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東歐六國回家不到一個月(剛好把長上去的體重減回來),2023年10月20日又出門了。這回是樂退族的“蘇州旅居十日”。因前年參加過他們的“貴州六盤水旅居”,對吃、住、玩都比較滿意,所以今年又參加了。隨著歲數增加,越來越喜歡這種“邊玩邊養老”旅居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興的是,曾經同游過福建的西安歌友這次又和我結伴同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蘇州離我家鄉湖州僅103公里,此前到過多次,但都是逗留一二天匆匆而過。這次參加十日旅居,是想放慢節奏,細細咀嚼這溫柔之鄉的味道,對過去做一次拾遺補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及蘇州,人們就會想起“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的確,蘇州境內湖蕩棋布,河流縱橫,西瀕太湖,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堂”之美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千多年的中國農耕文化土壤,三千多年的吳文化根基,兩千五百年的建城史,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豐富寶貴的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代蘇州不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是長三角地區經濟高速發展的明星城市。蘇州市無論面積、人口和GDP,都超過了省會南京,位列江蘇省第一。曾有幾年GDP在全國城市中排行笫六,被稱為“最牛地級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住后,聽到隔壁房間很熱鬧,過去一看,原來是一群團友在唱歌。他們來自南京、重慶、湖南、廣東等地,因共同愛好而結伴出游。異地歌友一見如故,我和西安歌友也加入了。有同好者為伴,旅途更開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樂退族”旅居基地——四星級蘇州中華園大飯店,位于蘇州木瀆鎮。交通便捷,門口就是地鐵木瀆站。環境舒適,除了歐式客房建筑群外,還有面積不小的園林和湖景,相當于一個中等大小的公園,特別適合晨練。我們將在此連續居住九個晚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程第一站是寒山寺。因為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蘇州寒山寺名揚天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觸景生情,團友們當場背誦張繼的《楓橋夜泊》。這首詩,不但中國人婦孺皆知,在日本普及度也很高。飯館、民宿等一些公共場所,也可以見到《楓橋夜泊》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丘有著“吳中第一山”的美譽,是著名的5A級景區。在這里可以聽到不少關于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丘塔始建于公元959年。據記載,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以后歷次加固修繕,目前傾斜度仍有2゜40’,故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朝時,白居易曾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開挖成山塘河,傍河而建的古街被稱為山塘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紅樓夢》開篇第一章中,曹雪芹就寫道:“這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山塘街接閶門。”不僅是曹雪芹,白居易、唐寅(伯虎)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不少關于七里山塘的記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塘街現為蘇州歷史文化展示區,觀光客摩肩接踵,店鋪鱗次櫛比,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覽蘇州護城河,邊喝茶吃點心,邊聽蘇州評彈,好不愜意!這一段您聽懂了嗎?是《楓橋夜泊》。可能是擔心游客聽不懂吧,接下來美女用蘇州方言唱了《太湖美》和《天涯歌女》兩首歌結束。不管怎樣,也算是讓外地游客初步領略一下吳儂軟語的味道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平山,系北宋名人范仲淹的先祖歸葬之地(范仲淹墓在洛陽)。因范氏后裔在此種植了紅楓,逐漸成為一個賞秋楓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重陽節的前夕,又是周日,游客很多。我一時興起,違背了此前立下的“再不爬山”的決心,乘景交車登上了這座海拔221米的小山。下山選擇步行,以為不累,結果到次日腿還酸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湖東山島上的“春在樓”(又稱雕花樓)建于1922年,為東山富商、民國上海棉紗大王金錫之的宅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雕花樓門頭精致的磚雕。整個建筑共有各類雕刻3800多幅。因其無處不雕、無處不刻,集磚、木、石、金雕刻藝術之大成的建筑特點,被民間譽為江南第一樓,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雕花樓內景大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雕花樓的小巷里備有花傘,團友們即興錄制了小視頻《雨巷佳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料就在此景點,一位團友摔了一跤,手腕骨折,無奈老倆口只好中止跟團游而全力就醫。此事也是對我的警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所謂第一,是指周莊最先開啟了江南的水鄉之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莊的出名與這幅油畫有關。