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七十年代正是備戰備荒的時期,部隊在野營拉練的途中,接到了長途奔襲,晝夜行軍244里,限定24小時之內到達隆化的命令。這顯然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也是對野營拉練以來訓練成果的檢驗。</p> <p class="ql-block"> 1971年2月1日凌晨,星星還掛在天空閃爍。部隊排列成一列長龍走出村莊,沿著白雪覆蓋的山路踏上征途。經過短暫的行軍熱身,逐漸過渡到急行軍的速度。長達數里的行軍隊伍。像出鞘的利劍,劃破凌晨田野的寂靜。</p> <p class="ql-block"> 晝夜行軍,抓住寶貴戰機克敵制勝是我軍的光榮傳統。長征路上為了粉碎敵人的圍追堵截,紅一軍團二師第四團,在團長黃開湘,政委楊成武率領下,晝夜行軍二百四十四里,于1935年5月29日晨。占領了瀘定橋西橋頭,最終飛奪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圖。這次野營訓練中長途奔襲晝夜行軍244里的安排,就是學習老紅軍的戰斗精神,繼承我軍的光榮傳統。</p> <p class="ql-block"> 白天行軍,又是剛剛出發,人們的體力比較充沛,因此行軍的速度很快。野營拉練路上,背包和所有的武器,用具,是戰士的全部家當,走到哪里帶到哪里,帶到哪里就可以在那里安營扎寨。整個裝備加起來40多斤,初次背上覺得沉重。經過了半個多月的長途行軍,背包成了身體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野營拉練確實對部隊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式,提高部隊的戰斗力十分需要。拉練開始的時候頭一天僅僅走了60多里路,給以適應過程。在這段不長的路程中,由于很少走過遠路,人人腳上打泡,走路一瘸一拐。打泡以后,用針把泡挑破,穿上頭發絲。第二天雖然仍然有些疼痛,但走著走著就會完全習慣。就這樣,十幾天行軍下來。老繭子層層疊疊,形成了鐵腳板。</p> <p class="ql-block"> 這次長途奔襲的訓練一定程度上對是對前一段行軍鍛煉成果的檢驗,部隊以學習老革命精神為激勵,一路上行軍速度不減,到達中午的時候,已經行走了七個多小時,大約100里。</p> <p class="ql-block"> 在中午休息的間隙,每個班進行簡短總結,對下午行軍困難做好準備。</p> <p class="ql-block"> 下午出發不久就遇到一個比較陡峭的山坡。路上鋪滿積雪,人走上去,不留神就會滑倒。許多戰友接二連三的在山坡上走著走著就滑了下去。連隊趕快緊急采取措施,尖刀班爬到大坡的頂部。把一條繩索捆在路邊的大樹上,下邊的人拉著繩索。一步一步走上山頂。翻越山坡的下方,是一條長達200多米的緩緩的長坡,于是人們坐下順山坡緩緩的滑下去,在整個行軍過程中,這段滑雪的經歷,最為輕松和愜意。</p> <p class="ql-block"> 北方的天氣冬天黑的很早,此時部隊大約行軍已達到160里左右。疲勞一陣陣襲來,人們幾乎都到了精疲力盡的程度。依靠咬牙堅持,以堅定的意志克服行軍的困難。行軍的速度已經明顯慢了起來。而每邁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多大的體力。</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段很艱難的道路,由于是山間道路,部隊的各項后勤保證措施受到一定的限制,完全依靠部隊每個成員堅韌不懈的努力克難攻堅。行軍路上不能保證每頓飯都按時正點,而且在行軍途中,吃飯安排過多,無形侵占行軍的寶貴時間,所以這頓飯安排的是干糧,真正的正餐是安排在二百里處的地點。</p> <p class="ql-block"> 冬天部隊所帶的干糧,饅頭不行,因為它會凍得硬邦邦的,一般用烙餅。行軍路上時間緊急,吃饅頭的機會其實不很多,大部分吃的米飯。所有的戰友,為了保證路上意想不到的需要,也會捏幾個米飯團裝在挎包里,以備緊急時使用。</p> <p class="ql-block"> 部隊在路上吃飯不能停留。行軍的時候,走一段路會休息幾分鐘,腳下穿的深沿解放鞋,出的腳汗把解放鞋的幫全部濕透。一旦停下休息十分鐘,解放鞋的鞋幫立刻凍得硬邦邦的。