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陽城縣,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名列三城,風高五屬”的美譽。今日旅游提到陽城,人們就知道有個皇城相府。其實陽城的風景名勝很多。我今年十月在陽城一天,就訪問了五個國保景點。你可在皇城相府的青磚綠瓦中聆聽歷史,在郭峪古城的巍峨雄壯里追尋印記,在海會書院的清靜典雅中感悟研學。</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皇城相府:陳廷敬故居</font></b></h1><div> 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宅。清代名相陳廷敬及陳氏家族的故居。此全景圖來自網絡。<br></div> <b><font color="#b06fbb">皇城相府</font></b>:國家5A級景區,陳廷敬故居,由內城、外城組成。這是外城入口御書樓,金碧輝煌。 陳廷敬故居是第七批國保。由于5A級景區的炒作,人們只知皇城相府,不知陳廷敬故居是國保單位。 外城功德牌坊,進入御書樓城門,就是兩座高大巍峨的石牌坊。 陳廷敬府?。合喔?,又稱總憲府。 總憲府大門兩側精美磚雕,彰顯其威嚴氣派。 小姐花園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點翰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內宅</h3> <b><font color="#b06fbb">內城</font></b>:是陳氏家族故居群,明代始建,層層疊疊四個層次,有城墻、河山樓、藏兵洞、陳氏宗祠等。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斗筑可居,內城正門。</h3> 陳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間。 <b><font color="#b06fbb">河山樓</font></b>:明崇禎年,陳氏家族為避戰亂而建,高七層,歷四百多年雄姿依舊。 城墻、河山樓、藏兵洞。 城墻、樹德居。 皇城相府外山上新建景觀塔。 每天皇城相府御書樓外廣場有大型表演,陳廷敬接駕 表演隊伍在御書樓內功德牌坊集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郭峪村古建筑群</font></b></h1><div> 郭峪古城位于陽城縣北留鎮,皇城相府西北。是一座城堡式古老村落,明崇禎年間修防御性建筑。<br></div> 城墻雄偉,雉堞林立 保存完好的城墻長1400米,內側三層627眼藏兵洞。 <b><font color="#b06fbb">郭峪村古建筑群</font></b>,第六批國保,郭峪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有湯帝廟、郭峪城、古街、民居等元明清建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供銷社</h3> <b><font color="#b06fbb">湯帝廟</font></b>:元代建筑,分上下兩院的四合院式建筑。 山門上倒座戲樓為歇山頂,是國內唯一的活動式可升降戲樓。戲樓兩側附帶有兩個迷你小戲樓。 湯帝廟大殿成湯殿,祭祀滅夏建商的商朝開國君主成湯。 <b><font color="#b06fbb">豫樓</font></b>:城中央防御建筑,建于明崇禎年,計七層,高33.3米。每層五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家大院</h3> 城墻上可遠眺村對面皇城相府。 郭峪村正在修復中的玉皇廟。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海會寺</font></b></h1><div> 陽城縣北留鎮大橋村,向東就是郭峪村和皇城相府?,F存雙塔,書院,古寺廟。第六批國保。<br></div> 海會寺雙塔,是現存主要建筑。 <b><font color="#b06fbb"> 宋式磚塔舍利塔</font></b>,六角十級,高二十余米,向西傾斜,號稱中國的比薩斜塔。 <b><font color="#b06fbb">明代琉璃玲瓏懸閣寶塔</font></b>,八角十三級,高約五十米,明嘉靖年建。第十層支出平座,上置八根擎檐柱,成為高塔中的一層懸空樓閣,全國孤例。 由于雙塔,海會寺成為第六批國保,等級高于第七批的陳廷敬故居。 琉璃塔下是進入海會書院的正門。 海會書院,園林式建筑。 書院前磚雕照壁 書院內連心橋,太原晉祠魚沼飛梁的復制版。 連心橋-魚沼飛梁處觀琉璃塔。 進士堂 進士堂問蓮廳 書院八景之一,海會龍湫 書院八景之一,曲水流觴亭 曲水流觴亭處觀琉璃塔。 海會寺毗盧閣 <b><font color="#b06fbb">海會寺</font></b>規模宏大,現存大雄寶殿、鐘鼓樓、四大天王殿、藥師殿、毗盧閣、臥佛殿、觀音殿、文武圣神殿、千佛殿等,多為明清遺物。 古寺局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砥洎城</font></b></h1><div> 陽城縣潤城鎮潤城村,始建于明祟禎年,城池建于一個土崗之上,周圍沁河環繞。因沁河古稱洎jì水,故稱砥洎城。<br></div> 砥洎城,第六批國保,國保構成有城門樓、水門、甕城及城墻,關帝廟及41處院落。 砥洎城城外側包以青磚,而內側則為坩鍋與石條混砌,那密密麻麻、層疊漿砌的坩鍋,形成獨一無二的“坩堝城墻”。我一直好奇砥洎城,此次終于一睹芳容。 坩堝是古代煉鐵時用來盛鐵水、熔化鐵水的器皿,坩堝是鋁礬土捏制而成,是最佳的建筑材料。此處房屋是鴻臚第。 城墻上鐵牛臺 祖師閣,從外仰視,讓人心生畏懼。 1938年,朱德總司令曾在三官廟與鄉紳馮培基座談議事。 城樓頂部是黑龍廟。 城下藏兵洞,1947年太岳軍區衛生學校駐砥洎城內,學校指導員傅涯(陳賡大將夫人)曾住附近。 城墻頂上有民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外</h3> 砥洎城周圍沁河環繞,水門居于城北,直達沁河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潤城東岳廟</font></b></h1><div> 潤城東岳廟,砥洎城旁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潤城鎮上,第六批國保。<br></div> 潤城東岳廟,金代建造,現僅存獻亭、天齊殿、后宮等,明代風格。 <b><font color="#b06fbb">獻亭</font></b>,明代建筑,臺基四周石雕欄桿上雕石獅、石猴等動物圖案,形象生動逼真。 <b><font color="#b06fbb">天齊殿</font></b>,面寬五間,懸山式頂,殿頂脊飾及兩山博風板、懸魚、惹草皆琉璃制作,色彩艷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齊殿內藻井</h3> <b><font color="#b06fbb">后宮,</font></b>面寬五間,進深六椽,重檐歇山頂,殿頂琉璃脊飾,吻獸齊備,皆為明代所作。 陽城縣旅游資源豐富,有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9處國保建筑,12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我在陽城一天,只走了兩個鄉鎮,就有如此多的收獲。期待著再來陽城,游出更多驚喜。 圖為潤城東岳廟全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托克托县|
泰顺县|
江阴市|
建始县|
泾阳县|
安庆市|
麻城市|
叙永县|
麟游县|
阿图什市|
定陶县|
藁城市|
阿合奇县|
留坝县|
林周县|
凤翔县|
宁强县|
伊春市|
资溪县|
囊谦县|
屏南县|
太保市|
青川县|
如东县|
峨山|
建阳市|
大名县|
阆中市|
车险|
芦山县|
新竹市|
洱源县|
克山县|
团风县|
长汀县|
东光县|
安陆市|
舟山市|
邵武市|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