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畫看起來都差不多。此話不甚妥當。但是,既然有此說法,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不少畫家在取景、設色或用筆上存在「千人一面」的現象,是嗎?<h3>1</h3></br><strong>何海霞</strong><h3>我們得承認,繪畫者在景色上的模擬因襲,南方、北方都用同一種手法表現,這是當前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假如繪畫者呈現的是獨特的創造,就不會使人產生「畫都差不多」的感覺。</h3></br><h3><strong>藝術貴乎獨特的創造,獨特創造必須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在沙里淘金。另外,一幅畫,貴在一個「氣」字。</strong>「氣」是通過藝術思想體現出來力的感覺,一種優美的感覺。實際上,如果沒有「氣」的連貫,就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畫面。筆的運轉、補救,就是講的運「氣」。一「氣」畫下來,筆由濃畫到干,由干畫到沒有,一「氣」畫下去,最后將其統一起來。從亂到清,從清到亂,分分合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總之,氣就是得物象之神韻,沒有它,畫就沒有靈魂。畫有了靈魂,每幅畫都各具色調和情采,各有畫境,當然也就不至于千篇一律了。</h3></br><h3> <br></br><strong>何海霞</strong>?嚴子陵釣臺</h3></br>構圖亦稱章法、布局,是山水畫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構圖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山水畫的好與壞。山水畫構圖有哪些講究?<h3>何海霞</h3></br><h3>山水構圖,有虛有實,以實帶虛,或以虛帶實。高山峻嶺云鎖其腰,山則高矣。咫尺千里,必須刻意于近才能求遠。如欲突出密必須襯以疏,疏亦須刻意為之。越藏越顯,藏則無盡意也。畫怕封邊,封邊則境界堵塞意趣索然。另外,畫面要有對比,強調對比才可突出主體重點。所以濃淡、疏密、枯潤、黑白、冷暖、粗細、動靜、巧拙的恰當運用即形成層次感、韻律感。</h3></br><h3> <br></br><strong>何海霞</strong>?湘西山水多</h3></br>古人云,中國畫「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山水畫如何用墨可生滿紙云煙?<h3>何海霞</h3></br><h3>大染是山水畫非常重要的處理,染后滿紙云煙,氣象頓覺生動。但大染不能解決全部氣勢,大染易沖淡墨彩。所以在提筆落墨的過程中,注意保墨,有好墨就要保存。怎樣保存?筆墨精到之處,待干后,加色保之,因色有膠,大染階段水色烘托墨彩不失。</h3></br><h3>墨色與敷彩,是山水繪畫重要的一部分。</h3></br><h3>用墨之筆宜長穎而粗。筆著紙一掠而過,不宜重復,重則易滯,滯則神氣索然。</h3></br><h3>敷彩,有透明色有覆蓋色,透明色指花青、藤黃混合成為綠色,花青加墨或黃成為天青色。因為其中有冷暖的和諧,也是一筆直過不宜反復。不論植物色或礦物色,在使用之前宜用手指研細,溶化后取其上層浮膘,不宜過濃,亦不宜加水太多。一次上色,待干再層層加之。以色保墨即以色增加墨的色彩,更豐富畫面色彩的效果,所以反復使用可以形成濕潤華滋,或雨后新晴的濕潤感。</h3></br><h3> <br></br><strong>何海霞?</strong>山雨欲來時</h3></br>每一幅畫都有它最精粹的地方。畫山水畫,如何表現這種精粹之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h3>何海霞<br></br></h3></br><h3>一張畫要有最精粹之處——所謂“畫眼”。畫眼一定要特別抓緊,不能與其他一切平均對待,避免面面俱到,應有盡有。要竭力描寫自己最感興趣的、最主要的東西,才能引人入勝,打動人心。京劇表演家有三字訣,叫“穩、準、狠”,“狠”就是要敢于強調最主要的東西,狠狠地表現,“狠”取決于藝術家的感情。</h3></br><h3>藝術創作要像寫情書那樣充滿感情,有了感情,畫也就有了氣氛,有了氣氛畫就活起來了。齊白石說:“筆筆相生,筆筆相因。”也是為了一張畫的氣貫連,氣貫連才有力,才能生動。畫人并非畫跑的人才生動,靜止的就不生動,打盹也可以畫的很生動,生動就是氣要連貫。中國水墨畫從來講究氣氛。如說“山中有龍蛇”,就是貫氣;又說“蒼茫之氣”,“含煙帶雨”,“揮毫落紙如云煙”,“試看筆從煙中過”等等,都含有這個意思。山水畫中留出適當的空白亦有助于氣氛的表現。</h3></br><h3> <br></br><strong>何海霞?</strong>山色空濛雨亦奇</h3></br>藝術創作需要注入感情,那么,在山水畫創作中,如何將客觀自然與主觀心靈相融合?<h3>何海霞</h3></br><h3>繪畫不是自我陶醉,是畫家對客觀事物的體察,將自然萬物形象地印入自己的腦海,從而激起創作激情,再注入真摯情感,創造美的藝術作品。不過,山水畫之可貴處,在于面對自然繪出主觀心靈與客觀自然的融合,尋求二者完美結合的美的形象。傳統畫論中亦有神、情之說,即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狀物抒情,借景寫心,把個人的感情移入自然,融入自然,如水乳交融。</h3></br><h3>山水畫除了賦于人欣賞自然、得到視覺美外,還要讓觀者從畫中領會到作者為什么這樣構思,作者的追求和理想又是什么?