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15 2021-04-24 周六</b>。繼續上一篇。離開劍門關景區,前往廣元昭化古城參觀,最后到廣元市住宿。 即將進入四川廣元的昭化古城了 <b>昭化古城</b>,古稱葭萌,位于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白龍江、嘉陵江和清江交匯處,是國內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三國古城。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三國遺址遺跡眾多,民風古樸典雅,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昭化古城位于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還因為是古代重兵布控的軍事要地,被譽為“全蜀咽喉,川北鎖鑰”。古城中有牛頭山、鮑三娘墓、天雄關、八卦井等景點。昭化古城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百度 四川廣元,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葭萌”牌坊,對聯: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 <b>昭化古城</b>,古稱葭萌,位于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和2244年的連續建縣史。是蜀漢政權的發祥地,史稱“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境內古驛道、古關隘、古城墻、古廟宇、石板街、古居民、古墓祠、古井、古橋、古樹等文物古跡保存完好,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三國古城。--說明牌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瞻鳳門 <b>瞻鳳門</b>為入城東門,完建于明代,傳說,站在城樓上能看見對面風嶺山上的風凰而得名。--說明牌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古城墻 昭化古城,古城墻上俯瞰 昭化古城,古城墻上俯瞰 昭化古城,古城墻 昭化古城,“貞節”牌坊,是清道光十九年為昭化的貞節女子吳梅氏所立。 昭化古城,古街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昭化縣署 <b>昭化縣署</b>始建于唐,曾多次毀于戰亂,明洪武八年和清道光三年先后兩次復建,毀于文革,公元2008年再次復建。縣署落址城內最高處,象征權力至高無上。--說明牌 昭化古城,昭化縣署,親民堂 昭化古城,縣衙客棧 昭化古城,考棚,是為本縣及鄰縣學子應試歲考和科考而設,始建于清同治年間,因年久失修,大部損毀,公元2008年修復。--說明牌 昭化古城,文廟 <b>文廟</b>為祭孔而立。昭化文廟始建于宋,曾歷七次改建。建筑大都被毀,僅存大成殿為清嘉慶二十二年所建,公元2008年原樣修復。--說明牌 昭化古城,文廟 昭化古城,文廟 昭化古城,文廟 昭化古城,葭萌亭 昭化古城,城隍廟 <b>城隍廟</b><br>古時,凡有城池者,必建城隍廟,管領陰間亡魂。昭化城隍廟始建于唐代,曾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多次重建,后毀于“文革”,公元2008年原址復建。--說明牌 昭化古城,樂樓 昭化古城,古街 昭化古城,古街 昭化古城,古街 昭化古城,古街 昭化古城,葭萌牌坊 昭化古城游客中心 去廣元市路上 去廣元市路上 四川廣元市,街景 四川廣元市,蜀門大橋,建于1987年,跨越南河 四川廣元市,南河對岸景色 四川廣元市,蜀門大橋<div>晚上廣元市的酒店:柏納酒店(廣元蜀潤店)</div> <b>D16 2021-04-25 周日</b>。從四川廣元市的酒店出發,先去廣元明月峽景區游覽,再到陜西漢中市住宿。自駕里程:173km/2:54。 <b>明月峽</b>,又稱朝天峽,國家級AAAA風景區,位于四川省朝廣元市天區境內,截至2015年05月26日,占地面積6.1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劍門蜀道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歷史交通博物館”、“古今交通的活化石”。<br>明月峽位于嘉陵江上,是嘉陵江沖破山脈而形成的峽谷。峽谷全長約4公里,兩岸是陡峭的崖壁,這里堪稱是四川的北大門,出入川的咽喉要地。<br>“明月”取自李白詩“清風清,明月明”之意。另一種說法是諸葛亮的書童明月殉葬于此,故將朝天峽改名為明月峽。明月峽棧道是中國開鑿時間最早,形制結構最科學,遺存孔眼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最具古棧道風貌的地段,蜀道難在這里到達了極限。