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季的川西高原令人趨之如騖,雖沒有秋色的絢麗多姿,但氣候溫涼宜人,放眼望去<span style="font-size: 18px;">綠草連天,</span>一派生機勃勃……數次去到川西,但仍舊不能停止對她的向往,無論春夏秋冬,倘佯其間,心隨景生,感受時節的變化,感受自然的和諧之美,這就是"詩和遠方"。</p><p class="ql-block"> 這次的自駕路線不走熟悉的G318、G317,而是選擇了穿越甘孜川藏中線(道孚-新龍-白玉),行"甘白路"(白玉-甘孜)、國道G215(白玉-巴塘)、<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反穿"格聶南線"(巴塘-理塘),沿國道G227(理塘-亞丁),穿越"瀘亞線"至涼山木里。</span>既避開了川藏南北線的擁擠,又了卻多年的愿望,"走最險的路,觀最美的景"。全程約4000余公里,共計13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沿京昆高速(成雅-雅康)一路向西,從康定出高速公路,沿省道434轉國道G248前行,途經木格措、紅海子、雅拉山口、靑繞神山、木雅大寺、龍燈草原等景區,走走停停,行程10余小時抵達道孚縣城。</p><p class="ql-block"> 進入甘孜州,綠色、清新、淡雅、清涼是她的主題,沿途風光秀麗令人心動,但車人如織,到處擺攤設點,排隊拍照打卡,也給寂靜的山林、遼闊的草原帶去了喧鬧??</p> <p class="ql-block"> 從道孚縣出發,經仲尼鄉、拉日馬鎮到新龍縣全程200多公里,是川藏中線最重要的一段路程。過去這里曾是一條人跡罕至的茶馬古道,基本由縣、鄉、村道混編而成,道路條件極差,無導航支持,因此成為自駕愛好者挑戰自身能力的穿越路線。隨著近年來西部藏區建設的推進,已建成高等級柏油公路并全程貫通,沿線還修建了不少的觀景平臺供游客停車休息,讓我們這些"穿越小白"好生歡喜……</p><p class="ql-block"> 目前公路尚未命名,道路兩旁的防護措施、公路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完善,沿線的通訊網絡尚未建成……</p> <p class="ql-block"> 道孚出發,使用騎游導航,沿鮮水河大峽谷蜿蜒前行,涼風習習,峽谷飛瀑,過仲尼鄉后峽谷景觀漸漸過渡到草原景觀。一望無際的綠色鋪滿了大地,藍天下遠處的雪山泛著銀白色的光芒,這就是中國最美的草原之一拉日馬草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夏日的拉日馬草原,風光旖旎如畫般令人陶醉,既有阿爾卑斯的風情,又有新疆天山牧場的韻味,到處都流淌著青春的活力,綠草如茵,野花綻放,溪流潺潺,牛羊撒歡.……好一幅田園牧歌美景,真不愧是藏民心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路遇藏區一年一度的"耍壩子"賽馬活動,即便一場大雨襲來,也擋不住藏民的熱情好客,只因時間關系無法參與其中……</p> <p class="ql-block"> 拉日馬鄉扎宗村,被譽為“中國石板藏寨”,曾經的茶馬古道貫穿之處。據介紹因當地的泥土不適合做瓦,所以自古以來,都采用石板來蓋房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直延續至今,</span>成就了與傳統藏居不同的獨特的建筑風格,是中國境內唯一的一座成規模的石板藏寨。目前的石板藏寨寧靜、樸實,<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沒有一點商業氣息,穿梭其間非常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 從高處俯瞰,整個村寨布局緊湊,錯落有致,在陽光下散發出古樸、原始的氣息。金碧輝煌的扎宗寺矗立在村子正中央。</p> <p class="ql-block"> 被稱為"中國最美自駕縣道"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甘白路(甘孜-白玉)</span>,全程228公里,其中140公里路段均在海拔4000米以上,并翻越海拔4670米的卓亞拉山埡口和4500多米的海子山埡口。在這條觀景大道上,河谷、原始針葉林區、高山草原、海子、冰川遺址以及雪山等景觀讓人目不暇接,每一處風景都讓人歡呼尖叫,沉醉其中,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蜿蜒在萬山之巔的甘白路,讓遠處的雪山一路相伴,頗有一攬眾山小之勢……</p> <p class="ql-block"> 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帽遺跡-海子山,神奇、蒼茫、壯觀。