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自幼喜琴棋詩書,長年淪落天南。業余文字涂鴉。為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圖片:自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就想寫篇文字,跟美友們講一講什么才是真正的好的現代散文。但心中頗為忐忑。我幾個月前,在美篇發了篇《什么才是真正的現代詩歌》,雖說得到編輯們的認可,也得到一些美友的好評與支持,但也受到個別人的冷嘲熱諷。大千世界,人各不同,對待自己與他人,對待寫作的態度也不同,這當然也正常。但終歸是心里有一絲陰影了。生怕哪里寫得有點差錯,或讓寫作高手看到了,把我看成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家伙(其實,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實人,真的,呵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從初中時就愛上了文學,高中時開始學習寫作詩歌,大學時在報刊上零星地發表一些小詩。只是二十幾年的天涯浪跡,那些東西現已找不到蹤影,很是遺憾。隨著年紀漸長,寫作興趣慢慢轉向了散文和小說。這些年,散文小說在報刊上都有發表,但自覺散文還是我的強項。在散文寫作方面,自己覺得還是有一些體會的。今天就不惴冒昧,來跟我們的美友們分享一下這些體會。我想,只要對我們愛好散文寫作的美友們有幫助,哪怕有人拿磚頭砸到我的腦門上,我也認了(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構成真正的好的現代散文的因素有很多,我不可能在這篇短短的文字里一一講到,只挑兩個重點說說,那就是散文意象(細節)的裁剪與散文的詩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散文意象(細節)的裁剪</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讀過不少美友們的散文(當然包括“湯圓”里的),一個比較強烈的印象是,我們的相當一部分美友寫散文的時候,總是把一件事情從頭到尾完完整整地敘述出來,一個過程也舍不得落下。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出現一個通常講的毛病,平鋪直敘。平鋪直敘的文章當然就不能算是好文章。古人早就說過,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平”,就沒有味道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這樣講,可能有人會生出疑問,敘事,不把整個的過程都講出來,那文章不就不完整了嗎。其實,就幾十年前的傳統現代散文來說,確實講個敘事的完整性。但同時也特別強調,詳略得當,重點突出。也就是說,有些不是重點的事件過程一筆帶過,幾行字就行。而對文意起重要作用的事件,則要詳細地寫,寫細,寫出微小的細節,甚至寫出詩意,讓這些細節替你表現人物,抒發情感。把重點事件的一些過程細化,細膩地去描畫,寫出詩的味道出來,把它們當作詩歌的意象來描寫,這就是我講的散文細節的意象化。如此看來,就算是傳統的現代散文,也是講究裁剪的。只不過,重點的裁后留得多,非重點的并不裁完,留得少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傳統的現代散文,我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篇文章以時間和作者在荷塘的行走路線為線索,過程是很完整的。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它的詳略有精心處理,重點很突出。為什么深夜去荷塘,只開頭寥寥幾筆。行走在荷塘,也不是把一路所見全都不分輕重地一一平均使用力量。他選擇了三個重點,一是月下荷塘的景色,二是月下荷塘周圍的樹(主要是楊柳)還有相關的蟬鳴蛙聲,三是對古代采蓮習俗的回顧。這三個,對文章要表達的情感與主旨起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先生用了各種手法,詳詳細細地寫,非常細膩地寫,差不多占了文章五分之四的篇幅。</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近二十年,散文的寫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散文敘事的所謂完整性基本上不講究,或者干脆就不講究了。也就是說,非重點的東西,非常必要的時候點一點,做個過渡連接。有時候,就干脆完全不寫了,只寫重點的有用的,中間不用過渡,通常用序號分成幾個部分。如果有必要,可以在開頭結尾加上幾句點睛之筆。沒有必要的話,連這個也不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然,這種寫法,有個問題要注意,就是你寫的各個部分,各個細節,都必須是圍繞文章的主旨(話題)的,不能跑出主旨(話題)的范圍。這也就是傳統所說的“形散而神不散”吧。我加上“話題”二字的意思是,有的文章長,主題豐富,不是單一的,那就圍繞一個話題選材。如史鐵生的名篇《我與地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次湯圓“鄉愁”征文賽,我的散文《那些如鳥翅樣劃過心之天空的》,蒙“湯圓”的幾位編輯領導抬愛,給了個一等獎。其實,這篇文字也沒什么特別的,就是采用了上述寫法。我只選用了三件事,一是小時候去鄉政府看電影,二是小時候某年大旱深夜和母親去取水,三是某年回老家去拜訪小學時的老師。三件事,中間不用過渡,用序號分成幾個部分。只是開頭結尾加上了幾句點題的話。試想,我如果把為什么會回憶故鄉,回憶的所有事情,過程,人物,都不分輕重地一一寫出來,完整是完整了,但那樣就會大大拉長篇幅,而且這中間肯定會有大量的沒用的廢話。把沒用的或沒多大作用的東西都裁掉,不但文章簡短了,重點也很突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舉個例子,就是這次征文賽散文三等獎的漢宮飛燕的《愛恨交織故鄉情》。作者在細節裁剪上也做得挺好。文章只選取了四個細節,病中喝水,小時候月夜聽奶奶講故事,小時候挨母親打,故鄉的烤紅薯,其余的就沒有寫或少寫。