--搜狗百科 廣元明月峽景區,北大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諸葛亮塑像 <b>諸葛亮簡介</b><br>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中國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諸葛亮早年在南陽隱居。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曾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搭地,對內改革改治,對外聯含孫權,南扶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語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懇請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孫抗曹,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取漢中。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漢后主劉蟬繼位,諸葛亮收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軍中。<div>干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傳誦。諸葛亮嫻熟稻略,多謀善斷,長于巧思。他曾革新“連弩”,可連續發射10箭;制作“木牛流馬”,便于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做“八圖”。--說明牌</div> 明月峽景區,諸葛亮“后出師表”石刻 明月峽景區,木牛流馬 <div><b>木牛流馬</b></div>1700多年前,蜀國兵伐魏國,因大軍穿行于崇山峻嶺中,輜重難以運送,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用其運送軍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有效地解決了軍需。但它究竟是一種什么工具,鮮有人知。川北一帶曾廣為使用過的雞公車(獨輪車)是當時崎嶇山路上最好的交通工具。--說明牌 明月峽景區,嘉陵江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棧道 <div><b>明月峽古棧道遺址</b></div>明月峽東岸絕壁上完好保存著歷代開鑿的棧道(金牛道)石孔群,約有400多孔。早在先秦時棧道已開通。秦漢時得到修葺和發展。三國蜀漢臣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又多次整修這一帶的棧道,宋代專設有橋閣官管理棧道。這些棧道戰時是供給線,和平時是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命脈。隨著鐵器工具的發達和火藥的發明,碥道逐步開通,取代了棧道,后來又被馬路、公路所代替。--說明牌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纖夫石 明月峽景區,神仙閣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棧道 明月峽景區,地震石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棧道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嘉陵江對岸的火車隧道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 明月峽景區,棧道 明月峽景區,懸崖搭架式棧道 <b>懸崖搭架式棧道</b><br>在陡直的懸崖處,因無法于水中立柱,便鑿兩層或三層孔眼,第一層橫梁下支撐柱立于第二層橫梁上,第二層支撐柱立于第三屋橫梁上,且橫梁越到下面越短,這樣既可分解受力,又可減弱洪水的沖力。--說明牌 明月峽景區,“明月峽古棧道”門樓 明月峽景區,碼頭 明月峽景區,中國蜀道文化陳列館 明月峽景區,中國蜀道文化陳列館 兩千多年前,秦蜀先民們開鑿了自陜西關中起步,翻秦嶺、越巴山、過利州、穿劍門,綿延二千多華里直抵天府之國首府成都的千秋古道,形成連接中原與巴蜀而縱貫南北的陸路交通大動脈,史稱“<b>蜀道</b>”。橫貫于秦巴山脈的蜀道,沿途峰巒疊翠,峭壁摩云,雄奇險峻,壯麗世。全牛地勉縣、寧強,爾后越七盤嶺入川,經由朝天、廣元、劍閣、梓潼、綿陽、德陽等地,南至成都,全長近千華里。曾經的<b>劍門蜀道</b>,為促進中原文化與巴蜀文化相互交流融會,為促進國家統一、民族興旺、經濟繁榮、社會進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歷史作用。如今的劍門蜀道,大道康莊,坦途千里,風骨煥然,神采飛揚,以其神奇的山川地貌,旖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歷史遺贈,厚重的文化積淀,書寫出令人心馳神往、擊掌叫絕的華彩篇章!--中國蜀道文化陳列館 明月峽景區,中國蜀道文化陳列館 明月峽景區,明月峽石碑<div>離開四川廣元的明月峽景區,開往陜西省漢中市。