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里下河地區有不少古鎮。粗略算算有十多個吧。這些古鎮有2個特點,一是年代久遠,動輒千年以上,遠非那些明清古鎮可比。二是底蘊深厚卻名聲不顯,遠不如蘇南幾個古鎮的名氣大。 在這些古鎮中,我們今天要去的秦潼古鎮,可能算是其中的佼佼者,論名氣或許可以排在前三位了。 溱潼鎮,原名秦潼,相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路經秦潼,見此地四面環水,于是給“秦”字加上三點水,溱潼的名字由此流傳至今。 溱潼位于蘇中里下河腹部,地處蘇中泰州市、興化市、東臺市三地交界處,舊有"犬吠三縣聞"之說。 溱潼鎮是江蘇省的千年古鎮,是4A級景區,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古鎮作為里下河地區的魚米之鄉,四面環水,風光秀麗,自古有“蘇中周莊”的美譽。 現今古鎮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古民居和古建筑。分布著院士舊居、高二適故居、磚瓦館等眾多景點,沿著狹長、鋪著麻石的街巷參觀,如同走進了時光隧道,邁入了千年的歷史文化博物館。 溱潼古鎮是一個半開放的景區,在古鎮老街上走走逛逛無需買票。<br>而在收費的古宅中,最能體現小鎮文化底蘊的,是李氏家族的“院士舊居”。這座建于乾隆年間的深宅大院,依然保持著青磚黛瓦的明清建筑風格,外觀看上去雖然很普通,但是年代的久遠卻令其古色古香,很有味道。 溱潼鎮的會船節是獨有的民俗活動,起源于宋代,有“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廟會”之稱,被定為“中國十大民俗節慶”之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享有“天下會船數溱潼”的美譽。 但是這座古鎮能夠興旺聞名,卻是因為燒磚。<br>在明清時期,古鎮劉氏家族出了兄弟兩位武狀元,他們回到家鄉后建造府邸,卻找不到磚瓦,于是兄弟二人帶領鄉親們建窯燒磚,從溱湖湖底取泥,這里的泥很適合燒窯,燒出的磚瓦美觀、輕巧而堅固,也很耐用,因此很受歡迎。由此為古鎮開啟了財富之路。 在高峰時古鎮曾建起了兩百多座窯場,燒磚成為古鎮的主要產業,本鎮居民家家參與,人人出力,燒出的磚瓦不僅自己用,還大量銷往周邊地區。上海城隍廟、南京雞鳴寺、鎮江金山寺等古跡都采用過溱潼產的磚瓦。 古鎮里有三棵樹很有名。<br>第一棵是唐朝的國槐,生長在一座有著久遠歷史的“綠樹禪院”里。<br>第二棵是宋代的山茶樹。有著“世界茶花王”之譽的它,這棵樹是目前國內發現的人工栽培山茶基徑最大、樹體最高、樹齡最長,而又生長在長江以北的唯一一株萬朵古山茶。<br>第三棵樹長在“一門三院士,祖上是狀元”的院士舊居。這棵樹比唐國槐、比宋山茶長得更茁壯。 古鎮的青磚古街和古巷四通八達,家家相通,戶戶相連,小巷九曲十八彎,深巷幽居,老井當院。最窄的地方僅容兩人通過,巷端設巷門,不熟悉的人走進去如入迷宮。鎮上的古建筑大多是官宦世家和富豪土著所建,既具有封閉式宮廷建筑格局,又帶有江南宅第風格。 這里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鱗次櫛比。很多店鋪都分別上過省市,仍至中央的電視臺。走進一家小店,擺滿了當地土特產魚圓,肉鋪等,旁邊一家是黃橋燒餅的專賣店。這里的東西都帶著深深的地方特色。<div>來一趟,當然要買點帶回去。</div> 溱湖八鮮宴是古鎮的代表性美食,十幾年前,我第一次來時就專門品嘗過,這次來又品嘗了一次。不過現在這道菜已經很普及了,鎮上大小餐館都可以做,也不知道哪一家正宗做的最好。可我沒感覺到很好吃。不知道是做的不好還是現在我的口味叼了。只是價格是便宜了許多,上次來買一份要600元,現在只要288元。 古鎮的人們,始終保留著他們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習慣。一些老者坐在路邊,抽著煙斗,閑聊著過去的種種事情;一些孩童則在河邊嬉戲玩耍,享受著這個美好的夏日時光。 走在這里的街道上,感受到歲月的沉淀和歷史文化的底蘊。<br>醉醒幾許春秋事,守望多少漢唐風。秦潼古鎮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化的繼承和傳承。<br><br> 古鎮以其慢節奏、樸實無華而又溫暖人心的美好時光,吸引了我的到來,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今天是父親節,謹以此文以示祝賀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大丰市|
闵行区|
和林格尔县|
红河县|
古丈县|
永登县|
海盐县|
梅河口市|
台前县|
井研县|
武山县|
遵义市|
新竹市|
成安县|
松原市|
潜山县|
芷江|
平遥县|
靖江市|
武宁县|
梁山县|
城口县|
昭平县|
永州市|
栖霞市|
辉县市|
台前县|
托克托县|
奉贤区|
吐鲁番市|
泾川县|
炉霍县|
阳山县|
德化县|
巴彦淖尔市|
广灵县|
读书|
扶风县|
万盛区|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