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云夫子;美篇號:34056736</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濟寧,沿泗水河北上便有尼山,登山向西而望,目極之所,古木參天,是孔老先生教育思想的發源地——孔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尼山是先哲孔子的誕生地,是歷代儒客朝拜之圣地,據《史記》記載:孔子父母“禱于尼丘而得孔子”,尼山因此聞名遐邇。孔子因為尼山而得名仲尼,尼山因為孔子“集大成”而成為文化源頭的重要標志。尼山,海拔340米,沒有泰山之重,文化卻由此傳播四海;沒有華山之險,思想的高度卻刺破蒼穹。五峰并峙顯雄壯,五川匯流致精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雄渾并峙的五老峰,站立山前遠遠望去,像似五位老人在登高望遠。其中,尤為尼山主峰傲居正中,巍峨壯觀,尼山五老峰因此而得名。明代詩人張寅曾留下名篇贊譽五峰壯美之勢:“群山環峙插層天,五老峰高瑞氣連。巧奪天工壯麗景,神靈造化到尼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尼山孔廟后門出來,呈現眼前的中和壑, 又名為“尼山硯溝”,這里的石頭呈柑黃色,并有褐黑石松葉紋,花紋邊部較密,向內漸稀,中部則無,用以制作的硯臺堅細溫潤,不滲水,不漬墨,發墨有光,實為制硯的上品,是歷代皇家官吏文人墨客求之難得的文房寶物,遠遠望去,是山的厚重,衍生出來的是文化的精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向西行至二十步是老先生洗硯涮筆的智源溪,曾幾何時,流出的墨水,把旁邊的樹木花草染的墨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驀然回首,草木蒼翠的側崖下有夫子洞,又稱“坤靈洞”。相傳孔子出生后,父親嫌其丑陋而棄于荒野。時值酷暑,孔子被老虎叼到山洞喂養,一只老鷹用翅膀為他扇風,這就是“鳳生虎養鷹打扇”的傳說。夫子洞為天然石室,“中橫石床石枕,皆天成也,而不可擅動?!?lt;/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對夫子洞沉思良久,轉身向西百米,是孔子臨川一嘆的觀川亭。登高望遠,靜謐沉思,夫子有多少個句子由此而生,“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辯論之后的感慨 ,這是教導之后的強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巒之上是孔子像,由著名雕塑家吳顯林先生主持設計,以唐代畫家吳道子《先師孔子行教圖》為參考,按照“可親、可敬”、“師者、長者、智者”的形象定位進行塑造,成就了尼山圣境文化空間制高點。2015年12月,孔子像正式落成。高達72米的?孔子圣像,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孔子雕像之一,象征著孔子72位賢弟子,百里之外的子路祠中有聯為證:“彈劍高歌桃李三千君尚勇,結纓赴難賢哲七二子為剛”,這一聯道出了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艱苦歷程,孔老夫子那深邃的目光里,還在注視著遠方:“桃李三千出四海,七二賢哲幾人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尼山書院又名“尼山誕育書院”,位于尼山孔廟東北百余米處,始建于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拜別尼山,驅車向西26公里,便有我仰慕已久的孔府,小心而忐忑的心里,突然想起來《論語·堯曰篇》中有“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的句子,其中的“知命”便是知道、明白自然規律和法則,歷史的長河流過2500年后,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西鄉隆盛才提出“敬天愛人〞的句子,足見文化的衍生、傳承和發展是一個怎樣艱難的歷史進程,無論你是在廟堂之高,還是在江湖之遠,請不要把“知命”兩個字扯上迷信的關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孔府大門兩旁明柱有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由清代文人?紀昀(紀曉嵐)題寫。這對聯不僅文字優美,而且富含深意,展現了孔府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世代享受富貴尊榮,同時又是儒家思想的傳承之地,觀聯品字,筆畫之間沒有半點矯揉造作,言辭之間沒有半點生拉硬扯,這里的文字之美,讓人肅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門上的牌匾“圣府”兩個字由明代嚴嵩所書,聰明的他卻沒有料到多少年之后,這里卻產生了一個冷板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年,有人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路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聽說你是孔老夫子的得意門生,我考你個問題,能不能回答上來,如果你答對了,我給你磕三個頭,如果你答錯了,你給我磕三個頭,能不能賭一次啊?”子路說:“可以?。 笨腿藛枺骸耙荒暧袔准竟澃??”子路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笨腿藫u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弊勇沸南胱约哼@次贏定了,準備帶客人去見孔子,讓老師當一次裁判。正巧這時孔子從屋里走出來,學生上前說明來意:老師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他贏了,你給他磕三個頭吧?!笨腿俗吡艘院?,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說三季呢?”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變的,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告訴他一年有四個季節,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也理解不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有些人因為認知有限,無法理解超出他們認知范圍的事物。與這樣的人爭辯是沒有意義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渡口,你不要奢想,你能渡回世上所有的人,世上最好的良藥是南墻,不如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無謂的爭執,也許這就是教育的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讖R大成殿內明間后金柱上的聯是清乾隆皇帝對孔子的最高評價。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沒有任何功利思想的孔先生,之所以名垂千古,是他把教育當做成了事業,一生的事業,不為名不為利,一心為真理而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君知否?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文化使命,始于孔老先生足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是一棵大樹,一棵心中的大樹,一棵文化巔峰上的大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藍天映襯下的莊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上還有什么能比文字的力量更加強大,倉頡創建文字,仲尼創建思想,傳承創建文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尼山,一個永不褪色的旗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屏东县|
简阳市|
阳东县|
朝阳市|
内丘县|
辽中县|
齐齐哈尔市|
乐都县|
建水县|
城口县|
荔波县|
都江堰市|
甘南县|
隆尧县|
黄梅县|
临桂县|
怀集县|
淮安市|
遵化市|
长海县|
启东市|
九龙城区|
四子王旗|
宜川县|
雷山县|
江孜县|
黄浦区|
桂林市|
古蔺县|
宁阳县|
河间市|
林口县|
开封县|
南通市|
昆山市|
玛沁县|
桓台县|
林西县|
贵溪市|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