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來源:書畫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明 文徵明 滄江漁樂圖 嘉德2014秋拍 成交價322萬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作品鑒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徵明(1470—1559),42歲前名壁,一作璧,后以字行,44歲后均署徵明,更字征仲,號稀奇山、停云生、衡山、衡山居士,私謚貞獻先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文天祥后裔。以歲貢生試吏部,授翰林院待詔,人稱“文待詔”。畫學沈周,兼有李唐、吳仲圭、趙孟頫、黃公望筆法。山水、人物、花卉都極出色,畫風細致溫雅,筆墨精銳,氣韻神采,獨步一時。粗筆有沈周溫厚淳樸之風,又有細膩工整之趣;細筆取法于王蒙,取其蒼潤渾厚的構調,又有高雅的風采。長于用細筆創造出幽雅間靜的意境,也能用瀟灑、酣暢的筆墨表現寬闊的氣勢。其畫名滿當世,影響頗大,有“吳門派”之稱。與沈周、唐寅、仇英世稱“明四子”;在文學史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被稱為“吳中四杰”或“吳中四才子”;在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并稱“吳中三子”。有《莆田集》、《五湖集》等行世。 李玉棻,字真木,一作貞蕤,亦號均湖、韻湖、畇瓠、蘊壺,自稱虹月傳師。室名傳鑒堂、甌缽羅室。北京通州人。清書畫鑒賞家。輯有《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黃遵憲(1848—1905)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廣東省梅州人,光緒二年舉人,歷充師日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著有《人鏡廬詩草》、《日本國志》等。 題識:天外群山碧玉浮,晚涼都上木蘭舟。夫容衰衰西風急,滿目滄江一片秋。徵明。 本幅乾隆皇帝(1711—1799)題:漁村近水宅如浮,兩個漁翁閑并舟。置卻笭箵魚不捕,且擎大白醉清秋。辛卯(1771年)新秋,御題。</b></p> <p class="ql-block">明·文徵明《</p> 歡迎觀看謝謝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灵台县|
西丰县|
仙桃市|
和龙市|
安平县|
诸城市|
上饶市|
同江市|
博客|
临潭县|
昂仁县|
尼勒克县|
林芝县|
方山县|
恩平市|
大渡口区|
潢川县|
海兴县|
南澳县|
时尚|
怀宁县|
仁布县|
黄大仙区|
全州县|
林甸县|
湘阴县|
雷山县|
扎鲁特旗|
宽城|
聊城市|
津市市|
福清市|
西盟|
遵义市|
甘洛县|
凤凰县|
攀枝花市|
梨树县|
洮南市|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