1983年,旅美畫家陳逸飛(1946-2005,浙江鎮海人,著名油畫家、導演),來周莊釆風之后,創作了這幅油畫《故鄉的回憶》。后來這幅畫和其他37幅作品,在美國哈默畫廊展出,在全美引起轟動。由此帶火了周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陳逸飛畫作的實景——雙橋。當年靜謐,今日喧嘩。今天正趕上重陽節,河邊小道幾乎要側身而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電影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離我們酒店4公里的木瀆古鎮,70歲以下的團友們在體驗搖櫓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嚴家花園。 其最早的主人是清乾隆時期的大名士沈德潛。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到蘇州時,曾欽點沈隨駕,故留有“御碼頭”景點。這個園子最后的主人是嚴氏。嚴氏家族后人中有臺灣代總統嚴家淦和上海市副市長嚴雋琪。解放后成了農具廠。復建后的園內亭臺樓榭、假山池塘、綠植翠竹相映成趣,四時之景各有其妙。很多影視劇,如《神醫喜來樂》、《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都在此取過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自由活動日,不少團友選擇去網紅打卡點蘇州博物館。去蘇州博物館的人中,可能大半(含我在內)是沖著世界著名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貝聿銘(1917-2019),祖籍蘇州,現存知名園林“獅子林”就是貝家的祖宅。貝聿銘曾獲美國建筑學會金獎、法國建筑學金獎、日本帝賞獎、普利茲克獎等等。法國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他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是他給自己老家留下的一座文化遺產,被他本人稱為“最親愛的小女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蘇州博物館建在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的舊址上。她將傳統的蘇州園林風格與現代元素相融合,呈現出高低錯落的深灰色屋面和清新雅致的白墻。獨特的金字塔形玻璃天窗讓自然光線灌注整個博物館,使展廳內明亮而寬敞。藍天、白墻、綠竹、清水,漫步在館內庭院中,讓人感受到一份別樣的愜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與眾不同的休息廳。這是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文徵明(1470-1559)手植的紫藤樹,樹齡480多年。現在已過了重陽看不到花了,但可以想見,當紫藤花開的時候,那長長的花穗從屋頂垂下,仿佛一串串紫色流蘇,與粉墻黛瓦相映襯,隨風搖曳……坐在這里喝喝茶,發發呆,其愜意自不待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蘇州博物館有三大鎮館之寶:真珠舍利寶幢(下圖),銀杏木彩繪四大天王像內函,五代秘色瓷蓮花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要藏品有導覽器介紹,其他藏品有瓷器、銅器、銀器、絲綢、書畫等等,琳瑯滿目,數以萬計。只嫌時間過得太快,看得不過癮。其間因上廁所排隊還浪費了約20分鐘,因為女廁只有四個廁位。畢竟貝老先生當初設計時不會想到,今天的蘇州博物館會紅成這樣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次參加蘇州旅居,我還有一個心愿,就是與闊別24年的蘇州老朋友見個面,敘敘舊。這個愿望終于實現了。轉眼都是奔八的老人了,愿我們健康快樂,友誼長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團隊行程是上海一日游,而我則選擇蘇州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站是位于時代廣場的網紅打卡點——誠品書店。這是臺灣在大陸開建的第一家分店,集文化、藝術、表演、商業、觀光以及人才培訓于一身的跨界創意平臺,建成于2014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進大門便看見72級的大臺階,一直延伸到三樓,仿佛沒有盡頭,寓意“學海無涯”。負一樓是美食、集市、特產、伴手禮。一樓是服裝、花點、家具店。二樓是文創產品區。我在負一樓吃了一份臺灣鹵肉飯,味道并無什么特別之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鐵一號線從時代廣場穿過金雞湖底,就到了東方之門站。這個地鐵站很大,是地鐵1號線和3號線的交匯站,一共有10個出口,直通你想去的地方。我第一次在地鐵出口通道上享用了只有機場才有的那種地面平移電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盡管被網民調侃為大秋褲,東方之門依然屹立在蘇州的東方,并且成了網紅打卡點。不過,最近又有一個新的打卡點誕生了。那就是東方之門石碑附近的一排石獅子火了。我一出地鐵口就發現,好多年輕人蹲在地上,干什么呢?走近一看,原來都在探討琢磨如何拍出“活在襠下”的照片。我也很快學會了,呵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到夜晚,“大秋褲”變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雞湖景區的主要看點是音樂噴泉,每天晚上7:30-8:00表演。現在各地這類表演多,也不稀奇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位80高齡的團友來自重慶,因為他多才多藝,穿著也很有個性,充滿活力,人們尊稱他為“藝術家”。今天趁合影時問了他,才知他姓江,原來是一位地質學家,怪不得走路那么輕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盤門景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①瑞光塔。始建于1004年,完成于1030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78年,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在這里發現了真珠舍利寶幢,后成為蘇州博的鎮館之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②盤門。