</div> 陜西漢中市街景<div>晚上住漢中市的酒店:漢中百悅國際酒店</div> <b>D17 2021-04-26 周一</b>。從陜西省漢中市出發,先去石泉古鎮游覽,再到鳳堰古梯田景區游覽,然后去安康市香溪洞公園,最后到安康市。宿安康市。自駕里程:320km/5:31。 陜西安康,石泉古鎮 <b>漢江石泉古城簡介</b><br>漢江石泉古城位于秦巴腹地、漢水之濱,始建于漢代,擴建于明清,距今已經有1800年的歷史,曾是石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景區包括石泉明清古街區和漢水濱江休閑區等,總面積60公頃。這里雕梁畫棟,有氣勢恢宏的東西城門、禹王宮、江西會館、關帝廟、博物館、古縣衙、古戲院、古南門;這里曲徑通幽,有古樸幽靜的古巷道、古院落、古民居;這里城水相依,融巴山之俊秀,集漢水之大成,漢水與古城相連、相映,無不見證著古城燦爛的歷史文化。一個古風依舊、古韻尚存、特色鮮明、生態休閑的文化旅游景區,讓你全面探究人文歷史、欣賞民俗文化、品味地方美食、感受地域風情!--說明牌 <b>石泉古城</b>位于陜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境內,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因“城南石隙多泉”而更名石泉,迄今已有1472年歷史。這里山清水秀、物產豐富、民風淳樸、人文薈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秦巴漢水之間。千百年來,勤勞聰慧的石泉人民緊緊依托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構筑了一道道分外靚麗的風景。其中,陜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千年古縣城就是最好的見證。--百度 石泉古鎮 石泉古鎮 石泉古鎮 石泉古鎮 石泉古鎮,東城門 石泉古鎮,東城門 石泉古鎮,石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 石泉古鎮,石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庖湯會 石泉古鎮,庖湯會簡介 石泉古鎮,江西會館 <b>江西會館</b>,建于乾隆癸(gui)卯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它由在石泉的江西籍商人所設立,隨著明清時期石泉商業經濟的繁盛應運而生。現存主體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硬山頂磚木結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說明牌 石泉古鎮,房頂上也有精美的繪畫 石泉古鎮,古戲樓 <b>古戲樓</b>曾是“漢調二黃”的演出場所,“漢調二黃”是漢江流域廣泛流傳的一種古老劇種,是陜西的第二大劇種和京劇的聲腔起源,在明、清時期已廣泛流傳在石泉民間,是石泉地方文化的重要歷史見證。--說明牌 石泉古鎮,關帝廟 <b>石泉關帝廟</b>,即武廟,具體建筑年代不詳。現僅存大殿一座,前廳為關帝廟,殿內供奉關公,后廳是觀音閣。關帝廟在歷代香火鼎盛,是古城人民祈福祭祀之所。--說明牌 去鳳堰古梯田景區路上 去鳳堰古梯田景區路上 <b>鳳堰古梯田景區</b>位于漢陰縣漩渦鎮,屬于灌區型水利風景區,連片共1.2萬余畝,距今逾250年,景區面積38.78平方公里,是目前秦巴山區考古發現的面積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清代梯田。2010年鳳堰古梯田被評為“陜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2013年被省水利廳命名為省級水利風景區,2014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田園”。<br>鳳堰古梯田位于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漩渦鎮黃龍村、堰坪村、茨溝村,始建于清代,集“山、水、田、屋、寨、村、廟、農”為一體,融“渾厚、雅致、奇趣、清新、壯美”在一身,2010年被列為陜西省文物考察十大重大發現之一。--攜程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 鳳堰古梯田景區<div>在去鳳堰古梯田路上遇見山上滾下的石塊,阻礙了道路的通行。雖然可以搬開掉落的石塊,但為了防范隨時可能跌落石塊的風險,我們沒有前行,掉頭返回了。<br><div>本日活動未完,請看下一篇。</div></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饶阳县|
合川市|
辛集市|
体育|
阆中市|
邵阳市|
泾阳县|
仁怀市|
农安县|
海丰县|
通州区|
纳雍县|
涿鹿县|
阜宁县|
鄢陵县|
乡城县|
贡山|
湖北省|
阳东县|
襄垣县|
黄石市|
尼木县|
秦安县|
三都|
香港|
新邵县|
鞍山市|
基隆市|
肃南|
关岭|
合水县|
乐山市|
内丘县|
密云县|
江口县|
商河县|
射阳县|
五家渠市|
鹤庆县|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