而這些,是作者的個人內涵及思想性在起作用。</h3></br><h3>總括來講,藝術家不僅表現所見,還要表現所知和所想〔自己的全部經驗和傳統知識,以及根據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推想〕。中國畫家畫黃山,絕不是站在某一個固定地點取某一個固定的角度畫其眼所僅見,而是全面觀察理解以后加以表現,好像是站在黃山的上空。古人說“以大觀小”,也就是這個意思。再比如,中國畫家畫菊花,絕不止于表現菊花,而是寄托了畫家自己的感情。要知道,山水畫不是照片,也不是風景說明圖,風景畫要比自然更美。就像縫紉師給人做衣服,不合身是最壞的,合身了還不夠,還要使衣服能突出身體美麗的部分和隱藏丑的部分,這才是最好的縫紉師。畫家對著自然景物作畫也是如此。風景寫生也可以叫做“對景創作”,對象只是創作資料,并非全部,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可以十分之七根據對象,十分之三根據畫面本身需要,脫離真實不對,完全依靠真實也不對,藝術應比真實更高更集中更概括。</h3></br><h3> <br></br><strong>何海霞</strong>?湖天小景</h3></br>古人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若用于山水畫,如何理解?<h3>何海霞</h3></br><h3>我一生最喜歡山水畫,有的人只看我的畫很美,但不知道藝術的成果來自不易。我畫了六十年,這是個漫長探索過程。</h3></br><h3>生活是源泉,這個問題不能忽略。我們要一手抓住傳統,一手抓住生活,離開這二點就很難進步。</h3></br><h3>古人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對生活和創作的關系最為明確的表達和最為深刻的認識。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史告訴我們,無論哪個派或哪個家,其一切筆墨都來源于生活。</h3></br><h3>另外,有的人一到大自然中去就被山、云、樹、水之美所吞沒,不知從中探索出什么;也有的只會畫山頭,不會畫山腳,或者只會畫實不會畫虛,這是不行的。「努力聰明得,隨時愛景觀」,觀察自然一定要和人、和自己、和環境聯系起來,把意境表達出來。</h3></br><h3>我是畫山水的,經常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但自然環境的美是客觀的美,如果不能從生活中抽象出足以動人的形象,就不能構成藝術上完美的意境。</h3></br><h3> <br></br><strong>何海霞</strong>?風雨歸來</h3></br>有的人認為,要畫好山水畫,就一定要多走走那些「秀甲天下」的地方?是這樣嗎?<h3>何海霞</h3></br><h3>祖國山水無處不美,青山綠水好,黃土高原好,崇山峻嶺和恬淡的小景也都好。畫山水不一定非要跑到人們常常贊美的風景區去,問題在于你能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提煉出美。畫家畫山水不是畫地理圖解,不是說你把山和水的位置畫得和實際形狀一點不差就算完事,而是要在客觀的自然景物中通過主觀的感受構成一幅畫。</h3></br><h3>我住在陜西時間比較長,畫華山比較多,我畫華山是我自己的華山,我并不是畫它從哪上山或從哪拐彎。畫山不是看哪個山頭好、哪棵樹好或哪條瀑布好,得山水之形,未必能得山水之勝,關鍵要抓住山水的「靈魂」。</h3></br><h3>從生活怎樣到藝術?我有一條經驗——到大自然中去。我從來不依靠速寫本,在屋子里畫畫也從來不看速寫本,憑自己腦子記。「目識心記」是很有道理的。繪畫要擺脫自然的束縛,就不能靠速寫。速寫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手段,真正畫的時候必須把速寫收起來。有了速寫,總想依賴它就不動腦子了。也許我的話有點片面,但一切依賴速寫,最后畫成的作品必然是速寫放大,這會給自己藝術的發揮造成很多的約束。</h3></br><h3>畫華山,我也許畫月下的華山、雨后的華山,我可以把華山打扮得富麗壯觀,也可以把華山畫的淡妝素裹,同一座華山可以賦予它種種形象,這樣意趣就多了。</h3></br><h3>還有,在表現手法上,不能只認為水墨畫才是我們的傳統,而把青綠、工筆重彩排斥了,其實,水墨、工筆重彩、青綠都一樣的好。此外,對待外來的東西,不能閉關自守。沒有借鑒,作品難于提高。不能只以為傳統就是祖傳秘方,如果有這種想法,這將阻礙你的藝術之路向前拓展。</h3></br><h3>在我的繪畫中,油畫、水彩、水粉技法我統統都吸收,我是老傳統的「叛徒」。當然,我不是完全否定優秀傳統,我在老傳統的路子上走了幾十年,可以說宋、元、明、清各家各派全都學習過。到后來為什么我在技法上中西兼收呢?因為藝術是發展的,筆墨當隨時代。如何在自己祖國優秀的藝術傳統基礎上吸收外來的好的東西,在藝術形式上進行探索,是當前和今后的一個重要課題。</h3></br><h3> <br></br><strong>何海霞</strong>?潑彩云山</h3></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中西区|
淳化县|
毕节市|
敦化市|
宁蒗|
犍为县|
运城市|
泽州县|
连南|
乾安县|
乐平市|
恩平市|
昌都县|
明星|
苏尼特左旗|
上饶县|
翁源县|
冕宁县|
东方市|
苍梧县|
中山市|
双牌县|
桃江县|
连平县|
温州市|
敖汉旗|
昌吉市|
会东县|
松原市|
仲巴县|
黔江区|
许昌县|
台安县|
峨边|
隆昌县|
阜新市|
日喀则市|
济阳县|
英山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