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書信曾經(jīng)是我們主要的聯(lián)系方式。它雖然沒有現(xiàn)在的電話、微信即時、快捷、方便。但它具有能冷靜思考,理性表達(dá),永久保存等優(yōu)點,是人與人之間真摯情感交流的見證。</p><p class="ql-block"> 近日整理親友的幾十封書信,特別是重讀戰(zhàn)友們的來信,再一次被流露于筆端的濃濃情誼所感動。現(xiàn)摘錄精彩片斷,作為紀(jì)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了你的信,我感慨萬千,我們相處幾載,彼此可以說是心心相通的。我從沒有把你當(dāng)過我的下級。從我的感情上講,我一直把你當(dāng)作朋友和兄弟。……我感覺,你對我也是如此,只是尊重多于隨和。這點,我很覺得抱歉。(1985.5.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雖然我們通信不多,但一想起千里之外、南國之鄉(xiāng)有自己的一位摯友,心里很是欣悅。</p><p class="ql-block"> 感情這個東西,不是任何東西所能替代的。……因為兩顆貼緊的心,盡管分開了,也是有了烙印的跳動的心。我們各自的工作都很忙,又都有家務(wù)纏身。通不通信,都各自知其情。但思念卻會常縈回心頭。(1988.1.14.)</p><p class="ql-block"> ——首長 王如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雖然你走時(指退伍。編者注)對你現(xiàn)在要遇到的都盡量做了精神準(zhǔn)備,可現(xiàn)實生活卻總是千變?nèi)f化的,總是發(fā)生我們意料之外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我相信你會處之泰然的。這一點,在你的性格雖然不易。但以你的成熟及你的生活原則,我相信你能做到。是否能夠很成功,便要看你所付出的努力。(1985.6.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是覺得生活的漩渦實在深不可測,一個人的力量又太微不足道。(1985.11.1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無論怎樣,我都堅信你不會離開文學(xué)而生活著。我很喜歡你《不要管我》一詩:昏黃的街燈/來和我作伴/卻映照出/我孤獨的影/讓我傷心……/綿綿的秋雨/想安慰我/給我的卻是/冰涼……我心說/不要管我/讓我默默地/走我的人生……(1986.11.2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所謂的冷漠,正是你曾壓在玻璃板下的兩個字:“超脫”的釋語。只不過現(xiàn)實不允許我們像古人那樣隱退山野罷了。我們只能超脫自我,而不能超脫于社會之外。 (1986.11.2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都有丑陋的一面。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人和某一國人沒有“最”與“次”的區(qū)分。“丑陋”的中國人生活在“文明”的外國,為什么更顯“丑陋”,是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應(yīng)驗還是否定?(1987.1.1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溫暖如春的江南寄來的明信片收到了。三九時節(jié)的北方,是好友你早早給我?guī)砹舜阂狻τ诤糜褋碇v,“惦念"是彼此的。融匯在友誼中的一切都是不會忘記的!</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友 王紅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天,送走你們后,一縷淡淡的憂傷感在心頭泛起。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走了,將從此天各一方,在生活的旅途上分道奔波,總感到好象失去了什么:毫不客氣的為對方幫忙;沒有客套的尚不豐盛的酒筵;無私亮底的交心談心?……不管時間向前推移多久,愿我們都能保持這種軍營特定環(huán)境下建立起來的純潔的友誼。</p><p class="ql-block"> 你回到家鄉(xiāng),開始了新的生活。我想,路也不會是很平坦的,好在你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反正從我來講,自步入社會后,就沒有奢望過有安寧日子過。你我都是農(nóng)家的孩子,想你也是有這種精神準(zhǔn)備的。(1985.5.1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是個不甘消沉的人,一次次的信中看到你在奮起,在追求。……只要你不息的奮斗,在生你養(yǎng)你的土壤中汲取充分的營養(yǎng),將來是會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的。