</p> <p class="ql-block"> 美麗的湖泊-拉龍措。海拔4300米。她像天上掉下來的一塊藍寶石鑲嵌在怪石磷峋的海子山腳下……。</p><p class="ql-block"> 拉龍措是受第四紀冰川影響形成的古冰漂地質遺跡景觀。因為拉龍措,建成了四川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國家級濕地公園。</p><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頸鶴每年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p> <p class="ql-block"> 在拉龍措,第一次見到了名為塔黃,生長10-15年,一生只開一次花的植物。它僅生長在高山草甸和雪線之間近乎荒蕪的地帶。有幸相遇她,扎西得勒。</p> <p class="ql-block"> 亞青寺,位于白玉縣阿察鎮昌托村,與西藏一江之隔,屬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寺院,是康巴藏區極具影響的大寺廟。因眾多的修行者中,覺姆(藏族女性出家人的稱謂)人數上萬人,屬世界上最多女僧人集體修行的地方,亞青寺也被稱之為“藏區女兒國”。</p><p class="ql-block"> 亞青寺的整個廟宇和龐大的建筑群落被縱橫交錯的昌曲河所環抱,密密麻麻的棚屋建在河道中央的一處綠洲之上,島內是世界最大的覺姆區,島外是扎巴(男僧)區,目前都未對外開放。游客可參觀亞青寺大殿。</p> <p class="ql-block"> 從"修行山"上看覺姆島全景,直面覺姆們居住的被河流圍繞著的半島、山坡上搭建的一間間象火柴盒一樣的修行閉關的小房子,被震撼的感覺不壓于走進色達五明佛學院撲面而來的那漫山遍地的紅房子。</p><p class="ql-block"> 亞青寺較色達,相對偏僻荒涼,自然條件和物資條件貧乏、艱苦。但從覺姆的臉上看到的是寧靜與神圣,修行讓她們內心豐盈、充實,保持著最天然的精致和最純粹的信仰。那從木屋中飄來的梵音,在此刻就是天籟之音。</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噶陀寺十明佛學院,</span> 川藏中線的一處隱世秘境,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位于白玉縣河波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4800米的</span>朵念山山腰上,與西藏僅一山之隔。因位置偏僻,山路艱辛,罕為人知。是一處未開發的佛門靜地,佛教上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整個寺院依山而建,規模之宏大,金頂、白塔、壇城、紅白黃墻相間錯落有致,十分壯觀、震撼。該寺廟為藏傳佛教紅教的中心,寧瑪派之源,是寧瑪派的母寺,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寺內存有世界三大金剛座之一的噶陀金剛座-中陰文武百尊壇城。據說凡有緣見到此壇城者,甚至是照片,都已足夠殊勝。</p> <p class="ql-block"> 噶陀寺曾有的經堂、密宗神殿、印經院、僧房等在曾經的動亂中遭遇毀損,后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用十年時間重新修復,1987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秘境天堂"措普溝,位于巴塘縣茶洛鄉境內,<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高度3300-5000米,</span>為國家自然生態保護區,已申升4A景區,<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0年正式開放</span>。從溝口至山谷深處的措普寺,短短30余公里呈現出了川西藏區所有的美景: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溫泉、寺廟。整個景區原始、幽靜,猶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進措普溝,主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6032米的</span>扎金甲博神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巍峨挺拔,</span>聳立在眼前。其山巖裸露,峭壁嶙峋,形態奇特似天然壁畫。