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時間:2024.5.17日—5.30日</p><p class="ql-block">地點:青海、甘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別敦煌啟程去嘉峪關,今日起開始了自西向東的行程,同時也是踏上了反走河西走廊的旅程,河西走廊是我國古代通往世界的重要通道,沿途有眾多輝煌的歷史遺跡和精彩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于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鬢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1000公里,形如走廊,因位于黃河以西,故稱河西走廊。2100年前,霍去病率部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漢武帝設立了河西四郡,如今這四座城市還沿襲著2100年前的名字:武威、張掖、灑泉和敦煌,依舊向世人昭示著曾經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五、瓜州戈壁灘上的雕塑</p><p class="ql-block">走270縣道,路邊戈壁灘上幾處網紅雕塑近些年吸引了眾多游人,我們也順路前來打卡。</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子》</p><p class="ql-block">2016年由董書兵先生歷時一年創作,雕塑長15米,高4.3米,寬99米,以紅砂巖為主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無界》</p><p class="ql-block">董書兵先生設計制作,密實的材料結合戈壁的光影,在虛實間營造出了亦真亦幻的海市蜃樓視覺效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漢武雄風》</p><p class="ql-block">張萬興先生制作,旨在紀念漢武帝劉徹打通河西走廊,促進中原與西域的貨易交流等對華夏民族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六、嘉峪關景區</p><p class="ql-block">景區共有三個景點:長城第一墩;懸臂長城和嘉峪關關城。我們的第一站是長城第一墩</p> <p class="ql-block">*長城第一墩</p><p class="ql-block">長城第一墩是古長城的起點,它原本是一個烽火臺,如今只剩下了一個土墩,除此之外,景區還包括討賴河峽谷及一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長城的起始點——長城第一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討賴河峽谷</p><p class="ql-block">討賴河是嘉峪關最重要的地表水源,發源于祁連山討賴掌,匯入黑河。因河水長期沖刷造成地表斷裂。河谷又深又陡,是嘉峪關關城以南的天然屏障,第一墩就在峽谷的懸崖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討賴河峽谷觀景臺相連有個很小的搏物館,介紹了這里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懸臂長城</p><p class="ql-block">第二個景點是懸壁長城,位于距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建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懸壁長城和對面的斷璧長城一同拱衛著石關峽,扼守著這條前往西域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峪關關城</p><p class="ql-block">景區最著名的景點是關城,號稱“天下第一關”,關城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始建于明代,是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不僅是單獨的關隘,還分內城、外城和城壕,城內店鋪林立,有戲臺、文廟和武廟。遙想當年這里應是一座有生活氣息的小城。從這里可以登上城墻</p> 城內的游擊將軍府 關帝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七、張掖</p><p class="ql-block">從嘉峪關岀來驅車來到了張掖,張掖景點眾多,尤其以丹霞地貌最為著名,我們首先來到以雄險神奇著稱的冰溝丹霞景區。</p><p class="ql-block">*冰溝丹霞</p><p class="ql-block">這里素有“赤壁千仞”美譽,被評為“世界十大地理奇觀”之一,每一處都雄偉壯觀,山體顏色赤紅,是攝影家的拍照勝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這里開發程度較低,進入景區只有一小段柏油路,再往里走基本是崎嶇的土路,景區因地制宜開設了騎駱駝和坐越野車的項目,同時也解決了進入景區的交通問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幾位美女非常喜歡騎駱駝,而男士們卻無此偏愛,選擇了坐越野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景區的敞棚越野車,據師付講車是從部隊購買的二手軍車,馬力大適合在崎嶇的道路上行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與七彩丹霞相比,冰溝丹霞名氣稍小但其地貌更加雄險、造型更加神奇、氣勢更加恢宏?這個季節游客較少,旅游體驗更佳。</p><p class="ql-block">玄武門</p> 神駝迎賓 桃園三結義 鷹頭巖 祁連火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p><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是國內著名的五A景區,被稱為被上帝打翻的調色盤,這里是電影《三槍拍案驚奇》、《太陽照常升起》、電視劇《神探狄仁杰》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區里面主要有四個觀景臺,游客需乘景區車單向循環到達每個觀景臺,我們選擇登上了第1、2、4觀景臺,第3觀景臺較高較費體力故放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到達時雖然是陰天,沒有陽光讓丹霞地貌反射出絢爛的色彩,但還是令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美妙,偶爾露岀的陽光照亮了彩山的局部使畫面更加神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第4觀景臺下來,乘景區車回到了景區入口,整個游覽過程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馬蹄大寺</p><p class="ql-block">馬蹄寺位于甘肅南馬蹄鄉,景區面積很大,縱深3—4公里,這里有龐大的石窟寺院建筑群,石壁上鑿刻的多個石窟佛像十分奇幻壯觀。這里即有漢傳佛教的寺院、藏傳佛教殿宇,又有天馬蹄印、元代壁畫、佛像等眾多傳說古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區現在對外開放的是其北寺,主要值得參觀的有千佛洞、薩格爾王殿、三十三天佛窟等區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三天佛窟是馬蹄寺最主要的建筑,沿山開鑿了七層階梯式建筑,里面有眾多的古老佛像,游完景區耗時多且非常累,我們僅僅來到了三十三天佛窟</p> 這就是三十三天佛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完三十三天佛窟下來繼續參觀千佛洞,這里也是馬蹄寺景區的一部分。