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海南、桂林、龍虎山、婺源游記(副本)

yrh

<p class="ql-block">2024.3.5日開始,我和愛人,陪同愛人的大哥大姐,一行四人沿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五指山游玩6天,3.10回到白馬井鎮重慶城家里,3.12早上去海囗游玩,3.12日下午16:00過輪渡,離開海南,晚上住湛江雷州市。</p><p class="ql-block">3.13日駕車岀發去廣西桂林市,下午15:00到達桂林,在桂林市住宿4天,坐四星游輪游玩了漓江。另外游玩了陽朔、遇龍河、世外桃源、象鼻山、兩江四湖、靖江王府等景點,還觀看了印象劉三姐。</p><p class="ql-block">3.17日駕車岀發去江西鷹潭龍虎山,晚上18:00到達龍虎山。在龍虎山住宿兩夜,游玩了1天。游玩了高空棧道、象鼻山、無蚊村,正一觀、天師府、大上清宮、坐了竹筏漂流,觀看了升棺表演。</p><p class="ql-block">3.19日早上驅車去江西上饒婺源縣,上午10:30到達江嶺油菜花海,下午游玩了篁嶺景區,觀看了篁嶺油菜花。晚上住婺源高鐵站附近。</p><p class="ql-block">3.20日早上從婺源坐高鐵回到上饒市廣豐區的家。</p><p class="ql-block">整個行程前后15天,在路上開車花了2天時間(雷州到桂林一天,桂林到龍虎山一天),在景區游玩了13天(含海花島一天)。</p> <p class="ql-block">三亞南山南海觀音</p> <p class="ql-block">廣西桂林漓江風光</p> <p class="ql-block">桂林靖江王府</p> <p class="ql-block">江西鷹潭龍虎山</p> <p class="ql-block">江西鷹潭龍虎山天師府</p> <p class="ql-block">江西婺源江嶺油菜花海</p> <p class="ql-block">江西婺源篁嶺油菜花海</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文昌銅鼓嶺</p><p class="ql-block">海南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市龍樓鎮境內,處于海陸交界部位,是一個包含著海域、陸域不同生態系統的綜合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主要包括以熱帶常綠季雨矮林生態系統及其野生動物、海蝕地貌、珊瑚礁及其底棲生物。保護區仍保存著良好的生態系統,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突出。</p><p class="ql-block">通常所說銅鼓嶺指的是338米的主峰。北端是觀景臺(旁邊有一個風吹能動、搖而不倒的"風動石")。登高遠眺,月亮灣海浪翻涌千層,海天一色空朦,漁帆游弋群鷗翱翔,遠眺七洲列島如彩珠灑落海中。</p><p class="ql-block">月亮灣</p><p class="ql-block">沿著自西向東的寶陵河,繞過那些就象長在美人臉上的疤痕一樣的無數蝦螗,到了出海口就是月亮灣。從旁邊的山頭上俯瞰月亮灣,25公里長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如同一鉤明亮的彎月;南海層層疊疊的滔滔白浪又如一條條銀白色的緞帶,漣漪萬千;海中一座座小島、礁石好似中流砥柱迎接著海浪的拍擊。</p><p class="ql-block">石頭公園</p><p class="ql-block">石頭公園位于云龍灣和銅鼓嘴之間的銅鼓角山下。這些石頭其實在海南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因為依附于銅鼓嶺,更因為這些石頭是地球深部玄武巖漿沿斷裂帶上升噴溢地表而形成的玄武巖。</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瓊海、萬寧、陵水沿線</p><p class="ql-block">(1)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p><p class="ql-block">“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是為紀念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誕生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而建造的文化旅游區。位于瓊海市嘉積鎮街心公園,雕像由花崗石雕刻而成,坐北向南,高3.7米,連底座總高6.8米。座基石板鋪設,四周呈六角形,圍以石欄桿,占地面積40平方米。雕像后面是園林花圃等。雕像將紅軍女戰士腳穿草鞋、肩背竹笠,風塵仆仆的一代巾幗英雄的氣概充分展現。</p><p class="ql-block">(2)萬寧石梅灣</p><p class="ql-block">石梅灣位于海南東線高速海南興隆出口。石梅灣是一片原始的南國景觀,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山形秀美,石梅灣長長的海灘兩端,各向海中伸出兩座峰巒。灣內植被繁茂,有大片椰林、橡膠等熱帶作物,椰樹檳榔,相映成趣。白沙碧海,藍天流云,自成畫卷,更有青梅翠帶,溪流湖泊,秀嶼奇石,細浪柔沙,美不勝收。港灣平時風平浪靜,濱海沙灘長約7公里,近百米內水深不過3米。</p><p class="ql-block">石梅灣,由兩個形如新月的海灣組成,長達六公里的碧海銀灘,為植被茂密的低緩山坡所環抱,被世界旅游組織專家贊譽為海南現存未開發的最美麗海灣。區內自然資源豐富多彩,碧海、青山、白沙、奇石、島嶼、椰林、溪流于一體,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充滿原始的熱帶原生態自然風光。</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之前不知道萬寧有個石梅灣,可從電影《非誠勿擾2》中看到石梅灣美麗的景色,都被其深深地吸引了。石梅灣旅游度假區被世界旅游組織專家譽為海南現存未被開發的最美麗海灣,如今這里再次迎來了大發展,將打造豪華酒店、高級公寓、大型購物中心、華潤希望小鎮、休閑中心。