始建于春秋吳國闔閭元年(公元514年),位置基本未變。盤門是蘇州僅存的古城門遺跡,其水陸城門并存,在全國已絕無僅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盤門景區最大的看點:水陸城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前514年,吳國的伍子胥為了給吳國都城選址,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條件,即所謂“相土嘗水”,終于構筑了周長47里的大城和周長10里的姑蘇內城,建造了堅固的城墻和8座城門,為吳國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伍相祠”就是為紀念他的歷史功績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盤門景區的一個亭子里,在江老師的笛聲伴奏下,歌友們即興唱起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獅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屬于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林內的湖石假山多而精美,建筑分布錯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園幾經興衰變化,最后的主人是貝聿銘先生的祖父,貝聿銘自己也說過,小時候常在獅子林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江路歷史文化街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江路是蘇州古城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對照南宋《平江圖》,及明末《蘇州府城內水道總圖》,平江路基本延續了唐宋以來的城坊格局,并依然保持著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時候我家弄堂口就有評彈劇場,小孩子隨便進去也沒人管,感覺無甚興趣,只記住了“杜十娘”三個字的腔調。而把那聽熟的“15351、32351”的間奏,改編為“等得及么等,等不及么滾”的詞。今天在平江路上看到臺上左右一男一女兩位演員,男彈三弦,女抱琵琶,說唱著軟糯的蘇州腔,仿佛時空穿越到了童年。平江路評彈演員的專業水平,顯然和護城河游船里小姑娘不在一個檔次上。如果不點曲子,僅僅坐著聽曲、喝茶、嗑瓜子,價格在38-88元之間不等,還可以接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10-27)早晨,驚悉李克強前總理猝然離世的消息,團友們無不感慨唏噓,嘆息生命無常。一位團友對我說:“我記住了你說的一句名言:把每天都當成最后一天過。”此話不是我的原創,但我確實是在身體力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團隊集體活動的最后一天(明天自由活動),主要行程是太湖西山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分屬江蘇蘇州、常州、無錫和浙江湖州四個城市所轄。其中蘇州的水域面積最大。西山島再往南就屬湖州管轄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屋洞,這是我迄今所游覽過的溶洞中最不累人的一個洞,它的特點是洞頂特別寬、平,地面相對比較平緩,沒有太多的上上下下,所以不累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月灣古村。村口這棵大樟樹,相傳為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到明月灣訪友時所植。古樟一側主干因雷劈后成枯木,只靠后來發出的新枝維持生命,枝葉繁茂,故稱“爺爺背孫子”。這棵樹好似一棵天然的大盆景,已成為明月灣村的標志。也曾有過影視劇在明月灣村取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明月灣古村,我笫一次聽到了關于亷吏暴式昭的故事。暴式昭(1847~1895),字方子,河南滑縣人。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起,在蘇州西山甪(音lu)里任巡檢官(相當于今派出所所長)。光緒十六年,因他為民代言得罪上司而被撤職,全家竟窮得無米下鍋。百姓感念他的廉潔和平日恩惠,全島數千戶民眾自發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居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個真實的故事流傳于世,很多名人為他題詞作畫,稱他“為官九品,為人一品”。聽說在他的故鄉滑縣也有紀念館。這個歷史人物真是一個反腐倡廉的模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月灣村沒有過度商業化,基本保持了原生態。村里只有一些老人,在門口擺一些自產自銷的農產品。我買了一些豇豆干、梅干菜,都是良心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太湖古碼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本次旅居十日游的最后一天,自由活動。趁此機會,完成我的第二個心愿,去上海松江區看望一位白龍江林區的老同事。高鐵從蘇州北出發,經過昆山、上海虹橋站,用時47分鐘就到了松江南,比市內從東到西還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盡管50多年沒見面,一出站還是互相都認了出來。容顏雖老,往事卻仿佛就在昨天。幾十年的顛沛轉輾,酸甜苦辣,豈是幾個小時能訴盡?得悉她的兒女個個優秀,從隴南山區小縣城走出,現定居上海,家庭美滿,生活如意,從內心為她高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是我們每天晨練的地方,把它留在照片中帶走吧。再見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苏尼特左旗|
名山县|
县级市|
微山县|
叶城县|
琼海市|
原平市|
花莲县|
民乐县|
芦溪县|
高要市|
聂拉木县|
二连浩特市|
嘉禾县|
舒城县|
桂平市|
谢通门县|
三穗县|
泌阳县|
镇坪县|
陆良县|
德钦县|
贡嘎县|
荆州市|
翁源县|
化州市|
邵阳县|
内黄县|
阳高县|
唐山市|
馆陶县|
普宁市|
宣恩县|
涿鹿县|
阳东县|
普兰店市|
东光县|
南宁市|
永年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