說實話,這篇文章如果在內蘊的深刻與描寫的詩意上再好些,應該能獲得更高的獎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可能會問,我一篇文章寫的就是一件事,那怎么辦?道理是一樣的。一件事,各個細節,各個環節,肯定也有輕重主次,有用的和沒用的。對表情達意有用的就詳寫,寫細寫好,沒什么用的就少寫甚至不寫。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寫散文,其實很多時候跟寫詩歌一樣,要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如果你把什么都寫出來了,讀者不用自己去發揮想象,沒有了咀嚼的余味,讀者反而會覺得你的文章沒意思。所以說,我們寫散文,要學會對手中所占有的素材進行裁剪。裁掉那些非重點沒什么用的,對有用的重點的素材,花大力氣去細細地寫,寫出味道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散文的詩化</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散文的詩化,近幾十年比較流行。甚至有人把詩化當作好散文的標志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有些美友在認識上可能存在誤區,以為詩化那是詩歌所特有的東西。其實不然。大家都曉得一個道理,除了論文說明文,任何文學作品,包括小說,沒有一點詩情畫意,那是不耐讀的。當然,我并不是說要把散文當詩歌來寫,一字一句都得詩化。那樣也不是散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散文的詩化,主要是兩點,一是重點情節的細節化。就是文章中重點的情節,要花大力氣花大量筆墨,寫得細膩,寫得形象生動。一篇散文沒有幾個形象動人的細節,是支撐不起來的;二是細節描寫的意象化。就是說有些重點情節,不僅要寫得細膩,還要把它們當作詩歌里的意象一樣處理,用各種手法去描繪,做到不只是形象生動,還具有詩情畫意,能為文章渲染出一種種濃郁的氣氛,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這種氣氛與意境里,包含了你所需要表達的深沉情感和深刻的蘊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家都應該還記得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的一些精彩描寫吧:</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喻,通感,等等手法的運用,使這些描寫具有了濃郁的詩意,營造出了月下荷塘幽謐的如夢似幻的意境。這就是把所寫對象意象化,詩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郁達夫先生在《故都的秋》里有這樣一段描寫:</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槐花滿地,觸覺微細柔軟,掃帚掃后,絲紋細膩,清新,還有點兒落寞。樸素精細的描寫中有著杳深的詩意與意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舉一個例子。臺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的《不朽的失眠》,是對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的散文化“另類“解讀。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有鳥啼,粗嗄嘶啞,是烏鴉。那月亮被它一聲聲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結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絕。</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段詩一樣的描寫,渲染出一種清冷凄絕的氣氛,很好地烘托了落第的張繼在那個夜晚的落寞悲涼的心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不用再舉例了。總起來說,散文里,有些重要的東西,景也好,物也好,事也好,就是要這樣細膩地去寫,當作詩的意象來寫,寫出氣氛,營造意境。這樣,你的散文才會有迷人的韻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散文和詩歌一樣,都是創作者馳騁想象的天地。詩意從新穎奇妙的想象中誕生,深刻的思想從你對所寫對象的思考與挖掘中出來。想象與思想,時常是同時出現,就像一對孿生姐妹。有了這對姐妹,你的文章一定會插上翅膀,飛得更高更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順便說一句,要寫好文章,首先要多讀好文章。這里,我冒昧地向可能對現代好散文接觸不多的美友推薦幾本書:劉亮呈《一個人的村莊》、余秋雨《文化苦旅》、《余光中散文選》、《史鐵生散文選》、《張曉風散文選》。如果想了解現在散文的風格與流向,可以訂一本《散文選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也非常歡迎各位美友對我的散文進行真正的閱讀批評。只要是真正的探索與批評,好話歹話我都愿意聽。除了那些嘲諷與攻訐。我最近發在美篇的散文有《盛世悲歌》、《兩個人的芙蓉樓》、《書信,一種遙遠的味道》、《廈門的一些事》、《一路向北之內蒙古鄂爾多斯》等。</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這篇文字對你有所助益,是我的榮幸。如果你看后不以為然,就一笑而過,因為這些放在真正的文學領域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寿阳县|
石楼县|
海盐县|
祁东县|
游戏|
冷水江市|
连南|
信阳市|
宕昌县|
建德市|
丹凤县|
东兴市|
大城县|
孟津县|
九寨沟县|
通辽市|
弋阳县|
定边县|
黎城县|
祁东县|
柘城县|
明光市|
贵溪市|
仙桃市|
武陟县|
罗山县|
武义县|
扬中市|
洮南市|
榆社县|
玛曲县|
信宜市|
古丈县|
巫溪县|
南川市|
连城县|
巴里|
建德市|
铁岭县|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