</p><p class="ql-block">(3)陵水南灣花鎮</p><p class="ql-block">南灣花鎮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陵水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日照時長,陽光充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水充沛,海岸一片白沙灘,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際。花鎮就坐落在陵水縣的新村鎮,園里有湖水、小橋,而更引人的還是五顏六色的三角梅花,在奇異的石頭上綻放,造景千姿百態,個個別致,讓人迷于美景,醉于花香,流連忘返。</p><p class="ql-block">南灣花鎮三角梅花海占地3000畝,總投資50億元,以“三角梅四季花海”為主題,擁有超過100個品種的各類三角梅花卉200余萬株,是目前國內品種最多,數量最高的三角梅種植基地。走進南灣花鎮,猶如置身花海。這里的三角梅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很多都有幾十年樹齡。這么大規模的三角梅的花園,它的魅力在于單一花種花色多,常見的紅的紛的不必說,還有橙黃水紛白色的,以及混合多色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三亞蜈支洲島</p><p class="ql-block">蜈支洲島坐落于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距三亞林旺鎮后海村2.7公里的海面上,北與南灣猴島遙遙相對,南鄰號稱天下第一灣的亞龍灣,距三亞市中心30公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38公里,緊鄰海南東線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快捷。蜈支洲島是海南島周圍為數不多的有淡水資源和豐富植被的小島,有二千多種植物,種類繁多。并生長著許多珍貴樹種,如有被稱為植物界中大熊貓的龍血樹。</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三亞天涯海角</p><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位于三亞市區西南23公里處,以美麗迷人的熱帶海濱自然風光、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而馳名中外。天涯海角陸地面積為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平方公里,背對馬嶺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建省40年第一旅游名勝。這里海水澄碧, 煙波浩瀚,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水天一色。海灣沙灘上大小百塊石聳立,“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和“南天一柱”突兀其間,昂首天外,崢嶸壯觀。天涯海角景區海灣、沙灘上大小百塊磊石聳立,上有眾多石刻。</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p><p class="ql-block">南山居瓊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鰲,又若觀音菩薩慈航普渡坐騎之相。山勢迤邐疊翠,丘除環抱,祥云繚繞;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實有海天佛國氣象。1993年,經阮崇武先生倡議,中國國務宗教局、中國佛教協會同意,海南省政府正式批準興建南山寺,先后又批準在寺側興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觀音巨型銅像。山之毗鄰,左為天涯海角,右為大東海,蓋“大生態、大文化、大環保”之大悲曼荼羅也。</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三亞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p><p class="ql-block">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 ,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亞龍灣路,總面積1506公頃,是一座濱海山地生態觀光兼度假型森林公園。</p><p class="ql-block">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分為東園和西園兩個區域,有大小山峰十幾座,1500余種熱帶植物,190余種野生動物,210棟鳥巢別墅,以及蘭花谷、《非誠勿擾2》主景地與山頂公園三大觀光游覽區域。</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公園被列入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熱帶雨林森林公園主要去山頂公園,上玻璃棧道看亞龍灣,另外參觀一下非誠勿擾2拍攝的婚房。其他兩個景點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不去。</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五指山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p><p class="ql-block">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涵蓋并連通了五指山、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黎母山、猴獼嶺、佳西、俄賢嶺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4個國家森林公園,南高嶺、子陽、毛瑞、猴獼嶺、盤龍、阿陀嶺6個省級森林公園及毛瑞、卡法嶺、通什等相關國有林場。