我期待著朋友的這一天。(1985.12.11.)</p><p class="ql-block"> 在二十多年的風(fēng)雨中,我接識過不少的朋友。可隨著歲月的流逝,能留在記憶里,時常想念,渴望一見的不多。我想,恐怕有著共同的命運(yùn),共同的志趣愛好是主要的。 (1987.1.21) </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友 黃傳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般人的哲學(xué),舒舒服服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便是他們的最大愿望。但人活在世上,便是精神。一個沒有精神的人是可怕的。也許又有人說,我們的說法是阿Q精神勝利法。錯了,那幫兄弟們。人生的價值不在成功,而在追求本身。</p><p class="ql-block"> ……哦,可怕的人,便是有自身獨立的精神境界和觀念的人。(1985.1.15.)</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友 傅永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故鄉(xiāng),美麗溫柔的故鄉(xiāng),終于伸開雙臂迎接了我,擁抱了我。……故鄉(xiāng),我會永遠(yuǎn)感謝你用充滿生機(jī),充滿希望的綠色歡迎我這個游子歸來。(1983.1.3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共勉,是摯友之間最珍貴的精神食糧。(1984.8.31.)</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友 筆友 陳大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詩歌,在戰(zhàn)爭年代和五六十年代也是較為盛行的。在戰(zhàn)爭年代,一些革命志士就是用它來喚醒民眾,痛斥敵人,驅(qū)除黑暗,迎接黎明的。在五十年代,人們用它來歌唱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新中國,表達(dá)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1984.7.9.)</p><p class="ql-block"> —— 同學(xué) 周本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部隊三年是我們認(rèn)識生活,正視生活的轉(zhuǎn)折點,是一個停靠的加油站。于我而言,這短暫又漫長的時光,喜悲苦樂都走進(jìn)了我的記憶倉庫。回味起來,說得起,止不住……</p><p class="ql-block"> 是詩友,不僅以詩相交,更要以情相交。一生中友人當(dāng)然不少,但唯有詩友是我心中念念不忘的。(1983.9.1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設(shè)想不等于實現(xiàn)。但要認(rèn)識自己,相信自己,認(rèn)清自己要走的路,站在高處,看在遠(yuǎn)處,干在實處。(1983.9.25)</p><p class="ql-block"> 部隊里那種苦中有樂的工作,嚴(yán)肅緊張的行動確實使人流連忘返。大集體的生活,團(tuán)結(jié)友愛的戰(zhàn)友,更使人難以忘懷。</p><p class="ql-block"> (1993.10.31)</p><p class="ql-block"> ——未曾謀面的戰(zhàn)友 筆友 江天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詩篇是充滿激情的,詩人總是用火紅的心和沸騰的血奏出時代的節(jié)律;詩文就是斑斕的畫卷;詩作者總是工筆描繪出絢麗的生話。(1984.5.24.)</p><p class="ql-block"> ……至于《小草的呼喊》(注:我的習(xí)作),在我看來的確可謂生活的真實寫照。其真實就在于“小草”的怨艾不無道理!生活對"小草”沒有禮遇,非但如此,而且很不公正!誰要“小草”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呢?小草不能受到禮遇活該!小草啊,用不著呼喊,不要怨天尤人,只圖在疾風(fēng)中成為一株勁草吧!這便是我對你的回答!(1984.11.9.)</p><p class="ql-block"> ——老師 段兆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图们市|
平定县|
通道|
阜康市|
嘉义县|
蕲春县|
都安|
巢湖市|
田林县|
石嘴山市|
白山市|
那坡县|
临沧市|
阿鲁科尔沁旗|
都匀市|
本溪|
惠安县|
上犹县|
清丰县|
彭山县|
眉山市|
新宁县|
巫溪县|
东兰县|
剑阁县|
大竹县|
黄平县|
屯昌县|
昭平县|
进贤县|
新昌县|
永吉县|
绥中县|
河间市|
本溪|
子洲县|
个旧市|
汉川市|
高密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