千佛洞始建于東晉十六國北涼時期,在元代時是藏傳佛教寺院,現在則是漢傳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洞分為北段南段和中段三部分,北段看浮雕石塔林,南中兩段看佛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個個佛窟依山而建,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若想近距離參觀需沿小路上山</p> 千佛洞前面的祈福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佛寺</p><p class="ql-block">大佛寺位于張掖市區內,始建于西夏時期,寺內有一尊國內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佛身長約34.5米,肩寬約7.5米,光手指就可以平躺一個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大佛寺迎面是一座牌坊,上書“佛法無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牌坊后面是大佛殿,木質結構,是全國最大的西夏時期的佛教建筑,遠觀大殿顏色已脫落,露出了木材的本色,走近發現建筑上的木雕、繪畫無比精美,臥佛就在大佛殿內</p> 大佛寺內的土塔爾寺 大佛寺內的關帝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完大佛寺又去了距此不遠的木塔,不巧的是木塔正在維修暫停開放,只好在外面拍了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八、武威</p><p class="ql-block">武威在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征服河西,為紀念這一勝利,后來把這塊地方取名武威,并設武威郡,以顯示西漢王朝的軍威和武功到達河西。武威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跡眾多,現<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己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旅游標志之都”</span> ,做攻略時特意把它列為此次旅行必游之地。</p><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天梯山石窟又稱涼州石窟,俗名大佛寺,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1600余年,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杰出代表,是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被譽為“石窟鼻祖”</p> 穿過這個山洞即可到達石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年在石窟前面修建黃羊水庫,人們高估了水位以為會淹沒石窟,把許多塑像和壁畫都搬遷到了甘肅省博物館,僅留下了大佛,并在前面修了一個擋水壩,但是如今,這個僅存的大佛雖然部分位于水位之下,但大佛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可以看到壩的左側是水庫,大佛就在壩的右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天災人禍,石窟只保留了第十三窟,又叫七佛窟,這就是留下的佛祖雕像</p> 在壩上拍的水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涼州白塔寺</p><p class="ql-block">白塔寺是歷史上西藏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薩班)與蒙元代表西路軍統帥闊端舉行“涼州會談”的地方,此次會談后西藏正式納入蒙元,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這里也是薩班圓寂之地</p> 薩班塑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說2001年重新修復靈骨塔時,建筑師們專門到北京北海公園和西藏薩迦寺考察,復原了白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鳩摩羅什寺</p><p class="ql-block">鳩摩羅什寺始建于東晉太元八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西藏高僧鳩摩羅什住過的地方。他曾經在此弘揚佛法,翻譯佛經,是中國佛學史上第一個系統深入地用漢語傳播佛經的人,開辟了譯經史上的新紀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殿內有介紹高僧鳩摩羅什在這里弘揚佛法的生平事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羅什寺塔,是為紀念高僧鳩摩羅什在武威弘揚佛法、翻譯經典的功績而建,現存羅什寺塔八角十二層,高32米,全以條形方磚砌成。此塔始建于后涼,1927年大地震被毀,1934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臺漢墓</p><p class="ql-block">位于涼州區北關中路,是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現在已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臺漢墓在武威城北,是一座東漢晚期墓葬,著名的銅奔馬就是在下圖一號墓中發現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墓對外開放,這是當年發現墓中銅車馬儀仗俑時的復原情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體放大6倍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陣列</p> 陣列中的頭馬“馬踏飛燕”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廟</p><p class="ql-block">也叫圣廟、孔廟。始建于明正統二至四年,是我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據稱與山東曲阜文廟、云南建水文廟并稱為中國三大文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廟由三部分組成,東為文昌宮,中為文廟,西屬涼州府儒學院,現在文廟和文昌宮保存良好,儒學院己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廟主殿大成殿內矗立著孔子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昌宮的主體建筑是“桂籍殿”,始建于明正統2—4年,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文昌帝君”就是民間俗稱的“文曲星”,是道教之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在文廟沒有正門,我們是從桂籍殿這邊過來的,后來得知,文廟的正門是給考取了狀元的人打開的,但涼州地區明清兩代都未岀狀元,所以這個門一直未開,以后也不會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九、黃河石林大峽谷</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境內,為甘肅省地質遺跡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林生于400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的地質時代,由于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作用,形成了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區的主要景點是大峽谷與大峽谷的觀景臺,我們先坐景區大巴車然后換乘電瓶車游覽了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達大峽谷盡頭后下車,爬山登上了飲馬溝大峽谷觀景臺,從高處領略了大峽谷的壯觀景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繼續往里走來到了最后一個觀景臺,在這里可以遠眺看到黃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The end.</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桂平市|
获嘉县|
尼玛县|
观塘区|
德阳市|
襄垣县|
华蓥市|
西藏|
新巴尔虎左旗|
盈江县|
香格里拉县|
武安市|
东至县|
旌德县|
宁河县|
石景山区|
永定县|
潍坊市|
吉木乃县|
尼勒克县|
百色市|
莲花县|
梅河口市|
工布江达县|
湄潭县|
昌江|
拉孜县|
临澧县|
五河县|
兴和县|
花莲县|
丹寨县|
辽宁省|
洛隆县|
肥西县|
密云县|
营口市|
乐山市|
修水县|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