</p><p class="ql-block">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雨林文化體驗區→五指山熱帶雨林探秘區→尖峰嶺原生風景觀賞區→大廣壩生態親水區→南高嶺森林生境展示區→吊羅山熱帶雨林休閑區→鸚哥嶺智慧科普教育區→黎母山黎族文化體驗區。</p><p class="ql-block">我們去的是五指山熱帶雨林探秘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海口騎樓老街</p><p class="ql-block">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地處海南省海口市“海口騎樓老街”范圍內,占地面積8.05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博愛路、中山路、新華北路、得勝沙和解放路5條街區。</p><p class="ql-block">騎樓大都高兩三層,最高不過五層。立面分三段,下段為騎樓列柱,中段樓層,上段為女兒墻,為了商住兩用,多半是“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的建筑布局。[2]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如軍坡節、瓊劇文化、飲食文化等。</p><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海口老城的四牌樓附近修建了的第一棟騎樓,隨后,騎樓建筑逐漸遍布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大街。</p><p class="ql-block">清咸豐八年(1858年),海口開埠,所城內街道擴建,由原先的兩條發展到數十條,城內形成了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四牌樓街、龍牙巷等數條石板路,并出現了興、和、福、振等一批地名。</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p><p class="ql-block">馮小剛電影公社,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始建于2011年,集實景旅游、實體商業、影視拍攝三位一體的的綜合性旅游區。</p><p class="ql-block">馮小剛電影公社由1942街、南洋區、老北京街等多余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是以民國時期文化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在馮小剛電影公社取景的有電影《芳華》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廣西桂林漓江</p><p class="ql-block">桂林市漓江景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游覽區之一 。</p><p class="ql-block">桂林市漓江景區是廣西東北部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主要景點有冠巖、黃布倒影和仙人推磨等自然景觀,人稱“百里漓江、百里畫廊”。2007年,桂林市漓江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區。</p><p class="ql-block">靈渠分為南渠和北渠,從貓兒山發源的源頭之水流經靈渠被靈渠的天平壩三七分開,七分水通過北渠入湘江主河道,三分水通過南渠入漓江。因為水是在靈渠天平壩相互分離,“相離”與湘漓諧音,往北的得名“湘”叫湘江,往南的得名“漓”叫漓江。</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陽朔遇龍河、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1)遇龍河</p><p class="ql-block">遇龍河在陽朔,有小漓江之稱,離西街有半小時車程。遇龍河是陽朔僅次于漓江的第二大河流。發源于臨桂縣古里河,流經陽朔三鄉鎮三十余個村莊,沿桂(林)陽(朔)公路(國道321線)走向緩緩南流。至穿巖古榕景區青厄渡口處與金寶河匯合后流入漓江。遇龍河全長43.5公里,寬約38—61米,深0.5—2米長年河水清澈,水流緩慢。正常流量約每秒5立方米。河中筑有多處堤壩;不通航,素有“小漓江”之稱,是陽朔縣部分重點文物古跡和主要田園山水風景所在地。廣西第一古橋——仙桂橋,廣西最大單孔石橋——遇龍橋,陽朔最圓單孔石橋——富里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陽朔縣縣址,都在遇龍河。</p><p class="ql-block">游覽遇龍河景區,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竹排遇龍河漂流——起點為白沙金龍橋到大榕樹,全長8公里,約4小時游程,兩岸風景如畫,河灘落差有致,有驚無險。</p><p class="ql-block">二是,徒步旅行——徒步旅行要些體力,但更可領略兩岸旖旎風光,感受鄉村美妙情趣。游程約4.5小時。</p><p class="ql-block">(2)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在桂林山水王國中,在離都市最近的地方,就有一個“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位于陽朔縣的白沙鎮附近,主要由荷花池、燕子湖、燕子洞、侗鄉風情和原始部落組成。若是“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季節,踏進“世外桃源”,展現在眼前的將是一片秀美的山水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站:桂林象鼻山、兩江四湖景區</p><p class="ql-block">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桂林市內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邊伸鼻豪飲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象鼻山以神奇著稱。