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偶然刷到“太姥山”風光視頻,航拍效果震撼。太姥山距溫州很近,高鐵直達,交通方便。在3月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筆者同內人走了一趟太姥山。</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近霞浦縣,同屬福建省寧德市。有中國最美灘涂之譽的霞浦,近年名聲鵲起,400公里海岸線,風光無限,吸引著一批批游客與攝影愛好者。借此太姥山之行,舉腿之勞,順帶霞浦。</p> 百度地圖顯示,溫州南站至太姥山134公里,至霞浦174公里。 <p class="ql-block">D3211動車溫州南出發,不到一小時抵到達霞浦站,中途僅經停平陽一站。</p> <p class="ql-block">網上已預訂租車,動車站對面一工作間,辦妥租車手續。霞浦海岸線長,自駕游是最佳選項。</p> <p class="ql-block">拿到車,霞浦縣城兜了一圈,意指海鮮排檔。靠海吃海,霞浦海鮮遠近聞名,車子轉到太康路與金山路交叉處的海鮮一條街,這里新美味園、舌尖上的海鮮館、新金城海鮮館等海鮮食肆,沿街一溜排開,吸引不少食客。</p> <p class="ql-block">中午就交代在新味園了。</p> <p class="ql-block">去哪兒網預訂高羅海灘-霞浦初里全海景民宿海景房,老板張姓本家人,熱情開朗,交往投緣,我們似乎成了朋友。</p> <p class="ql-block">清晨,在床上看日出??,棒棒噠!</p> 霞浦是福建海域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島礁最多、淺海灘涂最廣的縣,因海而生,向海而興。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海”味。 霞浦大力發展灘涂養殖,沿岸灘涂出現密集的漁排木屋、小舟魚網、浮標竹竿,成為霞浦沿海靚麗的風景線。 北岐是霞浦沿海的一個小小漁村,位于霞浦縣松港街道,離縣城五公里,200多戶人家,村民以從事海產品養殖和遠海捕撈為業。 北岐被《數碼攝影》雜志列為“中國最值得拍攝的絕美之地”之一,并作為中國22大攝影勝地之一被重點推薦,每年前來拍攝灘涂風光的人就多達20多萬人次。 不僅是北岐,霞浦沿海岸灘涂處處皆美景,到處可見攜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對著大海猛拍。 攝影師鏡頭下的灘涂,呈現水墨畫般美麗。 夕陽折射到正在勞作的漁船上,仿佛披上金色的紗幔,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攝影師鏡頭下的虎皮灘,漁夫撒網作業,海面波瀾漣漪,呈現韻律美。灘涂在光影作用下,魔幻變化,分外妖嬈。 甲骨文灘涂,絢麗無比。 <p class="ql-block">沿著“東海一號”觀光公路一路南行,沿途山海美景交織,風光無限。</p> <p class="ql-block">據霞浦縣政府官網披露,東海一號觀光大道全長96公里,總投資33億。一期高羅沙灘至呂峽段共20公里,于2022年開通。公路依山傍水,沿海風景秀美,靠海一邊是人行/自行車道,沿途建有多處停車場與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海尾角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丹灣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沿途有不少房車營地</p> <p class="ql-block">大京沙灘</p> <p class="ql-block">小京沙灘</p> <p class="ql-block">霞浦版的迪拜塔,酷似迪拜的哈利法塔,位于海尾村東沖半島,是新興網紅打卡點。景點尚未開發,人過去要在落潮后穿越一段崎嶇小路與卵石灘。</p> <p class="ql-block">下尾島呈岬角狀直插東海,閭峽燈塔位于下尾島端部。</p> <p class="ql-block">遠望閭峽燈塔</p> <p class="ql-block">海蝕洞是下尾島獨特一景,落潮可進洞,很多游人奔此而去。 景點未正式開發,進洞要經過一片海灘巖石,路不好走。</p> <p class="ql-block">此處別有洞天!