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地處海南省海口市“海口騎樓老街”范圍內,占地面積8.05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和解放路5條街區。</p> <p class="ql-block">騎樓大都高兩三層,最高不過五層。立面分三段,下段為騎樓列柱,中段樓層,上段為女兒墻,為了商住兩用,多半是“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筑布局。[2]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如軍坡節、瓊劇文化、飲食文化等。</p> <p class="ql-block">2016年1月,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被海南省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達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標準要求,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p> <p class="ql-block">海口自北宋開埠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那就是“海口騎樓老街”。這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海口騎樓老街</p> <p class="ql-block">老街道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海口天后宮位于中山路87號的海口天后宮(也稱天后廟、媽祖廟) 始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歷史。解放后,海口市財政部門將天后宮當公產接收,后轉歸海口市房產局管理。海口市房產局將其當做直管公房,長期租賃給海口市商貿局所屬的海口市特需商品供應總公司的中山華僑商場使用。2000年6月,海口市政府批準公布天后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海南省政府批準公布天后宮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p> <p class="ql-block">海口天后宮,總占地面積大約1400平方米,是海南最早的天后宮,原名環海坊,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老海口的保護神。 海口天后宮建是海南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更是海口這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載體。作為中華媽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后宮承載著海口老城區不可割斷的文脈。</p> <p class="ql-block">街頭直播男</p> <p class="ql-block">街頭藝人</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騎樓老街</p> <p class="ql-block">海口鐘樓頂層樓高28米,6層鋼盤混凝結構建筑,大鐘設置在頂層,用上海555牌電子鐘,四邊鐘面由直徑2米塑料塊構成,時針長0.53米,分針長1米,30分報時一次,由擴音器從4個大喇叭播出電子音樂。[21]海口鐘樓濃厚地反映了西方古典建筑的影響,是海口的最重要的標志性與象征性建筑物之一,是海口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鐘樓。海口鐘樓,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長堤路20號海甸溪畔,用地面積110.25平方米,占地面積25平方米,建筑面積27.56平方米,始建于民國十八年(1929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图木舒克市|
社会|
桃园县|
宣汉县|
泰安市|
隆德县|
富裕县|
广宁县|
苏尼特右旗|
富宁县|
密云县|
韶关市|
崇信县|
永丰县|
乐至县|
商南县|
巴林右旗|
尉氏县|
桂平市|
甘肃省|
建水县|
泽库县|
阳原县|
临猗县|
石屏县|
蕲春县|
舞阳县|
江安县|
南川市|
贞丰县|
永川市|
中山市|
荥阳市|
集安市|
黔江区|
海门市|
锡林浩特市|
图木舒克市|
南江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