再站起來走路,整個鞋包括鞋底在內凍的不能打彎兒,只好在原地踏步,等待腳上的熱量,融化了鞋上的冰,才能繼續前進,所以吃飯是邊走邊吃。</p> <p class="ql-block"> 路上這種吃飯的方式,受到最大的威脅是喝水。北方的嚴寒使我們始料未及,當我們灌滿了水壺,走在行軍的路上,等到你想喝水的時候卻發現,壺里的水變成了冰疙瘩。不但不能喝,也無法倒出水來,還額外地增加了兩斤重量。一度成為行軍路上飲水的大難題。</p> <p class="ql-block"> 炊事班 晝夜行軍之前進行實驗,熬了一鍋姜湯水。在水里添加紅糖,因此改變水的濃度,防止水結冰。所以全連戰士們的水壺中都是姜糖水,較好的解決了途中的吃飯問題。雖然吃的是冷飯喝的是冷水,想起吃草根的老紅軍和一把炒面一把雪的志愿軍,不知好過多少倍。</p> <p class="ql-block"> 初次認識行軍困難的時候,都認為腳上打泡是主要問題。其實只要你經過實踐可以知道,這僅僅是一個很小的問題。真正確定能否正常行軍的是體力。具體來說,消耗過大,餓得前心貼著后心。這時候很可能會短暫的失去知覺而昏倒在地。所以肚子餓了,要很快的補充營養。只要肚子不空,行軍就有動力。</p> <p class="ql-block"> 天越來越黑。經過長途行軍人們的體力消耗很大,在夜幕中產生了朦朧的睡意,走著走著就睡著了,只是機械邁動著腳步。如果碰到障礙會打個激靈醒來。如果在山崖邊上走路,是十分危險的。隊伍正在前行,隊列中如果有一個人,在轉彎處還是直行,很可能是睡著了,處境十分危險。為了避免危險的發生,在道路的轉彎處和比較危險的地方,都安排了臨時崗哨,不間斷的提醒大家注意。</p> <p class="ql-block"> 越接近200里的地方越發困難,有些體質較差的人,終于走不動,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大家立刻搶過背包和槍支,兩個身體比較好同志,一邊一個攙扶他,共同向終點走去。</p> <p class="ql-block"> 200里的地方是重要的補給站,部隊迅速在這里吃飯,泡腳,休息。因為行軍的速度超過預期,贏得休息兩個小時的寶貴時間,此地離隆化只有三四十里。</p> <p class="ql-block"> 這次長途奔襲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兩個小時之后,經過了短暫的休息,整個部隊又煥發出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部隊集合,列隊執行下一階段的任務。模擬當年東北野戰軍第十一縱隊拿下隆化苔山的戰例,要求部隊全副武裝,放下背包等,輕裝前進!拿下戰略重地苔山。</p> <p class="ql-block"> 苔山位于隆化縣城西邊,小山不高卻俯瞰整個隆化縣城。在這個山上國民黨布置一個加強營,當年東北野戰軍第十一縱隊解放隆化的時候,萬炮齊鳴,僅用15分鐘就拿下了整個苔山,很快解放隆化。</p> <p class="ql-block"> 拉練部隊向隆化方向疾進,由于放下背包,輕裝前進。一路上背著背包走路,造成了身體走路前傾的習慣。甩掉了背包之后,身體總是不由自主地前傾,走路變成了小跑,往隆化的道路上一隊又一隊的解放軍隊伍,像風一樣向隆化飛馳。</p> <p class="ql-block"> 部隊提前到達了苔山腳下。在軍旗的引導下,迅速登上苔山山頂,把鮮艷的軍旗插在苔山的最高處。標志著我們圓滿完成了長途奔襲的任務,以優異的訓練成績,向老紅軍致敬,向英雄董存瑞致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河北隆化是董存瑞英勇犧牲的地方。苔山是當年國民黨軍隊的陣地,山下是存瑞中學(原隆化中學)。文章所用圖片來自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图木舒克市|
洛扎县|
聊城市|
肥东县|
遵义县|
安徽省|
无棣县|
石首市|
绥德县|
双江|
兖州市|
金秀|
舒兰市|
原阳县|
璧山县|
加查县|
沾益县|
瑞丽市|
宕昌县|
抚远县|
平阳县|
靖江市|
枣庄市|
井冈山市|
商水县|
合山市|
威信县|
大渡口区|
全州县|
儋州市|
道孚县|
天全县|
昭通市|
洛宁县|
嘉祥县|
石景山区|
娱乐|
大理市|
泗水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