滄海桑田,歲月變遷,風沙海浪的沖刷,鬼斧神工造了這令人贊嘆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從霞浦驅車前往太姥山,途徑楊家溪景區。北宋名將楊文廣率楊家將曾駐守于此,因此得名。走過路過不能錯過,順道打卡楊家溪景區。</p> <p class="ql-block">楊家溪景區很大,我們僅去了榕楓公園。顧名思義,榕楓公園以“榕”“楓”出名,有“千年古榕樹”和“萬株紅楓林”。</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古榕樹枝繁葉茂、樹軀偉岸。其中最大的一棵榕樹高30米、冠幅占地3畝,樹干中空,內有多個洞口可相通,可容人。</p> <p class="ql-block">楓林有二百多畝,深秋時分,層林盡染,艷麗迷人!</p> <p class="ql-block">讓榕楓公園名聲大噪的是這里的農夫牽牛與村姑趕鵝這遠近聞名的擺拍畫面:陽光透射古榕樹撒向地面,煙霧繚繞中,農夫帶斗笠著蓑衣扛鋤頭,手牽老牛,徐徐走來,襯之紅衣村姑趕鵝,活脫脫營造了夢幻般的田園意境,無疑成了游客攝影的最愛。</p> <p class="ql-block">網紅視頻剪輯</p> <p class="ql-block">村姑趕鵝</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寧德東北部,由縣級市福鼎轄。三面臨海,風景秀美。2013年列入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2010年入圍世界地質公園。</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景區很大,有36峰、45石、24洞、10巖等。相傳在堯帝的時候,老母種藍(藍草,其汁色藍,榨之以染布帛)于山中,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又改稱“太姥”。后來東海諸仙常年聚會于此,因此也就有了一個非常奇幻的別名,那就是“海上仙都”。</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景區有一片瓦游覽區、香山寺游覽區、白云寺游覽區等六大游覽區,全程游下來要6/7個小時。出于時間與體力原因,我們重點游玩了一片瓦、國興寺、迎仙臺游覽區。</p> <p class="ql-block">羅漢峰:高低錯落的石峰,形如形態各異的羅漢,又稱"十八羅漢趕齋"。</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的標志性景觀之一"夫妻峰"。</p> <p class="ql-block">金貓撲鼠</p> <p class="ql-block">看啥像啥</p> <p class="ql-block">觀海棧道</p> <p class="ql-block">福建多臺風,哪天超強臺風來襲,該不會將“搖搖欲墜”的石頭刮落地吧!</p> <p class="ql-block">天柱峰,高40余米,如擎天一柱,傲立群峰。頂部有二石,大似貓,小如鼠,便是"金貓撲鼠"。</p> <p class="ql-block">“果然名山”,右邊“太姥勝景”為趙樸初題。</p> <p class="ql-block">果然好景</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有24洞,“一線天”長60余米,最窄處只有20厘米,只能容人側身緊擦峭壁擠過,胖者難以通過。這應該是國內最窄的“一線天”,也是我經歷過最難走的石洞。</p> <p class="ql-block">葫蘆洞更具有挑戰性,葫蘆洞深一千多米,洞內多狹窄,需側身走、貓腰走、蛙式走,無法后退,洞中最大處可納百人。洞中大部分地方漆黑一片,手機也沒信號,喜歡探險的驢友值得一走,年老的慎入!</p> <p class="ql-block">一片瓦禪寺</p> <p class="ql-block">一片瓦禪寺大雄寶殿是全國首座懸空銅殿,建于2011年,由百余噸純黃銅建造,總面積180平方左右,銅殿很精致,是傳統建筑的杰出精品。</p> <p class="ql-block">銅殿旁側的摩崖石刻“梵剎莊嚴”系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釋傳印大師題寫。</p> <p class="ql-block">殿內物品均為銅制,殿外有銅塔,塔前有銅象。</p> <p class="ql-block">銅殿附近一塊巨石下面供奉著太姥娘娘,這是“一片瓦禪寺”名稱的來由。