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壩前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砥柱位于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約30公里。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一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于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來到這里,寫下了"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的詩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陰。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也為它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釘波心。頂住三門險,根連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在黃河當中的張公島上當年唐太宗給砥柱山的題詞。(現代人仿制) 【故事】: 上古時代,黃河三門峽河道狹窄處有一座山矗立在黃河的急流中,影響河水的通行,大禹治水時把兩邊的河道鑿寬,這樣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樣立在急流之中。三門峽分人門、神門及鬼門,其中鬼門最險,而砥柱卻巍然屹立在急流中。 高處展望三門峽大壩和黃河中的砥柱山。(在沒修三門峽大壩以前,此處黃河水因受到二岸山體壓迫,水流湍急。) 三門峽大壩。 黃河中的張公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台州市|
桐城市|
浮山县|
灵寿县|
肥城市|
红安县|
天祝|
图木舒克市|
胶州市|
克山县|
普兰县|
彩票|
中阳县|
连平县|
苗栗县|
岳西县|
罗田县|
上蔡县|
合水县|
将乐县|
盐津县|
尉犁县|
西青区|
辉南县|
博罗县|
简阳市|
永仁县|
石阡县|
福安市|
金溪县|
溧阳市|
榆树市|
溧水县|
积石山|
陆良县|
沙坪坝区|
电白县|
绍兴市|
清徐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