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杭州湘湖“悅湘湖”</h1> <h1> 湘湖金融小鎮,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杭州市蕭山區湘湖國家旅游度假區,背山面水,藏風聚氣,正是傳統文化中的風水寶地。 金融小鎮規劃區域3.3平方公里,試圖以國家旅游度假區和5A景區建設為契機,建設中國版"蘇黎世湖區"。</h1> <h1> 金融小鎮夜景</h1> <h1> 白天漫步金融小鎮:園區內白墻黛瓦、小橋流水,盡顯江南風情。</h1> <h1> 出金融小鎮馬路對面就是湘湖</h1> <h1> 湘湖以風景秀麗而被譽為西湖的"姐妹湖"</h1> <h1> 傍晚天空鑲上了金色的裙邊,我們沐浴了晚霞帶來的靈氣,老年朋友們精神抖擻,紅光滿面。</h1> <h1> 跨湖橋文化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城山之顛的越王城遺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當年勾踐屯兵抗吳的重要軍事城堡,見證了"臥薪嘗膽"的歷史風云,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墻遺址。湘湖也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的故里,李白、陸游、文天祥、劉基等歷代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詩文。</h1> <h1> 跨湖橋堤一虹臥波,橫斷湘湖葫蘆腰,白天景色迷人,月夜更有風韻。無論春夏秋冬,湘湖夜月都是風情萬種,尤以秋夜為最。</h1> <h1> 有山有水的杭州很美,風和日麗的日子到蘇提散步是一件開心的事。西湖蘇堤是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詩人蘇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筑并歷經 后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h1> <h1> 花港觀魚位于西湖南面,蘇堤入口附近。這里曾是一處私家宅院,因花家山的溪水經過流入西湖,所以被稱作“花港”,是“西湖十景”之一。</h1> <h1> 進入公園,較引人注意的便是右邊的碑亭,“花港觀魚”四字是康熙的御筆。</h1> <h1> 紅鯉魚</h1> 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這一條堤岸構成最著名的六條橋,即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 <h1> 早春時節,西湖景致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h1> <h1> 西湖邊,兩位老者雅興十足,悠閑得令人羨慕。</h1> <h1> 中午杭州樓外樓用餐</h1> <h1> 吃飽喝足來到了斷橋</h1> <h1> 其名由來,眾說紛紜。唐朝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一說起自平湖秋月的白堤至此而斷,孤山之路自此而斷,故名。也有人說宋代稱保佑橋,當冬日雪霽,古石橋上橋陽面冰雪消融,橋陰面依仍玉砌銀鋪,從葛嶺遠眺,橋與堤似斷非斷,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多情的畫家取殘山剩水之意,于是擬出了橋名和景名,得名"斷橋殘雪"。又說元代因橋畔住著一對以釀酒為生的段姓夫婦,故又稱為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h1> <h1> 湖濱公園位于西湖東岸,一面瀕臨西湖,一面緊靠湖濱路。湖濱公園長達一公里,它由六塊大小不等的園地連綴而成。自南向北分別為第一至第六公園,統稱湖濱公園。園內種植的垂柳、松柏、香樟組成了綠樹濃蔭,精致的花壇配置的各式花卉,色彩繽紛、香氣四溢,恰似一條絢麗多彩的七色緞帶。</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湖濱景色</span></p> <h1> 胡雪巖故居是晚清著名商人胡雪巖在事業巔峰時期所建的豪宅。胡雪巖,祖籍安徽績溪,少年時入杭州一錢莊當伙計,后在浙江巡撫王有齡扶持下,自辦阜康錢莊。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獎,封布政使銜,賜紅頂戴,紫禁城騎馬,賞穿黃馬褂。在其鼎盛時,胡雪巖除經營錢莊外,兼營糧食、房地產、典當,還進出口軍火、生絲等,后又創辦胡慶余堂國藥號,成為富甲一時的紅頂商人。</h1> <h1> 胡雪巖故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間(1872年),宅第分為中軸部分和東西兩側院落。進入大門便是中軸區域,由轎廳、百獅樓等組成,用于日常待客。轎廳內有兩頂做工考究的紅木官轎,而廳內梁架據說全用銀杏木制成,比故宮用材還講究。</h1> <h1> 陳列館介紹了胡雪巖的生平</h1> <h1> 朱镕基總理在這里留下了他的墨寶。</h1> <h1> 這座宅第內,大到亭臺樓閣小到木雕石刻,用料和工藝都極為奢華講究,尤其是庭院假山建造得別致細膩,可謂將江南園林的造園藝術發揮到極致。</h1> <h1> 胡雪巖故居內下房有兩座,一座在白獅廳的東側。該下房有六間,均是貼身傭人居住的地方。每間房間都配有和姨太太聯系用的歐式德律風通話設備,就是用銅管通話的設施還備有鈴鐺。在當時中國十分少見,保留至今更是絕無僅有。</h1> <h1> 廚房</h1> <h1> 花園樓臺亭角,小橋流水。</h1> <h1> 出胡雪巖故居沒多遠在這里用餐,體驗小巷里的江南味。價廉物美,杭州人的美食首選。</h1> <h1> 飯館拐彎就是鼓樓。杭州鼓樓,位于杭州吳山東面,南接十五奎巷,北臨大井巷,東迎中河路,西靠伍公山。古為濱海敵樓,始建于五代時期的南朝,屢遭戰火,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再次重建,十年動亂時遭到拆除。2002年,杭州市政府復建鼓樓完成,規制采用五開間,二重檐歇山頂風格,為明代鼓樓建筑形式,重建后的鼓樓與吳山西面的城隍閣遙相呼應。</h1> <h1> 穿過城墻來到河坊街; 河坊街,是一條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兒”,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經貿中心。街上的“老字號”商鋪,即使在今天,也依然為杭州人耳熟能詳。</h1> <p class="ql-block"> 4天3夜的杭州度假匆匆而過,享受了歡樂,愿快樂永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柘城县|
平阳县|
吉水县|
滁州市|
温宿县|
韩城市|
巴东县|
柯坪县|
收藏|
商城县|
普格县|
喀喇|
鄯善县|
运城市|
景泰县|
顺昌县|
文安县|
哈尔滨市|
静海县|
通化市|
莱州市|
和平县|
祥云县|
芮城县|
新竹市|
视频|
无极县|
平谷区|
宕昌县|
治多县|
瓮安县|
尼木县|
德格县|
通榆县|
霍林郭勒市|
宁晋县|
城固县|
灵川县|
绵竹市|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