</p> <p class="ql-block">太姥娘塔又稱太姥舍利塔,建于唐朝,高1.95米,塔上有唐玄宗所賜“堯封太姥舍利塔”碑題。民國期間,塔外加蓋石屋,塔前設供桌、香爐。塔背后是太姥娘娘殿,殿中供奉著太姥娘娘漢白玉雕像。當地流行說法是:“下海求媽祖,上山拜太姥”。</p> <p class="ql-block">全景:石屋(供奉太姥廟)、太姥舍利塔(塔頂裹紅布)、太姥圣殿。</p> <p class="ql-block">綠雪芽,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已盛名,被視為茶中珍品。相傳太姥娘娘手植,為“福鼎白茶”始祖。一片瓦禪寺旁生長著一株野生古茶樹—綠雪芽,它就是福鼎大白茶始祖。</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是福鼎茶樹品種的發源地,如從太姥山移種的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均列為國家級茶樹良種。</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佛教底蘊深厚,佛教在太姥山區的傳播發展長達1400多年,景區內現有平興寺、國興寺、香山寺、白云寺等28座寺廟。</p> <p class="ql-block">太姥娘娘廣場雕像由288塊花崗巖組成,高20余米。在福建,太姥娘娘備受民間崇敬。傳太姥娘娘為古越人始母,為避戰亂移居至才山,住鴻雪洞里,以種藍為業,樂善好施,深受人們尊敬,呼為藍母。那年,山里發生麻疹,藍母用親手種植的綠雪芽茶為孩子們治病,挽救了無數小生命,鄉親們無不感恩戴德。</p> <p class="ql-block">平興寺,一座致力于僧伽教育與弘法事業的寺院,多年來為佛教界培養輸送僧伽人才。常住僧人四百多人,是漢地男眾寺院共住人數最多的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國興寺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年),當時以三百八十根巨大石柱興建的寺院,在當時也算是非常龐大的規模。宋時毀于大火,1992年在遺址上重建,寺院前石柱為舊國興寺遺址。</p> <p class="ql-block">近國興寺有一座國內絕無僅有的唐朝七級八角實心石塔楞伽寶塔,建于唐乾符年間,距今有1100多年,高8.5米,每層均鑿有佛龕,底座正中有銘文“楞伽寶塔”四字。</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原名“妙香庵”。寺內有泰國僧尼贈送的兩米高玉觀音、緬甸海參法師贈送的文殊普賢大玉佛等。</p> <p class="ql-block">五百羅漢堂,占地約4000平方米,由香山寺主持釋品善赴緬甸交流結果而建,2002年動工,2005年10月舉行開光儀式。殿內供奉著由緬甸漢白玉精雕細琢而成的五百尊羅漢坐像,每尊高1米左右的,還有六尊大型漢白玉佛像。目前國內寺院中常見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供齊的寥寥無幾,漢白玉雕成的更是僅此一處,且質料、工藝都極為上乘,堪稱中華之絕!</p> <p class="ql-block">白云寺位于太姥山巔,又名摩霄庵,開山鼻祖白云禪師于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創建,為太姥山海拔最高的寺院。附近石壁有許多摩崖石刻。寺后有一石室,稱摩尼宮,系摩尼教遺址,可能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的摩尼教遺址。</p> “太姥無俗石”摩崖石刻 <p class="ql-block">太姥山觀光視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武川县|
绥德县|
宣汉县|
金平|
新宁县|
澄江县|
甘肃省|
兰西县|
肃北|
河北省|
江安县|
武宣县|
衡山县|
毕节市|
海兴县|
双鸭山市|
遂宁市|
伊宁县|
南充市|
石柱|
古丈县|
安溪县|
阳泉市|
织金县|
万安县|
洛阳市|
阿勒泰市|
昌平区|
鹤岗市|
靖安县|
健康|
个旧市|
陆良县|
北碚区|
华安县|
应用必备|
玉树县|
昌邑市|
安岳县|
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