</p> <p class="ql-block"> 扎金甲搏山下的章德草原,夏日野花遍地,牛羊悠然自得,牧居炊煙裊裊,映襯著湛藍的天空,構成了一幅自然美麗畫卷。</p> <p class="ql-block"> 措普湖,被譽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康巴第一圣湖",</span>松耳石般碧翠,緊靠山型奇特的扎金甲博神山,正面是章德草原,原始森林和翠綠草坡環抱著它,漫步湖邊,湖水清澈明亮,雪山倒映水中,景致優美,讓人深感寧靜、祥和并充滿了靈氣。</p> <p class="ql-block"> 藏在森林中的"康珠拉措"與"志瑪擁措"清亮純凈,因時間的變化、陽光角度的不同呈現出如綠松石、藍寶石一樣的美麗,讓人恍如走進了絢麗多姿的的九寨溝。</p> <p class="ql-block"> 山谷盡頭,密林深處,雪山腳下屹立著的措普寺,莊嚴而神秘。建于1358年,是藏傳佛教紅教寧瑪派寺院。</p> <p class="ql-block"> 格聶南線,從巴塘出發,沿著格聶神山的南側穿行,終點理塘,全程230公里,耗時10小時。這是自駕人心中"天花板級"的、"頂級"的穿越線路。目前全程基本柏油路貫通,<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道路不再艱險。沿途風光</span>因海撥高度的起伏,呈現出多樣性、異域風情特色。穿越格聶南線也穿越了四季,扎瓦拉埡口、然日卡村(丁真家鄉)、熱梯河谷、千年佛院冷古寺、格聶之眼、鐵匠山埡口等,風光絕美……</p> <p class="ql-block"> 巴塘出來的第一個埡口- 扎瓦拉埡口(海拔5020),地勢險峻。</p> <p class="ql-block"> 夏日里熱梯河谷的浪漫風情。</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寺的寧靜祥和。</p> <p class="ql-block"> 鐵匠山埡口(海撥4750米),冷峻蒼涼。</p> <p class="ql-block"> 主峰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6204米,</span> 雄踞橫斷山脈中央的格聶神山,猶如一道巨大的屏障,橫亙在藍天之下。她是中國藏傳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藏地清凈修禪之圣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格聶神山下,綠草如茵的草甸上,小海子因酷似眼眸,如大地之眼凝望著空曠的藍天,被稱為"格聶之眼"。因生態受損事件進入了大眾視野,成為格聶南線最重要的景色。曾翻閱照片,瞬間被它碧藍如淚滴的湖水所吸引,甚是向往。</p> <p class="ql-block"> 走近"格聶之眼",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環抱,藍天下的雪山、云朵倒映在清澈明亮的水中,美麗神奇。身處此地,心里涌起與天地對話之感,對大自然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 理塘長青春科爾寺,始建于1580年,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寶藏豐富,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在康區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寺廟。對藏區民眾來說是精神的寄托,對旅行者來說是了解西藏文化的門戶。</p> <p class="ql-block"> 走進"天空之城"理塘,在仁康古街的小巷走一走,去感受倉央嘉措"轉一轉理塘就飛回"的預言。回望穿越的路,自然與人文的和諧,<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敬畏與尊重的堅持,</span>留下的是回憶,淡忘的是遺憾。想想人生也如一場旅行,記住美好、堅守初心,做最美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吉木萨尔县|
陵川县|
新河县|
高邮市|
淮滨县|
凤山县|
靖边县|
苗栗市|
乌恰县|
莱西市|
清丰县|
安陆市|
福州市|
大田县|
榆社县|
东乡|
清涧县|
开阳县|
灵山县|
濉溪县|
泰顺县|
凉山|
白河县|
清新县|
泰兴市|
镇坪县|
济阳县|
洪洞县|
察雅县|
明光市|
白水县|
洞头县|
泸定县|
平利县|
遂昌县|
天水市|
隆昌县|
枞阳县|
晋宁县|
大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