其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明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p><p class="ql-block">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標志山。</p><p class="ql-block">2017年與兩江四湖景區共同升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2022年1月31日開始,象鼻山景區正式全面免費開放。</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站:江西鷹潭龍虎山</p><p class="ql-block">龍虎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江西鷹潭市,距市中心18公里,由仙水巖、龍虎山、上清宮、洪五湖、馬祖巖和應天山等六大景區組成,有55個景點、261個景物景觀,面積達200平方公里。此外,還包括弋陽龜峰等獨立景區(點),面積4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龍虎山為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面積220平方公里,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p><p class="ql-block">龍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p> <p class="ql-block">張道陵(34—156),字輔漢,原名張陵,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道教創始人。因其最初創立的五斗米道又稱天師道,故又稱張天師。</p><p class="ql-block">張道陵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從其學者千余人。但常嘆息所讀之書無法解決生死問題,于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張道陵26歲時曾官拜江州(今重慶)令,但不久就辭官隱居到洛陽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北)中,精思學道。漢章帝、漢和帝先后征召其為太傅、冀縣侯等職,均辭。之后張道陵開始云游名山大川、訪道求仙。</p><p class="ql-block">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與弟子王長、趙升一起渡江南下到了江西貴溪縣云錦山。云錦山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為古仙人棲息之所,張道陵就在山上結廬而居,并筑壇煉丹。傳說三年后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時年張道陵60歲,聽聞蜀中民風純厚,易可教化,便移居四川鶴鳴山。</p><p class="ql-block">永和六年(141年),張道陵著作道書24篇,自稱“太清玄元”,收徒設教,建立道教基層組織。奉其道者,須納五斗米,時稱“五斗米道”。</p><p class="ql-block">張道陵為天師派第一代天師,所以在道教中被尊為祖天師。天師職位的繼承采用世襲嗣教制度,祖天師化去后,由兒子張衡接任,史稱嗣天師。張衡化去后,又由子張魯接任,是為系天師。到了第四代孫張盛時,回歸遷居江西鷹潭龍虎山,子孫世傳其業,一般稱第幾代天師,統稱張天師。</p> <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站:江西婺源江嶺、篁嶺油菜花</p><p class="ql-block">(1)江嶺</p><p class="ql-block">江嶺南臨曉起,東接溪頭,地處婺源縣最東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那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狀,從山頂鋪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頂望去,腳下大片的山谷內,油菜花層層疊疊,一望無際,中間圍攏著幾個小小的村落,黑瓦白墻的徽派民居夾雜在一片金黃之間,在婺源再沒有比這更壯觀而令人驚喜的了。</p><p class="ql-block">每當油菜花季節,這里總吸引了無數攝影師和游客。</p><p class="ql-block">(2)篁嶺</p><p class="ql-block">篁嶺景區,即婺源篁嶺旅游度假區,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東南7公里的石耳山脈,面積5平方公里,2014年開放試營業,距婺源縣城距離39公里,江灣高速出口距離9公里。距離景德鎮機場、黃山機場均約為80公里。 </p><p class="ql-block">篁嶺建村于明代中葉,有500多年歷史。篁嶺梯田疊翠鋪綠,村莊聚氣巢云,被稱為“梯云人家”。篁嶺屬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圍繞水口呈扇形梯狀錯落排布,景區由索道空中攬勝、村落天街訪古、梯田花海尋芳及鄉風民俗拾趣等游覽區域組合而成。</p><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15日,婺源篁嶺旅游度假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五家渠市| 永昌县| 河曲县| 屏南县| 满洲里市| 碌曲县| 嫩江县| 聂荣县| 任丘市| 响水县| 铜梁县| 柳河县| 庐江县| 西峡县| 类乌齐县| 抚顺县| 丰宁| 莫力| 岗巴县| 周至县| 阳曲县| 辛集市| 芮城县| 清苑县| 红桥区| 千阳县| 通许县| 禹州市| 将乐县| 肥东县| 昌图县| 白银市| 许昌县| 扶余县| 嘉定区| 银川市| 平谷区| 威远县| 凌海市|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