕令造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等文字。據典籍《錫杖經》載,四股十二環錫杖為佛祖釋迦牟尼佛持有。該錫杖還有一個神奇之處,杖身中空,由上至下鏨刻14位身披袈裟、手持法器的僧人。</p><p class="ql-block"> 這根錫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體型最大、等級最高、制作最精美的。參觀時有游客喧囂說這個他認得,是唐僧取經時手持的!我真希望他靜下來。</p> <p class="ql-block"> 鎏金銀龜盒</p><p class="ql-block"> 以龜背為蓋,腹部燃放香料,香氣由龜的口鼻處散逸。</p><p class="ql-block"> 龜在古代常被稱作神龜、靈龜,有長壽、吉祥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鎏金銀香囊</p> <p class="ql-block"> 鎏金鴻雁紋銀茶碾子</p><p class="ql-block"> 通過此物,能聯想到盛唐時期中華的茶文化有多優秀,吃茶,如此周折,真乃“食不厭精”也。</p> <p class="ql-block"> 金銀絲結條籠子</p><p class="ql-block"> 干嘛用的知道嗎?儲備茶餅的專用具。以金銀絲編制而成,使用時在籠底墊上木片,以保持干燥進而保證茶葉色香不減,品質不變。</p> <p class="ql-block"> 鎏金飛天仙鶴紋銀茶羅子</p><p class="ql-block"> 此物證實,在唐朝,飲茶人對茶末的細度有了更高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佛指舍利供奉</p><p class="ql-block"> 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p><p class="ql-block"> 法門寺首次開塔瞻禮舍利始于西魏恭帝元魏二年(公元555年),至唐代達到鼎盛,且規定“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唐代200多年間,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到唐僖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正月初四,其最后一次送還舍利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骨舍利及數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成就了一千多年以后今天的法門寺珍寶館。</p><p class="ql-block"> 以上幾幅照片拍攝于珍寶館里的幾幅壁畫。是盛唐時期迎佛骨入長安的盛況再現。</p> <p class="ql-block"> 唐?彩繪四輔首阿育王石塔</p> <p class="ql-block"> 鎏金銅浮屠</p> <p class="ql-block"> 鎏金迦陵頻伽紋壺門座銀棺</p> <p class="ql-block"> 壺門座白玉棺</p> <p class="ql-block"> 鑲寶石水晶槨</p> <p class="ql-block"> 八重寶函之檀香木寶函(實物已經腐朽損毀)</p> <p class="ql-block"> 八重寶函之盝頂銀寶函</p> <p class="ql-block"> 八重寶函之盝頂鐵寶函</p> <p class="ql-block"> 重見天日的兩千多件稀世珍寶,展出多達160余件,令人目不暇接,三個小時的流連,拍攝了大量照片,說到這篇文章的選用,反復斟酌很難取舍,貝海拾珍,沒辦法,篇幅所限。</p><p class="ql-block"> 珍寶館告一段落,法門寺院舊址建筑群暫時別過,走,請跟隨大漠微風到法門寺新建文化景區繼續瀏覽。</p> <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p><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長1230米,寬108米。這里每一個數字都有內涵。</p><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遠遠望去,直通合十舍利塔,每走一步,都是來此參謁之眾生不斷攀登、不斷升華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合十舍利塔</p><p class="ql-block"> 塔高148米,呈雙手合十狀,中間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寶塔型建筑,塔內供奉著舉世聞名的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p> <p class="ql-block"> 佛光大道兩側不同化身的菩薩塑像。</p> <p class="ql-block"> 合十舍利塔內部(只開放了大廳部分)</p> <p class="ql-block"> 吉祥</p> <p class="ql-block"> 福緣際會</p> <p class="ql-block"> 寫在最后</p><p class="ql-block"> 正月二十一,三節同過,不知道下次又是哪年。今日與春杰兄同游法門寺,吉祥,有福,有緣。我請教他下次的聚會時間、地點。</p><p class="ql-block"> 思考片刻答曰:隨緣之地。隨后又笑了笑:注意到你剛才拍攝了《金剛經》的照片,“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記住了嗎?</p><p class="ql-block"> 說的輕聲細語。</p><p class="ql-block"> 明天他去欽州,我留在西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益阳市|
确山县|
余干县|
道真|
恩平市|
砀山县|
武邑县|
昌江|
来凤县|
北京市|
安丘市|
海淀区|
桐庐县|
年辖:市辖区|
卫辉市|
萨迦县|
平果县|
丰台区|
铁岭市|
泗洪县|
大冶市|
绥宁县|
沧源|
九台市|
青冈县|
滨海县|
象山县|
交口县|
静安区|
乳源|
台北市|
常山县|
怀来县|
石阡县|
永嘉县|
安泽县|
吉首市|
阿尔山市|
永福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