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勝地。<br> 我最欣賞的里面的壁畫,幾千年了,許多壁畫(長年避光的部分)顏色還鮮艷如初。敦煌壁畫栩栩如生內容包容萬象,生動的表現了當年佛教、藝術、軍事、建筑等等狀況,以及發展的歷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九層樓洞窟編號第96號<br> 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當時為5層,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進行了重建,并改為4層。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現在的9層造型。它攢尖高聳,檐牙錯落,鐵馬叮咚,已成為莫高窟的標志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九層樓內的彌勒大佛,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莫高窟大多數佛像是木骨泥塑),因為是在武則天時期塑造的,所以是個有抹胸的女佛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擔負起了保護洞窟臨摹、研究敦煌壁畫的職責;1951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更名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8月,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建立了敦煌研究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現在的莫高窟外觀</font></h3> <h3> 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br></h3><div>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余個。</div> <h3>1914年的莫高窟</h3> <h3>元代莫高窟就開始逐漸衰敗</h3> <h3><font color="#010101">王道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 藏經洞最有名氣,因為它的發現莫高窟才轟動世界。 1900年6月22日,中國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箓在清理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共約5萬件(一張紙也算一件文物)。<br> 藏經洞可不是想象中那么大,只有40多平方米。圖右邊一個小門進去就是藏經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此窟,王道士于16窟甬道北側發現藏經洞后 把它編號為第17窟。是為數不多的窟中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經英、法、日、美、俄等國探險家的盜竊掠奪,藏經洞絕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僅剩下少部分留存于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英國探險者斯坦因來到莫高窟,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誘騙王道士,就換走了大部分經書,至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內。</font></h3><div><font color="#010101">?</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斯坦因(圖中)</font></div> <h3>美國人華爾納。竟然殘忍的將大量的雕像和壁畫切割下來偷運回國。</h3><h3>這是臭名昭著的華爾納</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華爾納竊取的莫高窟第328窟供養佛像</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華爾納剝離莫高窟第323窟壁畫的殘痕</span><br></h3> <h3><font color="#010101">前人生活痕跡,對莫高窟造成的破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莫高窟的睡佛是在第158窟,有16米長,高度有兩至三米。臥佛表示的是佛祖釋迦摩尼涅槃(即為解脫輪回、跳出生死的一種境界,多數人將其理解為圓寂)時候的樣子。睡佛身后的畫像,畫的是釋迦摩尼的弟子,表現的是他的弟子們看到佛祖涅槃時的不同狀態,有的是笑著的,有的悲傷的大哭,還有的困惑等等不同表情。</font></h3> <h3>許多塑像都是木骨泥塑的</h3> <h3><font color="#010101"><br> 敦煌莫高窟最吸引人注目的在于它的壁畫,它是石窟的主要組成部分,莫高窟現在多達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畫,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民族壁畫藝術宮殿。</font></h3> <h3>美術片《九色鹿》的原型 </h3> <h3>唐僧和石磐陀</h3><div>孫悟空的真實原型</div> <h3>《尸毗王本生圖》北魏 壁畫</h3> <h3> 《鹿王本生圖》北魏 壁畫</h3> <h3><font color="#010101">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從壁畫的內容來看,敦煌壁畫可以分為七大類<br><br>一、佛像畫:指描寫佛教的各種神像,這些形象,大都畫在繪塑結合的說法圖里。<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故事畫:指以佛經為依據的獨立連環畫。有佛傳故事、本生故事、因緣故事等<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傳統神話題材畫:主要有中國古代傳統神話題材中的東王公、西王母、女媧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四、經變畫:根據一部經繪成一幅畫的巨型經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五、佛教史跡畫:是描寫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佛教圣地和靈應事跡。既有真人真事,也有想像虛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供養人畫像:早期多為小身,畫在說法圖的下方。到了唐代,畫像逐漸增大,出現了等身巨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裝飾圖案:主要是平棋和藻井等建筑裝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壁畫內容除以上七類外,還有山水畫、建筑畫、器物畫、花鳥畫、動物畫等。敦煌壁畫中的山水畫遍布石窟,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大多與經變畫、故事畫融為一體,起陪襯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參照現實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繪出“極樂世界”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美麗自然風光;有的是以山水為主體的獨立畫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窟 婆藪仙 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12窟 作戰圖 晚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r>23窟 雨中耕作 盛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5窟 天王·菩薩 五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5窟 胡商遇盜 盛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7窟 菩薩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1窟 五臺山圖(局部) 五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1窟 女供養人像 五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1窟 五臺山圖(局部) 五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85窟 屠房 晚唐</font></h3> <h3>85窟,樂者,晚唐(公元848-公元907). </h3> <h3>第85窟樂者壁畫,晚唐(公元848-公元907)</h3> <h3><font color="#010101">112窟 反彈琵琶 中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46窟 外道妖女 五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46窟 馬車 五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54窟 報恩經變 中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56窟 張議潮出行圖 晚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58窟 各國王子舉哀 中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59窟 文殊變 中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17窟 得醫圖 盛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17窟 西方凈士變一角 盛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20窟 樂舞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20窟 維摩詰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45窟 團龍藻井 回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彌足珍貴,在結構布局、人物造型、線描勾勒、賦彩設色等方面系統地反映了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中西藝術交流融匯的歷史面貌。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49窟 狩獵圖 西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54窟 薩垂太子舍身飼虎 北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57窟 鹿王本生 北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59窟 洞窟內景 北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75窟 供養菩薩北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75窟 尸毗王本生 北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5窟 飛天 西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5窟 伏羲女媧和諸神 西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5窟 五百強盜成佛故事 西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8窟 洞窟內景 西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8窟 天宮伎樂 西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90窟 射鐵鼓·角力 北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90窟 佛傳故事 北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96窟 福田經變(局部) 北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03窟 法華經變 隋</font></h3> <h3>第320窟北壁,阿彌陀經,盛唐(公元705-公元781).</h3> <h3>第320窟南壁,阿彌陀經, 盛唐(公元705-公元781)</h3> <h3><font color="#010101">322窟 說法圖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23窟 張騫出使西域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29窟 夜半逾城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29窟 飛天蓮花藻井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61窟 雁紋圖案 中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01窟 供養菩薩 初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09窟 回鶻王及待從回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19窟須達拿太子·薩埵太子本生 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28窟 薩垂太子舍身飼虎 北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28窟 飛天 北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28窟 力士 北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阿仲拍攝于2015年10月,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黔南|
黔东|
龙门县|
宜都市|
贺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囊谦县|
拜泉县|
沈丘县|
云南省|
松原市|
休宁县|
德兴市|
正阳县|
德安县|
辉县市|
基隆市|
高雄县|
察哈|
元谋县|
昌都县|
个旧市|
洛扎县|
西畴县|
邹平县|
射阳县|
调兵山市|
金山区|
榆社县|
大名县|
石河子市|
阿瓦提县|
竹山县|
庆元县|
辽源市|
北川|
南岸区|
泌阳县|
深泽县|
贵州省|