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寄托著全體村民的信任,2021年南栗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兆輝被推選為章丘區第十八屆人大代表,這既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針對區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四進四助·代表有約”走基層聽民意大調研活動的方案要求,幾年來堅持黨建引領、文化教化、依法治村的基本方略,重點從全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關注弱勢群體、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開展工作。遵循抓好一個班子(黨支部村委會)、建設好兩支隊伍(黨員、村民代表)、實施三片聯動(全村分東、西、北三片)、打造四個方陣(扁鼓隊、舞蹈隊、合唱隊和志愿者隊伍)的工作路經,使一個軟弱渙散村蝶變為紅旗支部、先進村(居),2022年被山東省司法廳、民政廳評選為法治示范村,被山東省科普協會評選為科普示范村。</p> <p class="ql-block">1、代表有約做紐帶,攜手構建連心橋。</p><p class="ql-block">南栗園村共有人口1750人,選民1156人,村民代表42人。遵循《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制度》的要求,一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經常與選民面對面談話溝通,了解群眾訴求,針對性解決問題。二是保證每月召開一次村民代表會,傳達上級文件精神,說明工作安排,傾聽群眾呼聲。三是半年、年終召開代表大會作述職報告,請各位代表按德能勤績四個方面評議打分,同時讓各位代表提出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能辦理的立即解決,超越權限的隨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今年以來針對晚間路燈不亮,線路老化的問題,對所有主街和胡同巷道更換新路燈,整改更換老化的線路。同時對村委門前路進行改造提升,壘砌花池,栽植花草,并將村內東大街、村內北街定為文明一條街,打造宜居宜樂的幸福家園。</p> <p class="ql-block">2、急難愁盼擺首位,服務民生解難題。</p><p class="ql-block">民生無小事,時刻將弱勢群體牽掛于心,將幫撫落實在行動上。每月走訪一遍大病患者,節佳日給他們送去主要生活用品,表達黨和政府的關懷。風雨雪雹等惡劣天氣,對鰥寡孤獨老人上門探望,對冬季用煤爐取暖戶逐一排查,排除一切安全隱患。針對初中、小學和幼兒園學生上學問題,在村北路口設置遮擋風雨的候車亭,以便家長接送孩子。</p> <p class="ql-block">3、加強陣地建設,提升服務功能。</p><p class="ql-block">新設家事通多功能室,同時對村委辦公室、圖書室、會議室、新鄉賢工作室等進行改造提升,既方便了群眾,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家事通功能室又兼做圣井街道上莊管理區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隨時接待選民,召開各種座談會,及時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訴求。通過一事一議,一案一例,解決婚姻家庭中的矛盾糾紛,使妻賢夫興旺、母慈兒孝敬、婆媳互恩愛、家和萬事興成為新時尚,人人爭當志愿者,戶戶爭創出彩人家蔚然成風。</p> <p class="ql-block">4、傳承非遺文化,促進鄉村振興</p><p class="ql-block">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凝心鑄魂的精神食糧。幾年來挖掘整理村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創建《忠孝園》、設立《歷史文化展室》、樹立《忠孝千秋》牌坊、充實整頓《九龍鼓隊》,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此基礎上啟動了續譜修志工作。老族譜保護傳承人李宗禎老人獻出自己珍藏的清代道光15年(1835)的《李氏族譜》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翻印,隨即開始新族譜續修,歷時兩年時間,于2022年10月完成,2023年4月開始轉入村志編纂。</p> <p class="ql-block">扁鼓鑄村魂,薪火永相傳。南栗園村扁鼓始于明代嘉靖年間,由李氏族源地河北棗強引入,鼓點原為戰鼓催征、戰場助陣的號角,經代代傳承,現鼓譜演變為《九龍翻身帶宜昌》。2009年南栗園村扁鼓代表章丘成功入選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鼓隊正整裝待發,準備參加央視大型節目《非遺里的中國》現場錄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满城县|
岳阳市|
株洲市|
镇江市|
正宁县|
嘉善县|
松潘县|
页游|
易门县|
通州区|
兰溪市|
伊川县|
墨江|
通榆县|
双牌县|
涟源市|
海口市|
稷山县|
海兴县|
余干县|
宁德市|
衢州市|
夏津县|
耒阳市|
宣城市|
长岭县|
澎湖县|
花莲县|
合川市|
靖西县|
玉林市|
策勒县|
亚东县|
柳林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临桂县|
梧州市|
嘉荫县|
大化|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